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i>(按:本文作于2005年,為湖北一中學老師長篇著作《懷夢五龍》所作序言。今觀之,感覺尚有可讀之處,故發布于美篇平臺,請行家不吝賜教)</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一部用血淚和真情凝結而成的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語,是我看完《懷夢五龍》書稿之后發出的由衷感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與本書的作者——靳方玉老師已神交多年,雖直至今日都未曾謀面,但通過書信及電話交談,特別是通過這部作品,使得我更深地熟悉、理解了靳老師,讓我走近了他的生活,走近了他的人品,更走近了他的心靈。因之,這次受靳老師之托,為《懷夢五龍》作序,讓我深感力不從心,不僅有愧于靳老師,有愧于讀者,更有愧于已長眠于九泉之下的尹道肅老師!但是,在悉心拜讀這部作品時幾次濕潤了雙眼的我,又覺得應該要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盡管自己表達的感受對于靳老師在這部書中所深蘊的情感來說有些膚淺,甚至曲解,但一吐還是為快,同時也不負靳老師對我的錯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凡作序者,都不免落入一種俗臼——對作品的創作手法大加分析一番,對作品的藝術思想全面評介一番,或對作者極力贊賞一番。但我在本序中,只想在俗臼的邊緣上走一走,不滑落其中,因為讀者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都有一顆睿智仁愛善良的心,金石能辨,因此毋需我在此鼓噪;再者,靳老師也不是一個俗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文發乎情,這已是自古以來的定論。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有言:“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不管是作者還是讀者,對于作品,其中至關重要的是一個“情”字。就《懷夢五龍》成書而言,發乎作者內心的情,自不必待言,因此我也不必再贅述了。但我想說的就是成書之后貫穿于整個書的始終,字字、句句都流露著與其說是情的迸發倒不如說是血淚的浸潤——夫妻情、父(母)女(子)情、手足情、朋友情、同事情、故鄉情、事業情……這些“情”的表達,或濃或淡,或急或緩。濃時若剛沏出的釅茗或未經任何調拌的蜂蜜,品之嘗之是那么濃烈,那么醇厚;淡時似落暮時微風送來陣陣牧笛聲或雨后荷塘里散發的幽幽荷香,聞之嗅之是那么怡然,那么陶醉;急時如夏日黑云壓城驟雨瓢潑而下或浩浩大河一瀉千里,察之觀之是那么動魄,那么壯闊;緩時像淅瀝秋雨打梧桐或澗中小溪汩汩漂葉,聽之賞之是那么舒心,那么暢意。這些除了是因靳老師的文字表達功底深厚所致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源于靳老師、尹老師對生活的熱愛與構畫,對事業的追求與奉獻,對人生的洞察與透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不易!不易是因多種原因造成的,有社會的,有自己的;有人為的,有自然的。讀畢《懷夢五龍》,使我更深切感到這一點。作為普普通通的人——靳老師、尹老師,以“鼠仔”的身份有幸進入當陽師范,畢業后,走向當時社會——一個風起云涌的社會,其所受遭遇就可想而知了。本身是一個“不易”的開始,還得接著“不易”進行下去——構畫“小橋人家”、苦撐“雨季小家”、接受“烽煙洗禮”、傾灑“鄉土情淚”、感受“好雨知時”、痛承“生離死別”……特別是尹老師,一個“四平”的人:平平常常地做人、平平凡凡地做事、平平淡淡地生活、平平靜靜地離去,她與靳老師風雨同舟二十七載,其艱辛、其坎坷又豈能是“不易”二字所能釋懷!正因為這生活中的種種不易,才使得那“字字、句句都流露著與其說是情的迸發倒不如說是血淚的浸潤”表現得酣暢淋漓,才使得那或濃或淡、或緩或急的情揮灑得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也許這就是人們說的苦難是一種財富、一種無價之寶吧。</p> <p class="ql-block">“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唐·元稹《遣悲懷三首》)逝者長已矣,惟留懷夢遠。我想,靳老師的懷夢將不會因這部書的出版而終結,必將伴隨他的終身,直至在天國里與他心愛的尹老師相會而止。最后,我謹向已長眠于五龍山地的尹老師致以深深的悼念,并作遙遠的心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羅大勇(羅由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05年夏寫于京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系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永恒的母愛》編委會主編)</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平果县|
思茅市|
沅江市|
彰化县|
鲁甸县|
遵化市|
龙陵县|
临洮县|
隆安县|
伊吾县|
香港
|
嵩明县|
海宁市|
蓝山县|
云南省|
浦北县|
玉树县|
渭源县|
墨竹工卡县|
林甸县|
丹阳市|
龙井市|
英超|
都兰县|
天全县|
县级市|
兴安县|
黄石市|
吉安县|
松江区|
清苑县|
正宁县|
鹤峰县|
宿迁市|
克拉玛依市|
清河县|
务川|
晋宁县|
靖宇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