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她是我大學同學,與她的第一次見面是在新生座談會上。她在我旁邊坐,我說的方言她聽不懂,磕磕絆絆但并沒有妨礙我們之間的交流。認識以后就一直這樣磕磕絆絆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一次,去食堂打飯忘帶飯卡,又不揣零錢。正好遇見她,就向她求救。</p><p class="ql-block"> “拿錢兒的不?”</p><p class="ql-block"> “什么?”</p><p class="ql-block"> “錢兒”!我又重復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什么?”她還是一臉疑惑。</p><p class="ql-block"> 我只好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說了一遍,但由于著急,說了個四不像。她反倒更不明白了!飯堂師傅都看的著急了“你的飯卡讓她用一下”。才算幫我解了圍。她抿嘴一笑幫我刷了飯卡。我算是欠了她一頓飯。</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是在閱覽室遇見。我去借一本《路遙中篇小說集》,剛拿到書便迫不及待地站在一旁翻看起來。</p><p class="ql-block"> “好雅興!”一個聲音從身后傳來。</p><p class="ql-block"> 我轉過身,是她。我猝不及防的臉紅了“嗯?你也來借書?”</p><p class="ql-block"> “是呀,你在看什么書?”</p><p class="ql-block"> 我把書翻過來讓她看封面。</p><p class="ql-block"> “喜歡路遙?”</p><p class="ql-block"> “之前看過一些,上高中沒時間看書,現在終于有時間,想好好看看書,還是先從路遙的開始看起,他寫的都是陜北的生活,我是陜北人,讀起來容易些”。</p><p class="ql-block"> “嗯,先讀自己身邊的作家的,再把范圍放大”。看來路遙的書她已經讀過了。</p><p class="ql-block"> 有了共同的愛好,話題自然也就多起來了,后來“讀書”成了我們最好的交流,保持了二十幾年,一直到最后。</p><p class="ql-block"> 周末,舍友拉我去學校舞廳跳舞,我說不會跳。他說,跳舞是其次,主要是可以認識中文系、外語系的美眉。我就想,她會不會在舞廳?于是便跟著舍友去了。舞廳內男男女女、燈光斑斕,舍友顧不得招呼我就去找美眉搭訕去了。我則在交織的人群間隙中轉了一圈,不見她,心里有一絲失落但更多的是慶幸,就像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在游戲廳一樣。</p><p class="ql-block"> 上課見到她,我問她“周末常怎么過?”</p><p class="ql-block"> “看書、聽歌”她答。</p><p class="ql-block"> “不去跳舞?”</p><p class="ql-block"> “不愛去那種地方,太吵,很無聊,你呢?”</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看書、聽歌”</p><p class="ql-block"> 話題自然而然又聊到了音樂。她說最喜歡鄭鈞,可我很奇怪,女生、搖滾、鄭鈞,我很難把這些詞聯系到一起。難道她表面是婉約派,實則豪放派?我也喜歡搖滾,周末無聊的時候還會在宿舍吼幾嗓子,只不過不是鄭鈞。近幾年在綜藝節目上會看到鄭鈞,有人稱鄭鈞是中國的木村拓哉。我就想,鄭鈞是不是她心中的木村拓哉?</p><p class="ql-block"> 學校要舉辦新生元旦晚會,她提議“我們一起報一個合唱節目吧”。我欣然接受。</p><p class="ql-block"> 曲目是她選的,但并不是搖滾,而是一首“婉約派”———《萍聚》。她教我唱,很快就學會了。</p><p class="ql-block"> “別管以后將如何結束,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臺上的我們用心地唱著歌,臺下的同學賣力地起著哄。那晚她穿一件粉紅色羽絨服,后來對她的記憶永遠停留在粉紅色羽絨服。</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的日子就像歌詞里唱的一樣“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大家還是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時間久了就會問問對方最近看什么書?聽什么歌?</p><p class="ql-block"> 后來,聽說她戀愛了,我認識那個男生,我們系的,我知道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再后來,沒多久就聽說她們分手了。我曾問過她“你怎么會和他戀愛了?”她說,他追的她,就是一起坐坐、一起聊天,她從沒認為是戀愛。和我想的一樣!</p><p class="ql-block"> 到了實習的日子,就像下鄉知青一樣,在一個初冬,我們坐著學校的大巴車扛著被褥顛簸到了各個實習點兒。實習的熱情還沒有減退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降到了冰點,我們點兒上的同學有一半患上了感冒,我首當其沖。躺在實習學校的冰冷的宿舍,心和宿舍一樣冰冷。突然,指導老師找我說有我的電話,我納悶著去學校門房接電話,電話里是她的聲音,問我實習生活怎么樣?我說還好,就是想同學了......。</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熬到了畢業。我回縣城當了一名老師,她去省城一家雜志社當了一名編輯。后來她又辭了工作,去了一家教傳統經典的機構當老師,教孩子們《四書五經》,學數學的教《四書五經》——她總能讓我出乎意料。</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大家都結婚成家,有了孩子,聊的反而比在學校時還多。有什么不順心的、困惑的都會聊。我說我是女兒的數學老師,但女兒不聽我的話,讓我很頭疼。她勸慰我,孩子要易子而教;我說教了多少年書了,煩了,想換個活法,她支持我“人生也可以拐個彎,遵從自己的內心就好”;我說工作太忙沒時間看書,她提醒我,只要有心就有時間。</p><p class="ql-block"> 曾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系,突然有一天接到她的電話。我開玩笑說,怎么消失了這么久。她說,我們差點兒見不到面了......。她波瀾不驚地訴說,實則卻是徘徊于生死邊緣的險境:她得了乳腺癌,等到發現時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大腦,西安的大醫院已經宣告無法救治了,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去了上海,才把她從死亡線上來回來,在上海整整住了一年時間的院。大難之后是看淡生死的從容,讀的書也變成心理學、中醫、佛學。于是,在她的推薦下我就去看《壇經》,啃《金剛經》......。但中醫類的書我是實在看不進去,就推薦給父親讀。父親一一認真讀了,還做了讀書筆記,說你的同學推薦的書真好,你這個同學了不起,不是一般人。</p><p class="ql-block"> 總以為本該是劫后重生,但后來病情反復,頻繁住院,間斷化療,直到后來的離開,我從未聽到她抱怨過命運不公,悲戚于病痛的折磨。我感嘆她那樣一個弱女子是怎樣承受這一切的。但又想,這才是她,看似柔弱實則剛強,永遠讓你意想不到,隱于塵埃而不染塵埃。我與她的最后一次通就像我們的第一次對話,但這次是她說的我聽不懂———癌細胞壓迫到腦神經,已經無法正常的講話了。我只是嗯嗯的應著,鼓勵她要好好振作,兌現她來看黃河的承諾。沒想到卻是與她的最后一次通話,是訣別!</p><p class="ql-block"> 她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和我一樣不愛跳舞、不愛吃肉,愛看書、愛聽音樂。我們看過同樣的書,我們一起唱過同一首歌。“別管以后將如何結束,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相聚過,但為何卻是這樣一種結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清流县|
福贡县|
白城市|
马公市|
上饶市|
光山县|
城步|
福州市|
曲松县|
江西省|
略阳县|
延安市|
鸡东县|
土默特左旗|
平乡县|
布拖县|
阳西县|
务川|
蚌埠市|
布拖县|
张家界市|
凤冈县|
宜城市|
富平县|
望奎县|
兴国县|
东宁县|
西青区|
马鞍山市|
鞍山市|
清水县|
滦南县|
邵东县|
长春市|
且末县|
安宁市|
太湖县|
离岛区|
綦江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