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是10月15日,要離開河西走廊了,武威出發,橫穿騰格里沙漠,在內蒙阿拉善左旗出來,全程大概三百多公里。</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 <h1><b style="font-size:20px;"> </b><b>騰格里,蒙古語為“天”的意思,意為茫茫流沙如渺無邊際的天空。</b><b style="font-size:20px;"> </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騰格里沙漠主要屬內蒙的阿拉善左旗,西部和東南分別屬于甘肅的武威民勤縣和寧夏中衛市。南北240公里,東西160公里,總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第四大沙漠。</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騰格里沙漠的地勢起伏不平,沙漠內部有沙丘、湖盆、草灘、山地、殘丘及平原等交錯分布。沙丘面積占71%,以流動沙丘為主,沙丘的形狀各異,高度多在10~20米之間。也有達50米以上,其中最高的沙丘甚至可達100米。</b></h1> <h1><b style="font-size:20px;"> 武威鳩摩羅什寺出發,大漠深處從末涉足,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情況,一切都是未知,提前加滿油箱,特別準備足量的水和食品。</b></h1> <h1><b> 出了武威,這個地方應該叫王家墩村,有好多企業,看起來廠區巨大,不過一個人和車也沒有,冷冷清清的。</b></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們往民勤縣和南湖方向走。</b></h1> <h1><b> 一路上也不見個人,偶爾有個車,只有密密麻麻的防沙林陪著你。</b></h1> <h1><b> 過了五墩灣,就算正式進入了騰格里沙漠,不過前面沙漠里還有個南湖鎮。前面防沙林越來越矮小且稀少。</b></h1> <h1><b>進入了騰格里沙漠。</b></h1><h1><b> 騰格里沙漠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總的氣候特點是干旱少雨、夏熱冬寒、晝暖夜涼、日照充足、蒸發強烈、風大、無霜期短、四季明顯年均降水量僅為50毫米左右。沙漠地區的氣溫波動較大,夏季最高氣溫可達40攝氏度以上,冬季則可降至零下30攝氏度左右。此外,沙漠地區還常常受到強風的侵襲,風速可達每秒10米以上。這些極端的氣候條件使得騰格里沙漠成為了一個極具考驗的地方。</b></h1> <h1><b>路上不少地段都有風吹沙。</b></h1> <h1><b> 沙漠內部沙丘、湖盆、山地、平地交錯分布。其中沙丘占71%,湖盆占7%,山地殘丘及平地占22%。在沙丘中,流動沙丘占93%,余為固定、半固定沙丘。</b><br></h1> <h1><b> 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的外圍與湖盆的邊緣,其上植物多為沙蒿和白刺。在流動沙丘上有沙蒿、沙竹、蘆葦、沙拐棗、花棒、檉柳、霸王等,這也是動物的食物來源。</b></h1> <h1><b> 這些無人看管的駱駝,都不是野駱駝,它們都是有主人的。野生駱駝如今只有羅布泊那邊才有,那玩意兒比大熊貓還少。</b></h1> <h1><b> 但是我好奇的是,這些駱駝散養,沒人看管,走丟了咋辦?有沒有當地的朋友告訴我?</b></h1> <h1><b> 第一次單車深入沙漠腹地,看似神情自若,實則內心忐忑不安,哈哈......</b></h1> <h1><b> 走到阿左旗的額爾克哈什哈蘇木不知道怎么走了,沒路標導航也罷工了,好不容易看見一個當地人,打聽一下才知道。</b></h1> <h1><b> 沙漠里面手機信號時有時無,與外界有的時候會聯系不上。</b></h1> <h1><b> 我還好奇的是,這里除了駱駝多,驢也多,相反牛和羊比較少。</b></h1> <h1><b> 把車停好,找了一個相對平坦的沙丘,爬上去玩玩,拍拍照,看看沙漠風光。</b></h1> <h1><b> 老伴前面走,我在后面,突然發現那個“沙坎”太陡了,有四五米高,我們根本爬不上去。</b></h1> <h1><b>老伴也挺興奮的。</b></h1> <h1><b> 找了個平緩的地方,這么小的坡,她手腳并用爬了上去。</b></h1> <h1><b> 興奮地沖上沙丘,零距離感受滾滾黃沙。</b></h1> <h1><b> 看照片反映不出當時的場景,其實我也是一步一滑,好不容易才上去的。</b></h1> <h1><b> 不過還好,算是上來了,一上來就明顯感覺風太大了,抓緊帽子,不然就刮跑了。</b></h1> <h1><b> 爬上來,其實遠處還是沙丘。