<p class="ql-block"> 歲月荏苒,轉眼間,到了回憶的年齡,讀父親的故事,回憶父親的往事,是我退休生活中的一部分。雖然父親的故事,并沒有什么戲劇般的激烈,更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對我而言,仍富有吸引力,每次讀起都為之動容、為之鼓舞。見微知著,因為那些歷史中的細節,是一個我從未經歷過的動蕩大時代中才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個陽光的午后,我從書架上取下珍藏多年的雜志《浮山月報》,拂去上面的浮塵,細細披讀那泛黃的一頁頁,彷佛聽到歷史在窸窣翻頁……撫今追昔,往事并非依稀。</p><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21日,對于廣東省臺山縣浮石村的一群涉世不深,卻雄心勃勃的青年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創辦的僑鄉雜志——《浮山月報》,終于獲準公開發行,并且發行到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浮山村口門樓牌坊</p> <p class="ql-block"> 臺山是中國第一僑鄉。早年,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去美國、東南亞等地打工,省吃儉用,攢些銀元,寄回家養活家人,供孩子讀書??梢哉f,他們算是中國最早的那一批“留守兒童”。隨著他們漸漸長大,接受良好教育,成為一批有情懷,有獨立的思想的年輕人。在那訊息閉塞的年代,要想讓海外的親人盡快了解家鄉,隨時溝通,是件非常難的事情。于是,他們就想到辦雜志,利用這種媒介構建一條通道,向旅居海外鄉親傳遞家鄉的消息,以改善家鄉的環境,振興鄉族。這是他們的初衷。然而,當他們走出校門后,接觸到的是一個腐敗墮落、百孔千瘡的社會。他們曾憤怒、彷徨、迷?!X醒后,立刻拿起手中的筆,利用《浮山月報》族刊,對鄉政腐敗,惡勢力專橫,發表論壇文章,嚴正抨擊,凡是鄉政會議,他們都派記者列席參加、采訪,如實揭露劣跡,公諸海內外鄉親,以喚醒他們,為家鄉光明、民族的生存,盡心盡力。</p> <p class="ql-block">家中現存的第八十七期《浮山月報》</p> <p class="ql-block"> 父親長暖,字繹羣,號向明(父親年輕時以自己志向所起的名字,亦筆名,后一直沿用),1917年出生在廣東省臺山縣斗山鎮浮石村的一個僑工家庭,爺爺早年去美國打工,來維持家中的生活開銷。父親從小便勤思好學,對家鄉充滿了愛。1932年在臺山中學讀書時,父親與育欣、 崇活、式敏、元球等一批進步青年組織成立了浮石青年留臺學會,抨擊時政,暢談國事,隨后,他們出版了《浮石青年》刊物。這份刊物在當地年輕人中反響熱烈,為日后浮石乃至臺山的革命和抗日斗爭埋下了火種。</p><p class="ql-block"> 浮石村,是我國有名的趙宋“皇族村”,村民多趙姓,當年南宋皇族流落于此,繁衍生息,形成一族。這里的百姓一直以來就有自強向上,重文興教的風氣。清末民初的著名詩人趙梅初和著名學者趙天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正是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浮石人有辦報、辦刊的好傳統。1929年浮石村民趙春泉、趙加頓和趙焯賢出版《火花》小報,1930年改為《浮石鐘社月報》;1932年,浮石一些學生出版的《火焰特刊》;1933年改為《浮龍雜志》1932年,浮石籍進步青年出版了《浮石青年》這樣,一條村同時出版3種雜志。</p> <p class="ql-block">創刊初期的《浮山月報》</p> <p class="ql-block"> 1934年,父親中學畢業后,回到浮石村,一面在村學校任教,一面繼續宣傳抗日救亡活動。在他的積極努力下,促成了浮石的鐘社、留臺學會(浮石青年)和浮石雜志社三家進步社團的合并,并統一名稱為“浮石協進會”。1934年8月,3種雜志合并,出版《浮石月刊》。由于《浮石月刊》矛頭指向土豪劣紳,因此把持鄉政的浮石鄉公所以“未經批準,擅用”浮石“二字”為由禁止發行。于是,辦刊人請國民黨元老,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先生題寫《浮山月報》刊名,重新申請登記,獲得中宣部批準,內政部,郵政總局認可登記,列為全國定期性新聞報刊類雜志。于1935年5月21日公開發行,出版至今。因刊名是由于右任題簽,《浮山月報》能順利寄入臺灣,成為祖國大陸第一份在臺灣公開發行的雜志。</p><p class="ql-block"> 1935年,父親考入了廣東省立廣州農工業職業學校(高等)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間,受進步思想的影響,于1937年3月參加了中共領導下的廣州“學生救國聯合會”(秘密學聯)從此投身于革命工作?!捌咂摺笔伦兒螅c進步同學積極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并組織“蜜蜂讀書會”,學習馬列著作。</p> <p class="ql-block">1938年父親(前排左四) 在廣州的畢業照</p> <p class="ql-block"> 1938年7月,父親學成畢業后,放棄了在城市中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到家鄉浮石村,繼續從事教育和抗日宣傳工作,并擔任浮石學校教導處主任、校長等職。同年11月,父親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后與同村的趙彬在浮石村建立起當地第一個黨支部,并擔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同時發展一批當地進步青年積極入黨。