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28日,應同學建中結伴之約,赴黃岡市團風縣林家大灣瞻仰林彪元帥故里,實現倆人多年夙愿。</p> <p class="ql-block"> 建中開車穩路線熟,避開交通偏堵的漢施線路段,借江北快速路向東行駛。大批新地標,亦在向前延伸。市內輕軌線已聯通陽邏。在建的新州雙柳長江大橋北岸橋墩,已樹起100多米高。據說新橋又要創紀錄。值得期待。</p><p class="ql-block"> 武漢向東布局發展的步子挺快。幾年未見,市區至陽邏這一程,舊貌換新顏。</p> <p class="ql-block">墻面磚色格外深</p> <p class="ql-block">將星閃耀正年輕</p> <p class="ql-block"> 80多公里距離,一個多小時車程,過新州,到團風,直達心中久仰的林家大灣。</p><p class="ql-block"> 入口欄桿處,有一人值守兼售票。告示標注,門票50元,60歲以上者享半票。我們自稱享受優惠年齡,他也未查身份證,掃碼收款,扯一張票兩人共用即放行。進村就是停車場,游人自駕者居多。</p> <p class="ql-block">靜心瀏覽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林氏宗親贈塑像</p> <p class="ql-block">風華正茂戎裝照</p> <p class="ql-block">林氏三杰宗親敬</p> <p class="ql-block">添磚加瓦全盡心</p> <p class="ql-block"> 入口欄桿處,有一人值守兼售票。告示標注,門票50元,60歲以上者享半票。我們自稱享受優惠年齡,他也未查身份證,掃碼收款,扯一張票兩人共用即放行。進村就是停車場,游人自駕者居多。</p><p class="ql-block"> 村貌純樸自然,西北依鳳凰,白羊兩小山,南臨大水塘一口。</p><p class="ql-block"> 映入眼簾稍為規整點的建筑,為林家大塆軍事展覽館。此館是熱心中小企業,村民捐資修建的,石牌上鐫刻著捐贈者的姓名。以上特點顯示,整個展區多屬民辦性質。</p><p class="ql-block"> 館內主要以圖文資料為主,側重介紹了林彪的一生。實物展品少。此外,偉人塑像,十大元帥紀念瓷像,各野戰軍將帥書藉等有售。</p> <p class="ql-block">元帥正裝禮服照</p> <p class="ql-block">金色章冊彰元勛</p> <p class="ql-block">浩瀚文字鐫戰功</p> <p class="ql-block">元勛成材指路人</p> <p class="ql-block">邊看邊記印象深</p> <p class="ql-block">英武塑像居正中</p> <p class="ql-block"> 我與建中緩緩挪步,認真閱讀每幅展板內容。</p><p class="ql-block"> 林彪原名林育蓉,考黃埔軍校后改名用了一生。他少年讀書,曾親聆董必武,陳潭秋教誨,后受堂兄張浩影響,步入畢生為黨從戎的道路。從黃埔到北伐,上井崗山。21歲,被朱毛仼命當團長。28歲,成為紅四軍軍長。后任紅一軍軍團長。抗日戰爭,任115師師長,指揮取得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仼東北民主聯軍,四野司令員,他與戰友一道,取得“三大戰役”有其二,從東北一路揮師到解放海南島。1955年,因戰功卓著,被授予元帥銜,排名于“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之后的第三位。</p> <p class="ql-block">同胞兄妹人數多</p> <p class="ql-block">老兵贈旗齊致敬</p> <p class="ql-block">鄉親盛贊評價高</p> <p class="ql-block"> 1971年9月13日,林彪的歷史,被定格于這一天。</p><p class="ql-block"> 然而,除“文革期間”的定性說法之外,社會仍存有許多猜測,甚至疑惑不解。前幾年,我朋友曾到濟南李作鵬家中拜訪,獲刑后釋放的老人對毛主席感情至深,并教育后輩永遠跟黨走。這里,不作展開。</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有傳一些展覽館或媒介,在展示十大元帥時,恢復了林彪的圖像,既說明對他歷史功績的認可,同時也是堅持實事求是。奉命撰寫《林彪傳》的作者劉家駒透露,林彪之女林豆豆,上世紀80年代,恢復了軍籍,黨籍。</p><p class="ql-block"> 開國大將黃克誠同志說,林彪功過是非,必須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我認為,十分公允準確。畢竟,千秋功罪,任人憑說。</p> <p class="ql-block">背景顯赫四姐妹</p> <p class="ql-block">作家與豆豆會面記</p> <p class="ql-block">土房窄屋出英豪</p> <p class="ql-block">將軍陣列皆非凡</p> <p class="ql-block">病號健康多寓意</p> <p class="ql-block"> 林彪家族為新中國獻身的兄弟子侄多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林彪堂兄林育英(化名張浩,曾任129師政委,劉伯承時任師長。張浩1942年病逝于延安)。堂兄林育南,(長期從事黨的工運領導工作,后遭敵捕,寧死不屈,1931年就義,年僅33歲)。</p> <p class="ql-block">壯志未酬身先死</p> <p class="ql-block">寧死不屈氣節硬</p> <p class="ql-block">英勇就義浩氣存</p> <p class="ql-block">異國養傷獻良策</p> <p class="ql-block">未經證實也傳奇</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現存幾處林彪,林育英舊居,出生地,帥門等房宅,基本是復制土坯瓦房,湖北農村傳統樣式。過往,曾被日軍焚毀,“9.13事件”后,又人為扒掉過。現僅恢復部分供觀覽。</p><p class="ql-block"> 時值初冬,葉黃草枯。我們在距林家大塆不遠處,見新辟大停車場已竣工,公路迎面新建起豪氣門樓,金字題名。這,意味著旅游景區開放許可。春天來臨,芳草萋萋,元帥故里,將會迎來更多的仰慕者。</p> <p class="ql-block">林氏后輩手書稿</p> <p class="ql-block">兄弟出生隔面墻</p> <p class="ql-block">特形演員吐鄉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田阳县|
绿春县|
行唐县|
梓潼县|
安西县|
新和县|
原阳县|
永丰县|
华亭县|
金湖县|
黄龙县|
镶黄旗|
平江县|
大姚县|
永靖县|
伊金霍洛旗|
应城市|
新源县|
绥化市|
禹州市|
开江县|
太仆寺旗|
竹山县|
高台县|
商洛市|
古交市|
沛县|
宁波市|
潜江市|
鹤山市|
礼泉县|
延长县|
蓬安县|
贵港市|
灵山县|
武夷山市|
平利县|
甘泉县|
普安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