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清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0年10月—1953年7月,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涌現出了一大批戰斗英雄受到志愿軍司令部和政治部的嘉獎。1953年,朝鮮政府以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的名義授予(或追授)彭德懷和楊根思、黃繼光、孫占元、楊連第、邱少云、伍先華、胡修道、楊育才、楊春增、李家發、許家朋等12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并為他們頒發了“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朝鮮政府頒授給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最高榮譽,以表彰他們的功績。在這12人中,只有彭德懷、胡修道(第12軍)、楊育才(第68軍)3人活著回到了祖國。294萬志愿軍只有12人獲此殊榮,其中志愿軍第12軍就有3人伍先華(第34師)、胡修道(第31師)、楊春增(第35師),占了三分之一,而且第12軍3個師每個師1人!以表彰他們的功績。也充分說明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這支從1927年11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湖北省黃安、麻城舉行的武裝起義,史稱“黃麻起義”中走來的戰功赫赫、能征善戰、能打硬仗的“鐵軍”、英雄的老部隊,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勛!第12軍被譽為二野中“主力中的主力”“王牌中的王牌”,是第3兵團的頭等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胡修道是母親的戰友,母親時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政治部秘書、政教助理員,經歷了第12軍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所有戰役戰斗和大仗惡戰,也參與了對所屬各部隊上報英雄模范事跡的最終整理、審核、上報等工作。我們從小就聽母親講著許多英雄前輩和先烈的英雄事跡和戰斗故事長大。胡修道是其中之一,他是我們心目中了不起的大英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第一次走上戰場的新兵,就創造了單兵堅守防御作戰奇跡,被譽為“單兵之王”的胡修道老英雄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胡修道,1931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金堂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寒,6歲喪父。當時正值國破山河碎,日寇侵華的悲慘年代,因生活所迫,他母親只能攬些零散的活計掙點錢來維持家用,他小小年紀就去給地主家放牛。即使這樣也依然吃不飽穿不暖,在貧困交加中慢慢長大。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日本投降,本以為日子會有盼頭,生活會漸漸好起來。但國民黨又悍然發動了內戰,美國人來到四川建飛機場,占民田、抓勞工。胡修道年僅15歲就被抓去做苦工干苦力,每天有干不完的繁重的高強度體力活,卻沒有自由、食不果腹、得不到休息,受夠了苦,遭盡了罪,眼睜睜地看見工友被美軍士兵活活打死,這在他年少的心里埋下了對黑暗的舊社會、對萬惡的美國鬼子仇恨的種子……。1949年11月,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解放了四川,人民從此翻身得解放,挺直腰桿當家做了主人。胡修道這才過上了連做夢也想不到的好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他怎么也沒想到,新中國才剛剛成立,戰火硝煙才散去不久,中國人民剛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美國卻悍然插手朝鮮內戰,并無視我國政府對美軍不允許越過三八線的多次警告,將戰火燒到了我國邊境。黨中央毛主席發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前線,在鐵血烽煙、艱苦卓絕的戰爭條件下,奮不顧身同以美軍為首的武裝到牙齒的16國聯軍(即所謂的“聯合國軍”)英勇作戰。我國舉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踴躍參軍、積極工作、努力勞動,開展增加生產、厲行節約及愛國豐產等運動,支援前線,筑起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堅強后盾。廣大有為青年踴躍報名參軍,紛紛要求上前線,打美帝。1951年6月,當得知中國人民志愿軍招兵的消息時,胡修道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軍,光榮地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并作為補充兵源的新兵,分配到第12軍第31師第91團2營5連入朝參戰(志愿軍第12軍1951年3月入朝參戰。