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線路:法國.巴黎-盧森堡-德國.特里爾</p> <p class="ql-block">鑒于2018年5月乘坐維京游輪“貝斯特拉號”,從維也納到巴塞爾之旅的良好體驗,領略了多瑙河、萊茵河沿岸美景、美食,體會了乘坐內河游輪之旅的舒適、輕松、自由。2019年5月,小編登上維京游輪“奧丁號”,再次開啟從時尚之都巴黎到時裝之都米蘭12天萊茵河之旅。</p><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的這條航線,是維京游輪的新航線,這個航班是首航,乘客幾乎滿員,就連唯二的兩間套房也客滿。和歐洲內河游輪的主流一樣,船期8天7晚,陸上兩端各2天,共12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維京沒有再走這條航線,我們的航班成了獨此一家。</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14號,我們一行14人從廣州白云機場起飛,經停北京首都機場;乘坐中國國際航空的CA933航班,飛往巴黎。經過10個小時的飛行,于當地時間18點抵達巴黎戴高樂機場。一出廊橋,就看見舉著維京牌子的小紅人,大家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來,好像找到了“主心骨”。同機抵達的船友有5、60人,在小紅人的帶領下,順利過海關,取行李,登上大巴車,平安到達酒店。</p> <p class="ql-block">維京游輪安排巴黎的住宿是,凱旋門收藏家大酒店,離凱旋門直線距離900多米,步行10多分鐘;是一家五星級的酒店,設施齊全,環境優雅舒適、安靜,安全,對面有一個公園。我問一個在酒店打工的留學生,旅游團來這里住宿的多嗎?她說,基本沒有,都是散客住的,價格比較貴。看來是“一分錢一分貨”,維京游輪的價格貴是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巴黎位于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52′、東經2°25′。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24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都會區人口約為1100萬,占法國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巴黎有“法國時尚之都”、“世界時尚之都”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15號,巴黎市區游。首先參觀盧浮宮。盧浮宮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古典主義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三大鎮館之寶是:蒙娜麗莎、勝利女神和斷臂維納斯。</p> <p class="ql-block">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由美國建筑師貝聿銘設計,于1989年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座現代化的建筑與盧浮宮所在的老建筑形成鮮明的對比,但又和諧地融入了歷史悠久的宮殿環境。貝聿銘通過這座金字塔,不僅僅是簡單地為盧浮宮增添了一座入口建筑,更是為這座古老的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這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就是其獨特的幾何形狀。它由大規模的玻璃和金屬構成,呈現金字塔的形狀,由一座大金字塔和三座小金字塔組成。這種獨特的設計使得玻璃金字塔在盧浮宮庭院中脫穎而出,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與周圍建筑風格迥異的現代化設計,讓人們在這里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文化的傳承。一眼看去,其透明的外表十分顯眼,它的側面由673塊玻璃組成,這些透明的三角形在陽光下閃爍,使整個金字塔宛如水晶般璀璨;每當夜幕降臨,燈光照亮了整個盧浮宮庭院,玻璃金字塔又成為一座水晶宮殿,閃爍著迷人的光芒。這種視覺效果不僅使盧浮宮在夜晚成為城市的焦點,同時也賦予了這座現代建筑更多的藝術和浪漫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此外,它的設計也充分考慮了博物館運營的實際需求。作為主要的入口,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個寬敞而明亮的接待區域,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入館體驗。其內部空間布局合理,游客可以通過扶梯或電梯便捷地進入博物館的各個展覽區域,不僅方便了游客,也為盧浮宮的管理者提供了更高效的運營方式。</p> <p class="ql-block">盧浮宮里倒置的金字塔。這個倒立的金字塔,和地面上的金字塔呈完美的幾何對稱關系。除了外觀引人注目之外,金字塔在盧浮宮內部也發揮了關鍵作用。它是盧浮宮的主入口,將地下商業區、展覽空間和博物館各個部分連接在一起。這種設計巧妙地解決了盧浮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所面臨的客流量問題。