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2023年春 滇西北自由行(上)

周鴻鈞

2023年4月16日晚上我和夫人乘機抵達麗江。這次我倆包了輛車,專門定制12天行程欣賞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奇觀。“三江并流”自然景觀位于橫斷山脈,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這三條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入滇后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而不交叉,怒江出國境至緬甸稱薩爾溫江,流入印度洋; 瀾滄江出國境后稱湄公河,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流入太平洋;金沙江向東匯合岷江后稱 長江注入東海。這里的歷史、地理和生態,生物世界和自然風光,民風民俗與民族文化有機地匯聚一處, 構建出一座涵蓋地質、生物、氣候等各個方面極其豐富的天然博物館。 4月17日,清晨離開麗江前往金沙江虎跳峽景區,虎跳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是中國最深的峽谷之一。景區南岸為玉龍雪山,主峰海拔高達5596米,北岸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受兩岸高山的緊緊束縛,江流入峽后窄處僅二三十米,最窄處虎豹一躍即過,故名虎跳峽。 上虎跳峽最狹窄處,江心雄踞一塊三角形巨石,把激流一分為二。 虎跳石 中虎跳峽,照片左邊哈巴雪山山腰處公路是我們的行車道,右邊山體是玉龍雪山。 虎跳峽徒步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徒步線路之一”,由高路徒步線及中虎跳徒步線組成,是世界級的徒步圣地。從香格里拉虎跳峽鎮開始,至中峽結束,總長23公里,是一條蜿蜒在哈巴雪山山腰的小路。圖中張老師客棧位于中虎跳峽。上世紀80年代為解決徒步愛好者食宿困難,有一位張姓老師在這里開出第一家客棧,現在從虎跳峽鎮到下虎跳峽開通了公路,我們在客棧吃了午飯。 下虎跳峽到這里結束 前幾年麗江地震,金沙江上虎跳峽這段江面被塌方落石堵塞,現在水流量比以前小。 白水臺景區位于哈巴雪山麓,海拔2380米,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祥地。它是由于碳酸鈣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觀。含碳酸氫鈣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鹽逐漸沉淀,長年累月就形成臺幔,好似層層梯田,被稱為“仙人遺田”,面積約3平方公里,它是我國最大的華泉臺地。 白水臺 白水臺 白水臺 獨克宗古鎮是香格里拉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是中國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族民居群之一。我們傍晚到達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鎮。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之一,筒身為純銅鍍金,筒壁上端用浮雕篆刻著文殊,普賢,觀音和地藏四大菩薩,據說筒內藏有多種佛寶重達16噸,我倆加入轉經人流虔誠地用力推動經筒。<br> 獨克宗古鎮夜景 獨克宗古鎮中心月光廣場,古樸的藏式木屋一幢接一幢環繞在四周。<br><br> 4月18日,上午參觀噶丹·松贊林寺。該寺是云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 松贊林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 該寺又稱歸化寺,距中甸縣城5公里,是一座古鎮規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興建,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離開松贊林寺前往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這里分明顯的干濕兩季,11月至次年5月為干季,5—11月為濕季,我們看到的是旱季景色。 