在4月22日至6月10日,抗美援朝戰爭中最大的一場戰役第五次戰役作戰中部隊減員。因而此時,胡修道作為補充兵源的新兵入朝。)由于在文化學習、軍事訓練等各方面表現積極上進,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后,因戰功卓著,于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2年10月14日凌晨,以美軍第8集團軍為首的美軍第7師和南朝鮮軍第2師,共7個營的兵力,首先突然發動了代號為“攤牌行動”的“金化攻勢”,向志愿軍第15軍第45師堅守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動了大規模兇猛進攻。10月28日,剛完成為期一年的金城防御作戰任務的志愿軍第12軍奉命返回谷山休整,正由上甘嶺附近經過,突然接到第3兵團命令,停止前進。王近山司令員堅定地向第12軍軍長曾紹山下達緊急命令:“12軍現已調為兵團的(上甘嶺作戰)預備隊。全軍同志從上到下,要準備全部投入戰斗!”第12軍剛下陣地又上戰場,并于11月1日投入戰斗。第12軍由此拉開了恢復、堅守上甘嶺陣地,奪取上甘嶺戰役全面勝利的英雄壯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5日,在上甘嶺戰役中,奉命堅守597.9高地3號陣地和10號陣地,作為從未上過戰場的一名新兵,第一次參加戰斗,他孤膽奮戰,作戰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就創造了單兵堅守防御作戰的奇跡,怎不讓人嘆為觀止、驚嘆稱奇!經過一天激戰,共打退敵人41次沖擊,他一人殲敵280余人。榮立特等功,獲一級英雄稱號,并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第31師第91團第5連戰士胡修道,他是第五次戰役之后部隊補充的還未上過戰場的新兵。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甘嶺戰役無比慘烈!1952年11月5日,是美國總統大選的日子,美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認為,上甘嶺之戰勝券在握,準備以此戰果為美國總統大選助選,憑借陸空立體作戰強大的火力,連續發動了數十次極其猛烈的進攻。美國人稱11月5日這一天是(朝鮮戰爭)“一年來最猛烈的攻勢”的“金化攻勢”(即上甘嶺戰役)中最猛烈的一天!這一天也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參加上甘嶺戰役的第5天!上甘嶺戰役1952年10月14日爆發至31日,主要是第15軍第45師在上甘嶺堅守防御作戰。11月1日,第12軍奉命正式參戰。11月1日至5日,志愿軍第15軍第45師與志愿軍第12軍在上甘嶺并肩作戰,主要是因為志愿軍第12軍在關鍵時刻奉命參戰,才將其參戰之前已經丟失的上甘嶺表面陣地全部重新恢復。由于第15軍第45師,不懼敵我火力懸殊,英勇頑強、連續作戰傷亡巨大,已無力繼續堅守陣地。11月5日,第15軍第45師奉命陸續全部撤出上甘嶺所有陣地,并把上甘嶺597.9高地(12個陣地)和537.7高地北山(9個陣地)兩個高地的所有全部陣地及防御作戰任務移交給了志愿軍第12軍所屬部隊。自此直至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取得最終勝利,都主要是志愿軍第12軍指戰員在上甘嶺堅守陣地、前赴后繼、浴血拼殺取得的!勝利也離不開炮兵等協同部隊的有力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激烈的戰斗。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月5日,美軍和南朝鮮軍以4個營兵力在飛機、火炮及坦克配合下,向597.9高地發起重點進攻。597.9高地呈人字形,志愿軍利用周圍大小山頭構筑了12個陣地。位于主峰附近的3號、9號和10號陣地,是敵人攻擊的主要目標。敵人的攻勢異常兇猛,戰斗空前激烈。第12軍第31師第91團5連2班班長李鋒帶領第一次上戰場的胡修道與新戰士滕士生組成3人戰斗小組,奉命堅守上甘嶺597.9高地的3號陣地,這是胡修道第一次真槍實彈在戰場上與敵人面對面地拼殺。第一次參加戰斗的胡修道和滕土生就遇到了最猛烈的攻勢。地面敵人進攻前對陣地實施猛烈炮火襲擊剛剛停息,地面敵人就開始向3號陣地涌來,敵人越來越近,他只是緊緊抓住爆破筒。聽見班長大叫一聲“開火”之后,胡修道便使出全身力氣將爆破筒甩出去,接著不顧一切地甩爆破筒,投手雷,擲手榴彈。當他抓起爆破筒又要往外甩時,班長李鋒抓住了他的手腕,胡修道這才反應過來爬上來的敵人已經被打退。“直到班長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敵人早已被打退了。”后來胡修道回憶此事時風趣地說,“多年來,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當時浪費了那么多寶貴的彈藥。”因為在當時,志愿軍的后勤供給很艱難,彈藥極其寶貴。為讓新戰士盡快適應戰場環境投入戰斗,志愿軍采取“一看、二打、三帶”的方法,即由一個老兵帶一個新兵上陣地,先讓新兵看老兵打,再由老兵指導新兵打,然后由老兵帶著新兵打。在李班長指揮帶領下,他們又連續打退敵人兩次進攻,胡修道和滕士生在實戰中經受住了考驗,在戰斗中都由新兵成為了“老兵”。在班長的指揮下,不久南朝鮮軍兩個排的兵力又向3號陣地發起了進攻,在李班長指揮下,他們打出了經驗,也不急著反擊,待敵人靠近到手榴彈、手雷投擲距離以內時,由滕士生供應彈藥,胡修道和李班長兩側夾擊,打得敵人抱頭鼠竄。