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參觀古跡,學習歷史,傳承愛國情懷</p><p class="ql-block"> 2023.11.21</p><p class="ql-block"> 何園,坐落于江蘇揚州,原名寄嘯山莊,被譽為“晚清第一園”。全園占地約14000平方米,由東園、西園、園居院落、片石山房四個部分組成。何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并與北京頤和園、蘇州拙政園同時被評為首批全國重點園林。何園始建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園主何芷舠由湖北漢黃德道兼江漢關(guān)監(jiān)督的官任上卸任歸隱揚州,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后擴建為園林。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之意,題名為寄嘯山莊。</p> <p class="ql-block">牡丹廳</p> <p class="ql-block">船廳</p> <p class="ql-block">湖心亭</p> <p class="ql-block">玉繡樓</p> <p class="ql-block">片石房山</p> <p class="ql-block">讀書樓</p> <p class="ql-block">何園中特色建筑之冠復(fù)道回廊,長約1500米,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譽,構(gòu)成園林建筑四通八達之利與回環(huán)變化之美,在中國園林中絕無僅有,被業(yè)內(nèi)專家稱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明末清初畫壇巨匠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此外,鏡花水月、水心亭、玉繡樓、騎馬樓和蝴蝶樓等也是何園的著名景點。</p> <p class="ql-block">何園園主何維鍵(1835—1908),字汝持,號芷舠,祖籍安徽望江吉水。從同治六年(1867)起,何芷舠歷任湖北武昌鹽法道、湖北督糧道、湖北按察使、湖北漢黃德道兼江漢關(guān)監(jiān)督等職。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任上辭官退隱到揚州,建造了晚清時期獨具特色的私家園林寄嘯山莊,俗稱何園。1901年,他攜家眷移居上海,從事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活動。1908年病逝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家國情懷,一門俊秀。</p><p class="ql-block"> 受“道德傳家,教育救國”理念的影響,何家英才輩出,清代有祖孫翰林何俊、何聲灝;民國期間兄弟博士何世楨、何世枚,父女畫家何適齋、何怡如;新中國成立后,又有姐弟院士王承書、何祚庥。何世楨,近代政治家、教育家,1919年任上海學生聯(lián)合會評議長時,是“五四運動”上海響應(yīng)的組織發(fā)動者之一;他是堅定的民主主義愛國者,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忍辱負重,大義報國,奉命作為國民黨地下工作者打入日偽內(nèi)部高層進行最高層次的諜報工作,并向國共雙方提供了絕密的戰(zhàn)略情報。1949年4月,國民黨元老王寵惠來上海何世楨家,居住十余天動員他赴臺,被何世楨堅決拒絕。 何世枚,律師、教育家。1922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博士回國后,在上海開設(shè)“法律事務(wù)所”,1924年,與兄何世楨共同創(chuàng)辦私立持志大學,任教務(wù)長,彈精竭慮為發(fā)展教育事業(yè)而奮斗。何世模,曾任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會長,辛亥革命時,向?qū)O中山呈文建議將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獲準,是中國銀行1912年誕生的奠基人之一。”曾孫祚字輩40人——在海外有何祚炘、何祚蕃、在臺灣有何祚歆等杰出人士;在大陸從事科教文衛(wèi)崗位的比例高達82%,祚豐、祚庥、祚康、祚榕、祚蒨、祚祐、祚芝、祚光等具有正高職稱;祚緜、祚融、祚雍、祚永、祚宏等是高校中層干部;祚昌是中學校長;祚敏等是省市先進;除祚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外,何維鍵曾外孫女王承書、曾外孫女婿張文裕夫妻都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承書曾任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員,回國后,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核燃料工程做出了杰出貢獻。此外,在這樣一個被稱為“豪門望族”的大宅門中,竟出過六位中共地下黨員。到了第五代,也是英才濟濟,有幾對夫妻雙博士,他們活躍于世界各地,為事業(yè)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p> <p class="ql-block">兄弟博士(何世楨 何世枚)何世楨(1894—1972)字毅之、思毅,何芷舠之孫。畢業(yè)于東吳大學,后留學美國密歇根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回國后,任東吳大學法科教授,上海大學學長(教務(wù)長)。1924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私立持志大學”,任校長,兼行律師業(yè)務(wù)。</p><p class="ql-block">何世枚(1896—1975),字樸枕,號澹園,何芷舠之孫。1921年,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yè)被保送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獲法學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應(yīng)聘為東吳大學、上海大學教授,兼律師。1924年與胞兄何世楨在上海創(chuàng)辦“私立持志大學”,任副校長兼教務(wù)長。</p> <p class="ql-block">姐弟院士(王承書 何祚庥)王承書(1912-1994),何芷舠曾外孫女,1912年生于上海。1934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物理系。1941年留學美國,1944年獲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院物理博士學位。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員。回國后,從事鈾同位素分離工作,為我國鈾同位素分離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chǔ),并培育了一支理論研究隊伍。1980年起任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在研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裝料工作中做出了貢獻,隱姓埋名直至去世,享年82歲。何祚庥,何芷舠曾孫。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馬列理論專家。1927年生于上海。195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早期從事粒子理論、原子彈和氫彈理論的研究,同時,在科學史、自然辯證法、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等方面也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如今他既是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理論物理學的博士生導師,也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學科的博士生導師,被稱為“兩棲院士”。</p> <p class="ql-block">四、父女畫家(何適齋 何怡如)何適齋,原名世彝,又名世偉,字實齋,號適齋,別號樂天散人,以號行,何芷舠長孫。出生于北京,早年畢業(yè)于神州法政專門學校,后潛心研究詩文書畫。在書法繪畫方面得到過著名國畫大師黃賓虹的指點和提攜。何怡如(1912-2010),名祚忻,字怡如,以字行,何適齋長女。出生于上海,早年入上海美專,后又入無錫國專,得詞學大師夏承燾教誨。國畫初師姚墨邨,后得黃賓虹指授。1948年,中國畫苑舉辦何適齋父女書畫展,張大千在其《松鶴圖》上題跋:“畫松鶴極難,惟吾友許士騏先生最擅長,今觀怡如女士所作,又另具一副手眼,真曷與古人爭勝也。”何怡如長期在上海錫珍女中、培進中學等任教,60年代退休后定居無錫,2010年12月去世,享年98歲。</p> <p class="ql-block">鏡花水月</p> <p class="ql-block">何氏家訓</p><p class="ql-block">(一)孝敬親長之規(guī)(二)隆師親友之規(guī)</p><p class="ql-block">(三)鞠育教養(yǎng)之規(guī)(四)節(jié)義勤儉之規(guī)</p><p class="ql-block">(五)讀書寫字之規(guī)(六)出處進退之規(guī)</p><p class="ql-block">(七)待人接物之規(guī)(八)飲食服御之規(guī)</p><p class="ql-block">(九)量度權(quán)衡之規(guī)(十)掌持門戶之規(guī)</p><p class="ql-block">(十一)保守身家之規(gu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南县|
辉南县|
宁德市|
绥中县|
波密县|
乌兰察布市|
延川县|
罗田县|
江西省|
桂东县|
闻喜县|
西林县|
皮山县|
新津县|
商城县|
河北区|
沂源县|
弥勒县|
崇文区|
海阳市|
思南县|
新绛县|
大同市|
恩平市|
丁青县|
唐河县|
开江县|
台中市|
锡林浩特市|
柳江县|
工布江达县|
富平县|
昭觉县|
曲靖市|
宝鸡市|
湘潭县|
桑植县|
辽源市|
北票市|
平罗县|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