</b></h1> <h1><b> 又曬風又大,鞋里灌滿了沙子,連空氣里也有沙子,老伴下去了。</b></h1> <h1><b>我沒敢戴帽子,但是很曬。</b></h1> <h1><b>看似閑庭信步,裝的,風大沙多太陽大,沒那么舒適。</b></h1> <h1><b>拍段視頻趕緊走人。</b></h1> <h1><b>沙丘四周。</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有這樣一種感覺,第一次自駕旅行是2016年去的山西,河南,當時的目地是想看看世界的繁華,后來出來次數多了,慢慢的變了,是為了尋求心靈的平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里就很安靜,沒有人聲鼎沸,沒有車水馬龍,更沒有復雜的人,只有藍天,白云和沙漠,能讓你疲憊不堪的狀態瞬間放松下來,感覺真好!</b></p> <h1><br></h1> <h1><b> 天穹之下,蒼涼孤寂,黃沙漫漫征人去,歲月悠悠俠客行。</b></h1> <h1><b>跑下來的,想停都不行。</b></h1> <h1><b>回頭望去,車就停在路邊,這意境獨此一份。</b></h1> <h1><b> 這里的沙子含土,面粉一樣細,鞋里,襪子上,腳上全是細細的一層,拍也拍不掉,只能洗了。走了。</b></h1> <h1><b>繼續前行。</b></h1> <h1><b> 沒盡興,我重新找了一個目標,這個沙丘比我們剛才爬的那個高大了許多,不過遠遠看去,我感覺征服它沒啥問題,走過去看看。</b></h1> <h1><b>越來越近。</b></h1> <h1><b> 走了一半,我就泄氣了,看到了嗎,那道“坎”有六七米高,坡度讓風吹得起碼有七十度以上,我無論如何也爬不上去。</b></h1> <h1><b>四下打量一下,發現側面好像可以,大喜......</b></h1> <h1><b>去這邊矮一點的地方看看能不能爬上去。</b></h1> <h1><b> 流動的沙,踩一腳,沙子嘩嘩的往下流,所以六七十度的沙丘,即便是只有三四米高,你也上不去。</b></h1> <h1><b> 轉到自己認為可以爬上去的地方,這場景看了看還是放棄了。</b></h1> <h1><b>艷陽高照。</b></h1> <h1><b> 還是省省心,回來上車趕路吧,能在騰格里沙漠里面留下自己的腳印也行,安慰下自己那顆受傷的心。</b></h1> <h1><b> 不過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騰格里的沙子踩上去和我們海灘上的沙子腳感不一樣,這里的沙子比較硬,我猜想了一下,這里的沙子里含土是不是高些?</b></h1> <h1><b>沒能爬上去,只好心有不甘的回來了。</b></h1> <h1><b>遠處還有更高的沙山。</b></h1> <h1><b>在沙漠里第一次發現了生命。</b></h1> <h1><b>沙漠里頑強的植物和小動物。</b></h1> <h1><b>駱駝無處不在。</b></h1> <h1><b> 騰格里沙漠腹地有許多植被,以沼澤、草甸及鹽生等為主,這也是是沙漠內部的主要牧場。其中有二百多個積水,主要為泉水補給和臨時集水,大多數為無積水或積水面積很小的芨芨草、馬藍等草湖。</b></h1><h1><b> </b><b style="font-size:20px;">騰格里沙漠中的湖盆光熱充足,水分條件較好,地下水較豐富,埋深1-2米,是沙漠內的綠洲,成為牧民世代居住生息之地。</b></h1> <h1><b> 你能想到騰格里沙漠腹地是這樣的嗎?我可是想不到,真的是長知識。</b></h1> <h1><b> 沙漠腹地居然還有這樣的綠洲,難以想象,在一片一望無際的黃色沙漠中有一片片的綠植在歡快的生長著……</b></h1> <h1><b>鹽堿地?</b></h1> <h1><b> 在廣闊浩瀚的場景下,人的心情也會變得很開朗,所以為什么我們要經常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然的話,你會以為面前就是整個世界。</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隨便找個沙丘坐下,安靜的很,只有不知道從哪里傳來的鳥鳴聲,整個人的狀態一下子就放松了。</b></p> <h1><b>沙丘里隱藏著太多這樣的場景,這太讓我感到意外。</b></h1> <h1><b> 在我的認知里,沙漠里就是一望無際,毫無生命的沙丘,如今長知識了,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b></h1> <h1><b>一望無際的沙海。</b></h1> <h1><b> 騰格里沙漠公路大美,個人認為沙漠一定要是這種流動型的,那被風吹過的流線型是最美的,深深的陶醉在其中。</b></h1> <h1><b>遠處隱約有好多駱駝。