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場秋雨,把山西陽城縣北留鎮的皇城相府洗刷得干干凈凈。雨后的皇城相府,更顯得古色古香,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是清康熙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曾輔佐康熙朝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占地10萬余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是集官宅民居、宗祠廟宇、園林書院、紀念性建筑、防御工事為一體的明清雙城古堡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康熙在位61年,相府主人陳廷敬在朝為官53年,擔任康熙皇帝的講經老師長達35年,不僅是集滿漢文化于一身的大學者,更是康熙朝的股肱大臣??滴趸实墼叨荣澴u陳廷敬“房姚比雅韻,李杜并詩豪”,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理學家和詩人。</p><p class="ql-block">明清兩代陳氏家族涌現出41位監貢生,19位舉人,為官者38人,并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其中,有詩書流傳后世的36人,步入仕途者38人,官及京、粵、浙、川、陜、魯等十多個省區。陳廷敬(第九世)是這些官員中最為顯赫的一員。</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楹聯給予褒獎,陳氏家族也被譽為中國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陳廷敬官居高位,但是他的住宅按道理也不應該以皇城來命名,其實這也是有典故的。據說,當年康熙皇帝六次南巡中有兩次特意繞道晉東南陳廷敬府邸駐蹕,由此可看出陳廷敬當時的顯赫地位。皇帝居住過,所以“皇城”也由此而來。</p><p class="ql-block">又:民間傳當年陳廷敬在京為官,其母常念想去京城一看。陳廷敬因母年邁不便跋涉之苦,便在祖宅外建了一座城堡式莊園。百姓以為京城皇城就是如此,久之以“皇城”稱道。此為一說。</p> <p class="ql-block">說到相府,自明初胡惟庸案朱元璋廢丞相制后,至清入關延續明制仍不設丞相、宰相,更無“相府”。清代往往將“兩殿兩閣”(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文淵閣)大學士喻稱為“相”,實際在軍機處成立后未進軍機處的大學士并無太多權力,離宰相之實更遠。不過,作為帝師的陳廷敬多得康熙帝敬重眷顧卻是事實。</p> <p class="ql-block">陳廷敬的故居,如今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它不僅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國家5A級景區,還在2018年被評選為“中國黃河50景”。</p> <p class="ql-block">步入皇城相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御書樓的金碧輝煌。這座樓在陽光下顯得更加耀眼,似乎能照亮歷史的每一個角落。</p><p class="ql-block">御書樓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因樓上珍藏有康熙皇帝御書“午亭山村”匾額和“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楹聯而得名。康熙的題贈是對陳廷敬一生功績和操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p> <p class="ql-block">走過御書樓,來到中道莊。這座巍峨壯觀的建筑,是陳廷敬的宅第,也是陳廷敬拜相入閣、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修建的。中道莊含意:一是自古以來,在樊水河畔,上有梅莊,下有三槐莊,皇城處于中間地段,故名中道莊;二是說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場,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莊”。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賜恩德,世代不絕。</p> <p class="ql-block">功德牌坊是進入皇城相府后最為醒目的牌坊。它是陳廷敬官居吏部尚書時奉康熙皇帝圣旨而建。</p><p class="ql-block">入院第一座牌坊是一座大牌坊,四柱三樓,通體石雕而成,基周瑞獸相擁,坊額雕龍刻鳳,氣勢恢宏、壯觀,正面上方刻有“冢宰總憲”四個大字,對陳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摆T住笔窃紫嗟膭e稱,“總憲”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陳廷敬先后在朝擔任四部的尚書,后入閣拜相,成為一代名臣。兩邊的偏門上分別刻有“一門衍澤”和“五世承恩”八個大字,“衍澤”指陳氏家族五代都受到了皇帝和朝臣們的恩澤和扶持,“五世承恩”則表達了陳氏家族對國家和民族事業所做出的貢獻和感恩之情。再下邊為陳廷敬兄弟、子侄們的官職名稱。</p> <p class="ql-block">小功德坊建于清朝順治年間。兩柱一門的石牌坊上,上面刻有圣旨二字,圣旨下是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兄弟與多排的人名和官職,彰顯了陳氏家族的顯赫功名。</p><p class="ql-block">在大功德坊未建成之前,小功德坊是陳氏家族的榮耀和標志。</p> <p class="ql-block">大學士第又稱相府院,是清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的府邸。整體建筑布局為前堂后寢,由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組成。前院為迎客廳,中院為起居室和書房,后院因康熙皇帝曾下榻居住,又稱為康熙行宮。