通過黨組織在家鄉積極宣傳抗日,并成立青年抗日先鋒隊,建立鄉武裝自衛隊,時刻準備打擊日寇,他們組織學生們畫抗日漫畫,出墻報,唱抗日歌曲,演抗日話劇。一時間,浮石村的抗日熱情非常高漲。還通過《浮山月報》族刊,宣傳我黨的抗日政策和主張,獲得海外僑胞大力支持,紛紛捐款,購買槍支、彈藥來支援抗日。 </p><p class="ql-block"> 1941年間,日軍曾兩次侵占臺山縣,父親帶領本村黨員巡邏放哨,率領全副武裝的該鄉自衛隊和群眾,與鄰近各鄉村共同聯防,到橫江至斗山的公路布防,狙擊日寇,將日寇擊退,保衛了浮石以東的一大片鄉土,保護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p> <p class="ql-block">1940年父親(向明)撰寫的討汪抗日救國檄文在《浮山月報》上刊登</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冬,國民黨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逆流侵襲廣東,臺山國民黨當局一面強令停止抗先活動。一面派出特務跟蹤盯梢抗日活躍分子,以打擊抗日愛國力量,消滅共產黨。黨組織根據上級精神“由城鎮轉到農村,化整為零,隱蔽精干,保存實力”的方針,迅速將已經暴露的同志轉移。組織上認為父親還沒有暴露身份,可以繼續留下工作。并任命父親為中共臺山縣東南區區委書記 。</p><p class="ql-block"> 《浮山月報》從創刊以來,因戰爭、政治等原因被迫停刊過4次,1938年6月至1940年2月,因某些偶然事件發生,國民黨當局以此做借口,令???。</p><p class="ql-block"> 1940年2月,在海內外鄉親、僑胞的共同呼聲下,浮山日報社召開全體社員大會,大會一致通過恢復浮山日報出版發行。并決定由長暖(父親)育欣、志仁、元璋、式健、璇衡等共同編纂,父親擔任復刊后的總編輯。 這樣,未滿23歲的父親,有了三個“頭銜”,浮石村小學校長,僑鄉雜志《浮山月報》總編輯,中共臺山縣東南區委書記(隱蔽身份)。</p><p class="ql-block"> 期刊的復刊工作非常艱難,當時是戰亂時期,民不聊生,紙張奇缺,物價昂貴,白報紙無法買得起,他們只好用小三十二開版的京文紙來印刷,通往臺城的公路已經被炸壞,刊物運輸只能靠他們肩挑手扛步行運送到郵政所。</p> <p class="ql-block">1932年父親在中學讀書時與一批進步青年創刊并出版的《浮石青年》雜志</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 當年和父親一起工作的同仁,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寫道:“復刊的工作十分艱難,長暖兄以愛國愛鄉,憂國憂民的高尚品格,親力親為,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以淵博知識,奮筆疾書,出色地完成了浮山月報社對他的重托。他在當主編期間,撰寫了:《猛烈展開反汪反投降的斗爭》、《中日會不會和平》、《我們打了三年仗了》、《讀憲政》、《論本鄉警衛工作》等抗日救國的政論,旗幟鮮明,筆法銳利,使人振聾發聵,喚起民眾的斗志,鼓舞海內外鄉親,號召大家團結一致,堅持抗日,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一大批熱血青年走上抗日戰爭的第一線”。</p><p class="ql-block"> 父親還經常組織在鄉的“社員”,一起議鄉情、議鄉政,抒發己見,并展開討論,然后,將取得統一的認識,在浮山月報上發表,如《支持農會組織》、《應該熱烈贊助植松運動》等文章,他們發動民眾,促成后山植松行動,參加整頓自衛軍,加強治安警衛,支持農會成立,維護農民生產權利,得到了海內外鄉親的一致好評。</p><p class="ql-block"> 1940年底,戰局急轉直下,日寇飛機瘋狂轟炸斗山、廣海兩地,軍艦在下川島登陸,交通中斷,浮山月報被迫再次???lt;/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父親奉上級命令,離開家鄉浮石村,奔赴新的戰場。</p> <p class="ql-block">1983年 父親(前排左二)回鄉與鄉親們聊天。</p> <p class="ql-block">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宏大歷史的一片切片。父輩們出生在中國社會滄海桑田般的大動蕩時代,他們長大后,步入社會,面對的是腐朽、黑暗的社會。他們決然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心向光明,走出黑暗。浮石村是他們走向光明,揚帆起航的始發港灣,《浮山月報》是他們對邪惡勢力宣戰,吹響的第一聲號角。歷史證明,他們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他們是一批具有遠見卓識的佼佼者。如今,雖然他們大多的人已不在了,但他們當年愛鄉、愛國,心向光明,勇直剛毅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p><p class="ql-block"> 謝謝您的閱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丰县|
甘谷县|
嘉峪关市|
平度市|
海南省|
宁晋县|
南昌市|
磐安县|
鹤壁市|
孝昌县|
锦屏县|
元朗区|
西宁市|
弥勒县|
天津市|
内丘县|
府谷县|
关岭|
金塔县|
大英县|
柘城县|
抚顺市|
阿拉尔市|
永昌县|
扎囊县|
大渡口区|
平陆县|
广汉市|
运城市|
宜春市|
玛多县|
阜阳市|
南江县|
北川|
宁陵县|
湟源县|
东兴市|
右玉县|
静宁县|
祁东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