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旅游是一種生活,是人們溫飽之后的精神向往,是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大自然的怦然心動,對歷史文化的靈魂叩問,從而燃起心底久違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黑塞說:“旅游就是艷遇”,驚艷他鄉的湖光山色,和偶爾回眸的如花笑靨,可遇而不可求。</p><p class="ql-block"> 結束大半年枯燥的為碎銀幾兩的打工生活,立即跟隨永新戶外歌旅游群的南雄之行,匆匆奔向詩和遠方。</p> <p class="ql-block"> 第一景:帽子峰,失望之旅</p> <p class="ql-block"> 帽子峰的美,美在大家想象中,美在他人抖音里;帽子峰的火,火在盤山車流中,火在喧鬧人群里。</p><p class="ql-block"> 帽子峰景區,一個舊林場改造的景點。豎幾排銀杏,在初冬的寒風里,飄落青黃的葉子,鋪在舊水泥路上,稱之為黃金大道。人們既來之則安之,自娛自樂;唐裝漢服,古典風雅,漫步徜徉,自我陶醉。銀杏葉、黃花、紅果相間編織的五彩花環,或帶或舞,搖曳多姿;兩旁攤位,各種糕點、米果、特產、香炸,色味誘人。</p><p class="ql-block"> 進入帽子峰,我四處找尋帽子頂。抬眼望,三面為林場屋墻,一面是平常山峰。往回走,邊退邊望,越過屋頂,左手前方山峰似斗笠椎頂,聊以慰藉帽子峰吧!</p><p class="ql-block"> 景區返程的擺渡車走走停停,沿途還有三、四個景點,主要是幾個空曠區新近栽種的銀杏樹林。就近下一處站臺,我們幾個隨遇的旅友,在燦爛艷陽的銀杏樹下,倩影顧盼、弄姿搔首,不亦樂乎!憤憤之氣總算抹平,八十元的惋惜在這里得到緩解。</p><p class="ql-block"> 帽子峰景區沒有一點峰的意思,沿溪短行的一個昔日林場,種一片銀杏林,我不知道當銀杏葉飄落之后,還有拿什么來吸引游人?</p><p class="ql-block"> 穿梭的景區巴士歡快又繁忙,我怔怔望著車來車往的人們,是否會掂量八十元的風景?反正我們一車的旅友,驚詫地看看黃金大道,看看兩旁青黃相間的銀杏林,疑惑不解。隨波逐流觀望后,悻悻然回到大門口的招牌下,擺個POS,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帽子峰,帽子瘋?我遠遠回望,仿佛一位頑皮的老者,頭戴一頂斗笠,正向我狡黠一笑。</p><p class="ql-block"> 一笑泯恩仇,回笑兩釋懷。</p> <p class="ql-block"> 第二景:珠璣古巷,驚喜之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當天傍晚下榻南雄古巷賓館,偶爾一瞥,牌坊古街,疏燈暗影,呃,有故事。趕緊安頓行裝,趁著夜色免票進入珠璣古巷。</p><p class="ql-block"> 由于突然,事前未做功課,也未曾聽過,只有邊走邊看,各自領悟。</p><p class="ql-block"> 珠璣古巷牌坊兩側的浮雕,講述南遷的前因后果,活靈活現的場景引人唏噓感嘆,無奈的選擇,堅毅的目光將子子孫孫帶向遠方。</p><p class="ql-block"> 就著昏黃的燈光,步入鵝卵石古巷,兩旁店鋪林立,多半門閉鎖扣。中央一亭,內護元塔,塔下一古井,日復一日地講述動人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貫通雄關古道,思索古塔含義。翻閱歷史記載,解讀前人辛酸。</p><p class="ql-block"> 風塵仆仆的南遷大潮,狼狽不堪的流離逃亡,帶著新生活的向往,把生命的觸角伸向每一個安放之鄉。</p><p class="ql-block"> 珠璣,這個古巷,讓奔波的人們喘息、駐足、觀望。人們又開始生活、交流、貿易,并升起炊煙。