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頂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耍鬧嬉戲無度,哪曉指尖流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充學補識五載,方知白駒過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幼學之初,一、二年級之時,顱內盡皆糨糊,甫能以尿泥為戲。三年級愚鈍,雖讀識幾字,然其性頑劣,行為乖張,狗亦不喜。四年級更甚,頑皮之技,時受責備。加之時政灌輸,詭辯之術,其父母亦辯論不過。欲立規矩,教子尋方,已值五年級,可獨立思考,更情竇初開,哪可等閑視之,怎待管教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噫,成年后皆成社會之棟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然古人所云,少年怠輟,老大徒勞,何解?世人皆不明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神氣活現的五年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秋,丙班升至五年級,終于成為畢業班,同學們搖身一變成為學校里面的老大,雖三觀還不健全,但在體能和智商方面與低年級相比,那是很可以“漲”一下的。不少同學參加了校足球隊、籃球隊。馬明同學成為校足球隊的候補守門員,像魏德旺一樣會做魚躍撲球動作,成為編者的偶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釋放天性的體育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丙班的體育課總是在集體跑上三圈的熱身活動中開始。按高矮順序排成兩列縱隊,男生一組在前,女生一組在后,在楊鳳祥老師尖厲的“瞿、瞿、瞿瞿瞿”的哨聲下,步伐整齊,塵土飛揚。前面的男生用力跺腳,后面緊跟的女生緊閉嘴唇以免吃灰。有幾個同學總是能幸免于難,被派去器材室搬跳箱、跳板和帆布棉墊,有時抬來兩大筐實心球。墊上運動通常是前滾翻,跳箱運動則與平時男同學玩的“過山羊”“騎驢”游戲差不多,男同學都非常喜歡,可以一個接一個地打滾、跳躍。而跳箱則讓女生們敬而遠之,她們非常矜持地助跑,然后用手支撐箱體,并腿做一個不到位的跳越動作,盡管有體育老師在旁邊保護,很少有人從箱子上面跳過去。投擲實心球運動,不論男生女生均不喜歡。這種球實際上就是裝滿沙子的排球,沒有任何彈性,沉乎乎地讓人踢不得也拍不得。不管怎樣,因為符合娃們家愛玩好動、上課說話的天性,體育課、勞動課和自習課總是同學們最愛上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放野的課外活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丙班最常見的課外活動是“占案子”,就是下課后同學們拿起球拍蜂蛹而出,搶占教學樓前有限的幾個水泥乒乓球臺。因為成本低,又受當時的政治影響,打乒乓球成了時髦的運動,也成了全校同學課間和課后的“香餑餑”。全班同學幾乎人手一個“光板”,只有少數人的球拍是帶膠面的。據熊偉同學回憶,他為了買到三毛五一個也是最便宜的海綿球拍,愣是步行進城,把東、西、南、北大街轉了個遍也沒有買到。顯然,他在那個年代的煩惱不是兩個饃夠不夠吃,而是打球有沒有合手的家伙事兒。乒乓球打得好的同學還大有人在,比如跑得也快、跳得也高、扔得也遠的邊文冀同學,以及女生耿紅同學。據耿紅同學回憶,課間十分鐘大伙沖出去“占案子”,班里人多,采取擂臺制,一分球定勝負,勝者坐樁。結果邊文翼同學粘在了樁上,同學們一個個輪番上去,只一兩個回合就被他拍下陣來,好似這“案子”就是為他占的一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還有一樣常見的課外活動是“搶”秋千。在學校的操場東北角,并排有一副鐵鏈吊著的秋千和一根粗粗的吊繩,旁邊還有單、雙杠等器械。和“占案子”一樣,蕩秋千得“搶”。而旁邊的單杠則顯得比較清閑,馮琦同學顯然不愿意去扎堆湊熱鬧,或許為了自己個子長得更高,才經常去吊,也因此錯過了與女生共蕩秋千的機會。據熊偉同學回憶,一次課間操后,同學們都擠著排隊蕩秋千,因要蕩秋千的人太多,只好一次上兩人。這是他第一次打秋千,居然是和班長孫新輝同學一起,面對面地站在踏板上一起悠來悠去。一開始還算是享受幸福,誰知孫新輝同學是好樣的,不斷發力,秋千越蕩越高,到后來,對熊偉同學來說就是經受磨難了,最后心慌到坐在了踏板上,耐著秋千停下來才算了事。