在班長的指揮下,他們連續激戰3個多小時,打退了敵人向3號陣地10余次的進攻。</span></p> <p class="ql-block">↑以上二圖均是央視CCTV-4《國家記憶》欄目播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堅守上甘嶺》節目中,老英雄胡修道講述當年堅守上甘嶺陣地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與此同時,9號、10號陣地的戰斗也越來越激烈,9號陣地急需增援,班長李鋒奉命前去支援9號陣地,臨走前,李班長再三囑咐胡滕二人,一定要守住陣地,保持班級的榮譽。3號陣地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士生兩人。他倆又連續擊退了敵人幾個排的多次瘋狂進攻。戰斗間隙,他倆顧不得休息,抓緊時間準備彈藥,把手榴彈揭開蓋,槍膛壓實子彈放在陣地上,隨時準備戰斗。硝煙還未散盡,敵人的重炮又開始對3號陣地進行猛烈炮擊,劇烈爆炸產生的氣浪一股股迎面撲來,掀起的泥石不時覆蓋或砸在他們身上,他們全然不顧,只是嚴陣以待。待敵人進入打擊范圍之內,他們用手榴彈、沖鋒槍輪番上陣,換著地點、換著花樣打擊敵人。3號陣地旁邊就是0號陣地,正是幾天前戰斗英雄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地方,他倆滿懷著對英烈的崇高敬意和對敵人的一腔怒火,又連續打退了敵人的10幾次進攻。</span></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激烈的戰斗。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時,傳來連長的命令:10號陣地沒有人了,急需增援。胡修道向10號陣地望去,只見黑壓壓的敵人正向10號陣地爬去。如果10號陣地一旦失守,整個597.9高地勢必難保。連長朝他們一揮手,他倆立刻冒著敵人的機槍火力封鎖,從一個彈坑滾到另一個彈坑,利用彈坑累累的地形作掩護,突破敵人的幾道火力封鎖線,趕赴10號陣地增援。到達10號陣地后,陣地上只剩下1名重傷的戰士,胡修道奮不顧身,抱起爆破筒沖向敵人,將爆破筒甩入敵群,胡修道和滕士生連續擊潰了敵人的多次進攻。</span></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激烈的戰斗,志愿軍戰斗小組進行陣地支援。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時,排長郭三旦向他們的陣地匍匐過來支援他們,可就在郭排長剛進洞的一瞬間,一發炮彈在他的身邊爆炸。郭排長不幸身負重傷,犧牲前留給他們唯一的一句話:“死也要守住陣地!”排長犧牲了,滕士生也身負重傷被送下火線。陣地上就只剩下了胡修道一個人,他暗下決心:就是死也要守住陣地!美軍和南朝鮮軍對上甘嶺久攻不下惱羞成怒,又調來了坦克進行增援,調集幾百門火炮向陣地齊射,美軍的飛機對陣地也進行狂轟濫炸。由于敵人的飛機重炮輪番轟炸,上甘嶺山頭表面陣地,連片的爆炸覆蓋了整個陣地,一團團爆炸的巨型火球沖天而起,無數的彈片、碎石、沙土飛上天又砸向地,陣地頓時籠罩在烽火硝煙之中。山頭被削低了一米多,表面植被破壞殆盡,樹木只剩下1米高左右的樹樁,陣地上幾乎不可能再有生存的條件。轟炸剛一停止,敵人就發起了進攻。可是,胡修道居然能絕地逢生,頑強地從戰火硝煙中爬起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準備戰斗!胡修道發現堅守陣地的彈藥已經不多了,甚至,有些槍支不是被炸懷,就是由于沾滿了泥土,槍栓都拉不動了。他依靠著犧牲戰友所剩無幾的彈藥,在3號和10號陣地間來來回回地繼續堅持戰斗,竟奇跡般地又打退了敵人的十幾次進攻。仗打到這份上,胡修道已經下定了“人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他給自己留下一根爆破筒,準備與敵人同歸于盡。</span></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激烈的戰斗。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傍晚時分,敵人再次發起了進攻,漫山遍野的敵人向陣地涌來,胡修道不時在陣地上變換位置,邊扔手榴彈邊用槍射擊,當他投完最后一顆手榴彈后,他抓起自動步槍,跳上陣地,大叫一聲:“沖啊,為戰友們報仇,為祖國和人民爭光!”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隨著他的怒吼聲,周圍陣地響起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志愿軍增援部隊及時趕來,當天敵人最后一次進攻遭受了潰敗,戰斗勝利結束。</span></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激烈的戰斗。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胡修道整整堅持了兩天陣地防御,竟奇跡般地打退了敵人一波接一波的進攻。并在一天單兵陣地防御激戰中,他一人共打退敵軍從排到兩個營規模的41次進攻,殲敵280余人,憑借過人的膽魄和英雄氣概守住了陣地,年僅21歲就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也直接促成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span></p> <p class="ql-block">↑開國中將杜平,抗美援朝戰爭時任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主任、黨委常委,志愿軍西海岸指揮部副政治委員會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團黨委副書記、書記。