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當在公園或者小區(qū)里遇到嬉戲玩耍的小孩子奶聲奶氣的叫外婆撒撒嬌時,心里就有莫名的失落和難過。就會想起我的外婆!</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的外婆形象很模糊了,記憶中還是幼年5歲時留下的形象:個子瘦小,常年穿一身黑色的對襟布衣,梳著原來農村婦女盤頭發(fā)髻,印象最深的是一雙小尖尖腳,為人和善慈祥,說話輕聲細語。</p><p class="ql-block"> 外婆原藉湖北遠安縣,是家住山區(qū)里的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年輕時嫁給當?shù)匾粦舾患?,中年喪偶,獨自帶著幼女生活,因為傳統(tǒng)小腳,也沒有什么兄弟姐妹親友可以依靠,瘦弱無助不能自己下田種地生產,只有將家中幾十畝山林土地租給當?shù)剞r戶,靠出租家里幾十畝山林土地生活。家里也沒雇人,年成好按約定收租保證母女生活,年成不好也無法強收年租,雇傭關系良好。解放后土改時按政策就因家里這幾十畝山林土地被評為地主成份,為晚年凄涼孤獨的生活埋下了伏筆。</p> <p class="ql-block"> 外婆雖無文化,但很有見知,不想自己的孩子困于山鄉(xiāng),省吃簡用送我母親進城上學識字,見世面。一心只想女兒有個好的前程。我母親在財會學校中專畢業(yè),解放后參加了工作,經人介紹與我父親相識戀愛結婚。本來外婆應安度晚年,可憐可悲的是我外婆卻遭遇無妄之災。</p><p class="ql-block"> 因為父親工作需要,母親隨父親調當陽縣工作。五十年代末我外婆也因年老多病,無依無靠,我媽媽將她從遠安縣老家接到當陽,但迫于外婆的地主成份不能跟我們住縣委大院里,只有在我媽媽的單位商業(yè)局找一間單身宿舍安頓她一個人單過,我上幼兒園時跟隨外婆住了一年多。外婆瘦瘦的,小尖尖腳,常年穿一身藏青色布衣,我來跟她住一起大概是她最高興的事,她可喜歡我了,最愛吃她炒的油鹽飯,香噴噴的。好景不長,大約是64年的一個夜晚,我上山在爸媽家里住的時候,看到媽媽在哭,爸爸坐在那不斷抽煙嘆氣,媽媽一直在說她這么大年紀了,身體又不好,送走讓她怎么生活?但最終爸媽還是商定將外婆送回遠安老家去。第二天下山回到外婆家,我告訴外婆說爸媽要送她回老家,外婆眼眶一下紅了,也不說話,黙默的收拾好自己的衣物,暗然地離開唯一的親人回到遠安山區(qū)老家??梢韵胂笠粋€風燭殘年的老人有親不能投,孤苦伶仃地終老一生是怎樣一種悲涼心情!我們都不知道外婆回到老家是怎樣生活的,但可以想象一個孤獨的老人,有親人卻是因劃清階級界線不能相聚,有喜愛的外孫卻不得享承歡膝下,心里的悲傷必遠勝胃腹不果之苦。</p><p class="ql-block"> 1967年大約6月,我媽媽接到電報,說外婆在老家病重,時日不多,當時父親被送到曉溪塔學習班接受集中審查學習,媽媽急得六神無主。幸虧二叔找到菱角湖農場的一幫江蘇老鄉(xiāng),連夜趕到遠安老家,用竹躺椅綁成一付擔架,將外婆接到宜昌桃花嶺家中。我清楚記得是在一個晩上,江蘇老鄉(xiāng)將外婆抬進門時,外婆枯瘦如柴,奄奄一息,但睜眼看到我們兄弟姐妹幾個時,昏暗的目光瞬間亮了,嘴角微微浮出笑意,伸出手想要撫摸我的頭,可我們那時候小不懂事,厭惡她是地主婆,向后一縮避開她的手,外婆的面部表情一下仿佛凝固僵硬了,剛才那瞬間閃亮的目光暗淡下去了。媽媽安排外婆睡下,我們幾姊妹誰都不愿挨著外婆睡,結果外婆就單睡一床,大姐二姐我和弟弟4個人擠睡在一張大床上。</p><p class="ql-block"> 外婆已病入膏肓,大小便失禁,整個房間充滿著難聞的異味,更讓人厭惡,所以也不給外婆好臉色,只有大姐年齡大些懂事一點,會幫助媽媽收拾洗滌臟床單衣物。