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等大家花藍都裝了煤,于是一行人怱怱忙忙地挑著擔子上了路。</p> <p class="ql-block">一開始我還覺得挑得起,走得動,但走了一段懶陽坡之后,腳桿便乏力,腳板很沉重,步子邁起很艱難了,只好放下擔子休息。貴娃見狀,過來取走一大塊煤炭裝進了自己的藍子里,我只好默認。</p> <p class="ql-block">快到山頂,大家見我還是走得慢,于是民兵排長又走過來幫我減負,看看我的花藍,大概只剩下了五、六十斤煤了,我再也不好意思讓大家拿了,于是咬緊牙關,挑起擔子繼續上路。</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人走到溝底時,山路上挑煤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這是大山里面好幾個地方小煤窯的幾路挑煤者匯入所至,最后,小小的山路上形成了長長的蛇形挑煤大軍。</p> <p class="ql-block">大家挑著擔子,一個挨著一個地走著,走著走著,只聽得前面的挑擔人扯長了脖子憋足了氣,大吼一聲"喲………喝"!那聲音在山谷里回蕩,傳得很遠很遠……。這是在給后面的人打招呼:"歇氣了!……歇氣了"!然后,他將打杵從左肩上取下,"拍"地一聲杵在地上,很快又從右肩卸下煤擔子,并把它平挪到打杵的月牙型頂端上,用手扶住煤擔子,站立著休息。</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平原上的人可能不知道這"打杵"為何物,它是山區的挑擔人量身定做與本人等肩高的一根木棒,打杵的下端裝有一個錐形鐵頭,那就是用來著地的,打杵的上端安有一個月牙形的木塊,那是用來放扁擔的。</p><p class="ql-block">"打杵"(名詞)其實就是一個杠桿,在挑煤過程中它起兩個作用;一是挑擔時擱在不壓扁擔的空肩上,用上端的月牙從身后把另一邊肩膀上的扁擔勾住,在身前,則用手把打杵下端往下按,把身后的扁擔稍稍撬起,這樣就可以減輕擔子的重量,因為"兩肩挑"總比"一肩挑"要輕松一些;二是因為山路不平,挑重擔休息時不能把它放在地上,有了打杵,休息時就可把重擔平放在打杵上端的月牙型木塊上,人再用手扶穩擔子,就可以站立著休息了,所以,打杵是挑擔走山路的必備之物。</p> <p class="ql-block">傾刻間,跟在后面的挑煤者"喲喝、喲喝、喲喝……"的聲音此起彼落,一個一個地接龍,算是回答了前面領頭人的招呼:"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了……"。緊接著"啪、啪、啪、啪、啪、啪……"的聲音不斷,打杵們也紛紛地都立在了地上…,歇氣了!歇氣了!大家都原地站立著休息了!這種站立著休息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一般也就三五分鐘,主要的目的是把肩上的擔子左右右左地倒,讓肩膀輪換著休息,所以當地人又稱短暫的休息為"打杵"或"打一杵"(動詞)。</p> <p class="ql-block">我夾在隊伍中,學著大家的樣子,取下打杵,挪動擔子,想把它放在打杵端頭上,人站立著休息。然而,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由于初學打杵,掌握不好平衡,擔子兩頭好像打秋千一樣地晃動,我人也就跟著晃動,要不是貴姓扶住,人都差點倒下!</p><p class="ql-block">我緊咬牙關,努力地控制著晃動的擔子,讓它慢慢地平靜下來,這樣我也得到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不久,蛇形隊伍來到溝底,抬頭上望,那"之“字型陡坡呈現在眼前,遠看"之"字上的挑煤人,如同螞蟻搬食一般,一個接一個地慢慢往上爬,如同登天路一般。</p> <p class="ql-block">我隨著挑煤隊伍開始登"天路",挑煤者們走得很慢很慢。