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趕場趕到秀水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散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魏啟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桃源雙溪口的秀水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今天的中國農村,盡管也有超市逛,也在時興網購,但老鄉們仍然有定期趕到某個集鎮進行貨物買賣,商品交易的習俗。南方人稱之為“趕場”,北方人稱之為“趕集”,而東南沿海的人又稱之為“趕墟”。這“場”、“集”、“墟”應該是中國市場經濟的濫觴。《周易》被中國人捧為“眾經之首”,“萬經之王”。其《系辭·下傳》中有一段話:“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這段話告訴我們,早在上古時代,或者說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華大地就有了市場交易,有了趕場(集)的人。傳說中的中華人文始祖神農氏,不僅僅是農業之神,還是商業之神。</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炎帝,號神農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經濟發展必然產生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又必然促進經濟發展,甚至收到富民強國的奇效。商本是臣服于夏朝的一個部落。據說它的第七代首領王亥就趕著牛車帶著貨物與其它部落搞交易,不排除就是趕場。王亥趕場肯定賺得多,發了大財,以致另一個部落有易氏的首領綿臣眼紅得很,攔路殺了他。王亥雖然被殺,但商部落卻迅速強大起來,到湯做首領時,商滅了夏,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以后,人們便把從事貨物交易的人稱為“商人”、交易的物品稱為“商品”、生意行業稱為“商業”。王亥也被后人視為商業始祖。</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商的第七代祖王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如此看來,中國人的“場(集)”和“趕場(集)”的歷史已有幾千年。特別是在宋、元、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文化生活豐富,場也就很熱鬧,場上不僅百物輻輳、交易興隆,還有說書的、賣唱的、演戲的、玩雜技的、表演武術的、看相算命的,賣字畫的、說媒相親的、探親會友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都來到場上。有的地方場期與廟會同時,更是熱鬧非凡。中國人的趕場(集),歷經長久的發展,早已形成多樣多趣的趕場(集)習俗,厚重悠久的場(集)文化。桃源的沙坪、水溪、剪市、泥窩潭、三陽港、陬溪、雙溪、漆河,過去都是以場出名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小時候是搞計劃經濟的時代,農村實行“隊為基礎、三級所有”的大集體經濟,生產隊的社員天天出集體工,勞動紀律很嚴,逢節逢場的日子,大隊干部和生產隊長還會安排人到大路口阻攔外去的人。但到了場期,還是會有人去趕場。有個別年紀大的女客,因為身體差,不用天天出工,但她逢場必趕,也不見得是要買什么賣什么,而是有個到場上遛遛看看的“癮”。我爸我媽會織斗笠,常常白天出集體工,晚上就織斗笠。到了逢場的日子,我爸或我媽天不亮就匆匆起床,提著些新斗笠到場上去賣,賣完斗笠又急急忙忙回來趕出集體工。賣斗笠的錢就是打醬油、買煤油、稱鹽的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小時候我也跟著大人趕過場,但那時候的場并不繁華,趕場的人相互間買的賣的無非就是些草鞋草帽、蒲扇紙扇、斗笠蓑衣和油傘、鞋襪帽子、針線扣子、鐵器家什、雞崽豬崽類的東西。供銷社的商店是最氣派的地方,賣的貨物分為生資、南貨和北貨,也大多是些簡單實用的生產生活物質,絕沒有今天的電器、時裝、化妝品和摩托車可買。還收購豬毛雞毛、龜甲鱉甲、獸皮牛骨,還有雞盒藥材等所謂的土產。今天看來,場上人不多,但那時的我卻覺得“場上”是人多貨多好熱鬧,大開眼界,興許還可以吃到大人給買的紙包小糖果和插著一根竹簽的“把把糖”,甚至還會被大人帶到飯館里給買-個兩個發粑粑吃。但沒過幾年,好象是因為割資主義尾巴的需要,場被取消了,直到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才恢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改革開放以后,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很快,恢復了的場很快紅火起來,規模越來越大,趕場的人多,買賣的東西也多,一派新時代、新農村物阜民豐的新氣象。但不少鄉村集鎮逢場時人滿為患,成為堵塞交通的馬路市場。于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各地鄉鎮都花大力氣建設農貿市場,整頓市場秩序。那時候的場雖然很繁榮很熱鬧,我卻因為工作忙,沒有專門趕過場。于今的鄉下,因為男女青壯年很多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不少人家住到城里去了,小孩子們都進了學堂,到了場期,場上見到的人大多是些爺爺奶奶輩的,場上仍然貨多,卻活力不多,多了些暮氣,少了些人氣。現在自己雖說已退休了,得了“自由”,卻對趕場失出了興趣。