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穿越南美之旅(三)

林小玲

<p class="ql-block"><b>  12月15日在賓館用完早餐,9點45分出發前往阿根廷。我們選擇從伊瓜蘇坐大巴離開巴西出境,通過一座大橋進入阿根廷,大橋的中間就是兩國的國界,橋的護欄分別涂上紅色和藍白的兩國國旗顏色來表示國界線。辦好離境和入境手續,我們即來到了阿根廷。到阿根廷的首要任務還是觀賞伊瓜蘇瀑布。</b></p><p class="ql-block"><b> 伊瓜蘇瀑布跨越阿、巴兩國,分屬各自的國家公園,伊瓜蘇瀑布氣勢最宏偉的“魔鬼喉”就在阿根廷一側,我們必須乘小火車前往景點。小火車行駛在原始森林里,只見森林里樹藤相繞,茂密的枝葉遮天蔽日,粗大的皂角樹干上盛開著寄生的蘭花。林中很安靜。只有清脆的鳥鳴聲音,出發不久后就開始聽到遠處傳來的陣陣轟鳴聲,我知道是伊瓜蘇大瀑布在召喚我們了。</b></p> <p class="ql-block"><b>  下車后跟隨人流我們走上1.5公里左右的崎嶇蜿蜒的游覽棧道,兩邊都是郁郁蔥蔥的熱帶叢林,瀑布聲也越來越大,在轉過一道彎后,伊瓜蘇“魔鬼喉”瀑布終于顯身了。</b></p> <p class="ql-block"><b>  在到達“魔鬼喉”瀑布之前,我們看到的伊瓜蘇河水是黃色的,水流十分平緩,但一到落差處,就象突然打開引擎要起飛的飛機一樣以雷霆萬鈞之勢飛流直下,勢不可擋。</b></p><p class="ql-block"><b> 伊瓜蘇瀑布與其它瀑布的不同之處在于觀賞點多,我們可以從不同地點、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領略每一段瀑布的宏偉或嫵媚,說是一步一景一點也不夸張。許多瀑布在中途被突出的巖石擊破,平滑的水流瞬間被粉碎成飛濺的水花和繚繞的水霧。背對太陽看水霧時,可以看到一道極其絢麗的彩虹。與平日的雨后彩虹不同的是,這里看到的彩虹更加突出,這是因為形成彩虹的微小水珠在這里更加密集,有時這里看到的彩虹甚至能連成一個完成的圓,也是平常很難見到的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終于來到峽谷頂部,這里是瀑布的中心,水流最大,最猛,人稱“魔鬼喉”。層層疊疊的瀑布環繞著馬蹄形峽谷,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聲,讓人感覺傾瀉入深淵的不是一條河流而是整個大海,沒有人不被這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撼,傳說就是一輛汽車掉下去也會立即無影無蹤。瀑布激起的水霧彌漫在整個密林上空,不知不覺中我們全身都被打濕了,此時傻瓜相機在水霧面前也變成了廢物。伊瓜蘇平均落差80米,據說在30公里外就能聽到它的飛瀑聲。此地不能久留,趕緊拍照留影,沿棧道走了回去。</b></p> <p class="ql-block"><b>  當天的午餐是在公園的自助餐廳吃的,食品很豐富,飽餐一頓,吃完午餐就在餐廳休息。準備乘坐晚上18點50分的阿根廷航班,于21點飛抵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p> <p class="ql-block"><b>  布宜諾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說也是南半球最大最繁華的國際性大都市之宜諾斯艾利斯一,素有“南美巴黎”的美譽。布宜諾斯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好空氣”,它東臨拉普拉塔河,西靠潘帕斯大草原,風景秀美,氣候宜人,以紀念碑、廣場和街心公園眾多而聞名。 