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3年,這是我退休的第二年。越來越覺得沒有讓自己值得歌頌的篇章,所做的都是一蔬一飯的小事。這些天,我在梳理著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年當中我做了些什么?關于【影像散文的創作】從年初開始,靜下心來,放漫的生命腳步,行走西安的大街小巷,品味厚重的歷史文化,定格美好的精彩瞬間。去捕捉,與生活對話,尋找讓我心動的瞬間和故事。我深知,影像散文創作是我內心的喜歡和思想的升華。然而,收獲少的可憐,用手機拍了許多,沒有讓我滿意的東西。我在想,為什么要去,去了做什么,了解文化背景嗎?功課做足了嗎?不斷地問自己。當我第二次去的時候。突然,發現第一次應該發現看到的東西,為什么沒有看到。 不能總想遇到突如其來的驚喜,到了現場毫無留情地讓自己失望。其實,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要靠自己的眼力、心力去發現靈魂的東西。生活的變化總是走在我們的前面。去觀察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折射出的是比較廣闊的一種社會背景,好的照片,離不開深入生活,從中觀察實踐而獲得新的一種認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這一年,沒有富足的時間,這讓我困頓,百般焦灼,千結愁腸。還是要靜下心來,沉淀自己,苦苦追尋,人生的意義、心靈的富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七月份。我和朋友驅車從西安出發,匆匆趕往寶成鐵路兩當小站,那是我40年前參加工作的地方。一直想回去看看當年的模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還未出發,就下起了雨,雨雖然不大,心里想著但愿到哪里,雨停了就好。一路上我擔心著路途的安全,三個多小時到了甘肅省兩當縣城。我們簡單吃了碗面,就往火車站趕。雨越下越大,汽車順著山崖下在行駛,山上 不間斷地滾落石頭到公路上,提心掉膽的我眼睛一直盯著路面,司機技術過硬,非常果斷繞過多處掉下的危石,終于到了兩當車站。下了車沒走幾米遠,我的褲腿已經濕透了。已經找不到當年的小路了,寬闊的水泥路面很闊氣,雨水把路面洗得透亮。走到工區,眼前己是舊貌變新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當我站在腳下蘭球無不寄予深情。這球場是四十年前,我和工友用工休時間,將梯田菜地鋪平的球場。頓時,腦海里浮現出當年的樣子,在那些青蔥歲月的日子里,在那些精神貧瘠的時光中,在那些心靈渴望得到慰藉的光陰下,工區老師傅們始終是我最忠實的良師和益友,陪伴我度過了人生中曾經迷惘、困惑的那一段日子,他們是新四軍老戰士羅斌、抗美援朝的退伍兵,修建寶成鐵路的建設者。他們名字是張發旺、謝安福、張學忠還有我的老工長丁世榮等等……如今他們己不在人世了,葬在小站的鐵道旁,靈魂在仍然忠誠地守護著這條鐵路。哪往日時光就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珍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在寶成鐵路小站生活工作了17年。兩當車站養路工區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站。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小站幾代人繁衍生長的鮮活故事。在這流淌的時光故事里走過的腳印。已被這條水泥澆筑后塵的路覆蓋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兩當小站,是我生命中故鄉,流淌著多少勞動者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也收留過多少人思念的淚水。兩當小站呀,見證過多少小站人激情飛揚的青春年華,在輝煌的歲月里漸漸遠去。兩當小站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里,那是一輩子也走不出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雨水侵濕了我的雙眼,一同來的兄弟說,“你哭了”。是呀,我想親人了。想我的師傅了,想起他們的情,我就心潮難平。想起他們愛,我就飽含著熱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人影,再也聽不到親切的聲音。家屬院已經人走樓空,有的搬走了,有的跟著兒女走了,家屬院 如今在時光里靜靜衰老,透露出時光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本想找找工區年輕的工友們說說話,拉拉家常。很想聽聽他們的故事,留下年輕的影像。當我看到許多年輕的工友們冒雨從工地回來還沒有吃上中午飯,不忍心打擾他們,怕給添麻煩。盡管遺憾,還是不忍心地離開了小站。雖然沒有留下一張影像,讓我欣慰的是在退休的第二年,圓了我多年的一個心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今年,我前后兩次去上海帶外孫子,待了近半年時間。只有空閑的時間,去尋找,去發現。當我知道川沙老街,就趕了過去。哪天正好是國慶假期的第三天,這老古老的街道。有一種新鮮的感覺。我拍了幾張照片。了解這古老的街道的文化歷史,后來我又去過兩次。川沙老街位于上海川沙鎮老城廂東部,它承載著往昔年輪的老街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當我走在老街上,甚感輕松和愜意,青石板鋪就的路,路面非常的干凈,路邊偶有花木點綴,讓人賞心悅目,去尋味老上海的情懷。