</p> <p class="ql-block">然而,這座玻璃金字塔也曾引起爭議。建造初期,很多法國人認為這座現代化的建筑破壞了盧浮宮原有的歷史氛圍,與周圍的古老建筑格格不入。但當時的法國總統力排眾議,始終支持貝聿銘建造。隨著時間的推移,玻璃金字塔逐漸被接受,并成為盧浮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為巴黎城市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我曾到過盧浮宮,走馬觀花的看了一圈。16年光陰流逝,盧浮宮風采依舊。不變的是,參觀的人還是那么多;有變化的是,中國游客多了很多,館內增加了中文,極大的方便了中國游客。圖中可見,入口的標識,除了英文、法文,還有中文。</p> <p class="ql-block">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桑西和達芬奇并稱為文藝復興三杰。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有《大衛》、《創世紀》等。在盧浮宮的意大利和希臘雕塑展廳里,陳列著米開朗基羅的兩件大理石雕塑,《垂死的奴隸》和《被縛的奴隸》。</p> <p class="ql-block">《垂死的奴隸》是米開朗基羅的三大雕塑之一,此雕塑為大理石雕像,高2.15米。創作于1513年。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容貌健美、比例勻稱、身體結實、疲乏不堪的青年,他左手枕在腦后,右手輕輕放在胸前;他胸前的那條繩索象征著禁錮的暴力與專政,全身肌肉舒展放松,似有靈魂進入天國,肉體得到解脫的境界。雕像中體現了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思想,是表現人類對痛苦的反省,絕望的行動意志和為不能實現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難。</p> <p class="ql-block">《被縛的奴隸》是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于1516年創作的大理石雕塑。在米開朗基羅的所有作品中,奴隸是常見的題材。這件大理石作品塑造了一個被綁在石柱上的健壯的奴隸,他把奴隸身體以外的部分做了最粗糙的保留,像是人物的苦難印記。雕塑中的人物如公牛一樣的身體呈螺旋形強烈地扭曲著,似乎正在掙脫身上的繩索。作品充分利用了大理石豐富的表現力,身體強烈的動感造型刻畫出不屈的反抗精神。《被縛的奴隸》代表了米開朗基羅對自由和反抗的主題的探索,體現了雕塑家對人性和社會問題的關注。</p> <p class="ql-block">《斷臂維納斯》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傳是古希臘亞歷山德羅斯于公元前1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發現于愛琴海的希臘米洛斯島一座古墓遺址旁,是一尊手臂殘缺的大理石雕塑。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勻稱,衣衫滑落至髖部,右臂殘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線美,顯得端莊而嫵媚。法國重金收購后陳列在盧浮宮特辟的專門展室中,以其絕世魅力震動了世界;從此,“斷臂維納斯”就著稱于世,成為愛與美的象征。是盧浮宮三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勝利女神是勝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兒。她的羅馬名字叫Victoria 維克托里亞(維多利亞)。她的形象是長著一對翅膀,身材健美,像從天徜徉而下,衣袂飄然。她所到之處勝利也緊跟到來。 她還是宙斯和雅典娜的從神。在提坦戰爭中倒戈向奧林帕斯并助其獲勝。</p> <p class="ql-block">這尊雕像于1863年發現于愛琴海北部的薩莫色雷斯島,又名為《薩莫色雷斯尼凱像》。最早只是碎塊,后經多年修復才得以重新站立起來,但仍然缺頭少臂(1950年僅有一只手臂被找到)。雕像的作者難以考證,創作年代也沒有最后定論,但大多數意見認為是創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 是小亞細亞的統治者德梅特里奧斯一世為紀念他在海戰中打敗托勒密王國的艦隊而創作的,最早矗立在薩莫色雷斯島海邊的懸崖上,面對著茫茫大海。</p> <p class="ql-block">雖然勝利女神是希臘雕塑中的常見題材,但這一尊卻與眾不同。雕像的構思十分新穎,底座被設計成戰船的船頭,勝利女神猶如從天而降,在船頭引導著艦隊乘風破浪沖向前方,既表現了海戰的背景,又傳達了勝利的主題。</p> <p class="ql-block">《蒙娜麗莎》又稱為《喬空達夫人》,77×53厘米,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杰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無界漸變著色法”般的筆法。《蒙娜麗莎》是達·芬奇最喜愛的作品,作者生前一直把它留在自己的身邊。直到達·芬奇去世后,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用了一萬二千里弗(法國金幣名),才從達·芬奇的弟子手中買下。從此,該作品被收藏于盧浮宮。