編者揣測,當時孫新輝同學心里定會嘀咕一句:“小樣,還和我一起蕩……”這是玩笑話不當真,多有得罪〔抱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總是遇雨的運動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校每次宣布要開運動會之后,同學們都會默默地祈禱,到開運動會跟前時千萬別下雨。而每次開運動會的當天,老天一定會飄起那么一點小雨,讓同學們弄不清楚這運動會到底還要不要如期進行。在上學的路上,背書包的和帶小凳的同學同行,似乎都在擔心對方押對賭注。事實是幾乎所有的校運動會都是延期舉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編者的記憶中,丙班沒有拿過全年級總分第一,可能是小班的原因,體力和技能都不如大班。但是如果是拼技巧而不用拼體力的集體項目,丙班就一點也不差。據邊文冀同學回憶,有一次,校運動會上有一個定點投擲的集體項目,在經過其他同學投擲后,輪到他已是最后一投,這也是決定整個比賽成敗的一投。全班同學屏住呼吸,趙老師親自指導,最終他投中了靶心,使得我們班拿到第一名!也顯示出他所具有的較高的心理素質。運動會的獎品只有第一名至第三名才能獲得,一般是文具盒、日記本和圓珠筆等。據熊偉同學回憶,他拿過男子滾鐵環項目第二名的獎品,是一個小日記本。在編者記憶中,本年級有一位同學居然四次上臺領獎,發獎時,臺上老師每宣布一次他的名字,臺下同學就發出一陣羨慕的感嘆聲。而編者在下面想,他要那么多筆記本干什么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受傷的籃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時籃球比賽的前戲很有意思,小學級別的籃球賽也不例外。隨著一聲哨響,在裁判員雙手做出入場手勢下,雙方隊員都序貫而入,跑到各自籃下,面朝對方相對站成兩行。又隨著一聲哨響,裁判員做出會合手勢,對方一個隊員先喊“向五丙班——”其他隊員隨后揮臂高呼“學習!”同時,丙班隊員亦是如此,振臂高呼“向五某班致敬”,然后大家跑向中圈,相互握手,站好位置,等候裁判員開球。由于場邊已是圍得水泄不通,師生們甚是期待比賽的精彩,對這個近乎表演前戲過程看得是津津有味。雙方隊員均表現靦腆,縮頭聳肩,胡亂比劃,應付差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丙班籃球高手熊偉同學回憶,平時清早天剛亮,他就到學?;@球場練習投籃,大冬天也不例外,后來練就了“神投”技術。盡管擁有神投手,平時在半場三對三斗牛時,也把大班宮旭東同學打得輸得直喊“向五丙班同學學習”,丙班整體力量仍然薄弱,致使丙班的籃球是比較受傷的。有一次小學籃球比賽,丙班的女隊先輸了球,對此男生對女隊員們妄加埋怨,說三道四。接下來輪到男隊上場時,誰能料得到,男隊比女隊輸得更慘!實際上,最受傷的應該算是丙班女隊員尹非夷同學了。她在籃球比賽場上還把腳給弄骨折了,多虧找到耿紅同學的爸爸——醫院的一個和藹可親、醫術高超的“權威”,骨傷得到了及時地醫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學軍拉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軍訓和拉練雖然沒有參觀那么輕松,但也是深受同學們歡迎的活動。不用帶書包,不用寫作業,也不用老老實實地將手背在身后坐在教室里聽講,活動范圍從校內操場一直延伸到校外馬路,舉止行為雖受訓練約束和管制,但也能瞅空互相嬉鬧一下,總是比看書寫作業快樂得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年春夏交替之時,趁著“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附小開展了學軍拉練活動。在從部隊請來的教官指導下,五丙班也投入到了學校操場上火熱的站姿和隊列訓練當中,站在一旁的趙老師密切觀察著丙班同學的表現,不停地拿筆和紙在記著什么。同學們事后才知道,這是趙老師在選加入年級尖刀班的成員。熊偉、邵華和詹安平等幾個結實的大個子同學有幸被選中。據熊偉同學回憶,當時被老師挑選中,就好似獲得了一項特殊的榮譽。第二天,拉練行動開始了,因為需要使主力部隊“避開埋伏”、安全到達,更像電影里的戰爭場景,同學們都顯得異常興奮和緊張。這時候尖刀班帶著“武器”被率先派出,承擔偵查和探路任務。全年級大部隊隨后出發,按照尖刀班沿途布下的行軍路線標記前往目的地。尖刀班真正是軍事過硬、神速天兵,克服途中異常辛勞,終于與大部隊在目的地——長安縣的一個土丘(據何西平同學回憶,實質是曲江秦二世墓)上會和。由于途中并未發現“敵情”,在趙老師的特許下,邵華等同學還將隨身攜帶的但未派上用場的火柴槍,沖著土丘下無人處放了幾槍,以示行動的圓滿。