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過河南新安千唐志齋的朋友多會發現,在為數眾多的亮點或看點中,就近代而言,有一個人的名字極為耀眼。他就是有“康圣人”之稱的康有為。說到康有為,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自然不會生疏。從“公車上書”到“康梁變法”,康有為可以說用自己的知識、膽略和智慧,在中國近代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而贏得了“康圣人”的美譽。讀者來到千唐志齋,自然會生出這樣的疑問:康有為與張鈁之間是什么關系?康有為與千唐志齋又有什么淵源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想破解這個疑問,就不能不說康有為1923年的河南之行了。1923年4月,吳佩孚在洛陽做五十大壽。時年66歲的康有為,先是專門為吳佩孚寫了壽聯,后又應邀來洛陽逗留了14天。其后便開始了自己的豫西行。康有為豫西行的第一站便是張鈁的家鄉一一一新安鐵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原來1921年6月,張鈁的父親病故,他回家守孝3年,丁憂期間修建了一座花園,面積近百畝,有花有草,有亭有臺,還有石砌的書房。最奇的是他竟將上千方墓志鑲嵌于15孔窯洞的墻壁間,形成了一個志石博物館,即大名鼎鼎的千唐志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于對康有為的仰慕,張鈁自然是盛情接待。也許是盛情難卻,康有為便高高興興地住了下來,時為1923年9月。當時這里還不叫“千唐志齋”,而叫“張家花園”,或稱“古石山莊”。張鈁想:何不請康有為給花園起個名字呢?于是他就請康有為賜名??涤袨楫敃r已經66歲了,但思維敏捷,他想:張鈁這個人不一般,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后任秦隴復漢軍大都督,在討袁護法之役中也起過積極作用。此時他雖賦閑在家,但并非就此隱居,而是為父丁憂,是個蟄居將軍。于是康有為稍加思索,揮筆寫下“蟄廬”兩個字,字大盈尺,渾厚有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除此之外,康有為在新安期間,還留下了一幅著名的楹聯:丸泥欲封,紫氣猶存關令尹;鑿壞可樂,霸亭誰識故將軍。這楹聯氣派夠大,一聯用了四典,格調大氣雄渾:其中“丸泥欲封”典出《后漢書》。新朝王莽部將隗囂,投降劉秀后復叛。劉秀統兵征討,隗囂大懼,其部將安慰他:“不用怕,函谷關險峻,吾用一泥丸即可將其封閉,漢軍難以飛渡?!边@是說函谷關地勢險要。“紫氣猶存關令尹”,用的是老子過函谷關,被關令尹喜盛情挽留的故事:周昭王二十五年,關令尹喜登高遠眺,見紫氣東來,知圣人將至,后果見老子騎青牛至函谷關下,于是請老子寫下《道德經》五千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聯中,康有為自命為“新圣”,以老子李耳自居,把張鈁喻為能識“紫氣”的關令尹喜,這是寫兩人都很“偉大”,兼說兩人緣分早定,定有此晤。下聯中的“鑿壞可樂”,“壞”字在此讀“坯”,指屋后墻壁,典出魯國。魯君讓顏闔為相國,顏闔很謙虛,認為不能勝任,鑿墻逃遁,這是說張鈁隱居鐵門,不愿當官,境界很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霸亭誰識故將軍”,典出西漢名將李廣。李廣賦閑長安,一日飲酒深夜才歸,霸陵亭尉也喝醉了,不放李廣通過。李廣家人報:這是“故(前任)李將軍”。霸陵亭尉呵斥道:“現任將軍尚不得夜行,更何況故將軍?”他就是不讓李廣通過。康氏引此典故,是說張鈁賦閑在家,也像李廣一樣不為人重視,但日后必受重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對于康有為的美譽或者吹捧,張鈁自然是心領神會。能得到“康圣人”如此的盛贊,張鈁更是心喜若狂?;诳涤袨榈拿^和號召力,張鈁對這些東西自然是倍加珍惜。于是便請人精雕細琢,刻制成石碑。于是便有了你今天在千唐志齋看到的石刻“蟄廬”和對聯。</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桑日县|
邵东县|
南漳县|
休宁县|
广汉市|
宽甸|
科技|
灵宝市|
金门县|
汤阴县|
色达县|
千阳县|
灌南县|
宜黄县|
佛冈县|
呈贡县|
福泉市|
西和县|
巴马|
新巴尔虎左旗|
武义县|
枣庄市|
滨州市|
青州市|
明光市|
顺义区|
隆化县|
宁河县|
兴业县|
邓州市|
教育|
江达县|
禄丰县|
南丹县|
饶河县|
嵊州市|
临西县|
沙田区|
小金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