1993年7月13日,布宜諾斯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布宜諾斯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包羅歐洲的各種建筑造型,古今風格,百花齊放,羅馬式、德國式、法國式建筑隨處可見,西班牙式的就更是數不勝數了,在這里,很難看到兩座外形完全相同的建筑物。</b></p> <p class="ql-block"><b>  在布宜諾斯,郁郁蔥蔥的公園廣場上有一朵巨型的金屬郁金香。那就是號稱“生命之花”的不銹鋼雕塑的郁金香。該作品由荷蘭藝術家設計,這朵由鋁和鋼制成的巨型花卉重達18噸,由6片高達20米的花瓣組成。最為獨特的是,這是一尊太陽能活動雕塑,由計算機控制的液壓設備在每天日出時將花瓣打開,日落時又將它們閉合,并象向日葵那樣可隨陽光轉動。花瓣的開合程度以及花朵朝向還可隨著陽光而改變。有陽光的時候,花瓣分開成為盛開的花朵,無陽光的時候,花瓣閉合,成為待放的花蕾。神奇嗎?</b></p> <p class="ql-block"><b>  說到阿根廷,我們不得不提的一個名詞,那就是</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探戈”</b><b>,這風靡全球的性感舞蹈,據說是起源于19世紀80年代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妓院之中。據介紹,探戈最早就發源于布誼諾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區即博卡區,當西班牙人發現并開始開發這塊土地的時候,大批非洲、北美、歐洲的移民來到這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外來群體,并不受歡迎,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探戈舞在巴黎、倫敦等地才大受歡迎時,才逐步成為阿根廷民族音樂的主要代表之一,成為融進阿根廷人血液里的一種文化??梢哉f是阿根廷經濟社會發展的見證。</b></p><p class="ql-block"><b> 隨著導游的指引,我們探訪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博卡區,</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世界著名“探戈”舞的誕生地。</b><b>這里,街道不寬,建筑不高,小巷悠悠,二三百米長, 兩側房屋大部分由洋鐵皮、木板搭建,有幾幢樓房依舊是移民色彩,外表粉刷或油漆得五顏六色,顯得十分艷麗。街道兩旁的墻邊和墻上有許多雕塑、浮雕和壁畫,我們去的時候是中午時刻,一些老字號的餐館、酒吧或咖啡館里有不少的游客在那里可邊吃(喝)邊欣賞探戈。雖說幾個世紀過去了,看到這些,你依然可以找到當年探戈舞風情萬種的痕跡。</b></p><p class="ql-block"><b> 如今,在探戈發源地還有一種,別有風味的,速成式的學習“探戈”的項目,風情萬種的探戈男女舞者,可以指導游客學習探戈舞中最基本的4,5個動作,每人收取10美元,還有樂手為大家伴奏。我們團隊的“余書記”看見如此美貌的探戈舞女,迫不及待掏出20美元,與2位舞女跳起了“風情的探戈舞”,看起來還挺像回事的。</b></p> <p class="ql-block"><b>  這次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們還選擇了一間據說是最有名氣的探戈舞劇場即科隆大劇院。劇場門面不大,但進門令人驚訝,其內部裝飾的富麗堂皇,四周的墻壁掛滿了名流照片,大概都是鼎鼎大名的政治、經濟、文化界的人物吧,一幅幅大照片,是探戈明星和看不懂的廣告,氣氛熱烈活躍。舞場共有三層,可以容納近千人。一樓前方是一個半圓形的大舞臺,舞臺兩層,樂隊的二層,縮到后方,我們的位置在一層的最靠前的地方。據說,在阿根廷看探戈表演要到半夜,八點入場,十點才開始,十二點終場,先吃飯,后看演出。只見樓上樓下,各色人等,座無虛席,人們吃著阿根廷的烤牛肉,品味著阿根廷的紅酒,聽著阿根廷的樂曲,還可品嘗阿根廷著名的醇香而帶苦澀的馬黛茶,睡意已是蕩然離去,心情好到極點。