尖刀班里大班同學配有校方練刺殺用的木制長槍,扛在肩上好不威風,小班同學則兩手空空,只能吞吞口水,作羨慕狀而已。編者混在大部隊隊伍中,一直想讓腳底板磨出水泡來,然后像電影里演的一樣,在途中調整時脫下鞋來,盼望得到“首長”的關心和表揚。然而編者總是異想天開,當把解放鞋脫下來時,未見水泡的影子,只見腳掌冒出一股股熱氣。這次軍訓拉練活動結束很久后,同學們依然情趣盎然,不斷地在談論當時好不熱鬧的場景,直到四十多年后仍記憶猶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匯入革命的洪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時期發生了什么?一個反潮流的革命小闖將——黃帥,影響了我們幼小而純潔的心靈。學黃帥,反潮流,給老師提意見,寫批判文章。面對政治運動開展得如此轟轟烈烈,同學們積極響應。編者的第一篇大字報是在五丙班時寫的,內容是抄報紙上的一小段。據熊偉同學回憶,他的第一篇大字報是抄他哥哥的,題目是“孔老二殺了少正卯”,內容到底是什么直到現在也沒搞清楚。就此,我們被推入革命的洪流當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令人興奮的參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參觀是同學們最最喜愛的課外活動。每當學校傳出準備組織參觀的消息時,同學們都會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在參觀的前一個晚上,一準兒興奮得睡不著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參觀的交通工具通常都是來自其他單位的大卡車,學校通過動員有關系的學生家長去聯系租用。參觀的地點和內容,同學們現在應該依稀記得:有北郊龍首村的泥塑“收租院”,交租子農民泥塑雕像栩栩如生,眼睛都是用玻璃球鑲進去的,非常有神,令人印象深刻;有東郊紡織城的帆布廠,車間里面機器在飛快地運轉,發出“咔咔”的巨大聲響,同學們面對面無論怎樣大聲喊著說話,都會被輕易地淹沒,女工阿姨們能在車間里面堅持那么久,真是不可思議;還有離學校不算遠的3507軍需被服廠,參觀了“國防綠”軍帽、軍用棉鞋等的制作過程;還有長安縣王曲郭守約地主莊園,除了對老房子里面有一些老家具有些印象外,還第一次從講解員那里了解到了“陜西八大怪”;還有馬達生殺交警案件展覽,在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年代,用菜刀殺警察絕對是轟動古城的大案,據說馬達生被押解赴刑場執行槍決時游街,所到之處被群眾圍得水泄不通;還有終南山下戰天斗地的人民公社,農民伯伯教同學們如何觀察云象預測天氣,總結出來的四句諺語,用陜西話念來朗朗上口,其曰:“云往東一陣風,云往西水滴滴,云往南水成潭,云往北曬干麥(音美)”,編者至今清晰記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參觀不僅僅使同學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吹出了發型。據熊偉同學回憶,有一次參觀,乘坐一附院的大卡車,鐘健同學“占領”了一個絕佳位置,因為位處車廂最前方且正中央,頗有乘風斬浪、揮手前進之氣勢。一路歸來,“領袖”的頭發迎風招展,下車時頭型已被鬼斧神工成了飛機式,同學們看到鐘健同學的豐采姿神后很是羨慕。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六、瀟灑的后五年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3年秋,五年級本該畢業了,但是,同學們接下來要入學的初中是來年的春季才開學,小學畢業班需要留級半年。然而就在來年,不可思議的是,教育局像神經病一樣準備將初中春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在“跛子帶”廠學工勞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低年級對高年級能夠走出校門,到工廠去勞動非常羨慕和敬仰。高年級則逐漸自鳴得意,產生鄙視一切的感覺,尤其是到了行將高小畢業的階段。雖然將要去“上班”的是一個十來號人的集體小工廠,老師在課堂上宣布安排學工勞動時,仍然令同學們興奮不已。郝家村傳動帶廠位于西醫附小毗鄰的郝家村不大的一個院子里,與附小幾乎只隔著一道墻,主要生產幾種農用機械上的傳動帶。由于其廠長和十來個員工都屬不同程度的下肢殘疾,這個以殘疾人帶頭創辦的集體小廠被村民和附近的人戲謔地稱為“跛子帶”廠。同學們初到廠里時正值上班之時,被一群師傅一瘸一拐進廠門的場面所震撼,也隨即在他們手把手地耐心傳授中被他們勤勞敬業精神與和藹可親的態度所感染。