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久沒有到南京秦淮河畔老城南白鷺洲公園逛逛了,畢竟白鷺洲公園園名取自唐代大詩人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詩句。加上公園東倚明城墻,西靠夫子廟,依城傍水,集自然山水與園林景致于一體。<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秦淮風光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8日一個晴朗的天氣,我和夫人一早乘坐47路公交車來到白鷺洲公園南門,公園大門飛檐翹角、雕欄畫棟的明代建筑熟悉又迷戀的。南門正中牌匾上“白鷺洲公園”五個金色大字,栩栩如生。左右有一幅對聯,左聯是“雨軒留皓月何待青蓮賦好詩”,右聯是“水榭丹霞時來白鷺尋知己”。</p> <p class="ql-block">這是白鷺洲公園全景圖。白鷺洲公園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東南隅,武定門內北側,是秦淮風光帶上的景點之一,國家5A級景區。據說這里原是明朝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家族別墅的東園遺址,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p> <p class="ql-block">明正德年間,徐達后裔徐天賜將該園擴建成當時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園林,取名為東園。該園成為園主與王世貞、吳承恩等許多著名文人詩酒歡會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時,曾慕名到該園賞景釣魚。</p> <p class="ql-block">白鷺洲公園是以中國自然山水園為主格調的文化公園,<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水為脈,水中之洲,若影若現,湖光逸景;怪石嶙峋,輕舟蕩漾,“白鷺芳洲”以其秀麗的自然景色,躋身“金陵新四十景”之列。</span></p> <p class="ql-block">加上唐代大詩人李白名詩《登金陵鳳凰臺》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更是為白鷺洲公園增添幾分魅力。</p> <p class="ql-block">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曾在《游金陵諸園記》中稱贊:“其壯麗遂為諸園甲”,由此可見其曾經的壯麗輝煌。</p> <p class="ql-block">清代詩人張通之在《江南好》詩中寫道:“江南好,佳趣在東園。靈鷲文光頻射斗,野禽風味稱開樽,色景似鄉村”。描述的就是東園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白鷺洲公園內湖泊是自然而成的活水,在公園西北方向的桃葉渡匯入秦淮河,園內湖泊融匯,水面翠微,波平如鏡,水石相映。平靜的湖面上倒映著碧空,水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走進公園青石板鋪就的小路,一邊是明清木制連廊建筑,一邊是蒼翠欲滴的松柏,一排花壇上鮮花盛開,一排古色古香的燈箱,撲面而來是江南園林的清新。</p>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來到湖邊的覽一亭。只見雕欄畫棟,檐之六角飛翹凌空,遠看,如雄鷹展翅,有著騰空躍起的磅礴之勢。近觀,端莊威嚴,安詳自在,如一位遺世的老人在靜觀云卷云舒,笑看花開花落。</p> <p class="ql-block">在一覽亭可欣賞到寬闊的白鷺湖湖面,樹木蔥蘢,碧波映照,生機盎然。湖石假山、名花古木、回廊、小橋、拱橋、水榭、畫舫等,所有與古典、風雅有關的元素都在這里的亭臺樓閣中重新整合。泛著迷人的光彩,倒映在湖水中。</p> <p class="ql-block">在公園里最大的亮點就是橋多,每走幾步就會有一座橋,這些橋依水而建,形態各異,有平橋,單孔橋、多拱橋,結構有石質、木質等,豐富多彩,成為公園一大特色景觀。</p> <p class="ql-block">這些橋不僅高度各異、曲孔不同,而且依特定環境而建、與周圍景觀相映。小橋如段段玉帶,若座座彩虹。走在橋上,如在畫中,將白鷺洲公園的低回婉轉點綴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首先步入的是苑家橋。是公園里最古老的橋,建造于清朝時期,據說當時東園尚有苑姓園丁守護,這就是苑家橋的來歷。</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單孔石拱橋叫二水橋,取名于李白名詩《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據說很久以前這里湖邊遍植蘆葦,有許多白鷺聚集翱翔,景觀與長江邊的白鷺洲極為相似,因此,借用李白的詩句,把公園稱為“白鷺洲”。</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幽靜的步道來到白鷺島,這是位于白鷺湖中,是白鷺洲公園內唯一的湖心島,位于公園內部的湖泊里,是一個四面環水的湖心島,西部與聽雨軒隔湖相望,島嶼上面多柳樹,林木蔥郁,崗巒疊翠,風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在公園里每一處都會看到形態各異的白鷺。讓我想起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p> <p class="ql-block">這是島上最高處的攜秀閣,四面雙層,朱柱四圍,落地門窗,登上二樓,眺望四周,園內景觀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在白鷺島上有一處春在閣,臨水而建,猶如畫舫,與對面綠洲上的觀瀾亭隔水相望。</p> <p class="ql-block">白鷺島還有一座四角涼亭,叫翠微亭。是市民在亭里休閑娛樂場所。</p> <p class="ql-block">翠微亭旁有一座單孔石拱橋,叫秋波橋。站在橋上可以看到樹蔭掩映著遠處城墻和湖邊一座座“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的古建筑群。古樸典雅,靈動秀美。</p> <p class="ql-block">向陽的水面,粼粼水波映出銀鱗似的光斑,隨著層層漣漪跳動起伏;背陰的水面藍的純凈,溫柔恬雅,水波好像絲綢上的縷縷紋路,低調不張揚。