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鎮,訴不盡的滄桑。</p><p class="ql-block"> 東平古鎮,獎山下一個非常古老且十分富繞美麗的村莊,至今有1800多年,古稱東常市,亦稱魁黥市。宋朝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東平里等地從建寧縣劃入升格的關隸縣(后改稱政和縣)。境內有一條小河叫東常溪,經鳳池村穿越門前洋在周武亭與梅溪交匯,流向??谧⑷胨上印髡f,古時有一條青龍在獎山修煉,偷偷下山游玩,被東平美麗景色和氣勢吸引,留連忘返,耽誤了返回的時辰,太上老君大怒,施法鎮住將其化作一座山,永遠趴臥在門前洋的田野中,此山就是東平小學后面的龍山,寬300多米,長1800多米,空中俯瞰,猶如一條由西北朝東南方向騰飛的蛟龍。</p><p class="ql-block"> 據八閩通志記述,唐朝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建“龍山寺”,寺內有三大殿、藏經閣、鼓、鐘樓,規模龐大,雄偉壯觀。距寺廟兩百多米處建一座“金剛廊”,位于九曲巷至新市橋街市的中段,氣勢磅礡,碩大的金字“龍山寺”牌扁懸掛在廊檐上方,兩面大石鼓豎立在大門兩側,莊嚴肅穆。龍山寺常年香火繚繞,燭光搖曳;善男信女一炷檀香,一份虔誠。明朝永樂年典史郭斯垕有詩贊:“門對稻田千頃闊,地連對市一街通”。明朝永樂年重修“龍山寺”,寺內空坪栽種花卉和果樹,掘水井挖魚塘,置辦田產等,其規模和精致可與福州鼓山涌山寺蓖美。星移斗轉,公元一九四三年,龍山寺被國民黨錢東亮師參謀長柴毅設為圍剿閩北革命游擊隊的指揮部,一大批被捕的共產黨人在此囚禁、嚴刑逼供并慘遭殺害。解放后,龍山寺被改為東平中心小學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舊寺廟被拆掉建新教學大樓。前幾年經東平村民的誠心努力,多方籌資擇北街后柯坉新建“龍山禪寺”,建大殿、門樓、牌坊,還把“金剛廊”大門的二個石鼓移去豎在大門兩邊,成為延續“龍山寺”香火的唯一物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九曲花街</p><p class="ql-block"> 據前輩老人說,唐宋時期,東平的街市在九曲巷至新市橋一帶。古時的九曲巷繁華熱鬧,有酒家、面館、茶館、商鋪等,各地客商紛至沓來、接踵而至;夜晚時分,店鋪內外紅蠟燈籠高懸,酒家客朋滿座,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喧嘩而雜吵,歡樂且快活。巷子別致,兩側九幢房屋九道彎,故稱九曲巷,寓意久久吉祥,久久富貴。每逢重大節日或慶典,店鋪前都會豎起兩根帶枝葉的毛竹裝飾彩門,插上五顏六色的紙花,十分喜慶,增添福氣與運氣,花街由此盛名,且聞名遐爾??蜕棠矫鴣?,徒步的,坐轎的、還有騎馬的,街市不遠之處設有驛站,為其提供住宿,置留空坪溜馬所用,人們把溜馬的地方稱作“馬坪”,時至今日這里還是叫馬坪。巷子兩邊用石頭砌筑的墻基有50多公分高,雖已殘垣斷壁,但還完整。外側是萊地和農田,八十年代后期,九曲巷建新農村,一條新路叫“幸福路”。滄桑歲月,荒廢已久的九曲巷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被人遺忘。</p><p class="ql-block"> 二、“街頭角”與街尾廟</p><p class="ql-block"> 元朝未期戰亂不止,民不聊生,市場凋蔽,九曲花街迅速衰敗冷落,眾人怨其運勢不濟,恨其山河破碎,蓄意搬遷避其不測。