</p> <p class="ql-block">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據說蒙娜麗莎還很神秘,無論你站在她的正面還是兩側,她的目光總是盯著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時間看她,總會有不同的感覺:親切、溫柔、嬌嗔;玩世不恭、嘲弄譏諷抑或是……。特別隨著歲月的流逝,畫上油彩開始出現一些細微的裂痕,越來越使她的笑容變得詭秘,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年老的半人馬被愛洛斯捉弄》,是17世紀意大利出土的文物。這件作品是公元前2 世紀的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1-2 世紀。半人馬是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性格溫順的動物,愛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相當于羅馬神話里的小愛神丘比特。</p> <p class="ql-block">《凡爾賽的戴安娜》,公元1-2世紀的作品,發現于意大利。關于戴安娜的雕塑作品非常多,這件作品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件。這件雕塑中,戴安娜的圣獸,一只梅花鹿,跟隨著她,她的一只手正在從背著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p> <p class="ql-block">《丘比特與普賽克》,作者:卡瓦諾。</p> <p class="ql-block">盧浮宮里最著名的雕塑之一《睡夢中的赫爾瑪弗洛狄托斯》。其實這個是仿制品,是羅馬帝國時期復制的公元前二世紀的希臘雕像。而且床墊和雕像不是一個人做的。1620年,意大利杰出的巴洛克藝術家貝尼尼雕刻了床墊。這床墊雖然是石頭雕刻的,但看起來太真實了,令人有上去躺一躺的沖動。</p> <p class="ql-block">《三美圖》創作于公元2世紀,1807年被盧浮宮收購。此三女應該是指阿佛羅狄忒的隨從“美惠三女神”。美惠三女神在希臘神話中是代表著嫵媚、優雅和美麗的三位女神。即光輝女神阿格萊亞,激勵女神塔利亞,歡樂女神歐佛洛緒涅。她們是阿佛羅狄忒的隨從。阿芙羅狄忒走到哪里,她們就跟在哪里。她們為人間帶來了無限的美麗與歡樂。</p> <p class="ql-block">《大宮女》是法國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于1814年創作的一幅油畫。該畫作尊崇嚴謹的古典風格,以頭包土耳其頭巾、手拿孔雀羽扇的奧斯曼帝國的宮女為主題;畫面上,裸體的宮女背對畫面側身倚躺在軟床上,正回眸望著畫外,表情沉靜、木然,具有古希臘雕塑般的美。最令人稱道的是她那略顯夸張拉長的背部,刻畫細膩,美艷絕倫。整幅畫面散發著美輪美奐的異國情調。</p> <p class="ql-block">《自由女神引導人民》,是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一幅油畫。它取材于1830年7月革命事件,又名《1830年7月27日》。德拉克羅瓦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將寫意和寫實結合起來,表現了七月革命勝利關鍵時刻的巷戰場面。作品是布面油畫,采用浪漫主義的繪畫風格,運用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明暗對比,充滿動勢的構圖,奔放的筆觸和緊湊的結構。它展示了奪取七月革命勝利關鍵時刻的場景,成為代表法蘭西民族精神的標志。《自由引導人民》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被認為是法國民族精神的代表標志。該作品于1874年被盧浮宮博物館收藏,極受藝術界珍視。由于其歷史背景和藝術價值,具有較高的藝術收藏價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弗朗西斯卡和保羅的影子向但丁和維吉爾顯現》。</span>阿里·謝菲爾是一位出生于荷蘭,后遷居法國巴黎的浪漫主義畫家,他的作品主要題材是但丁與歌德的作品。這幅畫是他的代表作,畫作描繪了但丁《神曲》“地獄”篇中的一個悲劇故事。</p> <p class="ql-block">《楓丹白露的仙女》,這尊意大利工藝師塞利尼的杰作,本來安置在離巴黎不遠的阿內城堡的門楣上。置身于輕柔泉水中的仙女,是美惠女神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盧浮宮的展廳。</p> <p class="ql-block">盧浮宮的安保措施還是很嚴密的,時常有荷槍實彈的軍警巡邏。</p> <p class="ql-block">小凱旋門,卡魯塞爾凱旋門,又稱騎兵凱旋門,在盧浮宮和杜勒麗花園之間。小凱旋門是為了慶祝拿破侖·波拿巴在1805年的一系列戰爭勝利而在1806至1808年間由皮埃爾·弗朗索瓦·封丹那和沙爾勒·拜爾西耶設計、建造。小凱旋門和凱旋門、新凱旋門在一條中軸線上,它是年代最久的一座。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門頂端的四匹駿馬原是從意大利圣馬可教堂搬來的鍍金奔馬,已于1815年歸還給意大利,現在的是復制品。青銅戰馬旁是鍍金的和平與勝利女神。</p> <p class="ql-block">埃菲爾鐵塔,矗立在戰神廣場上,在塞納河畔,為舉行1889年世界博覽會,用以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法國政府決定建造埃菲爾鐵塔。