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 06日, 星期三, 是我們祈福九華山的第二天。</p><p class="ql-block">(由于今天的內容過多,無法在一篇文章中展示,故分上、下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要踐行我們來九華山望華禪寺祈福并參加在這兒舉行的法會活動, 天還沒亮就起床了。</p> <p class="ql-block">吃過早餐,利用出發前的間隙,我瀏覽了入住的五溪山色大酒店的周邊環境,昨晚入住時天色已晚,沒能細品這一坐落在景區山谷中的四星級度假酒店。借此機會細細品味一番傳說中的 “五溪山色”。</p> <p class="ql-block">佛國九華,水墨五溪。</p><p class="ql-block">五溪山色 — “九華十景” 之首。《九華山志》中稱:九華山以天臺為首,化城為腹,五溪為足。</p><p class="ql-block">五溪山色大酒店坐落于九華山北大門 — 五溪山色景區內,扼守進出“蓮花佛國”之要沖,隸屬于安徽九華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座綜合型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 可以說這是五溪的真實寫照。五溪山色大酒店將徽派建筑、漢唐文化與現代元素相互交融;引涓涓泉水,筑亭臺樓榭,整個酒店與湖光山色融為一體, 是一個能與自然對話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白墻灰瓦且配有馬頭墻的獨棟小墅, 似星盤樣灑落在幽靜的山谷,美麗漂亮, 形成了一條別有風味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出門時發現了門口有一片山茶花,正在綻放, 艷紅的花瓣灑落在黃綠色的草地上,色彩搭配也是格外的美, 隨拍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七點三十五分準時乘車出發, 前往望華禪寺祈福,經過五分鐘的車程,到達心儀之地 - 望華禪寺。</p> 第一站? 望華禪寺 <p class="ql-block">導游講敘: 九華山五溪橋西、九華河西岸山丘之上的望華禪寺,是九華山進山第一寺,是九華山之北大門,也是進山必經入口,為瞭望九華雄姿的最佳處。</p> <p class="ql-block">導游說: 相傳金地藏卓錫九華前曾在此地瞭望九華山。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都御使彭奎在此地初建 “玩華亭”,后廢。 </p><p class="ql-block">萬歷五年(1577年)青陽縣令蘇萬民重建,更名 “望華樓”。 </p><p class="ql-block">嗣后易亭、樓為 “觀音殿”。 至 20世紀 60年代末毀。90年代有僧人重建觀音殿和大殿,但未成山寺規模。</p> <p class="ql-block">2003年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古拜經臺住持 釋圣明法師,悲智弘愿,承“五溪山色”的千年遺傳,重輝古寺。</p> <p class="ql-block">在觀音殿正前方(面東)重建山門,在寺前城墻處向外擴大8米,左右分別設臺階進入山門,造型寓意 “雙手合一” 禮敬阿彌陀佛。</p> <p class="ql-block">在大殿北側山頂平臺處建望華亭,八角兩層三檐,臺基為仿石須彌座,這是該寺標志性的人文景觀。 登亭遠眺可以飽覽五溪山色和九華風光。寺南明狀元汪珊墓與山寺聯成一體。寺前九華河上五溪古橋,為古寺重輝添彩。</p> <p class="ql-block">望華亭</p> <p class="ql-block">且修、擴建了望華禪寺的山門殿、狀元橋、五溪橋、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鐘鼓樓、藏經樓、僧寮齋堂等,使望華禪寺建筑煥然一新,十分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望華禪寺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幾經興衰,歷盡滄桑,譽為九華山第一香。</p><p class="ql-block">望華禪寺內的“望華亭”、 寺外的宋代建筑 “五溪橋”、 明代的狀元墓均是著名的九華古跡。</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的祈福法會就在寺內的大雄寶殿進行,住持釋果智法師和眾僧正等著我們呢!參加祈福的成員達120余人。</p> <p class="ql-block">住持釋果智法師按照禪寺的律規,帶領眾僧為我們祈福、施愿,為所帶信物開光。 帶領大家誦經祈拜,行 “九九八十一拜大禮”, 繞寺誦經施禮…, 整個活動持續了近一小時,“感恩遇見,愿施主在九華山所求皆所愿,所愿皆所得,愿您及家人越來越好”。</p><p class="ql-block">由于專心祈福和禪寺律規, 對祈福過程沒有拍照,沒有貼照片,請諒……。</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觀音殿</p> <p class="ql-block">彌陀殿</p> <p class="ql-block">狀元橋</p> <p class="ql-block">觀音亭…</p> <p class="ql-block">五溪山色…</p> <p class="ql-block">狀元橋蓮花地磚。