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是北京有記載的年代最久遠的寺廟。因寺以龍潭和柘樹聞名,俗稱潭柘寺。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初名嘉福寺。(1692年)康熙撥款整修潭柘寺親賜寺名為"敕建岫云禪寺"自此潭柘寺成為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是北京早期佛教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諺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門為三間無梁殿式歇山頂建筑,筒瓦屋面,檐下為清康熙皇帝親書額"敕建岫云禪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面闊三間,歇山頂,綠琉璃瓦屋面,檐下懸康熙皇帝御筆"天王殿"匾。殿內正中供奉彌勒佛像,背后供奉韋馱像,東西兩側伊供奉四大天王神像。</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為潭柘寺建筑等級最高的殿堂,面闊五間,重檐廡殿頂,上層黃琉璃瓦屋面,下屋黃琉璃瓦綠剪邊屋面。大殿的正脊高大,正脊兩端安放著一對琉璃鴟吻,高2.9米。鴟吻兩側各系一條金色鎖鏈,名鍍金劍光吻帶,是康熙皇帝的御賜之物,僅潭柘寺獨有。殿內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像,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像。</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內古樹名木中最著名的當數矗立于毗盧閣前巍然屹立著兩棵巨大的已有1400歲高齡的銀杏"帝王樹"。此樹植于唐代,高達40余米,直徑4米有余,須六七個人才能合抱。相傳在清代,每有一代新皇帝繼位登基,從此樹的根部都會長出一枝新干來,以后逐漸與老干合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方丈院內有兩株高達30多米,均為遼代所植,其樹齡已千歲有余,所以稱為"千年柏"粗可數圍,樹干筆直,直插云霄,粗壯挺拔,十分壯觀。據說這兩株千年柏與潭柘寺同齡,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側柏,有"華北柏樹王"之稱。</p> <p class="ql-block">"毗盧閣"是中路的最后一重殿,居寺院最高點,原來是收藏經書的地方,俗稱藏經樓,面闊七間,歇山頂,筒瓦屋面。</p> <p class="ql-block">在毗戶閣東側,有一座高大的白塔,俗稱舍利塔,然而這座白塔根本不是舍利塔,而是"金剛延壽塔",是明代越靖王瞻墉于正統二年(1437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觀音殿位于毗盧閣后面一個獨立院落中,是全寺中所處地勢最高的一座建筑,門額上高懸著清乾隆皇帝所題"蓮界慈航"的匾額。殿內正中供奉著觀音菩薩像。</p> <p class="ql-block">2001年潭柘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元江|
镇安县|
随州市|
余庆县|
常宁市|
临夏市|
正宁县|
简阳市|
凉山|
济南市|
井陉县|
维西|
盱眙县|
阳新县|
皋兰县|
白朗县|
昌宁县|
望都县|
扬州市|
尤溪县|
曲阜市|
蓬安县|
麟游县|
永靖县|
修文县|
松潘县|
福州市|
徐州市|
望奎县|
桦川县|
东海县|
八宿县|
宜君县|
新蔡县|
将乐县|
漾濞|
蕲春县|
清新县|
东安县|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