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茶館》 大社會</p><p class="ql-block"> ——共讀老舍《茶館》現場掠影</p><p class="ql-block"> 總是被俗務羈絆,幾次接龍卻失約。這次,也有所借圖書到期須歸還的緣故,遂放下一切,來到讀書會現場。</p><p class="ql-block"> 照例是“邯來書往讀書會”創始人劍老師主持,其他兩位嘉賓,鴻鳴老師對文學的深刻感受力領教過,與東子老師是第一次見面。因為,我參加讀書會實在是太寥寥。</p><p class="ql-block">抱著做小學生的態度坐在第一排,還煞有介事地鋪好本,執上筆。《茶館》經典話劇,慚愧沒讀過原作,大致內容是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話劇是一種用語言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的藝術形式。劍老師的開場白之后,鴻鳴老師從三個方面談了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1.用同樣詞語構建出相反意思。“多年的交情,你看著辦!你聰明,還能把那點兒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這是地痞流氓吳祥子向裕泰茶館老板王利發敲詐時說的。兩個“意思”意思不同。軟中帶硬,暗示王利發不要給錢太少,否則就會跟他過不去。2.對白呈現多種狀態,有多種意味。“我餓著也不能讓鳥兒餓著。”這句話出自缺乏謀生能力的旗人松二爺之口。既是敘事,鋪陳情節,又再現了松二爺的生存狀態(生活困窘),又說明人物性格(懶散,有著物質之外的意趣),一石三鳥。3.自嘲與諷刺。"老掌柜,您硬朗啊?" "嗯!要有炸醬面的話,我還能吃三大碗呢,可惜沒有!”裕泰茶館年紀只有17歲的招待員丁小寶和老板王利發的對話。語言有王的味道,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語言風格。</p><p class="ql-block"> 東子也就語言的凝練性進行了分享。有些話,看似客客氣氣,實則刀光劍影。龐太監:喲!秦二爺!秦仲義:龐老爺!這兩天您心里安頓了吧?龐太監:那還用說嗎?天下太平了,圣旨下來,譚嗣同問斬!告訴您,誰敢改祖宗的章程,誰就掉腦袋!這幾句對話,展示了太監仗勢,不可一世嘴臉。 </p><p class="ql-block"> 說到人物形象,劍老師說這是一部群像戲,每個人好像沒什么性格,但又都很鮮活。整個故事發生在裕泰茶館,先后出場70多個人物,展示了一副社會眾生相。</p><p class="ql-block"> 三幕劇,再現了三個階段的時代背景:清末、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勝利前后。主要場景就是王利發的裕泰茶館,寫作背景就是戊戌變法失敗后沒幾天。如此背景下的創作,一定是展現時代特色的。</p><p class="ql-block"> 《霸王別姬》無疑是話劇的開端和典范。《活著》通過小人物寫時代。小人物經歷不同時代會有不同命運,從而展現在闊大的時代洪流中,人被改變、命運被改寫的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 鴻鳴說到展現人物的技法。秦二爺出場,直寫、旁寫、側寫。寫一點兒,寫一片,把這些人物串聯起來,就是一幅圖畫,關于時代的,關于社會的。</p><p class="ql-block"> 劍老師說到了話劇中的荒誕情節。第一幕,是大太監龐總管從劉麻子手里,買了十五歲的女孩康順子做老婆。第二幕,劉麻子繼續販賣人口的勾當,這一次是兩個逃兵要合買一個老婆。第三幕,龐太監的侄子成了邪教三皇道的首領,要在西山當皇上。談到設計情節,劍老師做了個比喻:就像吹氣球,何時最合適?越吹越圓,直到再吹一口,就爆炸時就停下來,最過癮。少說一句則少,多說一句則多,這時候才會使沖擊力達到最飽滿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鴻鳴:話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頭有尾,每個故事都有始有終。如果用心,都可以在劇本中找到人物對話的照應點。</p><p class="ql-block"> “生書熟戲”,孤陋寡聞之至,第一次聽說這個詞。</p><p class="ql-block"> 敘述方式很重要。相對來說,《正紅旗下》顯得真誠。《四世同堂》疑似聲嘶力竭,有喊口號、刷標語之嫌。《茶館》為社會代言的痕跡有點重。總的感覺,老舍的語言過于精致,太光亮,打磨感強。</p><p class="ql-block">老舍太自信,他曾說,改我一字,男盜女娼。</p><p class="ql-block"> 《斷魂槍》,從十萬字刪減到五千字,成為短篇,老舍說,雖然材料受了損失,藝術占了上風。寫了三種對武術的態度。小說結尾:沙子龍嘆一口氣,用手指慢慢摸著涼滑的槍身,又微微一笑,“不傳! 不傳!”揭示了武術的意義和價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說到“京派”作家,鴻鳴談到了沈從文,這自然離不開《邊城》。它平淡地推進情節,老舍就有這個膽識,他料定讀者不會不耐煩。《邊城》是關于愛情的,關于民情的,關于人性的。</p><p class="ql-block"> 話劇中,《雷雨》也不可不提。“郭魯茅,巴老曹”文學泰斗級的人物。《雷雨》,曹禺寫于二十多歲,其中的吳蓀蒲是老板,實業家;《茶館》中的多個人物,平民階層,隨處可見。相比,還是《茶館》的語言雋永,耐咂摸。</p><p class="ql-block"> 《邊城》的技法高于《駱駝祥子》。他們有共同點。一是他們同屬京派作家,沈從文是北京人寫湘西,老舍是山東人寫北京,總之,是他鄉寫故鄉。二是都是些社會底層人物。三是不大能跟得上時代,不大善于從政治、經濟寫當時社會,而是從個人視角去理解當時社會,比較“固執”。四是不太會人生韜略,不懂得“小不忍則亂大謀”。也許不會,也許不肯。</p><p class="ql-block"> 最后,主持人把發言機會交給了現場書友。大家就自己的理解發表了看法。我對此沒有多少印象,只是在群里,看到一位看直播的書友說,臺下發言也不錯。悄悄問一句,我在不在這之列?</p><p class="ql-block"> 書友:羽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莎车县|
明溪县|
咸阳市|
濮阳市|
滦平县|
临沂市|
白玉县|
安西县|
盖州市|
南丰县|
毕节市|
根河市|
东海县|
西峡县|
增城市|
察雅县|
尼勒克县|
丰县|
颍上县|
寿光市|
泸溪县|
辰溪县|
江油市|
会理县|
贡嘎县|
喜德县|
郧西县|
咸宁市|
泰安市|
安吉县|
讷河市|
怀安县|
宜兰市|
阳原县|
贞丰县|
潮州市|
德清县|
台南市|
巴中市|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