他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全程,參與領導了志愿軍入朝作戰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及防御作戰初期的政治工作,參與領導和直接參加了停戰談判。他臨危受命,勇敢地挑起領導志愿軍政治工作的艱巨任務。在與裝備精良的美軍作戰中,他注重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堅持把戰時政治工作的核心始終放在加強黨對戰爭的思想和政治領導上,不斷激發志愿軍前線將士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胡修道的戰績被確認,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他的英勇戰績上報到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時,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主任、黨委常委杜平看了上報的戰報上竟然說,胡修道一人殺敵280余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頓時勃然大怒說道,謊報戰果是要軍法處置的,并立即責令進行重新認真仔細審查核實。可是當審核人員再次返回戰場,又進行了反復多次仔細清點后,最終確認上報,胡修道在上甘嶺戰役中,擊斃美韓聯軍共計283人,如此輝煌的戰績創造了單兵陣地防御作戰的奇跡,他是當之無愧的“單兵之王”。</span></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激烈的戰斗。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國后,胡修道受到了毛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朱德、賀龍、陳毅等元帥還邀請他同桌共餐。為了表彰胡修道的英雄事跡,1953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為他記特等功,并于1953年6月1日,授予他“一級戰斗英雄”稱號。1953年6月25日,出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并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和“金星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胡修道曾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集團軍副參謀長。2002年3月13日,胡修道同志病逝于南京,享年71歲。“上甘嶺上建奇功,英名垂青史;一生奉獻忠于黨,風范成千古。”這幅挽聯,是對老英雄一生的寫照。</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9月20日周二書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11月27日周一略改12月11日發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p class="ql-block">↑“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全國黨史故事短視頻展播北京片區展演活動成功舉辦。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一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里反映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英勇作戰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1953年8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平壤舉行全國戰斗英雄大會,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斗英雄胡修道等應邀參加。圖為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同志報告他在上甘嶺戰斗中的英雄事跡,受到中朝英雄們熱烈歡迎。(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圖片均來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东明县|
英德市|
合肥市|
雷波县|
南江县|
交口县|
隆化县|
沁阳市|
阳泉市|
仙桃市|
星座|
中宁县|
三明市|
简阳市|
天峨县|
怀柔区|
珲春市|
息烽县|
富川|
辽宁省|
寻乌县|
商水县|
正阳县|
凤庆县|
西畴县|
同江市|
鄄城县|
阿拉善右旗|
上饶市|
上高县|
江西省|
天长市|
黑河市|
西和县|
岚皋县|
高陵县|
芦山县|
浠水县|
孟津县|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