它以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名字命名,他的公司設計并建造了這座塔。鐵塔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為當時世界最高建筑。埃菲爾鐵塔初始高度312米,現高330米;一樓高57米,占地4415平方米,二樓高115米,占地1430平方米,三樓高276米,占地250平方米。從廣場到二樓有五部電梯,從二樓到頂層有兩部雙人電梯。鐵塔設有廣場、一樓、二樓、頂層、花園五個區域,每年接待游客700萬人次。是巴黎的地標建筑。</p> <p class="ql-block">塞納河,作為法國的母親河,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流經巴黎市中心,將這座城市分為左岸和右岸,為它賦予了獨特的魅力。塞納河發源于朗格勒高原,全長776公里,流經的巴黎盆地是法國最富饒的農業區。巴黎就是在塞納河城島及其兩岸逐步發展起來的。塞納河兩岸風光秀美,四季皆宜游覽。春天,河畔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夏天,陽光灑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秋天,楓葉如火,美不勝收;冬天,雪后的塞納河更顯寧靜優雅。左岸的盧浮宮、奧賽博物館等藝術殿堂,讓人們領略到法國文化的瑰麗;右岸的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等歷史遺跡,則見證了法國歷史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塞納河的兩岸,都種植著梧桐樹。樹林的后面,就是莊嚴的建筑群。河北岸的大小皇宮,河南岸的大學區,河西面的埃菲爾鐵塔,還有位于河東段城島上的巴黎圣母院,等等,都以富有鮮明個性的建筑形態,展現出了它們所共有的華美風格。1991年,巴黎塞納河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從盧浮宮到埃菲爾鐵塔,從協和廣場到大小王宮,巴黎的歷史變遷從塞納河可見一斑。巴黎圣母院和圣禮拜堂堪稱建筑杰作,而土耳其寬闊的廣場和林蔭道則影響著19世紀末和20世紀全世界的城市規劃。 </p> <p class="ql-block">塞納河上架著的橋,據說共有36座,每座橋的造型都有特點,而其中最壯觀最金碧輝煌的是亞歷山大三世橋。這座橋以其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將香榭麗舍大街和榮軍院廣場連接起來。建此橋為慶祝俄國與法國的結盟,當時是1900年左右,俄法兩國在百年前還是世仇,拿破侖曾揮師攻打俄國,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后兩國一笑泯恩仇,而且將橋通向拿破侖墓。大橋兩端四只橋頭柱上鍍金的雕像,由長著翅膀的小愛神托著,其華麗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別顯眼。</p> <p class="ql-block">塞納河上的西岱島,是法蘭西民族的發祥地。公元前300年時,島上居住著一個民族,名叫巴黎西族。巴黎市由此得名。公元508年,法蘭克人科洛維定都巴黎,建立墨洛溫王朝。從此,西岱島就成為封建時代王權和宗教的中心。島上最著名的宗教建筑是“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巴黎塞納河畔舊書攤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受保護的文物景觀,是世界文化遺產“巴黎塞納河畔”的一部分。這些綠色書箱從蘇利橋到瑪麗橋再到盧浮宮,猶如駁船隊似的綿延數公里,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長的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又名巴黎圣母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城區,地處塞納河中央西堤島上,與巴黎市政廳和盧浮宮隔河相望,為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3月24日,1345年,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正式竣工。巴黎圣母院平面為長形馬蹄哥特式拉丁十字形制,坐東朝西,內部共有3層,總長約127米,總寬約48米,總高達96米,室內建筑面積達4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5500平方米,總占地面積達6000平方米。巴黎圣母院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本體的雕刻藝術和繪畫藝術及堂內珍藏的大量藝術珍品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巴黎人、法國人的重要精神寄托。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黎圣母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15日,維修中的巴黎圣母院起火,火災原因是鐘樓的部分電路系統故障,大火導致標志性尖頂倒塌,三分之二的屋頂被毀,整座建筑損毀嚴重,圣母院主體結構保存完好,暫停對外開放。