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髙中的孫子文科成績不好,一是作文不行,二是文言文拉胯。怎么辦呢?我這“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爺爺,是義不容辭的應該給些建議的。經過思考,我決定讓他讀梁啟超寫的散文——“少年中國說”。我告訴他說,如果能徹底弄懂文中每個詞句的含義,并且從頭至尾熟讀上十遍,我保證他的語文成績能提高10分。如果能全篇背涌下來,提高的分會更多。我打了保票。</p><p class="ql-block"> 我為什么這樣推薦呢?是有針對性的,一是因為梁啟超的文章寫的實在好,汪洋恣肆,氣滿神足,有人評價他這篇文章為中華近百年散文作品的巔峰;二是這篇文章是用文言文寫的。正好解決小孫子作文思路打不開,且文言文基礎差的二處弱點。</p><p class="ql-block"> 歷史對梁啟超這個人是這樣蓋棺定論的,稱之為“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戊戍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九歲能綴千文,十七歲中舉”。就是這樣的一個出類拔萃的杰出人物。一般來說,單純文學家寫出的文章,往往缺乏一些哲理的深度和厚度,而單純的思想家,政治家寫出的文章往往又缺乏一些形象思維和激情澎湃的熱情。而梁啟超先生卻在文、史、哲、政治多方面均出類拔萃,均被冠以大家。這樣的人物寫出的文章能不優秀,能不成為經典嗎!易經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選就選一個最好的樣版,所以我選擇了“少年中國說”!</p><p class="ql-block"> 孫子寫作文第一個問題是思路打不開,寫不了幾句就沒詞了。比照“少年中國說”的寫法,孫子缺少的是形象思維,首先是不會運用比喻的方法。當時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他們說中國是“老大帝國”,“一盤散沙”,需要外國人來幫助治理。梁啟超反駁他們,說正在覺醒的中國是“少年中國”而不是“老大帝國”。他用老年人和少年人來比喻中國。看梁啟超是如何用比喻的,他這樣寫道,“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礁;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一連串的比喻,氣勢如虹,淋漓盡致。</p><p class="ql-block"> 當然,他為突出少年,對老年的比喻可能是有些稍欠妥當。其中“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被人引用較多,非常有內涵,非常精彩。比喻是寫文章最基本的一個方法,孫子如果能清楚理解並認真運用的話,文章自然就不會干巴巴,無話可說了。因此,首先要學會用比喻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文章還運用了反復、對偶、比喻、排比等方法,且多為四字一句,簡潔明快,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p><p class="ql-block"> 文中還多處引經據典,以史為鑒,提出了新的觀點。比如他認為中國幾千年始終是一個封建王朝,並不是真正屬于人民的國家,“且我中國疇昔,豈償有國家哉,不過有朝廷耳,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上既數幾千年,問其國之為何名,則無有也。夫所謂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者,則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產也,國也者,人民之公產也。”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國只有朝廷而無國家。</p><p class="ql-block"> 于是,梁啟超先生在1902年就首次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說法,新中國使用了梁啟超這種提法,進而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新中國應由中華大地上56個民族共同構成,而不是1912年國民政府提出的“漢、滿、回、蒙、藏”五族共和的國家。這是多么了不起的貢獻,足可青史留名。要求中學生能提出一個全新的觀點,實際上很難做到,但這是個努力的方向,一旦達到,文章水平就實實在在上了一個臺階,達到了一個新境界。</p><p class="ql-block"> 這篇文章寫于1900年,時代還在清朝末年,白話文在中國還未興起。梁啟超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語言文字是我們交流和表達思想觀點的工具,我們現在的工具是白話文,文言文很少用到,甚至幾乎不用了。因而要掌握文言文,除了多讀,多練,多思考外,並無捷徑可走。</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的巔峰代表,是中國文化的最鮮明的符號,但我認為中國古代的散文,也同樣的精典優秀,讀起來同樣的有如飲純醪,如沐春風。唐詩宋詞最鮮明的特點是合仄押韻,節奏明快,言近旨遠,讀起來朗朗上口,品起來意韻無窮。我認為,優秀的散文除了在格式上不受規定的字句,平仄的限制外,其它詩詞的突出特點,古散文都傳承下來了,由于不受格式的限制,就可以發揮“文以載道”的功能,寫人敘事,記述歷史,宣傳主張等,這些方面是詩詞所不能達到的。唐宋八大家,均是能散文,善詩詞的髙手。散文中一些語句,獨立出來就是標準的詩句,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一共長天一色”,“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這就是詩句。“少年中國說”文章結尾段這樣寫的“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全用四字句,且都壓韻合仄,分明就是一篇四言詩。行文詞量豐富,極盡夸張,使人感覺到作者之磅礴大氣,如黃鐘大呂,如大江東去!至此,作者的才氣,作者的格局,作者的激情,使文章有了極強的感染力。雖然語句多重復,由于文章主題的宏大,論點的鮮明,描述的精彩,氣韻的充沛,所以我們不感到這種重復是冗余的。全文風格是統一的。</p><p class="ql-block"> “少年中國說”全文3805個字,文中多處用典,冷字句很多,不熟悉的話,讀上一遍都費勁,我要求孫子在理解字句含義的基礎上讀十遍,因為能順暢的讀上讀十遍,文章基本上就理解和掌握了。我這量化了的要求,小孫子應該能完成,效果差不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石景山区|
弥渡县|
固原市|
密山市|
焦作市|
泗阳县|
疏附县|
唐河县|
三河市|
黑水县|
泽州县|
江西省|
永胜县|
额尔古纳市|
扶绥县|
贺兰县|
上杭县|
来凤县|
利川市|
成都市|
布拖县|
息烽县|
西平县|
玉山县|
芜湖县|
乾安县|
本溪市|
喀什市|
泸州市|
乐清市|
通道|
盐亭县|
清河县|
南漳县|
瑞安市|
科技|
岑溪市|
杭锦后旗|
涟水县|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