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緣起 <p class="ql-block"> 今天帶孩子們玩兒攀爬區(qū)。兩個孩子用兩個吊球做起了撞球的游戲。中間的一條攀爬繩有些礙事,為了安全起見,我把它取了下來拿在手里。</p><p class="ql-block">侯星言看到了,拉著要跟我比力氣。又有小朋友跑過來,拉起了繩子。這時,邢睿提出:可以進行拔河比賽。幾個小朋友激動地說:好啊好啊。立刻變成兩隊拉扯起了繩子。邢睿大聲喊到:“我覺得這樣不公平,那邊的人太多了!”徐夢陽說:“還沒喊開始呢!”石玉碩說:“我的力氣最大”......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嚷嚷著,但拉繩子的動作卻沒停下來,一時間亂成了一團。我只能高聲制止,并拋給孩子們一個問題“拔河比賽有哪些規(guī)則呢?”</p><p class="ql-block"> “兩邊的人要一樣多”“要小孩和小孩比,大人和大人比賽”,“大家要一起用力氣”……經(jīng)過一番討論和梳理,明確了一下簡單的拔河規(guī)則,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進行了第一次拔河嘗試。孩子們特別興奮,拉繩的,抱腰的,還有拽衣服的……雖然他們還沒有掌握拔河的正確方法和真正的規(guī)則,但過程中透出的那種不放棄的拼搏勁兒卻是滿滿的,并樂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只是把拔河當成簡單的游戲,贏了便樂在其中,并沒有意識到真正的拔河比賽規(guī)則是什么?接下來的幾天戶外活動,總有孩子跑過來,要求我取下吊繩,來玩拔河的游戲。</p><p class="ql-block">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zhì)量評估指標》中指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各種偶發(fā)的教育契機,能抓住活動中幼兒感興趣或有意義的問題和情境,能識別幼兒以新的方式主動學習及時給予有效支持。”于是,我追隨孩子們的腳步,開始了“一起來拔河!”</p><p class="ql-block"> 我通過對幼兒拔河游戲細致地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有了一些簡單的拔河知識經(jīng)驗,并對拔河有了極高的興趣。于是我開始引導幼兒討論、探索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及時滿足和拓展幼兒的游戲經(jīng)驗,為孩子的新經(jīng)驗獲得搭建連接階梯。</p> 拔河規(guī)則大討論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孩子們關(guān)于拔河規(guī)則的討論,我和孩子們又一起觀看了《拔河》視頻,梳理了拔河游戲的規(guī)則及玩法,我也給孩子們找來了一根適合拔河的粗長繩。有了這些經(jīng)驗,孩子們準備再一次的拔河嘗試了。</p> 拔河再嘗試 <p class="ql-block"> (一)拔河需要哪些材料</p><p class="ql-block">大琪說:“要有一根長繩子,我們的繩子太短了。”</p><p class="ql-block">侯星言:“要在地上畫一條線,電視上是這樣的,要有裁判。”</p><p class="ql-block">小米:“裁判要有紅旗。裁判說開始才開始。”</p><p class="ql-block">左軒一:“拔河的繩子上要有紅布,那是中間。”</p><p class="ql-block">(二)拔河是都有哪些人?</p><p class="ql-block">大地:“拔河要分成兩隊,還要有裁判,裁判說誰贏。”</p><p class="ql-block">汐汐:“還要有人喊加油。”</p><p class="ql-block">(三)裁判要做什么?</p><p class="ql-block">邊祎爍:裁判比賽前要說“預備—開始”,還要說“停”。</p><p class="ql-block">邢睿:“裁判要公平,不能偏向自己的好朋友,這樣才公平。”</p> <p class="ql-block"> 又到戶外活動時間了,陳澤楊提醒我:“老師,咱今天該拔河去了吧?”我點點頭,帶著準備好的材料來到了戶外,孩子們按照規(guī)則布置好場地。</p><p class="ql-block"> 今天孩子們自由結(jié)隊,人數(shù)相同,并為自己取名為一隊、二隊、三隊(女生)。作為今天裁判的我,請隊長清點兩邊的人數(shù),比賽在我的哨子聲中拉開序幕。孩子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使勁兒往后拽,在場觀看的啦啦隊,也是激情投入,使勁兒喊:“加油,加油!”幾個回合后,一隊勝利六局,二隊贏一局,三隊女生一局沒贏。</p><p class="ql-block"> “老師,我們女生力氣小,拉不過男生。”“我的手拉的有點疼”“我總是站不住”……孩子們又一堆的問題產(chǎn)生了。</p> <p class="ql-block">游戲分享</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在游戲評價時,我將孩子們拔河游戲的視頻在班級里播放,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有一隊總是贏,另外一隊總是輸呢?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嗎?拔河時身體應該怎樣站立?手應該怎樣握繩?怎樣記錄比賽結(jié)果?通過開放式地提問幫助幼兒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選出了下一次比賽的裁判。通過對話幫助幼兒梳理零散的游戲經(jīng)驗,從而提升、形成新的經(jīng)驗。</p> <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通過游戲評價,幫助幼兒梳理、提升游戲經(jīng)驗。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尊重孩子的興趣,支持幼兒探究、試錯、重復等行為,同時也要甄別、選擇出對他們有學習推動和發(fā)展價值的活動點。在孩子游戲后,通過游戲、分享、交流再游戲、再分享、再交流不斷地完善游戲規(guī)則,支持著孩子們游戲的深入開展。</p> 第三次嘗試 <p class="ql-block"> 這次比賽我們增加了記分員,小裁判也正式上崗了。中一班小朋友被邀請參與我們的活動,拔河比賽更加熱烈了,兩班孩子們還約定要進行班級拔河比賽。</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拔河活動仍在繼續(xù)......</p> <p class="ql-block">我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兒童天生會游戲,在自發(fā)游戲中,教師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背后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指導,觸發(fā)幼兒深度學習。教師要扮演起觀察者、傾聽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接納和尊重幼兒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從小小的吊繩,孩子們的拔河熱情似火一樣被點燃,從開始的自由拔河到正式拔河比賽,孩子們的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拔河”這段游戲旅程中,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收獲著健康與快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大姚县|
定边县|
定兴县|
三河市|
郑州市|
南和县|
临武县|
洪泽县|
郴州市|
麦盖提县|
巫溪县|
施秉县|
丰台区|
岳池县|
运城市|
定西市|
宁安市|
石嘴山市|
惠安县|
韶关市|
海阳市|
清徐县|
涿鹿县|
五寨县|
镇安县|
灵川县|
靖江市|
丰镇市|
会东县|
三明市|
鄯善县|
新建县|
彰武县|
江北区|
女性|
江安县|
阳西县|
铁力市|
始兴县|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