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廣州黃埔古港, 明清時期,是我國南方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749年至1838年, “一口通商”期間,外國到廣州貿易的商船共5266艘,其中英國2951艘,美國1190艘,荷蘭123艘,丹麥81艘,法國72艘,瑞典55艘,西班牙26艘,普魯士16艘,其他國家15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11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華訪問,在上海演講時說:“美國與中國的紐帶,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過去,追溯到美國獨立的初期。1784年,喬治.華盛頓組織了‘中國皇后號’的下水儀式。這艘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華盛頓希望看到這艘船前往各地,與中國結成新的紐帶,希望中國開辟新的地平線,建立新的伙伴關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艘“中國皇后號”商船,遠涉重洋來到廣州黃埔古港。從此,中美兩國開始了正式交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些時候,我去黃埔古港,參觀了“粵海第一關紀念館”、“黃埔古村人文歷史展覽館”,重溫了230多年前的這段歷史。</b></p> <h1><b> 1783年,經過八年獨立戰爭,美國正式獨立,百廢待興。為了擺脫英國封鎖,脫離經濟困境,華盛頓急于盡早與正處于“康乾盛世”的大清皇朝建立直接貿易關系。</b></h1> <h1><b> 《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的羅伯特.莫里斯聯合一些有識之士,合伙購置了一艘戰船,在波士頓改裝成遠洋貨船,載重量360噸,起了一個取悅中國的名字:“中國皇后號”。</b></h1><h1><b> 美國官員設想,“中國皇后號”在中國會接觸到各種官員和重要人物,因此在國會頒發的航海證書上寫上無數頭銜:君主、皇帝、國王、親王、公爵、伯爵、男爵、勛爵、市長、議員……</b></h1><h1><b> 上圖為“中國皇后號”模型。</b></h1> <h1><b> “中國皇后號”起航曰期選定了一個當時公認的“黃道吉日”—1784年2月22日,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的生日。“中國皇后號”這一天滿載貨物,從紐約港揚帆起航駛向中國。</b></h1> <h1><b> “中國皇后號”穿行大西洋,繞過好望角,跨越印度洋,最終駛入南中國海,總行程1.13萬海哩,歷時188天。同年8月下旬,到達中國海上門戶之一的澳門,取得了進入中國的通行證,在中國引水員帶領下,于1784年8月28日駛入廣州黃埔古港。</b></h1> <h1><b> 進港時,“中國皇后號”代表當時美國13個州,鳴禮炮13響,向古老的華夏帝國致敬。該船船長格林的手記這樣寫道:“‘中國皇后號’榮幸地升起了在這海域從未有人升起或看見過的第一面美國國旗!”</b></h1> <h1><b> “中國皇后號”船東和船員的簽名。</b></h1> <h1><b> 黃埔古港碼頭遺址,美國的“中國皇后號”當年就停泊在這里。</b></h1> <h1><b> 黃埔海關遺址。</b></h1> <h1><b> 五千年文明古國與剛獨立的新朋友第一次見面。雖然中國人還不認識美國,看到花花綠綠的星條旗,稱美國為“花旗國”,稱美國人為“花旗人”;但“中國皇后號”來到禮儀之邦,一樣受到熱情接待。</b></h1> <h1><b> “中國皇后號”在黃埔港官員幫助下卸下貨物。</b></h1> <h1><b> 在廣州十三行商人的幫助下,“中國皇后號”生意開展得很順利。經過四個月時間,“中國皇后號”貨物全部脫手。</b></h1> <h1><b> “中國皇后號”和船上貨物價值列表顯示,該船首次中國之行攜帶了大量的西洋參、皮毛、胡椒、棉花、紗等貨物,其中洋參200萬根,遠航廣州后獲得純利30727美元。</b></h1> <h1><b> “中國皇后號”帶來的美國西洋參介紹和挿圖。</b></h1> <h1><b> 返航時,十三行幫助“中國皇后號”購進一大批茶葉、絲綢、象牙雕刻、漆器、玉桂和繡金象等中國特產,在船底裝上1000箱瓷器作為壓倉。廣州官吏還特意贈送兩匹綢緞給美國政府。