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釉里紅,瓷器釉下彩裝飾手法之一,創燒于元代景德鎮。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后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 </p><p class="ql-block"> 瓷器燒造時需要一種環境,專業術語叫“氣氛”,瓷器都是在某種氣氛中燒成的。一般來說氣氛就是兩種: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釉里紅是以銅為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簡單說它是悶著火燒成的。溫度稍高點,或者稍低一點,它立刻就會失敗,溫度如果一低,顏色就會變黑,非常不好看。溫度如果一高,顏色就飛了,沒了。溫度高低之間允許的差額大概在十度。在古代,這一點溫差是非常難控制的,只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窯工,才能看出來。燒瓷有句老話:要想窮,燒窯紅!</p><p class="ql-block">元代釉里紅燒制成功后,有幾種裝飾方式:涂抹、線條、留白等,發色紅艷的罕有,存世完整的元代釉里紅瓷器比元青花更稀有,鳳毛麟角,瓷中貴族!</p> <p class="ql-block">元 釉里紅線繪開光花鳥紋罐</p><p class="ql-block">罐高25.4cm</p><p class="ql-block">1980年江西高安伍家村伍興浦窖藏出土,現于高安元青花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元代釉里紅留白龍紋大罐</p><p class="ql-block">攬勝居珍藏,大罐高30厘米,口徑22、足徑20厘米。</p><p class="ql-block">大罐肩部留白刻畫纏枝牡丹紋,腹部留白刻畫兩條首尾追逐的火焰寶珠龍紋,龍紋滿暗刻工藝,龍紋其間刻畫云紋,近足處刻畫十一個蓮瓣紋。大罐底部無釉,寬淺圈足,胎質老化清晰。</p><p class="ql-block">攬勝居珍藏的這件元代釉里紅龍紋大罐,是至今為止載錄中,最大的發色最好的釉里紅龍紋大罐,堪稱頂級至寶!</p> <p class="ql-block">減地刻畫的龍紋,曲頸張口,矯健兇猛!</p> <p class="ql-block">釉里紅發色濃艷。</p> <p class="ql-block">纏枝牡丹刻畫細膩奔放!</p> <p class="ql-block">纏枝牡丹刻畫細膩奔放!</p> <p class="ql-block">罐內抹釉,可見釉色卵白。</p> <p class="ql-block">大罐內部可見元代大罐的接胎工藝。</p> <p class="ql-block">淺圈足底無釉,胎質二元配方的麻倉土干粉細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高陵县|
泌阳县|
朝阳市|
色达县|
岚皋县|
沙坪坝区|
博乐市|
山东省|
高唐县|
太康县|
铅山县|
绥中县|
楚雄市|
耿马|
金平|
齐齐哈尔市|
洪洞县|
新津县|
延庆县|
临猗县|
大竹县|
抚顺县|
成武县|
济宁市|
罗平县|
周宁县|
河池市|
宁远县|
泽库县|
安康市|
珠海市|
大足县|
大竹县|
老河口市|
潍坊市|
阳朔县|
呼玛县|
濮阳市|
德清县|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