騎上矮腳馬悠閑地轉一圈 <p class="ql-block">在奔子攔鎮附近金沙江段,當年賀龍率領紅二軍團從這里渡江,1950年代在這里造了一座橋,為紀念紅軍長征,起名“賀龍橋”。</p> 在去梅里雪山的途中經過“金沙江第一灣”,也稱金沙江大拐彎。浩浩蕩蕩的金沙江從藏區腹地穿山越谷而來,圍繞著金字塔似的日錐峰畫了一個“U”形的大彎,勾勒出一條優美的曲線。<br> 在白馬雪山觀景臺遠眺主峰扎拉雀尼峰,海拔5640米。 從香格里拉縣翻越白馬雪山到達霧濃頂,這里是觀看梅里雪山幾個著名觀景點之一。 梅里雪山霧濃頂觀景點,梅里雪山被云層遮擋看不見。離開霧濃頂觀景臺我們來到飛來寺,飛來寺是地名也是寺名,位于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城西南10公里處、G214道路旁,海拔3439米。它的正對面就是巍峨壯麗、神秘莫測的梅里雪山。 4月19日天沒亮就出發去觀景臺看日照金山。非常幸運看到第一縷陽光最先照亮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幾分鐘后“太子十三峰”全部呈現出金紅色光芒,潔白的雪山頂,被初升的太陽映成金色,呈現出一幅吉祥的畫卷。梅里雪山是連綿群山的合稱,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山便有10多座,因而有“太子十三峰”之說,“十三”是藏語里的吉祥數,并不是諸峰的具體數字。 日照金山的美景 主峰卡瓦格博峰 日照金山的美景 日照金山的美景 <p class="ql-block">去鹽井走滇藏公路,沿著瀾滄江岸邊走。</p> 上午離開飛來寺鎮前往西藏芒康縣下鹽井村,去參觀在瀾滄江東西兩岸已有1300年歷史的鹽田。鹽田在瀾滄江岸邊,我拍照位置在214國道,隨后我們車走小路盤旋下到瀾滄江邊,從照片右下方那座橋過江進入村莊,再穿過村莊到達千年古鹽田。 下鹽井鹽田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從飛來寺鎮到鹽井走214國道(滇藏公路)106公里到達,這里距離芒康縣城還有120多公里。 經過觀察、詢問,大概了解制鹽過程,瀾滄江江水里沒有鹽,是這里土壤里含鹽,古人在江邊打井,提取鹽鹵水放到梯田上曬,從鹽鹵水表面得到濕白鹽,取出裝入袋子進一步濾干,白鹽層底下的沉積層含紅泥沙,曬干成紅鹽,白鹽可吃,紅鹽據說有藥效可泡腳或在皮膚外用。 西藏芒康下鹽井村瀾滄江兩岸古鹽田 鹽井天主教堂位于芒康縣上鹽井,國道214旁,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1855年由法國傳教士創建。<br><br> 教堂所在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信奉天主教,吟誦譯成藏文的《圣經》。信徒由神父取名,名字多與歐洲人相似,喪事也按天主教的儀軌進行安葬,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鹽井的藏民可以自由地選擇信仰藏傳佛教或者是天主教,當地天主教徒仍像其他藏民一樣把藏歷新年視作新年的開始,但也把圣誕節當作一大節日。圣誕節神父主持彌撒,講經布道,所有教徒和被邀請者都在教堂的大院子里用餐,最后是跳藏族傳統的鍋莊舞、弦子舞。<br> 4月20日早晨離開德欽縣飛來寺前往怒江邊的貢山縣丙中洛村,要走的德貢公路全長95公里建設了13年,直到去年秋天孔雀山隧道開通才完全竣工,可見此路地質條件之惡劣。這條路一頭連接214滇藏線,另一頭連接219丙察察進藏線,穿越橫斷山脈,經過梅里雪山,翻越碧羅雪山,從瀾滄江流域到怒江流域, 過去全長近1000公里路程,而今變成了不到100公里的近路。上圖是建在瀾滄江上的德貢公路大橋,路牌指示貢山方向。 <p class="ql-block">德貢公路孔雀山隧道入口,在出隧道后還經過許多防雪塌方的棚洞。</p> 孔雀山埡口雪線以下開挖一條隧道,改變以往春季大雪封山無法通行的弊端,2022年6月30日,孔雀山隧道貫通,隧道全長2545米,我們有幸在隧道通車后第一個春天行駛在最美的公路上。照片是汽車駛出隧道外面的景色。 丙中洛位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是滇西北三大山脈即高黎貢山、怒山、云嶺,與三江,即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區、怒江由北向南貫穿全境,東面為碧羅雪山,西面是高黎貢山,兩山夾一江,形成明顯的高山峽谷地貌。 到過這里的人都說,這是一個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沿著大峽谷溯怒江北上,滇藏線古老的驛道上,似乎還能追尋到昔日馬幫的痕跡。