</p> <p class="ql-block">走進大門,一堵“麒麟獻瑞”照壁展現在眼前,照壁中間雕刻有麒麟吐玉,寓意吉祥如意,子孫后代繁榮昌盛。四周雕有奇花異草,四藝八寶,雕工精細,內容豐富。相傳其內容為一幅字聯,有文人墨客破譯為“鵲報進士及第,麟鳴冢相輝光”,橫額為“喜臨門”。</p> <p class="ql-block">點翰堂位于大學士第之正堂,通過陳廷敬住過房院,就進入了點翰堂?!包c翰堂”是康熙帝到皇城相府時,親筆點定陳廷敬三子陳壯履為新科翰林而題名。也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多次作為會試主考官,為國家選拔棟梁之材的獎賞。</p><p class="ql-block">至今其金字“點翰堂”的匾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精研書史知今古</p><p class="ql-block">慎典絲綸見泰平</p><p class="ql-block">這是康熙皇帝為點翰堂題贈的楹聯。</p> <p class="ql-block">自康熙皇帝御賜點翰堂牌匾以來,相府迎賓大廳改名為點翰堂?!包c翰堂”兩邊的“博文約禮”與“龍飛鳳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賜。</p> <p class="ql-block">“博文約禮”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文學才華博大精深、以禮自尊、品格高尚的贊美。</p> <p class="ql-block">“龍飛鳳舞”則是稱譽陳廷敬的人品及其書法氣韻奔放、舒展灑脫,并含有龍為君、鳳為臣、鳳隨龍舞、君臣和睦、綱常有序的寓意,反映了陳廷敬與康熙皇帝濃濃的師生情誼與君臣關系。</p> <p class="ql-block">康熙在皇城相府點翰堂后的下塌之處。</p> <p class="ql-block">小姐院,位于皇城相府的東南角上,是陳廷敬三個女兒及孫女陳靜淵等人居住和活動的地方,北正房是一個二層建筑,叫“閨房“或“繡樓”,是陳家小姐的起居室,東西廂房是女仆和貼身丫鬟的住處。南房為過廳,與風景優美的西花園相通。</p> <p class="ql-block">細看小姐院屋頂的建筑式樣,卻與皇城相府其他院落的屋頂大相徑庭。這種屋頂叫做“卷棚頂”,前后屋坡的相交處呈弧形曲面,沒有屋脊和脊獸,好像一張巨大的弓俯臥在屋頂,卷棚頂是等級較低的一種屋頂形式,但是,這種屋頂線條柔和,造型優美,常被用于皇家園林的建筑中,在傳統民居建筑十分少見。小姐院完全采用這種沒有楞角的卷棚頂形式,傳達著兩層寓意:一是陳氏家族女子必須溫柔賢淑、恪守婦道;二是顯示出陳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倫理意識。</p> <p class="ql-block">整座皇城相府數干米高大的外城墻都是直來直往,巨型條石方方正正,有愣有角。但唯獨到了小姐院的這一段城墻,卻罕見地呈現了一段漂亮的弧形,暗寓陳家女子溫潤賢慧,賢良淑德。</p> <p class="ql-block">西花園是一座集江南園林和北國風光不同風韻于一體的官宦私家園林,因其位于皇城相府的西部而得名“西花園”。園內有假山、魚池、花圃、回廊等點綴其間,相映成趣,沿山徑盤曲而上,頂部建望月亭,向西則可攀登至城墻頂部。</p> <p class="ql-block">回廊。</p> <p class="ql-block">在花園的中心,有一個形似珠蚌的魚池,內有兩股清泉汩汨噴出,形成一串串水泡,極似珍珠,故稱“珠潭蚌池”。人們常說蚌能生珠,這里暗喻小姐是陳家的掌上明珠。</p> <p class="ql-block">蚌池左邊有一架秋千,這是足不出戶的陳家小姐們唯一遺留下來的健身設施。蚌池右邊的假山據說是模仿泰山的形狀堆砌而成的,古有“泰山看日出,西園望月升”的佳句。但秋千蕩得再高,也高不過城墻;鮮花開得再艷,也只能被關在深深庭院?!巴ピ荷钌钌顜自S,幾多悲歡幾多愁”,這種深入骨髓的悲涼,大概只有當年的陳家小姐們才體會得到。</p> <p class="ql-block">望月亭。</p> <p class="ql-block">望河亭是欣賞皇城相府全景的最佳觀賞點之一,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陳家女眷們觀賞戶外風光的地方。西邊那條小河叫樊溪,它像一條漂亮的玉帶,從城墻外緩緩流過。站在亭中可以觀賞到河畔的景色。亭柱上原有一副楹聯:“城中景,城外景,景中有景;亭上人,亭下人,人上有人。”這副楹聯描述了封建社會女子地位低下和她們登上望河亭四處觀望時的復雜心理。</p> <p class="ql-block">西花園南部有管家院,因是相府的管家居所而得名。院門的磚雕匾額鐫刻“篤誠”二字,是皇城相府選拔管家的用人標尺,凡為人處世不講誠信之人不可被陳家錄用。在管家院北房背后有一座暗筑于花園假山下的小黑屋,名叫“面壁思過室”,是相府主人專為觸犯家規、家法者所設置。</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外城中的止園花園。</p> <p class="ql-block">止園是相府中最大的園林,占地1.1萬平方米。是文人墨客怡情養性,飲酒作詩的理想場所,建于清順治朝。止園意為“嘆為觀止”、“高山仰止”、“行而知止”之意。</p> <p class="ql-block">穿過中道莊,眼前出現了一片連綿的斗筑居府院。斗筑居是皇城相府的內城,由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6年建造,建筑分祠廟、民宅和官宦邸三類,風格迥異。斗筑居為避戰亂而建,依山就勢,東高西低,巍峨壯觀。當時,朝廷腐敗,戰事頻繁,作為晉商文化的早期代表,富甲一方的陳氏家族經常遇到各種襲擾,為了給家族創造一個和平安靜的世外桃源,也為了給鄉鄰們提供一處臨時避難場所,陳昌言取“小小斗筑,足可容膝”之意,修建了“斗筑可居”。城內大型院落八處,房屋數百間,層樓疊院,錯落有致,依山就勢,鱗次櫛比,集古代民居和城防工事于一體,堪稱一座豐富多彩的明代古建藝術博物館。斗筑居東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設五門,墻頭遍設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樓,并在東北、東南角制高點建春秋閣和文昌閣。</p> <p class="ql-block">俯瞰斗筑居。</p> <p class="ql-block">中和居。