身體弱小一點的同學可能還依稀記得傳動帶的裝配工序:被派坐在小板凳上,用臟兮兮的圍裙鋪在腿上,拿兩截的黑色的橡膠傳動帶,再從一盒亮晶晶的圓頭螺釘中拿出一個螺釘,從兩節傳動帶端部的洞洞中穿過去,將兩節傳動帶串連在一起,再從另一盒亮晶晶的扁平六方螺母中拿出一個螺母,擰在螺釘的另一頭。如此一根接一根交疊地續起來,最后變成一個圓環。動作非常簡單,但是對同學們來說,勞動強度并不輕。一天的活干下來,兩手黑黢黢的,一身刺鼻的橡膠味道。經過學工勞動,同學們一定體會到了,這工人不是好當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后)周莉光、尹非夷、李萍、孫新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中)胡偉、李宇、秦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前)熊偉、趙老師、張鎬京、孫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畢業分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4年暑假,五年級終于畢業了,是在一年之后。這一年當中,上半學期仍能按時上課,下半學期則呈放養狀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丙班同學各奔東西,進入中學不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路才愁無知己,桑榆已晚霞滿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畢業離別時,年少青澀,毛頭不曉醍醐味。團聚握手時,海量老皮,唯有飲者留其名。半個世紀過去,時光好似白駒過隙。往事不堪回首,夢醒已是滄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編后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畢業照也沒有照,導致編者忘記了很多人的姓名和尊容。好在現在醫學發達,醫療水平比較高,加之我們丙班有不少同學出自名醫世家,且身居醫府之中,近水樓臺,已然成為醫學的教授和行家里手,學術一流,醫術高超,使本編認識到去做個腦科手術,還不如自己恢復記憶更好。告訴同學們一個訣竅,就是確信自己忘記了眼下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死命去想,出乎意料地可以回憶出很多“陳芝麻爛谷子”來。對不住,玩笑開得有點兒大了。班史中大部分內容根據熊偉、包鋼、耿紅、馮琦、何西平、尹非夷、高艷、汪蓓、周莉光、胡偉、黃菊、邊文冀、李毅、李萍等同學提供的記憶片段,經編者添油加醋編纂,在此向同學們致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中所涉及同學,如有冒犯,敬請諒解。班史中如有失實和不準確處,一經指出,即刻修訂,還以本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俄而歲月如梭,往日小學五六年時光殆盡,非止讀書誦詩演習算術,頑皮之邪術亦倏倏見長。是時,無須煩愁仕途科舉,玩耍須盡興,學業任荒廢,日日歡樂無憂,只缺紅綠醉迷,如是豈可成世道精英社會棟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哪曉得體育壯其筋骨,勞動辨其五谷,拉練試其兵力,搓棉球疊紗布識其醫術,擰螺絲見其務工,緣由不釋自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如今個個懷技不露,貌似路人,為其子女亦蒙在鼓里。然而,時常懣憤妒忌,憂愁善感,似心病漸失人生樂趣。遂興嘆,這天下哪里去尋靈丹妙藥,方能回到幸福無慮之小學時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12.8</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都昌县|
镇宁|
神农架林区|
金塔县|
教育|
台北市|
康保县|
白沙|
台南市|
安塞县|
堆龙德庆县|
青海省|
子洲县|
云南省|
全州县|
扶沟县|
临沭县|
包头市|
榆中县|
象州县|
玉环县|
唐山市|
改则县|
资源县|
河北区|
绥阳县|
镶黄旗|
锦屏县|
龙海市|
贡山|
博白县|
密云县|
定远县|
循化|
隆安县|
太仆寺旗|
湟中县|
延吉市|
库尔勒市|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