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導(dǎo)游說來波黑就是來看橋</p><p class="ql-block">第一站 德里納河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波黑的維舍格勒“石頭城”,有一座德里納河橋,是一座11孔橋,是以前南斯拉夫諾貝爾獎文學(xué)獎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小說《德里納河上的橋》命名,2007年收入世遺。</span></p> <p class="ql-block">該碑上刻的是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伊沃安德里奇塑像</p> <p class="ql-block">這座橋是1571年由奧斯曼帝國高官穆罕默德·帕夏·索科洛維奇下令建造并用其名字命名的索科洛維奇橋。大橋橋身長179.50米,共有11個石拱,每個石拱跨度11至15米,是當時連接波黑和伊斯坦布爾貿(mào)易通道的重要橋梁。</p><p class="ql-block">獲得1961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前南斯拉夫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其代表作《德里納河上的橋》就是以這座古橋為歷史背景。作品的時間跨度從1516年寫到了1914年,史詩般地描寫了巴爾干半島、塞爾維亞四百年間的歷史和滄桑。</p><p class="ql-block">安德里奇因?qū)懥恕兜吕锛{河上的橋》的小說而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古橋因他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故而古橋命名為德里納河橋。維舍格勒小鎮(zhèn)又因安德里奇和古橋而聲名鵲起成為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進入城門是奧地利風(fēng)格的中央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廣場上高大的雕塑就是伊沃安德里奇。</p> <p class="ql-block">這座雕塑應(yīng)該是穆罕默德·帕夏·索科羅維奇。</p> <p class="ql-block">這兩位中一位像是阿拉伯人,另一位像是奧斯帝國的人,預(yù)示著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要和平相處。</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拉丁橋</p><p class="ql-block">拉丁橋坐落在一個古老城市——薩拉熱窩。</p><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是波黑的首都。薩拉熱窩是一座群山環(huán)抱,風(fēng)景秀麗的古城,是一座充滿了歷史厚重感的城市。兩大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三大民族(塞族、克族、穆族)、四大宗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p><p class="ql-block">其因引發(f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被稱為“ 歐洲火藥庫”,二戰(zhàn)后歐洲最激烈的局部沖突 到波黑戰(zhàn)爭更使其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如今因為多種族多宗教共存而獲得“ 歐洲耶路撒冷 ”之稱。連年爭戰(zhàn)使一個小鎮(zhèn)成為名聞天下的城市,并成為各派力量爭奪的焦點,最終變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首都。</p><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的米里亞茨河上有諸多橋,其中最有名的是拉丁橋,它只是一座普通的橋,確被記錄了史冊。</p> <p class="ql-block">名氣很大的拉丁橋</p><p class="ql-block">拉丁橋的舊稱是普林西普橋。這座橋是奧匈帝國的帝位繼承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殺害的薩拉熱窩事件的現(xiàn)場。1914年,在這座橋的北側(cè),大公夫妻被暗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dǎo)火索。</p> <p class="ql-block">這是遇難者乘坐的汽車</p> <p class="ql-block">遇難現(xiàn)場的腳印</p> <p class="ql-block">遇難事件小型展館。</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的汽車在行駛途中拍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有“一半城市 一半墳?zāi)埂敝Q,經(jīng)歷太長時間的戰(zhàn)亂,是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特別是1992年的獨立戰(zhàn)爭,無數(shù)將士與貧民死于戰(zhàn)亂流離失所。</p> <p class="ql-block">用過午餐后導(dǎo)游帶我們逛街,經(jīng)過非常熱鬧充滿中東風(fēng)情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終于在銅匠街找到了鐵匠鋪的兒子,店鋪上寫著“歡迎中國朋友”</p> <p class="ql-block">到清真寺院內(nèi)第一眼就看到一座和宣禮塔一樣高挑的鐘樓,也是電影《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中一處重要的場景,是游擊隊員與德軍交火的制高點,游擊隊員從這座鐘樓上游繩而下撤退。</p><p class="ql-block">記憶中的電影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有浮現(xiàn)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這也是戰(zhàn)爭留下殘骸,應(yīng)該有年頭了。</p> <p class="ql-block">東西文化分隔線</p><p class="ql-block">古城里東西長街的地面上,畫有一地標線。