2019年11月6日,中法雙方在北京簽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復開展合作,中國專家將參與巴黎圣母院修復工作。2023年4月15日是巴黎圣母院大火四周年,大教堂的修復工程仍在緊張進行,巴黎圣母院塔尖基座的安裝現已進入收尾階段。按照當前的工期進度,巴黎圣母院塔尖將于2023年年底完成安裝;整個維修工程將于2024年完成,圣母院定于當年年底重新開放。</p><p class="ql-block">這是2019年5月15日拍到的巴黎圣母院,正是巴黎圣母院火災一個月后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在凱旋門收藏家大酒店斜對面有個公園,正值巴黎的暮春,公園里草長鶯飛,花團錦簇,適合踏青游玩。從市區游覽歸來,我們進入公園踏青,許多當地人在草地上曬太陽,小盆友在玩耍、騎車,一片歡聲笑語,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凱旋門。拿破侖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凱旋的法軍將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筑師讓·夏格倫的設計開始動土興建,但拿破侖被推翻后,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于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所以,被稱為“星形廣場”。1970年戴高樂將軍逝世后,遂改稱為戴高樂將軍廣場。</p> <p class="ql-block">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門高36.6米,寬14.6米。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墻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高達五六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侖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仗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巴黎市區12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礴,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范。</p> <p class="ql-block">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頂層,亦可沿著273級的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在上面設有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關于凱旋門建筑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拿破侖生平事跡的圖片。另外,還有兩間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用英、法兩種語言解說。游人還可以上到博物館頂部的大平臺,從這里可以一覽巴黎的壯美景色,欣賞到香榭麗舍大道的繁華景象,埃菲爾鐵塔的英姿以及塞納河畔的巴黎圣母院、圣心教堂等勝跡風情。</p><p class="ql-block">15號晚上我們沿著狹窄的樓梯爬上凱旋門的頂層,俯瞰<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榭麗舍大街迷人的夜景,遠眺埃菲爾鐵塔璀璨的燈火。</span></p> <p class="ql-block">在凱旋門頂層是欣賞埃菲爾鐵塔夜景的最佳處,二者的距離3公里左右,且視野開闊,沒有建筑物遮擋。當晚我們幸運的看到埃菲爾鐵塔亮燈,據說當天埃菲爾鐵塔有活動,進行燈光秀表演,鐵塔輪番射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燈光,顯得光芒萬丈,光彩奪目。</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巴黎市區,燈光璀璨,與白天大相徑庭。埃菲爾鐵塔如一座絢麗多彩的燈塔,在黑暗中閃閃發光,變幻不同的燈光,是那么的好看,那么的動人心魄。22點多,燈光秀結束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乘電梯下樓。凱旋門登頂的門票是12歐元,不登頂免費參觀。</p> <p class="ql-block">16號早上乘大巴去往德國小城特里爾登船,路線是:法國巴黎-凡爾登(午飯)-盧森堡-德國特里爾。</p> <p class="ql-block">法國是歐洲農業最發達的國家。法國以現代化農業體系為支撐,成為全球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其農業產值之高,相對于國土面積來說實屬不易。機械化種植、科學土壤分類和工廠化農產品加工,使法國農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巨大競爭力。</p> <p class="ql-block">法國高速路旁的農田,土地平整,草木蔥蘢,農作物猶如綠色的地毯,風景秀美。