“認清生活真相,依然熱愛生活”,我們前人用行動闡釋這一道理,在悲苦中露出微笑,在塵埃里開出鮮花。圍爐夜話,繁育延年;既往艱辛,云淡風輕。</p><p class="ql-block"> 從駟馬橋到鳳凰橋,四米將寬的已踩得溜光的鵝卵石古道,大約有1500米。那里曾走過流民游子,走過風塵隱貴,走過匆匆使者,在販夫走卒、引車買漿、路邊店鋪的叫賣聲里,得到些許的滿足。</p><p class="ql-block"> 各路南遷人馬越過梅嶺匯聚于此,依姓氏各自建造宗祠供奉祖先,張氏、鐘氏、劉氏……陸陸續續一百多種。很榮幸我們本家宗祠還立于珠璣古巷一側,古樸莊嚴、凝重肅穆。初見之,我還輕嘲其簡陋。我忘了這是多少年前的文明屹立,忘了歲月的侵襲和世間的風雨,著實有點不敬。女流之輩,發長識短,雖不是南遷后人,但還請宗親見諒!</p><p class="ql-block"> 兩邊斑駁的商肆土墻,見證了珠璣古巷的榮辱興衰。每逢戰爭、動亂、瘟疫、貧困,一股股難民往南繼續遷徙。據史料記載,自唐宋至元初,兩百多年來,粗略估算,大大小小規模的南遷一百多次,其中三次大遷徙,訴說南宋末年的戰亂悲傷。</p><p class="ql-block"> 遠行的人們或沿著古道蜿蜒跋涉,或乘一小舟波濤里顛簸漂流,遇荒地筑其屋,遇沼澤挖溝渠而為種。這是一部史詩般的宏大敘事,是一幅震撼人心的歷史畫卷。</p><p class="ql-block"> 珠璣古巷,是南遷人追憶來處的尋宗之地。</p><p class="ql-block"> 隨著向外開拓的土地越來越寬越來越遠,從珠璣古巷散落出去的子子孫孫,支脈流長。當內陸平穩、道路拓展,昔日繁華的珠璣古巷失去了原有的顏色,成了過往人的回憶。但無論身在何地,血脈的牽引,身體和靈魂都要在這古巷里尋游幾圈!</p><p class="ql-block"> 今天走進古巷,猶如翻閱一部泛黃的史書。昏暗的燈光下,走在光滑的碎石路上,仿佛穿越到過去,呼吸著古樸的氣息 ,細品歲月的回味。</p><p class="ql-block"> 一條古巷,沉淀歷史的厚重。它是我們與前人連接的載體,默默與他們凝望的空間,在意識層面與他們對話的精神家園。</p><p class="ql-block"> 珠璣古巷,南遷人魂牽夢繞的他鄉故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三景:梅關古道,向往之旅</p> <p class="ql-block"> 南方的雨總是不期然淅淅瀝瀝,潮濕裹身。嶺南雖隔梅峰,但氣溫總要比嶺北高2—3度。</p><p class="ql-block"> 遷徙之人是由嶺北向嶺南進發,由此而想,修筑古道也應是從江西大余往廣東韶關方向推行。而我們昨晚就住在南雄,所以只能逆旅古道,領略別樣風光。</p><p class="ql-block"> 穿過古拙寧靜的村莊,沿著濕滑溜光的碎石古道,走進嶺南的懷抱。兩旁樹木林立,山體高聳,古道在兩峰之間的山谷里延伸。道旁時而一亭時而一碑,正如別人所說的,梅嶺古道步步是風景、處處有遺跡。</p><p class="ql-block"> 用腳步去丈量歲月,用心靈去觸摸歷史。逆旅而上,時空交錯中仿佛逢著迎面而來的南遷客人,影影綽綽,慌張忙亂。有扶老攜幼的各地難民,有開鑿梅嶺的先民百姓,叮當聲、喊叫聲、喘息聲,似乎清晰可聞。</p><p class="ql-block"> 路遇東坡樹,所有的畫面都已遠去,眼前幻化出一片梅花,笑迎東坡。</p><p class="ql-block"> 考證史書,東坡曾兩度經過梅嶺,一次貶謫南遷,一次大赦北歸,心境由悲轉喜,喜極而泣。</p><p class="ql-block"> 先是凄風苦雨話嶺南,“一片丹心天日下,數行清淚嶺云南”,“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叩問丹心,一片向陽,數行清淚,揮灑嶺南。 后有“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酸楚里隱含自嘲,同時又帶著幾許傲嬌。他將無限心事,付諸自然,付諸時光。