這地標線將城市分割成了兩種風(fēng)格,一邊是奧斯曼中東風(fēng)情,一邊是奧匈帝國的歐洲氣息,這條線也算是一條東西方的文化分界線。東方是伊斯坦布爾,強大的奧斯曼帝國,西方是維也納,榮耀的奧匈帝國。</p><p class="ql-block">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匯,可以碰撞出來熠熠生輝的文化,但同時也是雙刃劍,它也能拉來民族仇恨,宗教分歧,于是薩拉熱窩也被成為巴爾干的“火藥桶”</p> <p class="ql-block">路的西邊是充滿歐洲氣息的商業(yè)街。</p> <p class="ql-block">在薩拉熱窩小小的老城逛一圈,你一定能找到伊斯蘭教、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這四大宗教信仰的教堂。不同的民族不同,信仰的主義各不相同,卻又能和平共處,互不相擾,可以說是全世界都少見。</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河橋</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納河上架有不少橋,不遠處河橋邊上是薩拉熱窩的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這橋很特別,岸邊就是薩拉熱窩美術(shù)學(xué)院,仔細有一標牌標有某國家(記性不好忘了)贊助建造的美術(shù)學(xué)院及這座奇特很有藝術(shù)范的橋。</p><p class="ql-block">戰(zhàn)爭將這座炸的千瘡百孔,重建需要資金援助,加入歐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拉丁橋。</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是一個讓人震撼讓人留戀的地方。它被群山環(huán)抱、風(fēng)景秀麗、歷史厚重;但又飽受戰(zhàn)爭的瘡痍,幾個世紀的戰(zhàn)亂讓這座歷史名城受盡磨難。如今戰(zhàn)殤已成過去,坐落在谷邊水畔的薩拉熱窩,呈現(xiàn)出一片祥和與安寧。</p><p class="ql-block">“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是世界人們的吶喊。</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橋 莫斯塔爾老橋</p><p class="ql-block">莫斯塔爾小鎮(zhèn)以一座古老石橋著稱。莫斯塔爾當?shù)卣Z意為“橋的城市”,它也因一座有427年歷史的古老石橋而聞名。老橋始建于1566年,毀于1993年的波黑戰(zhàn)爭,于2004年重建完成。這座橋橫跨流經(jīng)莫斯塔爾老城市中心的內(nèi)雷特瓦河,橋?qū)?.55米,橋長27.34米,橋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橋兩端各有一個石砌橋頭堡,宛如一彎月亮掛著天空,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從停車場一路走了,見戰(zhàn)爭留斷墻殘壁,其實馬路上的建筑物上的墻面上隨處可見彈痕。</p> <p class="ql-block">不同于其他城市,莫斯塔爾最迷人的是它古雅悠閑風(fēng)情。走在帶有歷史痕跡的狹窄石板路上,兩邊是各種波黑的傳統(tǒng)工藝店和古董店。四周的人們沒有大城市的急躁,都安詳而閑適,在這樣的街邊喝杯咖啡,吃點小吃。</p><p class="ql-block">我們也不例外選擇在這小鎮(zhèn)吃午餐,一邊賞景,一邊吃吃飯,一邊聊聊天,特別愜意。</p> <p class="ql-block">沿著小石橋一路走去,滿街都是小鋪。</p> <p class="ql-block">錯落各異的石屋。</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爾橋已經(jīng)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古橋被稱為“凝固的月亮”,是莫斯塔爾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古橋由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下令,建于1566年,在當時成為世界上最寬的人工拱橋。老橋?qū)⒕幼≡诤觾砂兜哪滤沽肿搴涂肆_地亞族居民聯(lián)系在了一起。古橋的兩邊,一邊住著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一邊住著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地亞族。</p><p class="ql-block">在1993年的波斯尼亞戰(zhàn)爭期間被摧毀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開始重建,2004年重新對外開放。安原圖重建,選用被炸成碎塊的石材,不夠時再挑選相同的石材補上。</p> <p class="ql-block">奈萊特瓦河從它的中間流過,河上是最著名的地標——莫斯塔爾橋,連接橋的兩邊街道,一邊住著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一邊住著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地亞族。</p> <p class="ql-block">橋的另一頭的街具有阿拉伯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老的石板橋上能體會當時人聲鼎沸熱鬧的情景,如今已經(jīng)成為觀光客聚集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古城并不大,主干道兩側(cè)都是工藝品小店。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生活在同一城里,做著同一種生意,真是不可思議。這就是波黑聯(lián)邦和塞族共和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磐安县|
雷州市|
永嘉县|
措勤县|
和平区|
宜章县|
长治县|
彰武县|
安西县|
咸丰县|
南和县|
双峰县|
通州区|
宿松县|
綦江县|
玉田县|
泗阳县|
绥宁县|
普安县|
正镶白旗|
手机|
濮阳县|
固原市|
迁安市|
柳林县|
吉安市|
马关县|
玉田县|
手游|
拜泉县|
凤台县|
胶州市|
商城县|
竹山县|
潢川县|
新安县|
古蔺县|
若尔盖县|
屏东县|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