多種宗教在這里融合,多個民族在這里共同生活。當你走進這里,走過千年的茶馬古道上,看到了絕壁峽谷中奔騰的怒江水,座座高大漂亮的教堂、寺廟,田野間恬靜安然的村舍,茂密的原始森林,巍峨壯美的雪山,你便會沉醉在這片美麗的田園風光之中。 4月20日,在丙中洛居住的民宿位于怒江邊,清晨推窗可見晨霧繚繞怒江大峽谷。 怒江第一灣位于丙中洛南部,怒江流經附近時遭遇王箐大懸巖絕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半圓形大灣。 怒江每年3月中旬后由于上游下雨來水變得渾濁,下圖是我2015年3月拍攝江水是碧綠的。。 圖1 石門關,一路夾江而行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兩座絕壁從江邊拔地而起,直沖霄漢,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寬的巨大石門,怒江從石門中噴涌而出,奔瀉而下,當地人稱它為南禮墻,又根據地形地貌,取了個形象的名字——石門關。這里為進出滇藏必經之路。<div>圖2、3、4 茶馬古道,在怒江邊巖壁上開鑿的一條小道,這是古代進出霧里村的一條通道。(照片均為2015.3拍攝)<br></div> 圖1 霧里村,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驛站,這里風景如畫,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山上樹木郁郁蔥蔥,晨霧籠罩時像極了人間仙境,故名霧里村。<div>圖2 重丁教堂 1935年落成,外墻上有深綠和藍色底花草裝飾紋樣的壁畫,裝飾極為美觀,教堂屋頂尖分別各立著一個十字架。(照片均為2015.3拍攝)</div><br> 丙中洛秘境中的秋那桶村,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上圖為秋那桶天主教堂。 云南和西藏分界線,進藏線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龍-察隅)起點。 4月21日,早晨離開丙中洛,沿著怒江走云南最美公路,全長300公里,途中經過石月亮景點,石月亮是怒江福貢縣標志性的景點之一,在高黎貢山山脈中段3300米的峰巔一塊巨大的大理巖溶蝕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寬約40余米、高約60米,從遠處眺望時,透過石洞遙望對面的天空,宛如一輪明月高懸在山海峰林之中。上圖是從北往南看,下圖亦反。 老姆登村背靠碧羅雪山山脈,對面有高黎貢山北段奇觀皇冠山,皇冠山因形似王冠而得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一座建在懸崖邊上,紅白相間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 從老姆登村再往山上開5公里就到知子羅,傈僳語的意思是“好地方”。知子羅村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三十幾年前曾是州府所在地,二十幾年前還是興盛的縣城,如今只是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下屬的一個村子,常被人傷感地稱為“廢城”。 走在知子羅村的略顯凄涼的街道上,時間仿佛倒退了四十年,是的,這就是40年前知子羅的原貌,上圖房子顯示“工人俱樂部”。 懷舊的人會來這里看看 在怒江大峽谷里,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基督教堂,知子羅也不例外。 天下事無奇不有,怒江飛來石成了難解之謎。<div>1983年,位于怒江岸邊的云南福貢縣民族中學教師宿舍小院里,從天而降一位不速之客,一塊來自碧羅雪山的巨石,飄然飛到這個小院之中,并直直地站在院子里。據估計,巨石高約7米,最大直徑約3米,重約50噸,上部一側插入北側宿舍的房檐約40厘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飛來石非但對原來的磐石沒有損壞,竟然與原來躺臥的磐石實現無縫對接,刻意鑲嵌。<br></div><div>下午經過位于瀘水市怒江段“老虎跳”、傈僳族人按照傳統習慣,每年春節初二至初六在登埂舉行“澡塘會”洗溫泉浴的地方,傍晚到達怒江州府六庫鎮。</div> 4月22日早晨離開六庫鎮上高速公路前往大理。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南城樓稱雙鶴樓又稱承恩樓。