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嘉禾縣珠泉是一處遠近聞名的風景名勝,昔稱“珠泉涌月”,位于縣城北。</p><p class="ql-block"> 它是一眼半月形的泉,方圓約一百平方米。泉水自底部砂礫中汩汩涌出,一串串氣泡如無數珍珠在歡騰跳躍。水質清純澄澈,其色晶瑩剔透,其味甘甜如飴。</p><p class="ql-block"> 每當皓月當空,泉水映出一輪明月,猶似銀盤落井,浮光幻影,泉壁皆輝,讓人有置身瑤池仙境之感。夜深人靜時,泉泡有聲,凝神聆聽,如唾珠漱玉。“珠泉涌月”,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泉上建有一亭,琉璃碧瓦,八角飛檐,亭泉渾然一體。宛如玉盤托金冠,景色唯美,令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 最引人注目的是亭上鐫刻的一副對聯;</p><p class="ql-block"> 逢人便說斯泉好;</p><p class="ql-block"> 愧我無如此水清。</p> <p class="ql-block"> 此聯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嘉禾知縣達麟所撰。上聯寫“泉好”,卻不直接描繪泉水如何好,而是用“逢人便說”從側面表達對泉水的贊賞到了忍不住逢人便說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下聯寫“水清”,并由此想到為人,慚愧自己不如此水之清。如此,既達到了贊泉的目的,又將聯語在思想上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即:以泉為鏡反省自我。</p><p class="ql-block"> 借景生情,托物言志,感悟為人處世之理,是常用的寫聯手法,但一般只是告誡他人。此聯卻不責人,而是在清與濁上自我反省。一個“愧”字,把作者站在泉邊一邊欣賞水的清澈,一邊深刻反思自我,進而因自我不如“此水清”而慚愧無比的神態描寫得生動形象。 </p> <p class="ql-block"> 清,意思是清正,清白、純潔、不含雜質。做人要有清純之本真,為官更要清正廉明。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就需要我們經常去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時糾正方向,改正缺點和錯誤。 </p><p class="ql-block"> “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心學大師王陽明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反己”,“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珠泉亭聯作者達麟也告訴我們:自省,是滌蕩心靈的清泉。</p> <p class="ql-block"> 此聯雖文字樸實,但由于意境非凡,寓意深遠,滿滿的正能量,讓所有前來此地觀賞的人產生了叩擊心扉的震撼力和感悟力。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教化意義,該聯現已作為名聯被收錄進了《湖南名勝古跡聯選》和《古今楹聯詠郴州》。每年,有許多游人慕名前來,除了品鑒泉水的清澈,更重要的是領略泉聯非凡的境界,感悟為人要懂得自我反省之理。而當地政府部門和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工作人員及師生到珠泉亭參觀學習。觀泉賞聯,掬泉濯心,把此地作為廉潔、廉政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或許是珠泉清純、質樸、堅韌等美好的品質和泉聯非凡的境界適合教化學生,嘉禾以珠泉命名的學校有很多,較有名的學校有珠泉書院、 珠泉完小和珠泉中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珠泉書院是清道光年間縣令鄢翔出俸募建的。舊縣治中《珠泉書院記》曰“……余嘆曰:美哉泉乎,為學如是,書院名此,宜也。”鄢縣令認為為學必須要有清泉的清純堅韌、持之以恒品質。</p><p class="ql-block"> 珠泉書院第一任山長黃云漢以泉勵志,寫了一副告誡勉勵學生的對聯刻在前廳大柱子上: </p><p class="ql-block"> 珠自媚,玉自輝,懷抱有真,一出便為希世寶; </p><p class="ql-block"> 泉名廉,水名讓,鑒觀不遠,他年應記在山清。 </p><p class="ql-block"> 此聯鶴頂格嵌“珠泉”二字,聯語采用同位有規則重字,用詞典雅,極具文采。上聯勉勵學生只要自己“懷抱有真”,“一出便為希世寶”。下聯告誡學生不要忘本,要記住自己“清”的本真。此聯飽含師者對學生熱切的期望。相信書院的每位學生通過品讀這幅對聯,都感受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希望自己能成為象清泉一樣“真”“清”的“希世寶”。 </p> <p class="ql-block"> 書院前廳另還有一副山長黃云漢撰寫的對聯:</p><p class="ql-block"> 勸學莫先乎我;</p><p class="ql-block"> 當仁不讓于師。</p><p class="ql-block"> 此聯以師者身份說勸勉鼓勵大家學習我是最積極的,但遇到可以實踐仁德的機會時,學子對老師也不必謙讓。此聯體現了儒家師生的和諧關系,也體現了仁德為首的教育思想,這與現代教育德為首位的思想不謀而合。</p><p class="ql-block"> 前廳兩副對聯的上方有塊巨大的匾,題寫著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端品殖學”,意思是端正品行,積累學問。