</p> <p class="ql-block">五溪匯流之地。</p> 第二站? 百歲宮景區 <p class="ql-block">離開望華禪寺,乘車前往九華街景區,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九華街百歲宮纜車的下站, 分兩批乘纜車登頂。</p><p class="ql-block">纜車全長452米,高差223米,平均斜率56度, 為國內第一條地面纜車系統。</p><p class="ql-block">乘纜車上山可觀九華街全貌,將全鎮的美景盡收眼底(可觀下面視頻),正是:“佛國風光觀未足,凈土煙云一車收。”</p> <p class="ql-block">百歲宮山頂鳥瞰九華鎮全貌</p> <p class="ql-block">百歲宮纜車體驗。</p> <p class="ql-block">纜車上站為九華山觀景最佳處,尤其朝東、南觀 “天然睡佛”,形象逼真。</p><p class="ql-block">天然睡佛景觀位于九華山花臺景區,睡佛頭枕天臺群峰,面仰天際,睫毛可見,鼻梁高聳,面龐飽滿,下頜圓潤,喉節突出,面部表情慈善可親。天然睡佛額頭至眼睛由小花臺景區組成,鼻和頸部由大花臺景區組成,形象逼真,有 “橫看是山,豎觀為佛” 之稱。</p> <p class="ql-block">團隊成員合影留個紀念</p> <p class="ql-block">來上一段視頻幫你變換角度欣賞</p> <p class="ql-block">天然睡佛處往北走,不多遠處就是飛來觀音殿。這座殿宇并不十分顯眼,又被稱為觀音庵和天柱庵,其特色在于峰頂有一塊巨大的直插云霄的巨石,形似柱子,因此得名“天柱巨石”。庵宇的建筑結構巧妙地利用了這塊天然的石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建筑風格。殿內供奉的是一個高大的觀音大士像,因其形態生動、神情安詳而備受敬仰。</p> <p class="ql-block">再往北行就是百歲宮了, 它位于插霄峰摩天嶺頭,是全國重點寺院。 始建于明,初名 “摘星庵”,又名 “百歲庵”,供奉海玉肉身。</p><p class="ql-block">海玉又名無瑕,所以百歲宮的墻面是白色而非黃色。 相傳他禪居期間,以黃精、丹參等野生植物為食,并刺舌血拌和銀珠抄寫 “大方廣佛華嚴經”,費時20余年,抄完經書81卷, 原稿現存于山下化城寺內。</p> <p class="ql-block">天啟3年 9月14日,安詳而逝,終年110歲。眾徒遵囑,將其跏趺于缸中。天啟六年其徒慧廣屢見缸出霞光,欽差王大人來山進香,亦見光霞不散。于是開缸,見其顏面如生,遂涂漆供奉。</p><p class="ql-block">崇禎三年(1630)敕封為 “應身菩薩”,賜肉身塔名 “蓮花寶藏”;并賜額”為善為寶”。同年,海玉徒慧廣主持戒壇,立方丈,取寺名 “百歲宮”。</p> <p class="ql-block">百歲宮以供奉海玉肉身而聞名,“菩薩顯靈”的故事廣為流傳。據傳清咸豐三年百歲宮失火,前進殿宇全部燒毀,在這十分危急之時,僧眾一齊跪拜在海玉殿前,要求將大師肉身移出,眾僧一齊動手搬移,但就是搬移不動,原來是海玉不愿離開。在大火即將燒至海玉肉身時,突然間,只見海玉雙手上托,”遂發奇功”,火勢即退。接著天空雷鳴閃電,頓時下起了瓢潑大雨,大火完全熄滅,海玉肉身及明、清帝王所賜的金章、玉印和血經完好無損。</p> <p class="ql-block">百歲宮為清代建筑,充分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建成了融山門、大殿、肉身殿、庫寮于一體的5層走馬通樓。大殿屋頂為完整的皖南民居四落水頂,內部殿宇宏偉,禪房多變,曲折幽深,層層相通。百歲宮建筑為九華山古寺建筑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遠眺百歲宮</p> <p class="ql-block">五百羅漢堂</p><p class="ql-block">坐落插霄峰摩天嶺,北鄰百歲宮,為百歲宮附屬寺院。兩層樓宇,仿古宮殿式建筑,粉墻碧瓦,雙層飛檐翹角,1995年至1998年住持僧慧慶興建。樓上供奉五百羅漢群雕像,各有名號,儀態萬千。五百羅漢堂與百歲宮風格和諧,共同為插霄峰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游閉百歲宮,原路返回,乘纜車回到九華街已近中午12點,導游帶領大家來到芙蓉路上的徽周府用餐。</p> <p class="ql-block">上午及用餐的路上,順便打卡了天池古菴(寺)。</p> <p class="ql-block">通慧禪林</p> <p class="ql-block">大山門</p> <p class="ql-block">旃禪林</p> <p class="ql-block">大行愿門</p> <p class="ql-block">龍菴</p> 上篇完,敬請欣賞下篇 <p class="ql-block">本篇完稿2023年12月12日18點于海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石首市|
丹棱县|
榕江县|
汪清县|
武宣县|
扶风县|
梨树县|
阳春市|
静宁县|
浦东新区|
潞西市|
阿图什市|
庆安县|
奉新县|
安福县|
赤壁市|
德阳市|
工布江达县|
博兴县|
大渡口区|
岐山县|
彭州市|
赫章县|
洛南县|
泾川县|
屏山县|
成武县|
新沂市|
沙河市|
宜川县|
雅江县|
柘荣县|
侯马市|
阿鲁科尔沁旗|
平罗县|
延安市|
铜鼓县|
河津市|
大化|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