</p><p class="ql-block"> 嶺上梅花,已深深植入東坡先生的記憶,當他看見歡喜的場景,脫口而出“笑時猶帶嶺梅香”。</p><p class="ql-block"> “從此西風庾梅謝,卻迎誰與馬毿毿”,西風烈,庾梅謝。正傷心處,卻迎隨風揚起,馬鬢毿毿。也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處變不驚,隨心而動。</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嶺上梅花經歷無數寒冬花開花落,我也愛其繁花凋盡后的靜默。深褐色的樹枝指向四方,樹葉落盡,露出虬曲蒼勁的梅干。梅樹的風格盡在這里,百折不撓,雖彎猶剛。</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嶺上梅花曾為東坡開過,這就夠了。“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嶺梅有幸,曾迎歸人。</p><p class="ql-block"> 這條古道,有東坡的身影,引多少人或駐足或徘徊,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磨平的是山坡,激昂的是傳說。一件件往事,一塊塊碎石,默默地在行人腳下沉淀。風從遠古吹來,翻開歷史的篇章,一頁頁的故事在路的兩邊暗藏。</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覺來到雄關,兩峰之間頂部一隘口,立有宋代關樓,磚瓦結構,古樸宏偉。門額寫著“嶺南第一關”,門聯“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一腳跨兩省,移步到嶺北。“南粵雄關”赫然北門額,旁立“梅嶺”石碑,字體蒼勁有力,朱紅醒目。站在高處,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抬頭北望,豁然開朗,周圍連綿群山,此起彼伏。微雨初晴,山谷間裊裊云煙緩緩升起,將人帶入仙境,引無限遐思。</p><p class="ql-block"> 依勢而下,見梅枝婆娑,疏影橫斜,游人紛紛佇立其間,與樹同影。</p><p class="ql-block"> 古道且彎且長,視線忽近忽遠,移步換景,轉角又驚喜,在起伏百余公里的連綿群峰之中,梅嶺獨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那貫通南北的迢迢古道,為梅嶺帶來許許多多神奇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 第四景:丫山,意外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圖片勝于文字。</p> <p class="ql-block"> 一張張照片的瀏覽,又是一次跋涉的心靈旅游。快樂可以重復,日子仿佛重現。一次旅游,回味良久。閑暇之余,將目光投向遠方,“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書本里總結,旅途中探索,知人生之來路,悟人生之歸途,豐富人生的意義,照亮前行的方向。期待他日之旅,重燃星火。</p><p class="ql-block"> 四景四美,各存印象,不負此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七台河市|
申扎县|
蓝田县|
乐安县|
云梦县|
屏东县|
晋中市|
义乌市|
克山县|
阳曲县|
万州区|
莱州市|
平山县|
修武县|
苍南县|
正宁县|
阳原县|
株洲县|
肃宁县|
太康县|
宁强县|
荆门市|
平南县|
青阳县|
长泰县|
华坪县|
临夏县|
浦江县|
榆社县|
同江市|
漳州市|
儋州市|
平山县|
略阳县|
自贡市|
库伦旗|
华蓥市|
乌拉特中旗|
明光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