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養(yǎng)生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心。</p><p class="ql-block">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本自具足的。</p><p class="ql-block">人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心,是健康的根本</b></p><p class="ql-block">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p><p class="ql-block">心凈則身凈。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調節(jié)心性需要學習圣賢傳給我們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p><p class="ql-block">因為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就會有正確的行為,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p><p class="ql-block">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p><p class="ql-block">與其相信藥物,不如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p><p class="ql-block">中庸,是養(yǎng)生的根本原則。順應自然是養(yǎng)生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那么人如何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p><p class="ql-block">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p><p class="ql-block">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p><p class="ql-block">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之失正常。</p><p class="ql-block">煩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p><p class="ql-block">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人的健康,離不開這兩大因素</b></p><p class="ql-block">“主發(fā)謂之機”,主管發(fā)射的那個部位就叫機。箭在弦上要發(fā)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fā)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fā)事件。</p><p class="ql-block">機就是這么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fā)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墒怯|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p><p class="ql-block">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xiàn)出來,人就進入了“病” 的惡性循環(huán)當中。</p><p class="ql-block">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循環(huán)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p><p class="ql-block">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p><p class="ql-block">癌癥病在現(xiàn)在人們的心里等于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癥,那么對于病人來講,就等于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于留下了生機。</p><p class="ql-block">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p><p class="ql-block">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癥而治,你就有有機會康復。</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找到生機,對癥而至</b></p><p class="ql-block">養(yǎng)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p><p class="ql-block">怕死者陽氣不足,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p><p class="ql-block">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很多重病或絕癥,都只有一個理由:恨。</p><p class="ql-block">當這恨沒了,病也會一起消失。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p><p class="ql-block">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p><p class="ql-block">一、足夠的氣血;</p><p class="ql-block">二、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p><p class="ql-block">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p><p class="ql-block">人生以氣血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郁于內,肝先受傷。</p><p class="ql-block">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p><p class="ql-block">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p><p class="ql-block">二、以藥石、按摩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p><p class="ql-block">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p><p class="ql-block">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干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運動有兩點禁忌:</p><p class="ql-block">一、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p><p class="ql-block">二、不能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運動。</p><p class="ql-block">運動的作用有二:</p><p class="ql-block">一、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p><p class="ql-block">二、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p><p class="ql-block">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p><p class="ql-block">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p><p class="ql-block">午時屬心,此時可散步一刻鐘,閉目養(yǎng)神,則心氣強。</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一個修養(yǎng)身心的方法:靜養(yǎng)法</b></p><p class="ql-block">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p><p class="ql-block">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p><p class="ql-block">環(huán)境對人養(yǎng)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么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里,會把痼疾養(yǎng)好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松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yǎng)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fā)活力。</p><p class="ql-block">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p><p class="ql-block">人在松靜的狀態(tài)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p><p class="ql-block">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p><p class="ql-block">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fā)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tǒng)在工作,不要一出現(xiàn)這些癥狀就濫用藥物,否則這些藥物就會破壞你自身的修復功能。</p><p class="ql-block">一旦你的修復功能減弱或喪失,那你就把命運交給這些藥物了。</p><p class="ql-block">只要癥狀不嚴重,最好的辦法是靜養(yǎng),安心靜氣讓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疾病的修復工作。</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慎用藥物,讓我們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功能恢復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p><p class="ql-block">但愿您能夠擁有這份自信,一生健康幸福!</p><p class="ql-block">其實我們人體本來就具有自愈力,它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發(fā)出來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四種增加人體自愈力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1、休息</p><p class="ql-block">勞累時,休息是恢復體能是最有效方法。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yǎng)。可見養(yǎng)的作用特別重要,這種養(yǎng)包括充足的休息和有規(guī)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2、運動</p><p class="ql-block">運動能治愈很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p><p class="ql-block">3、營養(yǎng)</p><p class="ql-block">營養(yǎng)在中醫(yī)里也叫做水谷精微,意思是食物消化后能被人體吸收的、對人體有益的精華部分。</p><p class="ql-block">道醫(yī)認為:藥補不如食補。所以營養(yǎng)對身體很重要,而對于處于恢復中的人體尤其重要。</p><p class="ql-block">4、心態(tài)</p><p class="ql-block">人是身心統(tǒng)一的動物,身體和心靈組成了人的整體。身體是心靈的載體,心靈是身體的指揮。如果指揮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問題,身體的各個器官就不能很好的工作。</p><p class="ql-block">身體是心靈的一個表象,如果我們把疾病歸為身體出了問題,我們治療的就是癥狀,而我們永遠解決的是癥狀,沒有解決癥狀背后真正的原因。病來病去,病來不去,病去還來,都只是暫時解決了問題。</p><p class="ql-block">那到底是誰在決定我們的生命?是誰在決定我們的身體?</p><p class="ql-block">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體中都有位“神醫(yī)”跟隨,“神醫(yī)”在哪里我們是能看到的。</p><p class="ql-block">比如:我們身體上劃了口子流了血,但不會血流不止,血會自己凝固。為什么?是我們自身的自愈能力。我們不需要告訴血液讓它快凝固,傷口快愈合。</p><p class="ql-block">這就是這位“神醫(yī)”,他的力量是最強大的。</p><p class="ql-block">道家認為,這是“道”;佛家認為,這是“如來”,那為什么我們這個“道”不起作用呢?因為背道了。</p><p class="ql-block">“道”怎么才能產生作用呢?就是回到“道”中去,回到康復的“道”中去。</p><p class="ql-block">當我們真正回歸的時候,“道”就起作用了,身體內在的自愈能力、康復能力就開始啟動了,我們的身體就自然健康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佛山市|
乌鲁木齐市|
涞源县|
门源|
南康市|
宁晋县|
保康县|
锦屏县|
阿勒泰市|
彰化县|
赞皇县|
太保市|
沙湾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宜都市|
桂林市|
山阳县|
合阳县|
措勤县|
广河县|
张掖市|
宝鸡市|
三台县|
凤阳县|
抚顺市|
凌海市|
张掖市|
临高县|
怀集县|
濮阳县|
金坛市|
鄂伦春自治旗|
景洪市|
新丰县|
栾川县|
安吉县|
循化|
龙陵县|
湖南省|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