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十個女人,九個上熱下寒</b>!</p><p class="ql-block">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上半身熱,下半身涼;上半身是火焰,下半身是冰山;上半身動不動就上火,長痘痘、口腔潰瘍、牙齦出血,還流鼻血;下半身則冷如冰窖,手腳冰涼,大便不成形,便溏尿頻,還有宮寒痛經……等等這些類似的情況,其實屬于中醫里典型的“上熱下寒”,且現代人尤其容易上熱下寒。熬夜、胡吃海塞、吃藥抗生素、食品中的各種添加劑、空凋冷飲、宅家久坐......種種常見的生活因素,造成大部分現代人都存在上熱下寒的問題。女性上熱下寒表現的尤其突出,不論什么季節,下半身總是冰冷,很多體寒的女性,也多是下半身寒,很是讓人發愁。那么,上熱下寒到底是個什么鬼,如何對付它?今天徹底講清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中醫解讀上熱下寒!</b></p> <p class="ql-block">上熱下寒的說法其實很早就存在,它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篇。《靈樞·刺節真邪》提到:“上熱于寒,視其虛脈而陷之于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簡單說,上熱下寒是由于中焦不通、陰盛于下、虛陽上浮等導致的一系列癥狀。中醫認為天地是一個整體,地氣上揚,天氣下降,于是天地交泰,乾坤一體,才有一年的春夏秋冬,十二節氣,才有那么多豐富的生命。人也是一個整體,人體內心火往下,溫暖下身,腎水往上,滋潤上身,身體才有了陰陽循環,陰陽交融和平衡,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當身體的火下不去,下面的水無法上升,心腎不交,陰陽離絕,身體自然就上熱下寒,產生各種各樣讓人頭痛的癥狀疾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看一看,你上熱下寒了沒?</b></p><p class="ql-block">上熱下寒的人,上半身活在夏天,下半身處在冬天。上熱下寒具體有哪些的表現,我們又應該如何分辨?</p><p class="ql-block">首先,上熱下寒存在上熱的癥狀,除了動不動就上火之外,常見的還有燥熱,失眠、反復發作性的口腔潰瘍、舌瘡、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熱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等一系列上熱證候。下寒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屁股以下冰涼,腿比常人怕冷,飲食耐溫不耐寒,吃涼的就難受,拉肚子,腰膝酸冷,手腳冰涼,尿頻,婦科問題等等。另外,上熱下寒和陽虛怕寒又不一樣,陽虛的人常常是全身都冷,因為整體的陽氣太弱。上熱下寒的人陽氣不一定虛,只是沒有利用起來,一直停留在上半身就成了火,只要讓它跑到下面去,問題就迎刃而解。四、艾灸打通中焦,引火歸元!解決上熱下寒最關鍵的一點是打通中焦,因為只有打通中焦,才能順利引火歸元,使水火相濟,陰陽交匯。中焦就是脾胃及它周圍的物質環境,中醫里常說的補中益氣,補的就是中焦脾胃。中焦可以說是五臟六腑的大管家,其他臟腑都離不開它,中焦如果不通,身體里的氣血陰陽就無法正常運轉,就像下面這張圖:</p> <p class="ql-block">心火要下來要經過中焦,腎水上去也要經過中焦,打通中焦是調理上熱下寒的重中之重。怎么才能打通中焦?最重要的不是艾灸,而是養好脾胃。現代人上熱下寒,很大一部就是吃的花樣太多太雜,只顧嘴巴享受,不顧脾胃死活。吃好喝好,不要經常吃垃圾食品糟蹋脾胃,把它給堵了,那時候受苦的還是自己。然后才是艾灸,通過艾灸的雙向調節能力打通中焦,引火歸元,同時溫煦腎陽,讓身上的火下得來,水上得去,從而溫暖滋潤全身。艾灸取穴也以下半身為主,引火下行的同時有助于溫陽滋腎,更容易達到寒熱的平衡,具體穴位如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1.八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2.少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3.三陰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4.復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5.涌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對付上熱下寒的兩個動作!</b></p><p class="ql-block">怎樣才能夠讓腎水上去,讓心火下來呢?除了艾灸再給大家推薦兩個十分實用的小動作:</p><p class="ql-block">1.靜坐靜坐可以調整呼吸,通過肺的斂降,將人體心火向下引導,用上面的熱中和下面的寒。動作簡單,效果卻不一般,既能驅散下焦的寒,又通過心火的下移補養了虧虛的腎陽,從而達到上不熱下不寒的狀態。上火或者上熱下寒的灸友不妨試一試,閉上眼睛,靜坐五分種或十分鐘后,你會感覺到內心平靜,精神狀態提升,長期堅持收獲更多。</p><p class="ql-block">2.金雞獨立顧名思義,就是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抬起,雙手自然下垂,閉目。做這個動作的時,人體會處于不平衡的狀態,這就要求人的思想集中到腿上,同時為了保持金雞獨立的姿勢,上面的能量會自動向下轉移,從而達到心腎相交,水火交融的目的。什么時候你能夠閉上眼睛金雞獨立5分鐘,那就蠻不錯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或學習參考,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本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桃源县|
张家口市|
台江县|
南部县|
象山县|
苍梧县|
呼图壁县|
马龙县|
泾源县|
临城县|
六安市|
唐河县|
南充市|
商河县|
衡南县|
恩平市|
澄迈县|
年辖:市辖区|
北川|
辽宁省|
葫芦岛市|
岱山县|
海林市|
瓦房店市|
特克斯县|
平远县|
大同县|
宝坻区|
阿合奇县|
巴马|
石屏县|
南澳县|
双峰县|
连城县|
镇赉县|
涿鹿县|
吉隆县|
湖南省|
夏河县|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