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臺北第一件事是買一個當?shù)厥謾C卡,我走進一家專賣店,接待我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小伙子,他推薦一款叫“臺灣大哥大”手機卡,并介紹了卡的功能,使用方法,繳費方式,還說來臺灣的游客都用這種卡。我決定照他說的辦,問了在臺灣如何往大陸打電話,在臺北如何往花蓮撥號,小伙子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還做了撥號的演示。一切搞定我掏出 200 臺幣付了卡錢。我正準備道謝,沒想到他先開口說:“謝謝!”。我很意外,忙連聲說“謝謝!謝謝!”。</p><p class="ql-block"> 出了小店我在想,真有意思,我說“謝謝”,他也說“謝</p><p class="ql-block">謝”,到底該誰謝誰呢?我很敬佩小伙子的禮貌服務。</p><p class="ql-block"> 我們住的是一家居民區(qū)里的“民宿”,兩個雙人間是預先訂好的,每間 1500 臺幣,房間雖然不大,但設備齊全,干凈整潔。老板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子姓蔡,我們安頓好正準備出門,蔡小姐登門拜訪了,只見她脫掉鞋子放在門外,光著兩只腳丫走了進來。看她這個樣子我頗感意外,雖然是夏天,但屋里開著空調,光滑的地板磚是冰涼的,我們四人在屋里都穿著鞋,她一人光腳站在我們面前弄得我倒不好意思了。她彬彬有禮地向我們介紹房間的設施,洗衣機、電淋浴器、電腦如何使用,告訴我們周邊不遠就是 101 大樓和國父博物館,去那里如何走最近,吃早餐哪里最好。我又一次感受到臺灣人的熱情細致和周到。我知道蔡小姐是來收住宿費的,于是把錢交給了她,蔡小姐接過錢數(shù)了數(shù),非常客氣的說:“謝謝!”</p><p class="ql-block"> 啊,我又一次聽到有人在收錢后說“謝謝”,而且是輕松、自然、誠懇。中國有句老話“吃飯給飯錢,住店給店錢”理所應當,在大陸從沒聽過哪個商家面對面對我說“謝謝”,我對蔡小姐一下充滿了敬意。</p><p class="ql-block"> 臺灣稱地鐵為“捷運”,乘捷運幾乎可以到達臺北的所有景點。為方便外來游客,臺北發(fā)行了一種“悠游卡”,這種卡不僅0可以乘捷運而且可以坐地上公交,在便利店購物。第二天我們每人辦了一張“悠游卡”開始了我們的行程。我們登上一輛無人售7票的公交車,車上很寬松人人有座。汽車到站我拿出“悠游卡”@招呼同伴們下車,這時我驚奇發(fā)現(xiàn)每當乘客在刷卡時司機都說一聲“謝謝”,到我下車的時候是第八個人,這位司機師傅說了八個“謝謝”。乘車刷卡一次也就幾臺幣,就是這點交易這位司機一個“謝謝”都沒少,司機向乘客道謝,長這么大我聞所未聞。</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十幾天里,我聽到的“謝謝”便多了起來,在飯館吃飯買單的時候,在商店交款的時候,總之,只要是花錢的事兒,對方收到錢后都會說聲“謝謝”。在臺灣的十五天里,我聽到的“謝謝”在大陸是從未有過的。“謝謝”是禮貌用語,在大陸一般情況下,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幫助的時候才會用到,而臺灣的商人把它用在了買賣交易之后。在大陸人們通常會這樣想,買東西是等價交換,公平合理,不存在誰感謝誰,而臺灣商人則認為,消費者選擇買他的商品或接受他的服務是對他的認可,是對他生意的照顧,所以應該以道</p><p class="ql-block">謝來回報。在我看來,臺灣商人的做法更顯得理性和文明,更容易拉近與消費者的關系,一句簡單的“謝謝”起碼讓我這個掏錢的人心里暖和許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溧水县|
哈密市|
武邑县|
会同县|
图木舒克市|
广元市|
铜山县|
蛟河市|
鄢陵县|
个旧市|
太原市|
新宾|
木兰县|
舞钢市|
道孚县|
酒泉市|
林西县|
凌源市|
鸡西市|
乐清市|
句容市|
建阳市|
龙游县|
杭州市|
清原|
红原县|
仁寿县|
上思县|
玉林市|
牙克石市|
浙江省|
林周县|
纳雍县|
韶山市|
竹山县|
西贡区|
博爱县|
来宾市|
吉安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