外婆在家住了一段時間,造反派知道后又說是庇護地主,貼大字報要將地主婆趕出機關大院,媽媽萬般無奈,只好又請來二叔和菱角湖的江蘇老鄉(xiāng),連夜將外婆送到菱角湖農場下暫作安置。一個病危的年邁老人怎能經得起如此折騰,沒有多長時間外婆含恨病逝。媽媽欲哭無淚,趕到菱角湖請老鄉(xiāng)幫助在荒坡上草草安葬了外婆。多年家人也沒有去掃墓拜奠,后來農場修曬谷場,需要遷墳,江蘇老鄉(xiāng)們又將外婆遺骨起出移至另地掩埋。瘋狂的年代過去了,我們也長大成人了,每當聽到孩子們呼喊外婆時,我就會想到自己外婆悲慘人生晚年,回想往事心如刀絞,悔恨、自責、百感交集。</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以后我委托中興哥到菱角湖找到江蘇老鄉(xiāng)的后人幾番查找到外婆掩埋地,在當?shù)剞r戶后院。那地已經被當?shù)剞r民承包成為自留地。依稀可見一個小墳包雜草叢生,周圍生長一蓬茂密的水竹。征得主人家同意,我和二姐帶著女兒思捷跪拜磕頭,燒紙燃香,淚水奪眶而出:親愛的外婆,對不起,不孝子孫四十多年才來看望您!愿諒我們吧!愿您在天之靈安息!</p> <p class="ql-block"> 其實按共產黨的政策是不唯成份論的,中共領導人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劉少奇、周恩來,哪個家庭出身不是非富即貴,但在現(xiàn)實政治運動中,血統(tǒng)論常會被當成最簡單好用的斗爭武器。造反派將這些家庭信息寫上大字報,當作批判父親的重磅炮彈,我當時年幼不懂事,但從小受教育要階級立場分明,看電影巜白毛女》、《雷鋒》中地主欺壓百姓,所以對地主富農深惡痛絕,因此特別反感大字報上寫我家的這些情況,悄悄地去撕大字報,與譏諷我是"地主富農家孝子賢孫"的小朋友打架,被造反派發(fā)現(xiàn)后說是我父親指使的,又給父親加上一條對抗群眾批判的帽子,記得有一天晩上父親挨批斗回家后將我叫到跟前,我看他陰沉著臉以為又要挨揍,可是父親只是叮囑我再不要去撕大字報,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了,我還倔犟地說,批你是走資派可以,罵我們是地主富農的孝子賢孫就不行!父親摸著我的頭無奈的笑笑,讓我快去洗洗睡吧,破天荒地也沒打我,記憶中從那以后我父親再也沒有打過我了。</p> <p class="ql-block"> 說起那些在菱角湖安家扎根的江蘇老鄉(xiāng)及其后人,內心充滿著感激之情。他們在那瘋狂的年代展示了我國農民最樸實的善良本質!在我們家最艱難的歲月給予了無私的幫助!</p><p class="ql-block"> 與這些江蘇老鄉(xiāng)的淵源還得從國家三年自然災害那年說起。蘇北大災,很多農民拖家?guī)Э谕獬銎蛴懸?,我們老家邳縣一些準備逃荒的村民商量,說王家老大在湖北當縣長,我們去投奔他興許還有活路,于是乎啦啦幾十號人拖兒帶女涌到了當陽縣,父親安排他們吃頓飯,每人給點錢勸他們還是返鄉(xiāng),可是這些鄉(xiāng)親就因為家鄉(xiāng)過不下去才出來逃難的,都不走,父親左右為難。好在當時的縣委書記趙竹銘伯伯是個重情義,敢擔當?shù)睦细锩f老區(qū)人民當年做出犧牲支持我們,用小推車推出了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今天他們遭難了我們不能不管,不能讓老百姓指共產黨的脊梁骨。趙伯伯和父親最后商定,讓這些老鄉(xiāng)去當時正籌建的草埠湖、菱角湖農場做農工,雖然苦是苦點,但因為是國家農場,起碼有口飯吃,有個安身的地方。那些江蘇老鄉(xiāng)本就是勤勞的農民,不怕吃苦,都愿意去。于是分批都安排到了農場。