南城門是古城四門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古城最古老雄偉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標志。 洋人街,原名“護國路”,為紀念民國初云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護國路”呈東西走向,全長1000米,寬7米,青石板鋪面。<br> 大理古城街景 北城門又稱“安遠門”、“三塔門”,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門之一。<br> 崇圣寺始建于南詔時期,大理國二十二代皇帝中,曾有九位到崇圣寺出家為僧,崇圣寺的在清咸豐年間燒毀,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來,為了改變有塔無寺的狀況,大理文化局于2004年斥資1.82億元人民幣重建了崇圣寺。 4月23日,清晨看天氣好,再去拍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又稱“大理三塔”,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之一,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上書“永鎮山川”四個大字,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br> 崇圣寺三塔 蝴蝶泉方圓五十多平方米,水深六米,是在花崗巖石上露區的斷裂帶上形成的一種裂隙泉,泉水由沖積扇上部的礫石下涌瀉出來,匯集在碧藍茹翠的池潭內。泉池四周鑲嵌著大理石欄桿,蝴蝶泉西壁的大理石上,鐫刻郭沫若題寫的“蝴蝶泉”三個大字。池邊的蝴蝶樹,像一條青龍橫臥于泉池上 蝴蝶泉景區 中午到達大理蒼山洱海風光第一鎮:雙廊古鎮 雙廊鎮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唐宋時南詔大理國的重要軍事要塞和水軍基地,是唐天寶戰爭、清杜文秀起義的古戰場,是集佛、道、儒、原始宗教等多元文化共融的地方。雙廊鎮曾是《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的兒女們》《白月亮白姐姐》《洱海情波》《望天崖》等影片拍攝的外觀景點。 瀘沽湖是中國第三深的淡水湖,是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為四川、云南兩省共有,湖周群山環抱,格姆女神山高踞湖畔,后龍山楔入湖心,構成形如馬蹄的瀘沽湖。 4月24日,瀘沽湖里格島,位于東北部格姆女神山山麓,是瀘沽湖七個珍珠寶石般島嶼中的一個。它是瀘沽湖北緣海灣內一個美麗的海堤連島,這里風光如畫的碧水青山,碧波如鏡的湖面,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山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為晶瑩的一體。 瀘沽湖景色 瀘沽湖景色 乘纜車到格姆女神山頂,在登頂步道上有一群猴子,看到游客有食物和飲料就搶,圖片中這位游客背包外側小口袋里有一瓶礦泉水,猴子拿不出來整個身子掛在背包上,還是打不開小口袋的扣子,最后只好放棄離去。 <p class="ql-block">瀘沽湖景色</p> 瀘沽湖摩梭人村莊 4月25日,上午離開瀘沽湖返回麗江,到木府一看告示當天下午停止開放,只好改變行程到束河古鎮。束河古鎮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鎮,已有千年的歷史。 青龍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是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標志性建筑,茶馬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部由石塊壘砌,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使它變得斑駁,列為麗江古石橋之最。 束河古鎮作為麗江古城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傳統民居近千幢,土著居民以納西族為主,是納西族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自明代以來,許多從事皮革加工和其他手工業的人云集束河,繁華熱鬧,束河古鎮逐步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和納西文化交流中心。 