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記抗美援朝老戰士陳景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十批25位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遺骸回歸祖國,電視屏幕上“山河已無恙,英雄歸故里”的字幅赫然在目。七十年前壯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十九萬七千名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為國捐軀,英勇壯烈,埋骨他鄉。</p><p class="ql-block"> 山河已無恙,人民念你恩!看著莊嚴肅穆的運20在殲20的護送下降落,深沉渾厚悲壯的音樂讓人鞠躬敬禮,雄壯的國歌讓人昂起頭。揮淚迎忠骨,水門慰英靈!安息吧,那些最可愛的人,祖國人民永遠懷念你們!致敬中國人民志愿軍每一位參戰的壯士!</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城,也有一位93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陳景堂,一位身體健康,慈眉善目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我認識陳景堂是在今年的9月24日。</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與鳳城旅游攝影協會主席、好朋友丁振華一起為老英雄陳景堂游覽鴨綠江斷橋和抗美援朝紀念館拍照。</p><p class="ql-block"> 斷橋上,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游客驚喜的爭相與老人合影,五星紅旗和游人簇擁著陳景堂老人,一幅幅激動人心的畫面,布滿彈痕累累的鐵橋。一位年輕的退伍軍人和兒子向老人敬禮。一群孩童恭敬的問候老人,老英雄也鄭重的給孩子們回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人們自發的陪伴在老人左右,走在鋼鐵永固的鴨綠江橋上,就像一幅不褪色的畫卷,永遠留在鴨綠江上,留在歷史長河中。</p><p class="ql-block"> 戰火洗禮過的鴨綠江,與英勇的中國軍人,偉大的中國人民一道,共同筑成銅墻鐵壁,讓山河永無恙!</p><p class="ql-block"> 一隊來自西藏的游客也紛紛加入與老人合影的行列,他們敬慕的目光,留在鴨綠江上,留在曾經彌漫硝煙的歲月里。</p><p class="ql-block"> 陳景堂老人,出生在鳳城縣草河鄉下堡村一組的陳家堡子。1947年9月10日在鳳城縣大堡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參加過遼沈、平津,過長江,渡黃河,歷經解放全中國的幾大戰役,至今左肩上還有榴彈炮片留下的傷痕,隱隱作痛。</p><p class="ql-block"> 在陳老家中,陳景堂老人告訴我,他參加最慘烈的一次戰斗是打天津,幾天幾夜,昏天黑地。營長命令他,死也要找回失聯的一支連隊,不然,別回來。他冒著生命危險,在槍林彈雨中奔波了十幾公里完成了任務。至今說起,他依然唏噓不已,那年,他還只有十八歲。</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11日,他隨42軍126師377團3營從朝鮮的江界市過江,參加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一過江就與美軍的坦克部隊接火,雙方損失都很慘重。 每次戰斗,營部的通信員幾乎都在炮彈坑和密集的彈雨中執行任務。他個子高,不時成為敵人槍彈的目標,好在他機靈、膽子大,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屢立戰功。</p><p class="ql-block"> 一談到那些戰爭場面,老人就有些沉默,他懷念老戰友,那些好兄弟。他說,與他一起參軍的十幾個同鄉同學,很多人回不來了。他最難忘的一個老鄉叫時玉勤,一起參軍,一起參加解放全中國的戰斗,犧牲在遼沈戰役中。</p><p class="ql-block"> 當兵那年,因為年紀小,部隊不收,后來一位有山東口音的參謀長特批他到部隊當通訊員。</p><p class="ql-block"> 我在他家看到一幅他挎槍的老照片,被他細心的珍藏著。那時的他英姿颯爽。他說那是在安陽戰役期間,五月割麥子季節留下的照片。 他兒子插嘴說,少時不懂珍惜,被他偷走了一些獎章換冰棍了,現在后悔莫及,老人寬慰地笑笑。祖國沒有忘記他,人民更沒有忘記他們,這些健在的老兵,還有那些為祖國獻出生命的戰士!</p><p class="ql-block"> 1953年7月13日,朝鮮戰爭簽訂停戰協議。 陳景堂于1953年10月隨部隊回國,休息兩天后,就又馬不停蹄的進關備戰解放臺灣!</p><p class="ql-block"> 1961年,陳景堂老人營職轉業回到鳳城縣,先后在鳳城縣政府工業科、房產、化肥廠、供銷社、煤炭局工作到離休。</p><p class="ql-block"> 如今,陳老的家庭溫馨和諧,兒子兒媳都很孝順。</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會忘記我們的江山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的安寧是無數中國軍人用生命鑄就的!我為我的家鄉能有陳景堂這樣的英雄而自豪,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感恩關注那些還健在的志愿軍老英雄們,他們都近百歲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7日</p> 據說是西藏的團隊也主動與陳老合影留念 在陳老家,精氣神十足的陳老,向我們講述他的經歷 陳老保存的珍貴照片 撰稿:李東明<div>攝影:丁振華 李東明</div><div><br></div><div>作者電話:13941582226</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盐山县|
泸西县|
惠州市|
东辽县|
广东省|
陆良县|
吴忠市|
卫辉市|
化州市|
防城港市|
曲水县|
凤庆县|
张掖市|
永吉县|
望都县|
三河市|
宜川县|
当雄县|
民县|
吉水县|
嵊泗县|
丽水市|
恭城|
甘谷县|
林州市|
灵丘县|
同德县|
仁寿县|
桓台县|
辽源市|
甘孜县|
炎陵县|
台安县|
伊宁市|
新丰县|
宁国市|
黔东|
邻水|
敖汉旗|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