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今天是2023年10月20日早上出發,經隴南,寶雞回家了。長路漫漫,終有歸途,一旦確定返程,那就是歸心似箭。</b></h1> <h1><b style="font-size:20px;"> 這段路程有2150公里左右,前半部分國道多些,很少的高速公路,且都是在高山峽谷里穿行,特別是翻越高樓山需要三個多小時,過了隴南就慢慢好了點,高速公路雖然在秦嶺腹地里,但是不用再下高速了,</b><b>開始高速回程模式。</b></h1> <h1><b>早上七點先到九寨溝縣城吃點飯。</b></h1> <h1><b> 高速已經快修到九寨溝了,高鐵好像也通了,將來去九寨溝就變得方便多了,畢竟自駕還是少數人。</b></h1> <h1><b>離開了四川阿壩州,橋那邊是甘肅的文縣。</b></h1> <h1><b> 跨過白水江就到甘肅地界。</b><b style="color: inherit;">白水江的水很大一部分來自九寨溝里,在后面與來自甘南迭部的白龍江匯合,白龍江在四川廣元又與嘉陵江匯合,最終匯入長江。</b></h1> <h1><b> 完全行駛在高山峽谷中,好像永遠也跑不出似的。想想在古代,這里面的人要想出去,估計只能沿著河谷走,翻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絕大部分人一輩子只能世代待在這深山老林里。</b></h1> <h1><b> 年輕時就有夢想,期望開著車翻山越嶺,現在一晃n年過去了,終于該實現的都實現啦。</b></h1> <h1><b>在這里跑了一小段高速。</b></h1> <h1><b>從高原往內地走,基本上都是一路下坡。</b></h1> <h1><b>文縣西下高速,然后沿著G212翻越高樓山。</b></h1> <h1><b>武都方向走。</b></h1> <h1><b> 高樓山屬于秦嶺山脈的最西段,遠處隱約看到的雪山叫雄黃山,是秦嶺地區的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b></h1> <h1><b> 今年六月份我去九寨溝走的也是這里,那時候覺得開的很累。這次可能因為秋日風光好,三個多小時沒感覺就過去了。</b></h1> <h1><b>我夏天來時,發現這邊山上有好多花椒樹。</b></h1> <h1><b> 這層林盡染的秋日風光不停車下來觀賞都對不起自己。</b></h1> <h1><b>拍完繼續爬山,看著這風光你還覺得累嗎?</b></h1> <h1><b>一路上一直在這樣畫一般的美景中行駛。</b></h1> <h1><b> 高樓山雄踞秦嶺最西端,有“山路十八彎”的國道212線翻越而過,也能觀“隴之巔”——隴南境內最高海拔4187米的雄黃山。</b></h1> <h1><b> 這座山據說探測黃金儲存量預計達300噸,遠景儲量達500噸以上,是亞洲最大的金礦。</b></h1> <h1><b> 站在高處,一覽無遺,雪山,峽谷,紅的,黃的,綠的,羊群,牛群,還有蜿蜒而上的212國道,高樓山美如畫呀,我是真沒想到,激動地仰天長嘯,哈哈......</b></h1> <h1><b>秋染高樓山。</b></h1> <h1><b>我對面的高樓山,名副其實的調色板。</b></h1> <h1><b>老伴也好奇,東看看西瞧瞧,美呀,這太美啦。</b></h1> <h1><b>遙望海拔4100多米的主峰雄黃山。</b></h1> <h1><b>領略了高樓山美景后,繼續趕路,開始下山。</b></h1> <h1><b> 連續下坡27公里,都是肘彎</b>,<b style="color: inherit;">我的乖乖,不能連續踩剎車,掛低擋配合剎車,慢點開哦。</b></h1> <h1><b>慢點就慢點,路邊都是美景。</b></h1> <h1><b>急彎道加陡坡,緩慢行駛,不要壓線。</b></h1> <h1><b>連續下坡還有5公里。</b></h1> <h1><b> 經過3個多小時,終于翻過了高樓山,不過還是在峽谷里行駛。</b></h1> <h1><b> 路兩邊都是高聳入云的大山,我覺得頭頂上有強烈的壓迫感,太壓抑了。</b></h1> <h1><b> 終于到了臨江高速收費站,從這里上高速不用再下,可以一直到威海。</b></h1> <h1><b>還是一溜煙的下坡路。</b></h1> <h1><b>離武都不遠了,以前不知道武都就是隴南。</b></h1> <h1><b>像這樣連續進隧道是常有的事。</b></h1> <h1><b>巨大的山體像一堵墻擋在你的面前。</b></h1> <h1><b> 能在狹窄的峽谷中,建起了這樣復雜的高架橋,真了不起。</b></h1> <h1><b>高速路上居然有這樣的坡度。</b></h1> <h1><b>巨型山峰的壓迫感撲面而來。</b></h1> <h1><b>這邊的高速公路都是用鋼筋混凝土架起來的。</b></h1> <h1><b>白龍江。</b></h1> <h1><b> 到了武都(隴南)服務區,吃完午飯,逛了逛,發現這里的特產是茶葉,蘑菇還有橄欖油。</b></h1> <h1><b>休息一會兒繼續上路</b>。</h1> <h1><b> 過了武都后,山看起來就變得沒有那么高大了,這邊都屬于秦嶺山脈腹地。