離開束河古鎮返回麗江市區經過黑龍潭公園,始建于乾隆二年,著名圖像“龍潭映雪”以五孔橋、得月樓、雪山及黑龍潭中的雪山倒影組成(當天云層把玉龍雪山擋住了)<br> 4月26日,離開麗江前往云南老君山(河南也有老君山),途中經過石鼓鎮,金沙江。它流出青海,經西藏從德欽縣進入云南,繼續南流于橫斷山區,到了石鼓鎮后因山崖阻擋便掉頭急轉東北而去,形成一個巨大的“V”形轉彎,長達數十公里,這一奇觀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灣”。 萬里長江第一灣,金沙江在這之前是由北向南流向,在石鼓鎮附近轉為由西向東,奔流不息注入東海。 金沙江上還有一小島形似公雞,雞公石是大自然的一個作品。 中午到老君山國家公園一個片區:黎明千龜山景區,這里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神奇丹霞地貌區。乘登山纜車在半途換乘點出來可以看到著名景觀“情人柱”,三十多米高的兩根緊緊相擁的紅色石柱在陽光映照下分外妖繞。 被風化成巨鱗狀的山巖紅紅圓圓地凸現著一個個小包包,活像一只只烏龜之背,由于很多很密集,所以這里被叫做“千龜山”。 千龜競渡,山坡形如千萬只小烏龜排列得自然而且有序,仿佛向著太陽升起的東方正在不停地行進著,堪稱黎明丹霞風光中的一絕。<br> 佛陀峰<br><br><br> 中間山體形似睡佛 遠觀千龜山老君煉丹爐 建在懸崖上的觀景臺,這里可以在龜背石上走動。 特別要說明由于交通不便,目前千龜山景區游客稀少,我倆在山上幾乎包場,三個小時里碰到不超過二十個游客,下山時纜車停著,見我倆要下山再啟動纜車運行,為景區優質服務點贊。下午離開千龜山景區前往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塔城鎮,方便第二天游玩滇金絲猴國家公園。 4月27日,早晨詢問酒店老板得知滇金絲猴國家公園8點開門,我們準時到達,游客大約有二三十人,分乘兩輛電瓶車進去,到一個山坡下車,然后指了條小路讓大家爬山,走了很長一段山路才到目的地。工作人員拋撒從高海拔山上采摘來的松蘿,引來一群滇金絲猴。滇金絲猴與國寶大熊貓齊名,也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它只生活在金沙江和瀾滄江之間的云嶺山脈,它們具有一張最像人的臉,面寵白里透紅,再配上它那令當代婦女追求的美麗紅唇,堪稱世間最美的動物之一。 滇金絲猴是世界上除人類以外棲息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長年生活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地帶,是生命力最頑強的靈長類動物。 國家公園是唯一常人能觀賞到滇金絲猴的地方。 滇金絲猴在吃松蘿 幼年滇金絲猴 幼年滇金絲猴,半個多小時這群滇金絲猴都吃飽了,消失在樹林中。等游客全部下山國家公園就停止當天的開放接待。我們離開塔城返回麗江。 麗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十天時間里跑了世界自然遺產地和世界文化遺產地,大豐收了! 參觀木府,忠義坊,民間稱“石牌坊”,矗立于木府門前,是受明朝萬歷皇帝欽賜“忠義”二字,“奉敕”而建成的牌坊,是木府的標志性建筑。建成于明朝啟年間(1621 ~1627年),坊“高數丈,棟梁斗拱,通體皆石,堅致精工,無與敵者”。<br> 木府原系麗江世襲土司木氏衙署,議事廳,是木氏土司的議政之殿,為權力的實施中心。殿前是個巨大的廣場,滿鋪剁斧彩花石板,寬敞、潔凈、素雅。過去里是出征前閱兵點將的地方,也是木氏接受百姓朝賀之地。 以木府建筑為中軸線看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街景 麗江古城街景,網紅店:一米陽光。 麗江古城夜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仁县| 康保县| 沙坪坝区| 修水县| 康乐县| 密云县| 北海市| 侯马市| 灵川县| 周宁县| 澄迈县| 新建县| 武汉市| 金湖县| 穆棱市| 昭苏县| 长岭县| 通山县| 青州市| 华容县| 临洮县| 临夏县| 科技| 叙永县| 汽车| 新巴尔虎左旗| 乃东县| 松滋市| 内乡县| 白水县| 宣城市| 清涧县| 黑龙江省| 神池县| 上饶市| 家居| 长海县| 宣汉县| 阿拉善盟| 黄陵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