</b></p> <p class="ql-block"><b>  隨著一陣激昂的鼓聲和手風琴聲,一種鮮明節奏和歡快激情的探戈舞表演開始了。全場沒有報幕,沒有喧鬧,滿場鴉雀無聲,整場是表演者的舞臺。</b></p><p class="ql-block"><b> 一對對男女淡妝登場,身材修長,衣著裹體,摩登高貴,從合舞、混舞開始,你就會很快陷入浪漫之中,慢慢地,男女雙人舞、集體舞、舞劇。讓人們感慨,如今阿根廷的探戈舞蹈已不再是國人眼里的三步一回頭的老款。流暢的舞步,嫻熟的動作,高難的旋轉,形成了探戈舞蹈今日的精華。男女搭檔,流線身材,時而神情呆愣,時而表現歡快,時而貼身直行,時而快速旋轉,時而高度踢腿,時而低處趟身,個個身輕如燕,運作自如,相互配合,十分默契,動作安排,各具千秋。你只覺得眼花繚亂,如癡如醉,無可挑剔。那種充滿著動人的舞姿,讓你無法想象,感覺探戈舞的藝術和它所體現出來的激情,似乎已經構成一種阿根廷精神,成為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驕傲。</b></p><p class="ql-block"><b> 對于阿根廷人而言,沒有探戈舞,沒有探戈曲,就好像失去靈魂一樣,沒了精神。和巴西的桑巴比較,同是來自民間,同是混種的“移民舞蹈”,發展到今天,已經徊然不同,差異很大。桑巴是樸實、簡明、粗獷,看上去總有一種原始的感覺,至今仍然處在蹦蹦跳跳之中。探戈卻是溫馨、歡快、典雅。她既保持在民間,又通過藝術升華而成為了一種專業的藝術形式,融入社會的上層,不失為“千嬌百媚”。在我看來,巴西和阿根廷的區別,如果要用一種具體的事物來比較的話,桑巴舞和探戈舞的差異好像是最恰當不過了。</b></p> <p class="ql-block"><b>  回到了旅館,心情還是有點激動.盡管我們不是舞迷,也不大喜歡跳舞,但這兩天從“陽春白雪” 到“下里巴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戈舞已經用它那迷人的魅力把我們征服。如果有一天我能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我一定還會到那十字街頭,去看那讓人消魂的探戈舞.</b></p> <p class="ql-block"><b>  2013年12月17上午我們乘阿根廷航班,向南飛行3小時40分鐘,于當地時間13點左右到達烏斯懷亞國際機場,</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這里是世界最南端的機場,也是我們見到的最小,最簡陋的國際機場。</b><b style="color:rgb(1, 1, 1);">飛機降落前從空中俯瞰機場,它靜靜地躺在</b><b>群山和大海之中,從一個小黃點漸漸變大,十分有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機場,天空開始飄起雨來,不久雨就越下越大了,車窗玻璃一片模糊,外面的景色模糊不清,但模糊中可以看出小鎮的景色依然很美。</b></p> <p class="ql-block"><b>  烏斯懷亞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小城市,背靠積雪的安第斯山脈,面臨比格爾海峽,其地貌如同一座巨大的看臺,由高至低,呈斜坡狀平緩地伸向大海。烏斯懷亞是火地島上位于世界最南端的城市。這里洋溢著濃濃的奇妙色彩,已成為旅游愛好者追逐的,神秘的風景點區之一。烏斯懷亞的印第安語,是“觀賞落日的海灣”之意,當日落黃昏時,登上山崗,眺望晚霞中的海灣,水天一色,云霞似錦,美不勝收?;鸬貚u的冰川風光也別具一格。冰川奇形怪狀,雪山重巒疊嶂,湖泊星羅棋布。最大的法尼亞諾冰川湖方圓數百平方公里。周圍群山環抱、森林密布,湖水清且靜,風光秀美如童話般讓人醉。</b></p> <p class="ql-block"><b>  而火地島應該就是真正的天涯海角吧!