</b></h1> <h1><b>但風景依舊。</b></h1> <h1><b>還是下坡路,只要不到寶雞,就一直都是下坡。</b></h1> <h1><b>出來進去繼續鉆隧道,跑到吐啊。</b></h1> <h1><b>快到太白縣了。</b></h1> <h1><b>我們往寶雞方向。</b></h1> <h1><b> 服務區停車休息也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紅黃綠,太養眼了。</b></h1> <h1><b>連續下坡32公里,乖乖,省油呀。</b></h1> <h1><b>到寶雞了。</b></h1> <h1><b> 坡底就是寶雞,從這里開始基本上都是一馬平川,再也看不到高山峽谷。 </b></h1> <h1><b>天黑了,今晚住華山。</b></h1> <h1><b> 第二天向東迎著朝陽繼續踏上回家的路,不過這三門峽的煙囪也是蔚為壯觀。</b></h1> <h1><b>跨過山東的黃河大橋。</b></h1> <h1><b> 晚上到達威海。長路漫漫,終有歸途,從10月20日早上九寨溝開始返程,我們一路狂奔,21日晚回到威海。出發的時候充滿了對旅行的期待,返回的時候的確歸心似箭。</b></h1> <h1><b> 為今年第二次自駕出行作個總結:風塵仆仆的“走進西部”之旅又告一段落。</b><b style="color:inherit;">兩個人,一臺車,一部相機,三部手機八千多公里。一路上我們朝拜了五臺山的佛門凈地,仰望了大同云岡石窟的藝術殿堂,感受了內蒙甘肅戈壁大漠的蒼茫與荒涼,見到了額濟納等你千年的胡楊林,切身體會了河西走廊蕩氣回腸,氣吞山河的歷史魅力,欣賞了大西北的秋色畫卷,領略了中華木榫建筑的魅力,也到訪了眾多有千年歷史的佛教寺廟,再次為自己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添磚加瓦,“活到老,學到老”是我的座右銘。</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感慨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美!試問,世界上哪個國家有中國這樣復雜的地理地貌和悠久的人文歷史?大美中國!</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這些年到處旅行的經歷,讓我刻苦銘心,</b><b>不負自己,曾經走過,看過,笑過。</b></h1><h1> <b> 題外話:現在的人無論干什么普遍感覺就是累,這主要來源于外界的誘惑和我們的內心,想要的東西太多,得到的有限。夢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巨大的落差之下,很容易讓人心情失落,悲觀。其實有沒有想放過自己,放棄一些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為自己減輕負擔。既然我們沒有能力站在云端上生活,那就人家騎馬咱有個驢騎也不錯。讓自己的生活輕松且充實些吧,畢竟人這一輩子很短且不易,不僅僅要對得起別人,更要對得起自己。抽空還是出來看看這個世界吧!<span style="color: inherit;">很多人羨慕我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你也可以的,并不是工作放不下、生活放不下,真正放不下的是你自己。</span></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br></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很期待著我們下一期的自駕旅行!</b></h1>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 <h1><b>時間:2023.10月<br></b><b>攝影:自由的魚<br></b><b>器材:佳能70D18—135套機<br></b><b>10—18廣角,70—200長焦<br></b><b>華為手機<br></b><b>編輯:自由的魚<br></b><b>配樂:天籟之愛<br></b><b>【秋天帶我去旅行·長路漫漫終有歸途】全篇<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完</span></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九龙坡区|
宜兰市|
吴桥县|
正安县|
红桥区|
平江县|
克拉玛依市|
静海县|
凭祥市|
石屏县|
吉安县|
京山县|
衡阳县|
抚远县|
商丘市|
贵阳市|
尚义县|
渝北区|
北安市|
孝感市|
开平市|
土默特左旗|
枞阳县|
高州市|
临潭县|
威海市|
观塘区|
八宿县|
曲沃县|
邵东县|
淮滨县|
星子县|
鹤山市|
景德镇市|
万年县|
社旗县|
鹤山市|
白水县|
马龙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