</p> <p class="ql-block">中午抵達法國邊境凡爾登,在一個小鎮的城堡飯店吃法式午餐,主菜是鴨子;昨晚在巴黎吃法式晚餐的主菜也有鴨子,看來法國人比較喜歡吃鴨子,但味道不合中國人的口味。飯后越過法國邊境,進入盧森堡境內。</p> <p class="ql-block">下午15點抵達盧森堡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并步行游覽觀光。導游仍是當地的導游。</p> <p class="ql-block">盧森堡大公國,位于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國土面積2586.3平方公里。全國劃分為3個大區、12個省、102個市鎮,首都為盧森堡市。盧森堡全國人口66萬。該國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小民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多年排名世界前三。人均GDP高達11.58萬美元,是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均收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壽命80歲。盧森堡市是世界最安全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盧森堡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p> <p class="ql-block">盧森堡人均GDP居世界前列,也是歐盟中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擁有許多令大國汗顏的世界級稱號:人均鋼鐵產量世界第一,國民收入世界第二,購買力第一;“鋼鐵王國”、“紅土之國”、“千堡之國”,“世界第七大金融中心”,“歐洲的綠色心臟”,“種錢的國家”、“小瑞士”等。</p> <p class="ql-block">鋼鐵工業、金融業和衛星通信業是盧森堡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總部設在盧森堡的跨國鋼鐵集團安賽樂—米塔爾公司是世界第一大鋼鐵集團,總部位于盧森堡的歐洲衛星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衛星運營商,衛星信號覆蓋率達99.99%,擁有衛星40顆,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p> <p class="ql-block">金融業發達,占國內生產總值25%。截至2022年底,共有26國125家銀行在盧森堡注冊。是世界第二、歐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管理資金超5兆億歐元,占全球基金市場份額56%。中國工商銀行作為世界排名前列的銀行,也在盧森堡開設有辦事機構。瞧,中國工商銀行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早在1973年,中盧兩國銀行就已經開始建立代理關系進行業務往來,1979年中國銀行在盧森堡設立分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也相繼在盧森堡設立分支機構,以其為中心輻射整個歐盟地區,盧森堡也正竭盡全力打造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多家中資企業利用盧森堡的政策優勢,通過設立投資平臺,向北美、非洲、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和資金轉移,盧森堡已經成為中國在歐盟第一大投資目的地,也是中資企業對第三國投資的中轉地和資金調配中心。</p> <p class="ql-block">游客們在夏洛特大橋上觀看盧森堡大峽谷的風光。</p> <p class="ql-block">憲法廣場,是盧森堡城市的一個重要公共廣場,位于市中心的高地上,俯瞰整個市區。它得名于盧森堡的第一部憲法,該憲法于1848年在該地頒布。廣場上有一個大型的紀念柱,上面雕刻著盧森堡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如盧森堡城市的解放和盧森堡憲法的頒布。廣場周圍還有一些重要的政府機構和商業中心,如盧森堡市政廳和大型購物中心。這里也是城市中一些重要游行和慶祝活動的舉辦地點。憲法廣場是觀賞盧森堡大峽谷的絕佳處,站在憲法廣場的最高點,放眼眺望,身邊不遠就能望見兩座最大的橋梁,阿道夫橋和夏洛特橋,它們懸于絕谷上,攀過峭壁,連接著新舊城區,氣勢如霓如虹。在憲法廣場的兩個角落,則分別為貝特留斯炮臺及貝克炮臺的地下入口處,而其對面則為圣母教堂。</p> <p class="ql-block">憲法廣場的英雄紀念碑是1923年完工。當時是為了紀念一戰中所陣亡的3000名盧森堡士兵,而在二戰被毀壞之后重建,因此就具有了雙重的意義。紀念碑高12米,上面的勝利女神像是出自本地藝術家克勞斯之手。</p> <p class="ql-block">阿道夫大橋是歐洲著名的橋梁,也是盧森堡的地標之一。該橋建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一座由石頭砌成橫跨盧森堡大峽谷的高架橋,橋高46米、長84米,且支撐橋梁的拱門成左右對稱,顯得十分壯觀。該橋連接了盧森堡的新、舊城區,游客可以從橋上眺望大峽谷的美麗風景。</p> <p class="ql-block">阿道夫橋和夏洛特橋,它們跨過盧森堡大峽谷,連接著新舊城區。