</b></h1> <h1><b> 右拐去月亮湖,直走去阿拉善左旗及“夢想沙漠</b><b style="color:inherit;">”,那面的路我走過,所以這次右拐。</b></h1><h1><b> 我之所以起穿越騰格里沙漠的念頭,就是今年六月份在“夢想沙漠“問過當地的工作人員,他們說這條路穿過沙漠一直到甘肅的民勤。大沙漠對于自小在海邊長大的我來說很有誘惑力,我想去看看與大海不一樣的風景。</b></h1><h1><b> 月亮湖是騰格里沙漠諸多湖泊中惟一有海岸線的原生態湖泊,在它3公里長,2公里寬的海岸線上,挖開薄薄的表層,便可露出千萬年的黑沙泥。月亮湖一半是淡水,一半是咸水,湖水含10余種礦物質微量元素,極具凈化能力,湖水清澈見底,毫不混濁。</b></h1> <h1><b> 沙漠平展展的,一直鋪到天邊,在天和地接頭的地方,起伏地聳立著鋸齒形的沙丘。</b></h1> <h1><b> 今年的六月份,我千里走單騎曾經路過這里去月亮湖,記憶太深刻了,那時候這里有好多的水鳥。</b></h1> <h1><b> 這次來還是看見了一對鳥,回來查閱資料知道了,赤麻鴨,上次看見很多,這次只看見這一對。</b></h1> <h1><b>赤麻鴨</b></h1> <h1><b>隱隱約約能看見賀蘭山了。</b></h1> <h1><b> 到這里就算走出騰格里大沙漠了。</b></h1><h1><b> 走過才知道沙漠腹地和我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除了里面有水,鹽堿地,有植物,有駱駝,驢,牛外,公路不寬但平坦,里面還有不多的企業和牧戶,它還讓我明白沙漠的沙和大海邊的沙灘是不一樣的,這太出乎我對大沙漠的認知了,真長知識。</b></h1><h1><b> 如果你對沙漠感興趣不妨也來看看這不一樣的風景。</b></h1> <h1><b> 在內蒙阿拉善左旗的巴潤別立鎮上了高速,沒想到穿越沙漠這么順利,所以再次臨時修改原來的計劃,去寧夏的中衛。</b></h1> <h1><b> 在烏銀高速上看見這兩只金色的大駱駝,就算離開內蒙進入寧夏了。</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這條高速要翻越賀蘭山。</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在這里還看到了三關口明長城遺址,在秋天的懷抱中,蜿蜒曲折的明長城與雄偉壯觀的賀蘭山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塞上奇景。</b></h1><h1><b> 賀蘭山脈歷來是中原王朝與西北游牧民族的必爭之地。如今開車經烏銀高速,可以比較輕松穿越賀蘭山,但是在古代想翻越賀蘭山可不容易,所以賀蘭山帶給我們的歷史滄桑感讓我唏噓不已。</b></h1> <h1><b> 巍巍的賀蘭山橫在寧夏和阿拉善左旗的中間,擋住了騰格里沙漠的風沙東進,才造就了寧夏的“塞上江南”。</b></h1> <h1><b>進入寧夏。</b></h1> <h1><b> 10月15日的中衛晚上六點天還大亮,安頓好住宿,出去吃飯。</b></h1> <h1><b> 給自己安排2斤寧夏的手抓羊肉,哎,這也太好吃了,吃飽喝足養足精神,明天出發,目的地甘肅的拉撲楞寺。</b></h1> <h1><b> 如果你厭煩了城市里的喧囂,厭倦了人山人海,城市樓宇,不凡放下手上的工作,去你沒去過的地方,感受不一樣的人文景觀,去看大自然,去享受自然的安撫。詩和遠方,壯麗山河,它們不說話,卻勝過千言萬語。</b></h1>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 <h1><b>時間:2023.10月</b></h1><h1><b>攝影:自由的魚</b></h1><h1><b>器材:佳能70D18—135套機</b></h1><h1><b>10—18廣角,70—200長焦</b></h1><h1><b>華為手機</b></h1><h1><b>編輯:自由的魚</b></h1><h1><b>配樂:馬頭琴的哭泣</b></h1><h1><b>【秋天帶我去旅行·穿越騰格里沙漠</b><b style="color:inherit;">】完</b></h1><h1><b>請看下集【秋天帶我去旅行·戈壁灘上的永泰古城】</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渠县|
梁山县|
石家庄市|
乐业县|
陆河县|
临高县|
焦作市|
柳州市|
金坛市|
广饶县|
金山区|
叶城县|
广南县|
溧阳市|
北流市|
阿合奇县|
奉节县|
辽阳县|
綦江县|
张北县|
调兵山市|
青铜峡市|
聊城市|
都兰县|
嫩江县|
贞丰县|
陈巴尔虎旗|
磴口县|
兴宁市|
临洮县|
苏尼特左旗|
志丹县|
沁水县|
太和县|
鄂州市|
元阳县|
红桥区|
开原市|
忻州市|
云林县|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