不過,前不久,我卻趕了一回場,而且是趕的秀水街的場,留下的印象很深。因此,我給本文定的題目就叫《趕場趕到秀水街》。</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圖為早期的秀水街市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秀水街不是在北京嗎?是的,它在北京的朝陽區,靠近建國門那兒。它有一個被認為是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旅游購物商場,就叫秀水街商場。這個商場與長城、故宮齊名。那里面賣的都是國際品牌服裝、精美中國絲織品、珠寶玉器和瓷器等,每天來購物的人熙來攘往,絡繹不絕,很多都是老板、老外,有的甚至是國際知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總統夫人、億萬富翁、著名演員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秀水街市場的興起,堪稱一段傳奇。還是1978年,秀水街來了幾個找不到工作的回城知青擺攤,賣水果零食日用品。開始人們并不看好他們的小本生意,但他們賣的東西質優價廉,加上服務熱情,很受老外的歡迎,生意很快紅火起來。隨后來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沒過幾年,一條只有200米長、3米寬通道的狹巷,匯集了250家店鋪,每天進出的中外顧客上萬,使它一下成了享譽海內外的所謂“中國民間貿易中心”。后來有人評價它是“用改革開放的剪刀裁剪出來的清明上河圖”。</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圖為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攜女兒到北京秀水街商場購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我確實逛過北京的秀水街商場,那還是十六年前的事。此時的秀水街商場已歷經多次的提質改造。一座新建的巨大的現代商城里,入住的店鋪達1600多家。我在這里買了一件阿迪達思黑色短袖衫,雖然是貼牌,只花了100元人民幣,但質量很好,現在還可以穿。</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圖為北京的秀水街商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不過,今年我趕場到的秀水街,不是北京的秀水街,是我們桃源的秀水街,確切地說,是桃源雙溪口的秀水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提起雙溪口,都知道它與常德市的石門、臨澧兩縣接壤,緊鄰張家界市的永定區與慈利縣。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加上這里人勤地饒,歷史上就是湘西北的名鎮。熟悉它的人知道它有“四個出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是人才出名。自近代以夾,雙溪口可謂人才輩出,政、學、軍、商各界都有成功人士。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仍然健在、仍然活躍在黨、政、軍各部門的雙溪口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就有上百名,司局級以上領導干部有十來名。原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魏文彬就是雙溪口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是教育出名。出人才的地方肯定是教育出名。雙溪口中學是百年名校,是“湘西北的人才搖籃”,培養出象魏文彬、黃明君等百余名杰出人物。現在,這所學校的教學質量還在不斷提高,已連續六年受到縣教育局的年度工作表彰。這與校長善管,老師善教,學生善學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與雙溪口鎮的黨委政府重視教育,各界人士關心支持學校的發展分不開的。明天的雙溪口中學會越辦越好。</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圖為雙溪口中學2020年舉辦藝術體育節現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1年,原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魏文彬回到母校,與雙溪口中學校長鐘學文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1年,雙溪口籍成功企業家佘協紅捐贈110萬設立“協紅教育獎勵基金”。圖為該基金會成立現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是羊生意出名。現在的雙溪口集鎮,大大小小的館子都善烹調羊肉,弄羊全席。這里的廚師烹調羊肉“術有專工”,這里的水烹調羊肉很能提味,因而在這里吃到的羊肉感覺格外的鮮、香、嫩、軟,吃過之后爽心暖胃,很多人吃了還要帶一缽兩缽回家。這里有個南北餐館,聽說平日一天光買缽子羊肉就不下百把個。現在已是冬季,是吃羊肉的最佳時節,估計雙溪口各餐館的羊肉生意應該更加紅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雙溪口其實并不大量出產羊,羊肉餐館紅火后,當地一些人看到另一個商機,當起羊販子,先是跑到湘西一帶買羊,銷到本鎮及附近地方。現在這些人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遠,聽說已跑到內蒙古買羊,運回雙溪口后,不僅轉銷到常德、長沙,還轉銷到廣州、深圳,成了腰纏萬貫的羊老板。