</p> <p class="ql-block">“快到了,前面就是春秋閣”,年過八旬的老兩口兒,奮力前行,不輸后人。</p> <p class="ql-block">春秋閣是供奉關帝圣君的地方。關帝即三國時期的關羽,以“義”著稱于世。陳氏家族建閣供奉關帝,既是對封建道德忠孝節義的推崇,也是祈求關帝護佑族人世代平安。</p> <p class="ql-block">文昌閣供奉著文昌帝,文昌帝君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主宰文運功名的神,陳氏家族修建內城時,在城墻險要位置建造文昌閣,供奉文昌帝君,后來陳氏家族果然科甲鼎盛,人才輩出,被稱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大家族。</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是河山樓。河山樓,取“河山為囿”之意。建于明代崇禎五年。由于明末天下大亂,烽煙四起,陳家為防御亂兵侵擾,建起了河山樓。河山樓高百尺,人稱百尺河山樓,是皇城相府內最高的建筑物。樓分為七層,樓內有樓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難。三層以上有窗戶,樓頂建有垛口、堞樓;底層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備有碾、磨等生活設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據說,河山樓建成后,曾遇到過亂兵圍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陳氏家族避難于樓內,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河山樓全部用石砌成,歷時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內,雄姿偉岸,可謂是一大奇跡。河山樓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也是晉城陽城縣的地標。</p> <p class="ql-block">固壘是位于內城斗筑居城墻上東北與東南角最高點春秋閣與文昌閣之間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上下共五層,分南北兩部分,共一百二十五孔,是河山樓的附屬工程,戰亂時主要用來駐扎家丁和家兵。</p> <p class="ql-block">“皇上駕到,大學士陳廷敬接駕!”每天上午,在高八度的吆喝聲中,皇城相府的大型開城儀式《迎圣駕》準時上演。再現當年的場景,給人一種穿越般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走進陳廷敬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相府的主人陳廷敬(1638-1712),原名陳敬,順治十五年高中進士,為了與同榜的另一位進士陳敬相區別,被清世祖順治帝特賜“廷”字,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清順治戊戌科.(1658年)進士。在朝為官53年,升遷28次,歷任禮部侍郎和吏戶刑工四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都察院在都御史、文淵閣大學士,官居一品。在風云變幻的康熙政壇,陳廷敬被評價為“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堪稱傳奇。</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慧眼識人,對陳廷敬的品德與才學極為贊賞,委以重任。短時間內,陳廷敬分別在禮、吏、工各部和都察院任主要職務。然而,職務的飆升遭到同僚的嫉妒。在官場波詭云譎的風險中,陳廷敬秉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儒生典訓,機智地躲避漩渦。他輔佐康熙王朝53年,做到了“主信徐服,善始善終”。</p> <p class="ql-block">陳廷敬被當代史學界譽為清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詩人、編輯家、理學家、書法家、音樂家,學識淵博,文采優長;集諸家于一身,居高位而多才。他所編官書有《清世祖實錄》、《清太宗實錄》、《政治典訓》、《方略》、《一統志》、《佩文韻府》、《明史》、《康熙字典》等。</p> <p class="ql-block">走進中華字典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公元1710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陳廷敬受命與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共同負責主持編輯《康熙字典》。當時的陳廷敬已經72歲高齡,既是內閣宰相,又是當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編修工作后,力辭官職獲準,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專事《康熙字典》編輯。就在這時,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突患重病,臥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編修,全部落在陳廷敬一人身上。</p> <p class="ql-block">《康熙字典》,是中國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書42卷,字數達47035個,比明代《字匯》多13000多字,是中國當時的字書之最?!犊滴踝值洹肥且徊亢昶拗?,它對中國古代漢文字的研究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很大。