</p> <p class="ql-block">佩特羅斯大峽谷又稱盧森堡大峽谷,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寬約100米,深約60米,將盧森堡市自然地分成南北新、老兩個城區。時至今日,佩特羅斯大峽谷已是歐洲著名的觀光地,站在大峽谷上的任何一座橋梁,都可以看到谷中兩壁生長的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樹木種類繁多,生長方向各異,更顯出了佩特羅斯大峽谷毫無拘束的自然之美。佩特羅斯大峽谷一旁的憲法廣場一側,有通向峽谷的古老石階,沿著石階走入谷底,在繁茂樹木掩映中若隱若現的溪流便顯現眼前,清澈的溪水奔流在峽谷底部,在薄霧天氣時觀賞谷底風景,會令人愈感峽谷之壯闊。</p> <p class="ql-block">大峽谷對面,有一座宮殿似的建筑坐落在萬綠叢中,顯得格外宏偉壯觀,它就是盧森堡國家儲蓄銀行。它的北端是一座高大的尖頂圓形鐘樓,兩旁是座只能看見屋頂的中世紀建筑。</p> <p class="ql-block">由于國土面積小,盧森堡僅有一座機場,位于盧森堡區芬德爾,西南距盧森堡市中心約6.5公里,為4F級國際機場,是盧森堡國家門戶機場、西歐國際貨運樞紐。盧森堡機場共有15家航司在此開通飛往29個國家和地區的67條客運航線,通航60座城市的65座機場。機場的飛機起降還是比較頻繁的,這是飛機飛過市中心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盧森堡是歐洲的一個小國家,它以其迷人的旅游景點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聞名。盧森堡城堡是該國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這座城堡位于盧森堡市的高地上,擁有壯麗的城市全景。游客們可以在城堡內欣賞到盧森堡市區的壯麗景色,感受到歷史的氛圍。此外,城堡還設有博物館,展示了盧森堡的歷史和文化。盧森堡的另一個吸引人的景點是穿越阿登峽谷的步道,讓游客們親近大自然。步道沿著峽谷邊緣穿行,經過瀑布和壯麗的景色,為探索者提供了獨特的體驗。對于喜愛美食的游客來說,盧森堡也是一個天堂。該國有許多優秀的餐廳和咖啡館,供應當地和國際美食。盧森堡以其豐盛的奶酪、香腸和葡萄酒聞名,游客們可以品嘗到正宗的盧森堡美食。</p> <p class="ql-block">盧森堡人酷愛大功率的摩托車,大排量的摩托車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憲法廣場上有一些買不同商品的鋪面和游樂設施,為游客和小盆友服務。</p> <p class="ql-block">歐洲人喜歡日光浴,在陽光下品美食,多么愜意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盧森堡的新式建筑,也帶有古色古香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經過2個多小時的游覽,走馬觀花的在市中心轉了一圈,留下到此一游的的印象。17點左右,登車繼續向今天的目的地,德國小城特里爾出發。</p> <p class="ql-block">下午18時許,大巴車抵達德國小城特里爾摩澤爾河碼頭,維京奧丁號靜靜的停在河邊,默默地等待船友的到來。船上的小紅人依舊是那么的熱情、周到,給大家送上飲料、茶水,辦理入住手續,把行李送到各自的房間。一切都是那么的絲滑、有序、高效。離上一次乘坐維京游輪,已經過了一年,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雖然不是同一條船,也不是同一批小紅人,但服務態度、服務水平沒有下降,我們再一次體會了賓至如歸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奧丁號”和“貝斯特拉號”是姐妹船,“奧丁號”重2062噸,長134.9 米,寬11.45 米,高4層,客房95間,滿載190人,工作人員50人。其中,小周和小胡兩位小紅人是從貝斯特拉號調過來的,早上在巴黎的酒店已經見到她們;還有兩位四川的乘客,也是去年貝斯特拉號的船友,熟人見面分外高興,真是有緣萬里來相會,一起再次躺游萊茵河,體會移動精品酒店的舒適及悠閑,品嘗美食美酒美景,再次體驗維京游輪高質量、全方位的服務。</p> <p class="ql-block">摩澤爾河,萊茵河在德國境內第二大支流,僅次于阿勒河。也是僅次于萊茵河的德國第二大航運河流,被稱作“德意志之母”。摩澤爾河在法國境內蜿蜒流過埃皮納勒、蓬圣萬森特、圖勒、弗魯瓦爾、梅斯和蒂永維爾,然后形成德國和盧森堡之間一段不長的邊界。進入德國后流經特里爾,在科布倫茨與萊茵河匯合。德國境內的河谷地區有大片葡萄園,以生產摩澤爾葡萄酒聞名。</p> <p class="ql-block">奧丁號今晚停在特里爾,明天上午游覽特里爾,中午啟程前往下一站,開啟8天7晚的游輪之旅。</p><p class="ql-block">謝謝觀賞!未完待續。敬請期待《從時尚之都到時裝之都》—維京游輪巴黎到米蘭之旅追記(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九龙坡区|
青州市|
天等县|
大竹县|
边坝县|
改则县|
宝坻区|
光泽县|
潮安县|
台东市|
阜南县|
西华县|
彭州市|
秦安县|
黔西|
保定市|
平和县|
东平县|
武汉市|
老河口市|
巴塘县|
会泽县|
若尔盖县|
阳信县|
垦利县|
宿松县|
双鸭山市|
瑞安市|
乌兰浩特市|
涞水县|
南漳县|
石家庄市|
从化市|
两当县|
沙坪坝区|
通河县|
博湖县|
丰顺县|
汾阳市|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