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我們長不大</b></p><p class="ql-block">文/彭繼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我聽到的</p><p class="ql-block">最難過的聲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沒有哭墻</p><p class="ql-block">只有眼淚</p><p class="ql-block">在這塊土地上流淌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沒有退路</p><p class="ql-block">像一塊不張的肺葉</p><p class="ql-block">還在艱難地呼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到底怎么了</p><p class="ql-block">那些縱橫交叉的肺管</p><p class="ql-block">堅持為你輸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一定要活下去</p><p class="ql-block">“你可以殺死我的家人</p><p class="ql-block">殺不死我的新聞”</p> <p class="ql-block"><b>絕望的悲鳴——讀繼東《我們長不大》有感</b></p><p class="ql-block">文/淡心坊主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繼東哥的《我們長不大》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對巴以戰爭的深切關注和悲痛之情。詩歌開篇以“這是我聽到的/最難過的聲音”入筆,在看似平淡的情緒背后,用“最”字開啟了整首詩的情感開關。</p><p class="ql-block">我們長不大,是一名記者詢問一位巴勒斯坦小男孩將來的夢想時的回答。小男孩說:“我永遠長不大,在巴勒斯坦,孩子們注定無法成長!我們隨時都可能被以色列無拘束地槍殺!即使在平常的行走中,我們也隨時可能失去生命!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戰爭,從娃娃殺起,這是毫無人道可言的種族滅絕。</p><p class="ql-block">以色列人口中的哭墻又稱西墻、嘆息之壁,是耶路撒冷舊城第二圣殿護墻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護墻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筑成。猶太教(Judaism)把該墻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該墻必須哀哭,以表示對圣殿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復。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墻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墻”。幾千年以來,猶太人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直到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托管期結束前一天,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在以色列復國的隔天,英國宣布結束托管,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對以色列“驅逐”(阿拉伯不承認以色列國,因此名為宣戰,但實際是沒有這樣的正式宣言),幾天內集結軍隊開始第一次中東戰爭的進攻。從此以后,中東便開始了不太平。多次中東戰爭讓以色列的領土越來越大,周邊國家的領土越來越小,安全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尤其是沖突最嚴重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帶。</p><p class="ql-block">以色列人從顛沛流離到在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國家,經過多次中東戰爭不斷擴大領土,壓縮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奴役巴勒斯坦人,與哭墻對比,巴勒斯坦人的眼淚顯得更讓人感到絕望。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不斷被侵占,他們“沒有退路”,他們只能爛掉的“肺葉”上抗爭。這里的“肺葉”象征狹小的、支離破碎的、牢籠一樣的加沙以及卑賤的無法成長的生命,那些“縱橫交叉的肺管”則代表了加沙地下的暗道,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通過暗道獲得補給,獲得微薄的支持,他們用堅定的信仰讓生命在慘無人道的輕視和戰爭毀滅性打擊的絕境中堅持。</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句“你可以殺死我的家人/殺不死我的新聞”借用了戰地記者陳慧慧的話,把敢于向世界揭露戰爭罪惡的新聞人、新聞媒體所展現出來的正義凜然宣誓于世人,表達對戰爭的譴責和對自由、公正的新聞傳播的堅定信念。戰爭的真相終將大白于天下,任何歪曲事實真相的伎倆終將被暴露在自由和平的陽光下面,任何非人道主義的戰爭終將接受正義的審判。</p><p class="ql-block">整首詩將生無可戀的悲痛、求救無門的絕望用力透紙背的功夫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也將生命的堅韌和對未來的希望融為一體,那句“我們長不大”就像一把剜心的刀,以一種絕望的悲鳴引發讀者對戰爭的關注和反思。也許,以色列猶太人忘不了二戰給他們帶來的傷害,可他們卻看不到他們自己對中東的暴行和對巴勒斯坦人犯下的罪惡。這首詩的結尾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希望,相信未來,相信戰爭永遠不會帶來陽光,和平才是世界的主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尋求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這個世界很大,足可以容下每一個人,要讓“我們長不大”成為絕響,讓“我們健康快樂成長”成為新的人生方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謹以此詩此評愿</span>世界無戰爭,愿天下皆太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长岛县|
大英县|
东阿县|
西盟|
彝良县|
无棣县|
禄劝|
原平市|
岳普湖县|
准格尔旗|
清涧县|
天峨县|
齐河县|
花莲市|
小金县|
大洼县|
雅安市|
张掖市|
怀远县|
元朗区|
兰西县|
浏阳市|
竹山县|
奇台县|
黄梅县|
姚安县|
柯坪县|
长治县|
卓资县|
寿宁县|
鹰潭市|
弋阳县|
太康县|
南昌县|
鹤岗市|
康平县|
勃利县|
拜泉县|
台南市|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