至明朝正德年間,東平的幾個大家族商議,謀在對面的山地建造新村。傳說,這片山地是鳳棲地,一只鳳凰從奘山飛低東常市,腑瞰門前洋臥著一條龍,則落棲此地,當發覺龍體化成山脈后,旋即飛走。據說有一位地理先生攜弟子從建陽去浙江龍泉,傍晚途經宋厝峽遠眺山下門前洋,五彩祥云籠罩著鳳棲地,非常驚奇告知弟子,此地吉祥乃風水寶地。又傳說“街頭角”原是一洼“牛漿地”,夏天一群牛常在此漿澡消暑,長得膘肥體壯。眾說紛紜,人云亦云。</p><p class="ql-block"> 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10年) 重建東平,仿建州府的模式設置東、南、西、北街四條街,在十字“街頭角”的四個角各建一幢規格一致的廊式二層閣樓,房頂塑造一根翹角,格外醒眼、壯觀美感。明朝萬厲年間,王氏家族興起樂于參與,在南西街之間拓建一條“王厝巷”,解放后改稱中央巷。自此,東平四條街基本成型,因其東西街稍短,南北街較長,形狀如船,猶如航船乘風前行。船怕漏水,數百年來,人們寧愿到很遠的街尾之外的水井挑水,也沒有在四條街道之內掘井用水,以避禁忌。</p><p class="ql-block"> 明朝萬厲年間開始修建街尾廟堂。東街通往營前、松溪縣方向,在東街尾的小溪上面建一座跨溪廊橋并連接新建的觀音閣,稱作觀音橋,觀音閣內有一空坪,一側建舞臺、一側塑菩薩: 觀音菩薩以慈悲為本,關心眾生慈愛世人,幫助眾生解除苦難與困惑,是智慧的化身,大慈大悲的象征,普渡眾生的意志。上世紀八十年代,拓寬公路,觀音閣被擠在新建的橋墩下。</p><p class="ql-block"> 南街通往護田、西津和建寧府,街尾建造關帝廟,也叫關神廟,建舞臺、塑關公: 中國民間重要信仰之一,三國時期蜀漢大將關羽被后代帝王尊為武圣,集忠信禮義于一身,成為封建王朝頂禮膜拜的神圣偶像。解放后塑像被毀,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福安監獄遷移東平,一個中隊的犯人駐在廟里,三年后搬到新建的獄房。九十年代,鎮政府建辦公大樓,相鄰的關帝廟被拆掉。</p> <p class="ql-block"> 西街通往界溪、蘇地和建陽,街尾有一條小溪,小溪上面鋪設木頭跨溪建造福主廟,廟旁邊有一魚塘,故稱"塘后橋”,橋上建福主廟、建舞臺、塑菩薩: 福主菩薩也稱五靈公或五瘟神,民間信仰之一,保佑眾生免受瘟疫疾病侵擾,賜福百姓,是保估一方平安之神。舞臺下方是通往界溪的三叉路口,解放后搬走菩薩像。六十年代初,勞改農場一個中隊駐此,場部設在旁邊的王氏祠堂,三年后搬到新建的監獄,八十年代后期建文明路,塘后橋被拆掉。</p> <p class="ql-block"> 北街可往鳳頭、西表,地勢略高,稱叫″北街頭”,在街頭建“大奶廟”,塑三位大奶菩薩: 陳氏夫人、李氏夫人、黃氏夫人結拜為三姐妹,合稱″三奶夫人”,共同修煉閭山道術,道術高深,除妖降魔護佑婦女兒童,是民間信奉的女神。1958年,縣釀造廠擴大建設,此廟被拆掉,因拆毀時間長久,很多人都不知情。</p><p class="ql-block"> 清朝乾隆年間后期,在東、南街相接的地方拓建一路,其路囗與王厝巷口相對,稱作“新街路”,民國初年建有一所基督教堂,解放后改為茶葉收購站;東端建有一座葉氏祠堂,上世紀七十年代被供銷社用于貨物倉庫,九十年代″新街路”拓寬拆掉。</p> <p class="ql-block"> 三、東平“圩"期</p><p class="ql-block"> 數百年來,年年歲歲,東平圩日如過節一般,人們從四面八方趕至“街頭角”,有肩挑有手提、有大人有小孩,匆匆而來銷售自家產品,急急而去購買所需物資;街上物品琳瑯滿目,狹窄的街道熙熙攘攘人頭攢動,擁擠而熱鬧。