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三、腧穴的命名(五)</p><p class="ql-block">第四,參照動、植物命名 </p><p class="ql-block"> 這類腧穴是參照動、植物形象命名的,如伏兔、魚際、犢鼻、鶴頂、鳩尾、魚腰等腧穴就是以動物形象來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態特征;而攢竹、絲竹空、口禾髎等則以植物形象為其命名。也就是說,只要一看這類腧穴名稱,就可以推測其所在的部位具有某些動物或者植物的形象特征。</p><p class="ql-block">【1】伏兔穴</p><p class="ql-block"> 伏,即俯伏,面向下臥;兔即兔子。穴位局部肌肉隆起,在特定體位下形如伏兔,故名伏兔。該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髕骨上緣上6寸。它具有散寒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主治腰痛、膝腿麻痹、酸痛、下肢不遂、寒疝、腹脹腹痛等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魚際穴</p><p class="ql-block"> 魚,指一種水生脊椎動物,大部分可供食用;際,交界或靠邊的地方。魚際穴在拇短展肌、指對掌肌之邊緣,其處肌肉豐隆,形如魚腹,又當赤白肉相合之處,故名。該穴位于手外側,第1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具有清肺泄熱、利咽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腫痛、失音、掌中熱、小兒疳積等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犢鼻穴</p><p class="ql-block"> 犢,指小牛;鼻,指鼻子,是人和高等動物的嗅覺器官和呼吸器官。該穴位于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形如小牛鼻子,故名。犢鼻穴在膝前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具有通經活絡、疏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關節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鶴頂穴</p><p class="ql-block"> 鶴,指鶴科各種類鳥的統稱;頂,人體或物體上最高的部分。鶴頂指鶴的頭頂,因該穴位于髕骨(即膝蓋骨)上方,其形狀像鶴的頭頂一樣,故名。</p><p class="ql-block"> 鶴頂穴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具有通利關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膝痛、腿痛、鶴膝風、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下肢痿軟、癱瘓等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鳩尾穴</p><p class="ql-block"> 鳩,指鳥類,其外形像鴿子;尾,本義指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引申指末端。因該穴位于劍突下,而劍突形如鳩鳥尾,故名。鳩尾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具有寬胸散結、寧心止悸、和胃降逆的功效,可以治療心痛、心悸、心煩、癲狂癇、胸中滿痛、咳嗽氣喘、嘔吐、呃逆、反胃、胃痛等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魚腰穴</p><p class="ql-block"> 魚,指魚類;腰,胯上脅下的部分,在身體的中部。魚腰穴在眼眉,形狀如魚,又因本穴位于其中點,故名。</p><p class="ql-block"> 該穴位于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具有鎮驚安神、疏風通絡的功效,可以治療目赤腫痛、眼瞼下垂、近視、急性結膜炎、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攢竹穴</p><p class="ql-block"> 攢,簇擁、圍聚、聚集;竹,竹子,其特點是群生群長,疏密有度。攢竹穴位于眉頭,而眉頭的眉毛像簇擁而生的竹子,故名。該穴在面部,眉頭凹陷中,額切際處,具有明目、清腦、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頭痛、眉棱骨痛、眼瞼瞤動、眼瞼下垂、目視不明、目赤腫痛、急性腰扭傷等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絲竹空穴</p><p class="ql-block"> 絲,指細微、極小;竹,竹子; 空,古同“孔”,孔隙。絲竹空穴在眉梢凹陷處,眉梢處的眉毛如成簇的細小竹子一般,故名。該穴具有安神定驚、清肝明目、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目赤腫痛、眼瞼瞤動、頭痛、齒痛、癲狂癇等病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口禾髎穴</p><p class="ql-block"> 口,即嘴;禾,即禾苗,特指水稻的植株,這里引申為糧食;髎,即骨節空隙處,多用于命名骨骼孔隙上的穴位。谷物從口入,穴近口處,內對兩齒(門齒及尖齒)牙根間凹陷處,故名。該穴在面部,橫平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鼻孔外緣直下,具有疏風清熱、通鼻利竅的功效,可以治療鼻塞、鼽衄、口歪、口噤等口鼻部病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五家渠市|
中阳县|
竹山县|
龙口市|
巴马|
上栗县|
德令哈市|
兰西县|
天全县|
田林县|
昌平区|
轮台县|
太仆寺旗|
井冈山市|
紫金县|
台江县|
格尔木市|
白河县|
疏勒县|
中超|
乌审旗|
海安县|
铜陵市|
德安县|
广昌县|
鹿邑县|
淮滨县|
团风县|
台山市|
余干县|
山西省|
广西|
荃湾区|
临夏县|
通海县|
雷波县|
博爱县|
永丰县|
壶关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