天路很陡,走在后面的人的腦袋常常會碰到走在前面人晃動著的花藍上。同樣,我的花藍也幾乎碰到我后面人的腦袋上。貴娃說,這坡雖然只有五里,但夠得爬!</p> <p class="ql-block">我埋著頭挑著擔,跟著隊伍一步一步艱難地往上挪,大家也是走幾步就要打一"杵",經過數次"打杵"之后,我們終于爬完了"天路"來到了埡口。</p><p class="ql-block">過了埡口往下行,路比較緩和,路旁出現一條小溪,溪邊是一片小樹林,因為地勢較平,挑煤者們都放下了擔子開始"大休",并在這里吃午飯。</p><p class="ql-block">我拿出玉米窩頭咬了一口,又干又硬,根本咬不動,喝一口溪水再使勁咬,只下來一小塊。貴娃看見,趕忙遞我一個摻有菜葉的飯團說,吃這個,你那個太硬要不得。于是他拿走我的窩頭,不知找誰借了個小鼎罐,丟進窩頭裝上溪水,架起柴火煮將起來。</p> <p class="ql-block">吃飯和休息將近花了一個小時,再挑煤上路,擔子輕了許多,步子也快了許多。不一會兒,只見由五、六個人組成的"專業"挑煤隊伍走了過來。說他們專業,是因為他們一年四季都行走在這條路上,都挑著煤擔在這條路上飛跑。因為他們不是農業社的務農者,而是住在街上的無業者,又不務農也無其它收入,就只好靠挑煤來賣掙錢討生活。</p> <p class="ql-block">他們在煤窯花4角錢買來100斤煤,挑回來在街上賣3塊錢左右,一趟下來就凈賺兩塊多,周而復始,一個月下來收入還很可觀。</p> <p class="ql-block">看看他們挑煤用的扁擔,和我們的大不一樣:長長的,那是用韌勁很好的雜木而非藍竹制成,比我們用的竹扁擔至少長一倍,它被制成像彎弓一樣的大弧形,同時,兩個端頭各釘2一4枚小木釘,那是用來固定花藍繩子防止它下滑的。</p><p class="ql-block">挑擔時扁擔兩端頭向上翹起,花藍繩索固定在端頭的木釘間,走動時由于弧形扁擔兩端受重而使兩端的花藍不停地上下跳動,隨著長扁擔的彈性而拋上又落下,專業挑煤者們則調整好自己的腳下,與扁擔同步而十分省力。</p><p class="ql-block">專業挑煤者們的步伐輕盈猶如腳下生風,行走如飛,他們肩上的長扁擔閃悠閃悠的,掛在扁擔端頭的花藍同步地上下,歡快的跳動著。</p><p class="ql-block">歡快的步伐,整齊的動作,他們更像是舞者。他們在跳舞!而不是挑煤。他們的出現,成了這條路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他們行進的速度讓我們這些"非專業"者望塵莫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傍晚,我們到達了來時擱米的住宿地,老板正在煮稀飯。山里人沒有正兒八經的廚房和灶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就是大屋中一個坑,稍加石圍便是灶,一來煮飯,二來烤火。地坑上方的樑上,一根帶鉤的粗鐵絲和幾根有鉤的小鐵絲,大鉤上吊著一個大鐵頂罐,小鉤上吊著大小不等的臘肉塊塊和香腸。</span></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間屋里,碼了半屋子黃色老南瓜,室外,寬大的屋檐下掛滿了未脫粒的金黃色玉米棒。貴娃悄色對我說,山里人不缺吃的,只缺大米和錢。</p> <p class="ql-block">主人邊煮飯邊告訴我們:玉米和南瓜是他們的主糧。每年開春后,拿個小鋤頭,背上一小背篼玉米種子,帶上干糧和水,上山種玉米,見泥挖一鋤,丟一兩粒種子埋上,只等秋后漫山遍野地去收。南瓜則是房前屋后,方園幾百米的范圍內栽種,也是等在秋后收老南瓜,一年下來人吃不完還可以喂豬。</p> <p class="ql-block">龍門陣擺著擺著,稀飯就煮好了,沒有下飯菜,一干人狼吞虎咽,很快就見了鍋底。老板又端來洗臉水,一張帕子又小又黑,一木盆水洗臉又洗腳。