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我們舉家來廈門安家,第一次到前埔菜場。</p><p class="ql-block"> 隔著蓮前東路,前埔菜場分南菜場和北菜場,我常去的是北菜場。</p><p class="ql-block"> 菜場進門的西邊基本被海鮮占用了,幾十個的海鮮攤上我只見到一、兩個賣河鮮的,東邊基本就是豬肉、牛羊肉、豆制品和蔬菜占用了,菜場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的很,它可以算是廈門東部比較大的菜市場了。</p><p class="ql-block"> 我要買的魚叫巴浪魚,又叫刺巴魚。我問了魚攤老板:“巴浪魚多少錢一斤?”</p><p class="ql-block"> “兩塊五。”老板答道。</p><p class="ql-block"> 我不信又用了閩南話問:</p><p class="ql-block"> “luajinjigen?”</p><p class="ql-block"> “lenkoban。”</p><p class="ql-block"> 老板再一次回答。我挑了四斤魚,付了十元錢,老板熟練地為我殺好后遞給了我。走在路上我心想,這魚比我的閩中老家,價錢要便宜了近一倍。</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了,還是前埔,還是那些菜攤,巴浪魚現在已經升到八元一斤了,可它還是菜場里最便宜的海鮮,還是我這樣工薪階層以及我這樣的退休老人餐桌上的不可或缺的‘菜頭’。</p><p class="ql-block"> 記得魚攤老板說:“巴浪魚好吃,營養不夠。”</p><p class="ql-block"> 巴浪魚不好保存,它的組氨酸含量太高,一出水就要盡快的處理,或冰凍或煮熟或腌制,要不很快會變質。所以才有‘營養不夠’的說法,其實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地瓜稀飯就干煎巴浪魚,是好多閩南海邊人家的飯菜,在那個困難的日子里,地瓜稀飯是海邊人的主食,有的人家甚至一天三餐都是地瓜稀飯,在‘瓜、菜代’的艱難里,地瓜稀飯它幫助我們走出了困境,迎來了今天的富足。</p><p class="ql-block"> 在六鰲那海邊的沙地上,長滿了地瓜。它多的讓你感到空氣里,咸腥中還夾帶著甜甜的地瓜香。現在地瓜稀飯已經從主食變成了養生的粥品了,它成了追求健康時的餐食,它溫中和胃、補中益氣、潤腸通便......</p><p class="ql-block"> 六鰲的地瓜現在依然是廈門賣的最多的地瓜。</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年我到東山,從朋友的茶館出來,已經快要深夜了,肚子里已經被茶水是洗的空落落的。我們兩人走到街頭,向一盞昏暗的燈光下的小吃攤走去。小吃攤上坐滿了人。坐落在煤球爐上的大鋼精鍋里煨著滿滿的地瓜稀飯,旁邊挑著一盞白熾燈,燈光下是幾盆小菜,老板夫妻兩人正在忙著。這種小吃攤,桌子就一個茶幾的高度,寬也就一張八仙桌的一半,凳子就是幼兒園里小朋友坐的小矮凳。這個小攤只賣地瓜稀飯,其他什么都沒有。就稀飯的小菜就三種:干煎巴浪魚、醬油水跳跳魚、蘿卜干。</p><p class="ql-block"> 你絕對想不到,饑餓時的肚子,那地瓜稀飯就這巴浪魚是何等的美味,它會一直挑動著你的食欲,會讓你永遠地記住它。這不前段市井間傳說,一外逃好久的閩南商人被遣回廈門,他一下飛機感慨萬千:啊,十多年了,又可以吃到地瓜稀飯和巴浪魚了......</p><p class="ql-block"> 這個故事不管是真是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巴浪魚和地瓜稀飯,是閩南的記憶,是閩南的味覺,是閩南的懷念,是閩南大海邊揮之不去的魚香。</p><p class="ql-block"> 巴浪魚。學名叫藍圓鯵,在福建東山一帶產量很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工去大規模飼養它,可能是它自然生長的太快,價錢低廉,養它不合算吧。</p><p class="ql-block"> 買回來的巴浪魚,洗凈后,將鹽加入簸一簸,腌它一兩個小時,拿個煎鍋,稍微加一些油,然后將巴浪魚放入,等它慢慢地煎熟,在干煎收水的過程中,空氣里彌漫著煎魚的香味,它刺激的你不斷地去嘗一條,再嘗一條。</p><p class="ql-block"> 專門腌制的巴浪魚,是水煮米粉的搭檔,巴浪魚干在米粉湯的浸潤下,米粉湯會變的發白,每一根米粉都吸足了巴浪魚的鮮香,如果你會吃辣,再加點胡椒粉,那會讓你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巴浪魚干煎后,如果你將肉剝下將刺剃凈和香菇肉醬煮在一起,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并且是佐餐的美味。</p><p class="ql-block"> 在閩南,干煎的巴浪魚剝下后和香菜拌在一起,再加上油炸的花生,那可是酒桌上最受歡迎的冷盤了......</p><p class="ql-block"> 吃慣了河鮮的外地人,在廈門打拼,中午的快餐里,那裹上面糊干炸的焦香的巴浪魚,油炸的面香和緊致的魚肉,酥脆的連魚骨都可以吞進肚里,成了就餐時的首選......</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幾十年了,巴浪魚從最初的兩元多一斤到現在的八元多一斤,實際是見證了閩南的大發展。現在的閩南成了中國東南發展的一極,人們富足了。可是市場里的巴浪魚還是那么的誘人,還是那么多的閩南人家餐桌上的‘菜頭’,還是那么多老人就著燒酒的配菜。</p><p class="ql-block"> 閩南人不管你是做陶瓷、做水暖、做鞋、做牛仔褲、做西服的,開工廠的,他們走南闖北,中國大地從南到北,都能看到閩南人,他們是‘閩商’。他們博大的胸懷,敢拼會贏的精神,在中國大地譜寫著閩南的驕傲,在我們剛開放的那些年里,閩南人敢為人先,嘴里常常叼著‘良友’‘箭牌’‘萬寶路’‘三五’走南創北,顯示著閩南的開放和世界的接軌。今天他們叼著’‘七匹狼’"馳騁在中國大地上,從追求‘XO’、芝華士的‘皇家禮炮’、回歸到‘金門高粱’‘五糧液’‘廈門高粱’彰顯了閩南的自信和中國的自信。</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們一回到故鄉,面線糊、花生湯、牛肉羹、石碼的五香、咸飯、蠔干粥和雜魚醬油水是他們懷念家鄉的最愛., 當然他們更會記得讓他們魂牽夢繞的巴浪魚和地瓜稀飯,這是家鄉的永遠的滋味,在他們的心海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吉木乃县|
子长县|
德阳市|
新野县|
桂平市|
元阳县|
益阳市|
锡林浩特市|
缙云县|
墨竹工卡县|
平谷区|
蒙山县|
绍兴县|
甘德县|
孝昌县|
华亭县|
安新县|
原平市|
永川市|
平顺县|
邢台县|
凯里市|
桦甸市|
当雄县|
二手房|
洛川县|
大兴区|
柳河县|
惠水县|
霍城县|
迁西县|
沈丘县|
石屏县|
西和县|
东兴市|
台东县|
巧家县|
黄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