它是地球上除南極洲外最靠南的土地,而烏斯懷亞位于火地島的南部,也就是世界上最靠南的城市。在烏斯懷亞海邊專門立了塊牌子上面寫著:“USHUAIA fin del mundo”,意思就是:烏斯懷亞,世界的末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火地島國家公園設立于一九六○年,公園在烏斯懷亞以西12公里處,從南邊的比格爾海峽 一直延伸到北邊的Lago Fagnano湖,是阿根廷唯一涵蓋部分海域的國家公園,面積六萬三千公頃,大部分是山區、海灣或大小湖泊,山區高處為冰雪覆蓋著。山的西側就是智利;北則是阿根廷的第二大的法尼亞諾湖(Fagnano);南則是比格爾海峽;東邊就是私人的牧場。界線除了水岸之外幾乎是直線。游客可以到達的地方,都在湖邊,或者海岸,冬天則全區冰封,游客絕跡。</b></p><p class="ql-block"><b> 火地島國家公園是世界最南端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最南部的一個自然保護區,雪峰、湖泊、山脈、森林點綴其間,極地風光無限,景色迷人,處處充滿著奇妙色彩。</b></p><p class="ql-block"><b> 午飯后我們顧不上整理行囊就直奔“火地島國家公園”去探索奇妙的自然景觀。</b></p> <p class="ql-block"><b>  更讓人期待的是,在火地島國家公園中有</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球最長的公路——“泛美公路”的一段。“泛美公路”是貫穿整個美洲大陸的公路系統。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島,北美洲和南美洲各國能通過這個公路網連接起來。 </b></p><p class="ql-block"><b> “泛美公路”盡頭的左右兩邊各立了一個牌子,右邊牌子上是一幅地圖,上面寫著 “provincia de tierra del fuego antartida e islas del atlantico sur”。翻譯了一下,意思是:“南極和南大西洋群島”。</b></p><p class="ql-block"><b> 左邊木牌上寫著:“aqui finaliza la Nac no3”,就是3號公路終點的意思,大概這一段泛美公路在阿根廷公路系統中被稱為3號公路吧。牌子上寫著:距離布宜諾斯艾里斯3079公里,距離阿拉斯加17848公里。17848公里,應該就是縱貫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全部里程了。</b></p><p class="ql-block"><b> 驢友們興奮地在此留下了極具意義的照片,并商量著什么時候我們一起開著“房車”沿泛美公路繞南美,北美游覽一圈,那該是多美的事?。。?lt;/b></p> <p class="ql-block"><b>  再往南步行,是架在濕地上的一條木棧道。棧道把我們帶到名叫Lapataia的海灣邊,這是個很小的海灣,對面就是智利了。幾座孤零零的小島,躺在平靜的海面上。陰沉沉的天,近處是荒草雜生,遠處是皚皚雪山,一片寂靜,這是</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世界最南端的淡水湖。</b><b>走到棧道盡頭的觀景臺上眺望遠處的海峽和小島,只感到一種原始的、荒涼的美。我們已置身在人類世界的盡頭了,果然與想象中的世界盡頭相似,近處面向茫茫的大海,只見巨浪滔滔,薄云片片,海風瀟瀟,四野無人。遠處,是再也看不見的盡頭!</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人類世界的盡頭留影也是件非常美好的事哦,</b><b>我們擺足各種姿勢留下了美麗的倩影。</b></p> <p class="ql-block"><b>  烏斯懷亞還有個很有意義的地方,那就是在“世界盡頭的小郵局”寄一張明信片,這個建在離南極最近的火地島國家公園中,最南端的巴黑亞海灣邊上的“世界盡頭的小郵局”。