</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湖水迂回曲折,如畫中的線條,把全園分隔成形狀、大小各異的不同景區。藍天白云下湖面上碧水微瀾,游船相隨,湖泊四周是臺、樓、閣、榭等建筑,和正在換裝層林盡染的樹木倒映水中,組成一幅“水中畫”。</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的我們來到一座古寺,叫鷲峰禪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存建筑始建于明朝天順五年(1461年),為紀念唐朝名僧鷲峰而得名,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寺廟是三進院落,門口立著兩個石獅子,進去大殿,兩邊站立著四大金剛。</p> <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鷲峰禪寺為金陵一大景觀,古典小說《儒林外史》中就有“到鷲峰禪寺吃茶”的故事。書法家王鐸、文學家焦竑在此留下詩文、墨跡。清代詩人姚鼐作《鷲峰寺》一首,詩曰:“ 寂寂青溪水,蕭蕭祇樹園。江潮春入郭,海月夜當門。 銀杏風前活,金容世外尊。陳隋銷落后,來聽道人論。”</p> <p class="ql-block">在鷲峰禪寺不遠處的山岡上有一座白鷺塔。據記載明宣德六年(1431年),南京工部利用建大報恩寺的剩余材料,在舊院與東園之間建回光寺,并置有一寶塔為七層玲瓏塔,挺秀壯觀,名“白塔”。</p> <p class="ql-block">沿著大理石鋪就的橋面,我們來到一座廊橋。在南京還真不多見廊橋,也許是白鷺洲公園的一大亮點。</p> <p class="ql-block">據傳,明永樂年間這里為明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每當清晨,眾侍女常在湖邊浣花,故附近石拱橋被命名“浣花橋”,正如<span style="font-size: 18px;">楹聯:“自古銷魂處,從來風雅地。”</span></p> <p class="ql-block">站在浣花橋上北望,看到的一座木制長橋。隱約看到棧橋上有古代金陵仕女在翩翩起舞,名為“長橋艷賞”,它曾是南京明清四十景之一。早在明代,長橋一帶是明代南京都城的主要游樂區,東花園與藝妓集中之所的富樂院(俗稱舊院)東西相鄰,以一河相隔。河上設置長長的木板橋通行,名為:“長板橋”,簡稱“長橋”。</p> <p class="ql-block">離浣花橋不遠處可見一座石拱橋,叫玩月橋。早在明代,當時每逢中秋之夜,南京城內甚至外地的書生士子們慕馬湘蘭之名前來,紛紛聚集在玩月橋頭,或賞月賦詩,或笙簫彈唱。因此,玩月橋成為南京城中秋賞月最具人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玩月橋來到幽靜湘蘭苑,這里曾經是“秦淮八艷”之一馬湘蘭的住所。馬湘蘭是明代女詩人、女畫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秦淮廣記》載,她名守貞,字湘蘭,小字玄兒,又字月嬌,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稱“四娘”。她相貌雖不出眾,“姿首如常人”,但“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span style="font-size: 18px;">獨創一種畫蘭法,僅以一抹斜葉,托著一朵蘭花,體現出蘭花清幽空靈的氣韻,故有“湘蘭”雅稱。</span></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五孔拱橋叫印月橋。相傳佛教有禪語為“我心相印”,意為“不須言,彼此意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心相印”。</p> <p class="ql-block">這一座小巧玲瓏又秀氣的小石橋,叫狀元橋。始建于明中期。清乾隆年間,秦大士居秦淮河畔,每日來此攻書苦讀,于乾隆17年考中狀元。橋面刻有獨占鰲頭,欄桿刻有蝙蝠,意欲能祐學子奮發讀書,福星高照,金榜題名。</p> <p class="ql-block">這里似乎是世外桃源,似乎我們的腳步和靈魂都躍躍欲試。就是想在湖邊追尋迎面吹來的涼風,想在叢林里聆聽鳥叫和花開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一處長廊,這里是東園故址。據史料明中葉的《正德江寧縣志》記載:“徐太傅園,在縣正東新坊北。太傅諱達,開國元勛,贈 中山 王,謚 武寧 永樂間,仁孝圣后賜其家為蔬圃。正德三年,東園公子天賜,遂拓其西偏為堂,日心遠。又購四方奇石于堂后,疊山鑿渠,引水間山曲中,乃建亭閣,環雜山上,下通以竹徑,其幽邃,為金陵池館勝處”。</p> <p class="ql-block">節義清廉碑記,是明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表重臣徐達而御賜的石碑,置于東園故址。</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壁畫棧橋,只見棧道橫臥于湖面之上。在橋上可以看到與白鷺洲相關的歷史人物壁畫。</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壁畫棧道來到一鑒堂,這是明代東園的主體建筑,是園主接待親朋好友和舉辦文酒之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幾棵香櫞樹已是碩果累累,空氣中亦是清香四溢,遠望若繁星點點高掛樹梢,黃綠相間,惹人喜愛。</p> <p class="ql-block">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公園里逐漸變色的樹葉,橙黃紅綠幾種顏色輪番上陣,把初冬打扮得分外妖嬈。</p> <p class="ql-block">芳洲綺麗色,處處皆佳景。初冬漫步在白鷺洲公園,園內軒閣倚樹,亭廊臨水。假山怪石,點綴亭臺樓閣之間,那一座座石拱橋,一艘艘畫舫,映在香樟水杉垂柳之中。彎曲回廊,清幽小徑,芳華雅致,鳥語花香,處處透著濃濃的江南風情,令人沉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北宁市|
西盟|
顺昌县|
绥江县|
白沙|
元氏县|
金昌市|
新干县|
万载县|
清新县|
麻阳|
福建省|
万荣县|
新丰县|
满城县|
巴塘县|
鹤岗市|
固始县|
灵台县|
汪清县|
肥乡县|
如皋市|
六枝特区|
大庆市|
南靖县|
新丰县|
江口县|
绥棱县|
获嘉县|
曲靖市|
三穗县|
类乌齐县|
通江县|
稻城县|
金堂县|
堆龙德庆县|
出国|
当涂县|
罗江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