國營工農飯店、稻香食品商店很醒目,進入了我的視野,特有的古老建筑風格,滿滿的民國風情,還有富有時代特色的標語,很容易把人拉回到那段火紅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國營工農飯店,是一家有特殊印跡的飯店,在飯店的屋檐上還保留著特殊時期的口號,淡黃色的墻體,紅顏色的字體,格外吸人眼球。這家飯店創辦于1905年,最初名為“大得利”,后更名為“萬興館”。1956年,工商業改造公私合營時期,飯店名改為國營工農飯店。它傳承著歷史文脈,留存著文化記憶。我在這古老的老街等待、等待過往的行人和游客他們的關注點是什么,就拍下了那條民國風情的小街人間煙火氣,影像留下哪條歷史痕跡的小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當我從網絡上看到上海西門煙火之城廂漫步攝影展的信息,利用空閑時間趕往現場……當我看到從色彩斑斕的街景到充滿生活氣息的人物,每一張照片都在講述著老城廂的故事,或吐納一種情緒出來,它們展現了這片區域的繁華與沉寂,輝煌與滄桑,也揭示了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展現出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影像中尋覓西門煙火,尋找當地的上海人和外地人走進小巷的瞬間,用手機拍下了他們的影像。然而,回去的路上,我反復琢磨,一張張影像沒有讓我心動的感覺。頓時,我感到,拍攝照片,不僅僅是拍人。更重要的是拍人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復旦大學,全國知名的百年高校,它的博學、它的文化底蘊悠久,源遠流長。當我走進復旦,映入眼簾的是辦公大樓前的草坪上醒目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紅色的立體字讓我大開眼界,用手機拍下了校訓前走過的美麗的青春倩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走進上海音樂學院。上音是一所享譽海內外的音樂藝術院校。那天,在上音校園里,靜靜行走。此時此刻,獨自一人,很享受獨處的時光。體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寧靜,也看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樣。讓人心情舒暢,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魅力。因下午四點鐘還要接孩子,只有兩個多小時時間,我快速尋找。正巧有一場音樂會,我拿著退役軍人優待證進入了音樂大廳。里面坐滿了人,靜靜的等待音樂家們的演奏,我上了二樓,因角度、距離受限,我用手機上拍攝幾張,盡管不怎么理想,但也是紀實攝影留下我第一次拍音樂家演奏的影像,我很開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初冬,當我匆匆忙忙走進魯迅公園。魯迅是中國的大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世界級別的大文豪。站在魯迅的雕像前,呆呆的望著那座古銅色的魯迅塑像,看著先生那雙特殊的眼神,揣摩著他會在想一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天,天氣很冷,我的心確是熱呼呼的。用影像記錄了魯迅公園的人文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當我來到了上海大學路文化街。這是一個充滿了歷史和文化氛圍的地方。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文情懷,煙火氣十足,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早上送完孩子就趕過去,用手機記錄有顏值又有特色的人文風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總在想,相遇是一種緣分。能在時間的長河、蕓蕓眾生里彼此相遇并定格在數百分之一秒的瞬間,相信這就是一種緣分。所有出現在影像里的知名的、不知名的人,哪怕只是一個背影,都值得我產生敬意和祝福,因為他們讓我的日子里活色生香,充滿陽光;讓我看到時代的痕跡,記錄我行走的記憶。讓我明白,影像成為一種橋梁,打破人固有的認知和屏障。傳遞一種生命之美,給人帶來希望和光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十二月便是回首過往,我期待著,期待下一年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3年12月20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德林,河南濟源市人,曾在重慶野戰部隊服役。西安鐵路集團公司黨建工作專項督導組組長,高級政工師。曾任鐵路站段黨委書記,陜西省大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現退休)。陜西省作協會員,陜西省人文地理攝影協會會員,在中宣部《黨建》《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中國鐵路文學》《人民鐵道報》等刊物發表報告文學,紀實散文、企業文化調查報告70余萬字,出版《大山的情懷——一位基層黨委書記的生活工作手記》一書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尼勒克县|
梁河县|
屯留县|
禄劝|
龙山县|
巴里|
留坝县|
连云港市|
都安|
屯门区|
南汇区|
江山市|
正阳县|
长寿区|
惠水县|
新龙县|
姚安县|
祥云县|
邵东县|
栖霞市|
鸡西市|
会昌县|
汾阳市|
河津市|
科技|
南投市|
丹棱县|
西昌市|
莱芜市|
宁安市|
张家港市|
定南县|
理塘县|
乐都县|
西丰县|
玛纳斯县|
宽甸|
镇康县|
冕宁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