特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獨一無二的,每天都有無數游客專程前來。郵局里出售印有“世界盡頭郵政”字樣的明信片,可以現場填寫后寄往世界各地。還可以讓郵政人員幫你印上帶有企鵝圖案上的印章,給朋友或者自己寄上一張,很有意義吧!但是,由于天色已晚,沒能讓我們實現這個愿望,只能留張網絡上下載的照片看看吧。</b></p> <p class="ql-block"><b>  12月18日早晨,在酒店匆匆吃好早餐,我們就去觀賞烏斯懷亞如畫的風景及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烏斯懷亞市主要街道是圣馬丁大街,它與海岸線平行,還有幾條很短的街道則是與這條大街垂直交錯,一頭通向海邊,另一頭就延伸到山坡上。所有的建筑都依著緩緩的山勢建在這幾條街道兩側,沒有高樓,大多是一兩層的小屋。但造型多樣,小巧精致,幾乎看不到那種火柴盒子似的建筑。并且色彩鮮艷,黃、紅、黑、白、藍,整個小城多姿多彩,活潑明快。</b></p> <p class="ql-block"><b>  沿著圣馬丁大街走去,兩邊聳立著幾處現代化建筑,但其中也兼有低矮的鐵皮頂木屋。大街兩側,散落著商店及頗有風味的餐館,餐館里布置奇特,屋里掛滿了名人光顧的照片,看到商店里出售的海鮮,你就會知道這里的特產是:磷蝦、蜘蛛蟹、海豹肉、沙丁魚、鱈魚和海蜇等。也許由于火地島是阿根廷的主要旅游勝地,烏斯懷亞市的旅館、飯店和酒吧很多,旅館規模不大,但服務水準較高。百貨商店商品以南美風情的裝飾、工藝品、御寒衣物等用具居多。還有一家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家在南極設立的金融機構。書店里擺的都是當地印第安人的書籍;工藝品店里,大多是印第安人的工藝品、裝飾品,各式各樣,琳瑯滿目。</b></p> <p class="ql-block"><b>  在烏斯懷亞小鎮上也有一個郵局,稱為“世界最南端的郵局”, 它是一座簡陋的白色二層樓房,白色的墻上掛著號碼牌,號碼下畫著一個信封,下半截墻上則滿是涂鴉。郵局門口有一個紅色的長方形郵箱。同樣,這里每天也有絡繹不絕的游客在此寄一張明信片往世界各地。郵局對面有一座造型別致的尖頂高樓,那是世界最南端的銀行。我們有位驢友就買了一張明信片,填上地址,貼上郵票,請營業員蓋上了紀念章,投進了門外的紅色郵箱,在一個月之后果然收到這張由“世界最南端郵局”寄來的明信片。</b></p> <p class="ql-block"><b>  小城烏斯懷亞,有城市的風格,沒有城市的喧囂,有海的港灣,卻沒有碼頭的吵雜,她靜臥在大西洋的南端,充滿著幽靜、清爽。烏斯懷亞的海灣,像個咽喉扼守著比格爾海峽的深處,灣內水深灣闊,是理想的避風港,戰略上進可攻,退可守,位置十分重要。她向西瀕臨大西洋,離南極半島最近處只有800公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各國赴南極考察船多以此為后方基地,是通往南極科學考察的中轉站</b><b>。</b></p><p class="ql-block"><b> 即將離開這別有風味的小城——烏斯懷亞了,有些不舍,就在入住的酒店留下幾張照片留念吧。</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怀仁县| 桐庐县| 平乐县| 鹤岗市| 舞阳县| 周宁县| 牟定县| 高邑县| 法库县| 江山市| 安阳市| 中江县| 凯里市| 迭部县| 安泽县| 富裕县| 哈尔滨市| 沁阳市| 赤壁市| 天门市| 黑河市| 临漳县| 关岭| 吐鲁番市| 商城县| 桐乡市| 河曲县| 乌恰县| 吉木乃县| 梅州市| 武汉市| 武宁县| 开原市| 车险| 兴海县| 雅安市| 东明县| 密山市| 海口市|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