后來經濟好轉后除了少部分人又返回江蘇老家外,大多數(shù)逃荒來的江蘇老鄉(xiāng)都從此在農場扎根安家了。俗話說善有善報,父親和趙伯伯的無奈之舉,但在這些逃難的鄉(xiāng)親心中記住的卻是在最困難的時候給了他們一條活路。中國的農民是最純樸的農民,他們沒有華美的語言,沒有豐富的物質回饋,但他們有純真的感恩本心,知恩圖報。小時候放寒暑假我們兄弟姐妹喜歡到草埠湖我二叔家去度假,路過菱角湖農場,那些江蘇老鄉(xiāng)聽說了家家戶戶爭著請我們去吃飯,拿出家中僅有的最好的東西招待我們,我們小小年紀還非要讓我們坐上席。至今我都還記得在趕馬車的大爺家吃的一頓江蘇老家風味的家宴,諾大的一張桌子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擺滿了涼菜、面食,吃一陣后將上一層桌面抬開,下一層是燉煮的湯菜、熱菜,雖然葷菜不多,但家中僅有的一點臘肉香腸都會毫無保留的拿出來招待,也算開眼界長了見識。我外婆病重到去世,二叔求助到他們,二話不說上遠安、下宜昌、不辭辛勞,分文不取,傾心相助。人世間最可貴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碳。江蘇老鄉(xiāng)對我們家的幫助在那只講階級斗爭,不講人情的年代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層百姓還保留著純樸的本心、善良和溫情,讓人們在寒冬仍能感受到一絲溫暖,看到未來的光亮希望。</p><p class="ql-block"> 文革的功過是非歷史終究會有正確的歷史評判,雖然毀譽參半,也有很多否定的言論,但我始終認為文革是一個偉人哲學家思維下的一場社會實踐,是共產黨人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艱難探索,對共產黨本身乃至全國人民都是一次痛苦而必要的鍛煉。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禮和錘煉,在中國大地上,任何政黨和個人都不可能公然地宣稱走資本主義道路,復辭資本主義制度,否則一定會象毛澤東主席說的那樣"不得安寧的"。但是我對文革時期的階級斗爭擴大化,"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一些激進斗爭方式是反感、不贊同的。這些做法也是與我黨倡導堅持的政策相違背的。雖說不破不立,但舊的破除了,新的又沒立起來,歷史的、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基因也因此遭受毀滅性的破壞,象我外婆那樣年邁的地主還會對社會造成什么危害?有兒女親人卻迫使讓她孤苦無助病患無醫(yī)含恨離世有這個必要嗎?這是違背人倫道德的,是無人性的!但愿我們國家無論選擇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種人間悲劇再也不要重演!</p><p class="ql-block"> 歲月蹉跎,世事滄桑!往事隨風飄散,唯愿外婆天堂安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民和|
平江县|
邯郸市|
聂拉木县|
调兵山市|
岳池县|
凤庆县|
泽库县|
高青县|
竹山县|
甘泉县|
鹤庆县|
清水河县|
吉林省|
新津县|
罗江县|
建昌县|
石景山区|
留坝县|
衢州市|
石景山区|
玉门市|
广元市|
安达市|
罗城|
湄潭县|
上蔡县|
德惠市|
衡东县|
鄂伦春自治旗|
罗山县|
泰来县|
周至县|
安义县|
通渭县|
崇文区|
钦州市|
镇赉县|
光山县|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