“中國皇后號”銷售主管山茂在日記中寫道:“雖然這是第一艘到中國的美國船,但中國人對我們卻非常寬厚……”</b></h1> <h1><b> “中國皇后號”購進的廣彩瓷器。</b></h1> <h1><b> “中國皇后號”購進的象牙折扇。</b></h1> <h1><b> “中國皇后號”經過四個多月的航行,于1785年5月11日回到紐約,轟動全美,萬眾歡騰,許多人早早守候在碼頭,爭相購買中國貨品。華盛頓也深深迷上了古老的東方藝術,購買了302件中國瓷器及精美藝術品。船老板莫里斯因此而被任命為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b></h1> <h1><b> “中國皇后號”此次航行,開辟了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關系。在優厚利潤的吸引下,美國出現了第一次“中國熱”,許多商人爭相買船造船,前往中國做生意;甚至有些商人駕著幾十噸的小船,也不畏艱險,載著貨物駛往廣州。</b></h1> <h1><b> 從1786—1833的47年間,美國來華的船只就有1104艘,對華貿易后來居上,很快超過了荷、法等國,躍居第二位,僅次于英國。上圖為駛向廣州黃埔港的美國商船“神翠鳥號”。</b></h1> <h1><b> 多次開往廣州黃埔港的美國商船“亨利.篤克號”。</b></h1> <h1><b> 十三行商人對當時國家困難而資金短缺的美國商人十分照顧,經常把貨物賒給他們。美國商人十分感激,大加夸贊,認為中國商人“在所有交易中,是篤守信用、忠實可靠的,他們遵守合約,慷慨大方”。</b></h1> <h1><b> 美國早期對華貿易,促進了雙方經濟發展,為美國獨立后重建國家積累了大量資金,產生了一大批百萬富翁。美國歷史上首位百萬富翁,就是因對華貿易致富的毛皮商人阿斯托。</b></h1> <h1><b> 中美貿易促進了雙方科學文化交流。1820年,美國傳教士、醫生伯駕及英國醫生郭雷樞分別在在廣州和澳門設立眼科醫局,開創了西醫診治眼疾的先河。 伯駕后來將廣州的眼科醫局擴大為博濟醫院,這是是外國人在我國內地開辦的第一間醫院。</b></h1> <h1><b> 1986年,為紀念“中國皇后號”開辟美中貿易航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5元紀念銀幣。</b></h1> <h1><b> 2014年8月28日,廣州市政府舉辦“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230周年紀念活動,出席活動的中外來賓在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前合影留念。與此同時,廣州與波士頓結成友好城市,把2014年8月28日命名為“廣東廣州—馬薩塞州波士頓日”。</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經過不懈努力, 中美兩國之間發展起7600億美元雙邊貿易和累計26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建立起28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開村600余年的黃埔古村,是歷史的參與者、見證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粵海第一關紀念舘牌坊,兩側的對聯:四海云艢臨鳳浦,五洲商旅匯神州 橫批:古港遺風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美關系的大門一旦打開,就不會再被關上。兩國人民友好事業一經開啟,就不會半途而廢。中美兩國飽經風雨結成的紐帶,誰也無法將它割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注:風浦指黃埔村及黃埔古港)</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北海市|
兴化市|
思茅市|
城口县|
榆社县|
黑龙江省|
门源|
中西区|
四会市|
潞城市|
金乡县|
广宗县|
依安县|
泊头市|
阿荣旗|
习水县|
宁德市|
大关县|
九江市|
旺苍县|
满洲里市|
富顺县|
泽库县|
昌平区|
修武县|
贵德县|
望都县|
营口市|
九江县|
普兰店市|
安丘市|
乌鲁木齐市|
滨海县|
宁安市|
吉安县|
宜黄县|
东乡县|
河池市|
襄城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