據政和縣志記述,明朝天啟年間,獎山寺院主持雨來和尚,傳經拜佛云游四方,常攜弟子往來東平,懂鄉情熟行規,他聯絡鄉紳與地方官員舉行圩日活動, 規范有關規則,每月逢二、七為圩日。東平圩日方便了周邊農民的商品交易,促進了貨物流通,深受鄉村民眾支持,至今延續整整400年。</p><p class="ql-block"> 明朝天啟皇帝只執政7年便一命嗚呼(1621一1627年),崇禎皇帝繼位17年就被李自成義軍推翻,隨后清軍進關入主中原,清朝以強硬手段消除明朝遺留的所有痕跡,東平的圩日是明朝天啟年間做的一件益于民眾的事,清朝官僚沒有強行壓制禁止,也沒有貪作己為,而是默認這一事實,所以能夠流傳下來。文革期間,為了抓革命促生產,把五日一圩改為十日一集,大隊干部和民兵輪流在街尾勸說阻止,而趕圩的社員就在街尾路邊進行貨物交易,不久又恢復了五日一圩的習俗。</p> <p class="ql-block"> 獎山位于東平鳳頭村境內,最高的金峰頂海拔1206米。相傳唐朝玄奘大師云游到獎山,見有白象卷湖之形,便在此建庵,稱為玄奘庵,為閩北八大佛教名山之一。</p><p class="ql-block">郭斯垕有詩贊:“聯崗疊嶂倚天青,絕頂藏湖百畝平”。寺廟左側有一小路,五華里處有一座八仙閣,閣內有太上老君與八仙的塑像。據八閩通志記述,宋(朝)時庵毀,元代僧 慧空復創,規模宏敞,稱“慧圣寺”。近些年,慧圣寺在修復擴建,到寺廟的公路也拓寬了。</p><p class="ql-block"> 郭斯垕浙江諸暨人,明朝永樂舉人,任政和典史,為政和縣令屬下,負責公文起草與發放。他在政和六年多,足跡遍政和縣山水和名勝古跡,他走近新口的護國寺、護田萬松山、東平龍山寺、鳳頭的獎山,用詩、序等方式記錄下他的見聞。</p> <p class="ql-block">結束語:</p><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流年似水, </p><p class="ql-block"> 遠去的往事已經塵封,</p><p class="ql-block"> 逝去的光陰不再復返。</p><p class="ql-block"> 古老東平,無數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多少歡樂與哀怨,</p><p class="ql-block"> 停在歲月中,留在歷史里。</p><p class="ql-block"> 風雨中追溯遠去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留存一點模糊印記,</p><p class="ql-block"> 皆付笑談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東街觀音橋觀音閣、南街關帝廟、西街福主廟、北街大奶廟的菩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思南县|
福海县|
周至县|
库车县|
桃源县|
上饶市|
运城市|
合阳县|
彰武县|
孝感市|
若尔盖县|
瑞金市|
信宜市|
华池县|
青海省|
清原|
玉龙|
高台县|
疏附县|
宜章县|
祁门县|
东辽县|
克拉玛依市|
枝江市|
宝山区|
黄骅市|
龙里县|
醴陵市|
新绛县|
科技|
陵川县|
城步|
油尖旺区|
乐平市|
尉氏县|
绵阳市|
海丰县|
大同市|
韶山市|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