</p> <p class="ql-block"> 珠泉書院后廳柱子上也刻著一副對聯,仍是山長黃云漢所寫:</p><p class="ql-block"> 珠水繞東流,學果鑒斯,晝夜澡躬浴德,洞悉本源,此地卻同洙泗化;</p><p class="ql-block"> 晉屏看西峙,士能仰止,古今峻品巍科,行躋巔頂,何方不降岳嵩靈。</p><p class="ql-block"> 此聯上聯寫學習要像水一樣勤學不怠,持之以恒,時常用水滌塵養德。下聯寫做人要嚴格要求自己,才學和品行要像高山一樣讓人仰慕。</p><p class="ql-block"> 此聯上下聯對仗工穩,文字清雅,且富有哲理。聯中以水和山的品質教育學生,表述形象,寓意深遠。學生品讀聯語時,一定能豁然開悟,暗暗立下遠大志向。</p> <p class="ql-block"> 珠泉完小前身為“尊崇學校”,校名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寫。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幾經易名,1978年,學校正式改名為珠泉完小。</p><p class="ql-block"> 學校以泉為名,以清泉、泉聯文化滋潤童心,培養學生誠、敬、恒的品質。“誠”即是誠實,泉水清純透亮,誠實可信;“敬”即是敬業,泉水滋潤萬物,樂于奉獻;“恒”即是恒心,泉水日夜不息,持之以恒,最終奔向大海。 </p><p class="ql-block"> 近幾年,珠泉完小極其重視傳統文化教育,讓國學文化進入校園,讓詩聯走上講臺。尤其是楹聯文化,因原有珠泉亭聯和珠泉書院聯的熏陶,又加上楹聯短小精悍,朗朗易記,運用又廣泛,更受到全校師生的喜愛。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珠泉完小在實施詩聯文化進校園的方案中,把清泉文化和詩聯文化高度融合起來。</p><p class="ql-block"> “讓每一滴清泉都透亮”,是學校的育人目標。學校的具體做法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沒 </p><p class="ql-block"> 學校 以“泉”文化為班級命名,泉潤班、涌泉班、慧泉班……,每個班取了班名后,找出相關的詩聯寫出寓意,并設計班徽。如2112班取名“廉泉”,班名寓意是:“宋代文學家蘇軾著有《廉泉》一詩:'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撓之。君看此廉泉,無色爛摩尼。’珠泉亭聯:‘逢人便說斯泉好,愧我無如此水清。’珠泉書院楹聯曰:‘珠自輝,玉自媚,懷抱有真,一出便為稀世寶;泉名廉,水名讓,鑒觀不遠,他年應記在山清。’廉,意為廉潔,廉泉自然是廉潔淳樸之地。取此班名,希望2112班的孩子們如水般純凈、謙遜,如水般淳樸、包容,如水般清廉、公正。廉泉育俊彥,愿孩子們由此起步,打好做人做事的學問的基礎,將來成為德才兼備、出類拔萃的國家棟梁之才。”</p><p class="ql-block"> 每個班都把班名和寓意貼在班級門口。如此,全校的詩聯文化氛圍濃厚。漫步校園,仿佛徜徉在詩聯的海洋中。</p> <p class="ql-block"> 二、讓詩聯文化走進課堂。學校有詩聯校本教材《清泉雅韻》,內容分低年級和高年級,低年誦讀《笠翁對韻》《聲律啟蒙》,高年級學習縣政協和學校合編的《對聯故事》,學習一些經典對聯,并試著對對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開展詩詞楹聯大賽活動,比如開詩詞大會,《笠翁對韻》背誦比賽,講對聯故事,猜字謎,對對子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珠泉完小以清泉為校名,以名朕潤童心,大力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風氣正,學習氛圍濃,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的充分肯定。2021年11月3日,珠泉完小被教育部辦公廳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p> <p class="ql-block"> 在全面復興傳統文化的今天,名聯進校園,不僅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能在潛移默化中起到育人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它能起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振奮精神的作用,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對于學校來說,通過楹聯文化進校園可以讓學校朝著自己的辦學目標和打造特色學校邁進。無疑,名聯進校園,對探索更和諧、更文明、更美好的現代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和典范價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什邡市|
清徐县|
玉环县|
筠连县|
镇赉县|
潞西市|
来安县|
仁布县|
涟源市|
尤溪县|
太原市|
揭东县|
荥阳市|
马尔康县|
延川县|
漾濞|
东乡县|
靖州|
马鞍山市|
岢岚县|
宜城市|
新蔡县|
甘洛县|
克山县|
西平县|
工布江达县|
灵宝市|
青田县|
富顺县|
通道|
林西县|
那坡县|
汕尾市|
靖边县|
丰镇市|
正蓝旗|
西丰县|
大关县|
阳新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