這里有一條110米長的街道,命名“楊家坪村富豪商城”,住在里面的二十戶人家,幾乎都是靠經商辦實業致富,其中有的人家就是靠做羊生意發財。羊生意富了雙溪口一批人,也使雙溪口更加出名,但我認為,如果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把這里打造成一個羊肉深加工基地,雙溪口羊生意的名聲會更加響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四是“場”出名。雙溪口地理位置好,地勢平坦,逢場的日子四面八方幾個縣的人來趕場,最熱鬧的時候趕場的人達到三萬以上,幾條街都擠滿人,平時的場也不下萬人。場上做生意的人多,貨物多。民間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到雙溪口趕場,沒有賣不掉的東西,也沒有買不到的東西”。但我雖然早就耳聞雙溪口的場名氣大,前些年還常常去雙溪口辦事,卻一直沒有趕它的場,甚至不知道平時趕它的場要往哪條街走。當然更不曉得它有一條給趕場人專辟的街叫秀水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其實走雙溪口中學大門前經過,再走過南北餐館,在一個十字路口,右邊是那個有些豪氣的“楊家坪村富豪商城”,左邊的街就是秀水街。確切地講,北京的秀水街商城是在秀水東街,雙溪口這個為趕場人專辟的街是叫秀水西街。你別以為是雙溪口人要扯大旗,把北京秀水街的赫赫威名拿來安到了這里,其實雙溪口鎮歷史上就叫秀水鎮。那時候秀水鎮的場號稱“湘西北最熱鬧的場”。現在的雙溪口人是用自己的老地名來命名這條商業街,自然是無可非議的。就好比有個四川老人開個館取名叫“劉德華餐館”,影星劉德華找他打官司也是白打的,因為他出生時就取名叫劉德華。</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雙溪口秀水西街的街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不過 這雙溪口的秀水西街有265米長,比北京的秀水東街還長65米,一樣的店鋪林立,雖然平時來這里逛的人不算多,但一到場期,進進岀出的人也是以萬計算,論人氣一點也不輸給北京秀水東街的秀水商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那天我與幾個朋友剛一走到這條街的街口,望著里面如潮的人流,都是頓生驚訝,連稱“想不到桃源還有這樣熱鬧的場”,并一頭擠了進去。我從它這頭走到那頭,邊走邊看,逡逡巡巡,居然花了一個多小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這街上所有的趕場人都是象我一樣逡巡而行。街道里-個個臨時搭起的貨架,一個個地攤、貨擔子緊緊相連,組成兩條長龍,兩條長龍的背后是店家的門面。每一個貨架、每一個地攤、每一個貨擔、每一個門面前,都圍著不同年紀、不同相貌、不同口音、不同裝束的人。他們與賣貨的老板講著價錢,揮著手勢,還有廣告聲、音樂聲、叫賣聲,人聲鼎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究竟這街上現在有多少樣貨,可能沒有人能數得清,說得明。我的感覺是一如從前的大場,南貨北貨、生資土產,樣樣都有,且無論貨源、品種、還是總量,絕不比從前的場遜色。各種時裝、各樣電器、各樣家具、各樣化妝品、各樣南北特產和海貨,更是從前的場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今天雖然是個趕場的,且興致勃勃地從街頭逛到街尾,但我是有心賞景,無心買貨,卻又在好幾個貨架、地攤、貨擔前逗留過,也煞有介事的跟貨主講過價錢,不過最終還是忍不住買了一瓶麥芽糖、二十砣河粉。我小時候見過麥芽糖,知道它是本地貨。這一瓶一斤,只花了五元錢。河粉來自廣東,一砣一元,明顯比城里超市賣的便宜。同行的一個朋友,則買了豬肉、蔬菜等一大包東西,覺得東西便宜,買得值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雙溪口趕場歸來后,我卻老是想起它的那條秀水街,并聯想起北京的那條秀水街,還免不了產生一些思考。我知道,今天北京秀水街的商場,幾經脫胎換骨,涅槃重生,已經成為很好地體現中國設計、中國智造和展示中國特色、中國品牌、中國文化的新地標,而我們桃源雙溪口的這條秀水街,是絕不可與之相提并論的。但我卻覺得它是那樣的富有中國的鄉村地氣、鄉村土味、鄉村情調,透著厚重的中國底色。北京的秀水街無疑會越來越輝煌,而我們家門口的這條秀水街,在十年后、幾十年后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希望它、也相信它不該會在時代變化的大潮中沉寂與湮滅,而是更加熱鬧,更加響亮,成為一幅不會褪色的中國桃源“清明上河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0二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于桃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注:文中都分圖片搜自百度)</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深水埗区|
丰都县|
红安县|
眉山市|
永善县|
杂多县|
山东省|
抚顺市|
安康市|
江油市|
临汾市|
泸溪县|
平谷区|
恩施市|
阿克苏市|
阜城县|
正定县|
石家庄市|
杨浦区|
青浦区|
昆山市|
安义县|
治县。|
神农架林区|
万源市|
新源县|
新野县|
涡阳县|
彭水|
深州市|
新津县|
玉溪市|
习水县|
桂林市|
民乐县|
资兴市|
迭部县|
德阳市|
大港区|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