這部字典取材豐富,文化內涵頗為深、廣,具有辭典的作用,可稱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書所失收的字,成為一部經典傳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陳廷敬在編輯《康熙字典》的過程中,精選了30多人的編輯班子,日以繼夜,嘔心瀝血,就在字典初具規模時,陳廷敬于公元1712年4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書,也未能參與成書時康熙天子舉辦的大型慶典,但他的貢獻卻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編輯過程中,康熙天子曾巡視書局,看到白發老人陳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頗為感動,立即潑墨揮毫,奮筆疾書,為陳廷敬寫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額和“春回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的楹聯,對陳廷敬的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康熙還動情地說:“朕特書此匾與卿,自此不再與人寫字矣”。</p> <p class="ql-block">經過六年的努力,這部大型字書問世,康熙對這部巨秩以“善兼具美”予以評價,同時以自己的年號為這部工具書命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書。</p> <p class="ql-block">在陳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間,居官者達16人之多,出現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編一典《康熙字典》的盛況。</p> <p class="ql-block">陳氏自三世祖陳秀進入仕途,就十分注重清廉自守,并且留下家訓,傳示后人。</p><p class="ql-block">陳氏家訓在陳廷敬身上被發揚光大。康熙皇帝曾贊譽陳廷敬的人格品德寫過:“禮義傳家訓,清新授紫毫”。“禮義傳家訓”就是指陳氏家族把禮義道德作為家訓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陳廷敬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別注重教育家人后輩保持清廉之風。他告誠陳氏家族的子民耐得清貧始做官。如果耐不得清貧,不可求官。這是陳廷敬一生始終奉行的為官之道,也是他留給后人的至理名訓。</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走在皇城相府的每一個角落,我們不僅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智,更看到了他們對文化的熱愛和尊重。他們的生活雖然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他們對文化的追求和對家族的榮耀的追求卻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在皇城相府,無論是踽踽而行,還是駐足瞻觀,那濃郁的歷史氣息無時無處不浸入心脾,勾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陳廷敬病逝,享年74歲,康熙特命皇三子誠親王胤祉率滿漢文武大臣前往祭奠,為御賜挽詩,其中有'世傳詩賦重,國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辭別。然后遣官護喪歸葬故里。</p> <p class="ql-block">陳廷敬紀念館的結束語是這樣寫的:</p><p class="ql-block">清貧耐得始求官,修德立志先守廉。</p><p class="ql-block">陳廷敬一生勤奮、節儉、廉潔、自律,希望能給廣大游客特別是黨員干部帶來廉潔從政的人生啟迪。借鑒古人之智,感悟為官之道,明白做人之理,恪守清廉之本,決心做一個為民謀利、克已奉公、冰清玉潔的人民公仆。</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食窍喔粌H是一處歷史的遺跡,更是一座文化的瑰寶。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國的歷史文化,也讓我們更加珍視和尊重我們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在歷史的回音中,我們不僅聽到了過去的榮耀與輝煌,更聽到了未來的希望與期待?;食窍喔臍v史與文化價值,不僅僅在于它的建筑和陳設,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每一次的游覽,都是一次對歷史的追溯和對文化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了解過去的歷史和文化,更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在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也可以激發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8日拍攝于山西陽城縣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友情鏈接:</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yduwu2z" target="_blank">郭峪古城</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yfeerqj" target="_blank">夜色中的璀璨明珠:山西郭峪古城的迷人夜景</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永和县|
靖州|
昭平县|
墨脱县|
安福县|
休宁县|
丰城市|
泸州市|
子长县|
高青县|
仙居县|
肥乡县|
景泰县|
华阴市|
临泽县|
邻水|
稷山县|
神池县|
韩城市|
泊头市|
石屏县|
南充市|
靖安县|
宣恩县|
大化|
弥渡县|
赤城县|
海伦市|
泽州县|
吴川市|
乐亭县|
镇雄县|
荔波县|
工布江达县|
乌兰浩特市|
石河子市|
理塘县|
手游|
青铜峡市|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