洗畢排排坐地上了"大床",說是大床,其實就是用數根小圓木離地二尺半梱綁而成,上面鋪上厚厚的一層稻草,稻草上面是席子,每人一床爛棉絮,十多個人擠一大床。</p> <p class="ql-block">貴娃跟我咬耳朵;“這床上虱子多得很!”我也管不了許多,和十幾個人擠成一長排,很快就入睡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吃完稀飯挑著擔子又上路了。這下來的路基本是平路和下坡,加上睡了一覺,感覺輕松了許多,但我還是渾身都疼,特別是肩膀和小腿,但我不能退縮,必須堅持下去。</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咬緊牙關,忍著疼痛,挑著擔子,夾在隊伍中間,艱難地上了路,一步一步地朝著家的方向前進。鄉親們為了照顧我,整個隊伍也都放慢前進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家里面各自的女人也背著背篼,聚在一起出發,前來接煤,兩支隊伍相向而行,在哪碰面就在哪接煤。相見后女人們會從自己丈夫的花藍里取出一些煤自己背著,以減負丈夫的負擔,然后一同返回。</p> <p class="ql-block">我和貴娃還沒有女人,當兩隊人馬碰面時,男人們歡呼起來,立即放下擔子迎接女人們的到來。我看到貴娃的哥嫂也在里面,他哥是來接貴娃的,同時他指著嫂子對我說,老王,讓她幫你背一點,松活一些。</p><p class="ql-block">我一聽這話,先是深感意外,然后是喜出望外,在我舉步維艱時來了救兵,實在是讓我感動。因為我知道,貴娃他哥嫂本是街上人,又有點小病,比不上農村人的身強體壯,能做出幫我接煤的決定實屬不易。</p> <p class="ql-block">嫂子也不做聲,徑直來到我的花藍面前,取出兩大塊煤背起就走,這使我好生感動。卸下一些煤塊后我頓感輕松了許多,腳下的步子也邁得更快了。</p><p class="ql-block">回到家已是傍晚,感忙燒一大鍋熱水抹澡,然后把換下來的所有衣褲放在鐵鍋里煮,以消滅帶回來的虱子,收拾完畢,貴娃又來喊我吃晚飯了。</p> <p class="ql-block">記得后來還有一次挑煤,只有我和貴娃兩人,貴娃穿的是草鞋,那是他自己編的,同時他也送了一雙給我,并說穿草鞋挑煤更輕松,走得也更快一些。</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也穿著草鞋去挑煤,開始時確實很輕松又起腳,我們走到一個半山腰,突見從路旁竹林里爬出一只大螃蟹在路上慢行,貴娃見狀說要落大雨了。</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挑煤返回時途中下起了大雨,我們挑著擔子急行,渾身都被淋濕了,腳上的草鞋經不住雨水浸泡,很快就爛成兩大塊,走起路來腳下一跶一跶的,很是礙事,無奈我只好脫下扔掉,赤著腳,居然也把煤挑了回來。(完)</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謝謝原創作者)</p> <p class="ql-block"> 王牧滋</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30日完稿于成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上林县|
怀安县|
乌审旗|
隆林|
屏南县|
阜平县|
万载县|
镇康县|
玛纳斯县|
京山县|
德阳市|
东乌|
旅游|
海兴县|
桐乡市|
莱芜市|
盐亭县|
广州市|
衡东县|
沙坪坝区|
开阳县|
吴旗县|
芒康县|
托克逊县|
桓仁|
镇康县|
梅州市|
中牟县|
年辖:市辖区|
夹江县|
昭平县|
南丰县|
伊宁市|
田东县|
海兴县|
江永县|
辽中县|
华坪县|
济南市|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