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看電影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很久很久沒有看電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多久,自己也說不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天,在“美篇”上讀到木進先生的文章《【童年故事】與電影有關的往事》,頭腦中突然就蹦出了這樣的歌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歌,是動畫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曲,那是我最早看過的電影,最初接觸的關于“勞動光榮”的公共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還有一首歌,“準備好了嗎?時刻準備著,我們是共產主義兒童團……滴滴噠嘀嗒,嘀嘀嗒嘀嗒。”這是電影《紅孩子》里面唱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記得領頭的男孩子叫蘇保,他爸爸叫“李主席”,還記得演細妹的女孩和毛主席一起照過相。從那以后,知道了蘇維埃,知道了要加入少先隊,戴紅領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電影,我看得不多,也不算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跟那些農村山鄉的孩子比,我是幸運的,他們很多人沒有走出山村之前,不知道電“有影子”,還會說話唱歌;跟住城里的孩子比——我們家住郊區,我又沒那么幸運。大院里面每星期只演一場電影,演什么我就得看什么,不像城里的孩子可以自己去電影院挑著看。其實我手里也沒有零花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時候,看電影像過節,早早就盼著,興高采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個周六的晚上,夏天在露天劇場,冬天在“六號樓”——就是俱樂部,都會演一場電影。大人們下班時,外面的大喇叭會廣播,通知當晚電影的名字和開演時間。于是,晚飯會吃得很快,要去“占座”和買票。爸爸說,要“十四排中間的位置”,所以要趕早,不然那幾個座位就沒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是家里的老大,這些事自然都是我的。我先去,家里人開演之前才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相較于六號樓,我更喜歡去露天劇場,那兒更好玩。劇場后面的小山上有酸棗,樹上有知了,草地里有蜻蜓和螞蚱,還有一個院的玩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吃過飯抹抹嘴,夾幾個坐墊就走。那坐墊好像院里各戶人家都有,一樣的是草編的,方形,兩本攤開的語文書那么大。電影有時要買票,有時也有免費看的。買票也方便,就在露天劇場大門旁邊圍墻上一個窗口里,通常是五分錢一張票,把爸爸給的錢遞進去,里面就遞出幾張粉色的,薄薄的紙印的票。電影票上沒有座位號碼,想坐哪里,就把坐墊擺上,別人家就知道這里已經有人坐了。這就叫“占座”,所以想坐好座位就要早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占好座位后,就可以和院里一般大小的孩子們去玩了。不用看著,放好的坐墊不會有人動的。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爸爸還會給幾分錢買根冰棍,劇場門口就有。阿姨用白色的木制小推車推著,里面是一盒一盒的冰棍,二十根一盒,上面用棉被捂著。冰棍便宜,紅果的兩分錢,小豆的三分,牛奶的也只要五分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電影分“正片”和“加片”。加片就是在當晚要演的影片前先放一部短片,通常就是紀錄片,黑白的《新聞簡報》。如果趕上放動畫片,就會聽到孩子們一片歡呼。很少能看到動畫片,很稀罕。國產的有《神筆馬良》,有《小蝌蚪找媽媽》;外國的有《白雪公主》,有《木偶奇遇記》……還記得電影里那個叫“匹諾曹”的外國孩子,一說謊話鼻子就變大,連后來自己做了錯事又不敢說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想摸摸鼻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就喜歡看打仗和“反特”的電影,不打仗的看逗笑的也行。就不愛看又不打仗又不逗笑的,一男一女偷偷地說悄悄話——爸爸說那電影的名字叫《胡思亂想》。騙我的,怕我胡思亂想。記得相聲大師侯寶林也演過電影,叫《游園驚夢》,諷刺一個不守紀律的人夢見自己在動物園掉虎山里了。那時候還想,這電影怎么拍的,老虎真過來咋辦?!</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當年不講究什么“追星”,但對一個個有名的電影演員卻記得很清楚,女演員有白楊、秦怡、秦嵐、王丹鳳、王曉棠、田華、張瑞芳、陶玉玲,男演員有趙丹、孫道臨、馮喆、陳戈、張良、康泰、王心剛、張勇手、郭振清,等等。特別對幾個專演“壞人”的演員難忘。《糧食》里的“四和尚”安震江、《白毛女》里的“黃世仁”陳強、《渡江偵察記》里的國民黨情報處長陳述、《南征北戰》里的張軍長項堃、《暴風驟雨》里的“韓老六”劉季云、《平原游擊隊》里的松井中隊長方化,表演傳神,絕了。那時的電影演員有特點,好記!反倒是對現在那些演員印象不深,就覺得他們(她們)長得都一個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男孩子看電影和女孩子不一樣,女孩子看完就完了,男孩子們好湊在一起學電影里的角色,學電影里的對話——現在叫“橋段”。曾經有一個時期,啥也不讓演,演來演去就那么幾部電影,那也看得有滋有味,不厭其煩,興趣就在學電影里的對話,幾乎能把整部電影“說”下來。最喜歡“說”的就是《南征北戰》和《列寧在十月》,因為里面的臺詞帶口音,有意思。《南征北戰》里是南腔北調,戰士小胖子把爆破筒念成“包扎桶”,愛說牢騷話的戰士說:“那還行,蔣介石那小子要占咱們‘煙安’(延安)”;《列寧在十月》是一口東北腔——長影配的音,瓦西里說:“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列寧說:“這樣無聊的書不能夠枕,這樣的書只能用來墊腳”,臨時政府的部長說:“老同志,你是我黨有自覺性的黨員(這句話電腦輸入時居然有聯想),現在黨需要你交出你這棵槍”。聽見啦?叫這“棵”槍,不叫這支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少男少女正是春心萌動的年齡,請女孩子(男孩子)看電影,那張電影票表示的意思跟給“同桌的你”遞的紙條差不多。看什么內容的電影最好能動點兒心思。看嚇人的片子,女孩看怕了靠近你,正好順水推舟擠緊點兒,還可以聞聞女孩發絲中香皂的香味兒;看那種“胡思亂想”的影片,趁著電影院里黑乎乎的,有意無意地碰一下女孩的手,她要是沒反應,你就可以計劃著買下一場電影票;她要是像觸電一樣縮回手,你就別再“胡思亂想”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像這種“浪漫的事”在露天劇場就做不了,只能去電影院——我這人不懂浪漫,大概就是電影院去得太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好多事都記不起來了,有些人見了面只覺得面熟卻叫不上名字了。可是,那些電影里的臺詞沒忘,老同學們湊在一起還能一字不落地來上幾段,從沙發上起身都不忘說一句:“張軍長,請你看在黨國的份上,伸出手來拉兄弟一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現在還有幾個孩子能湊在一起“說”電影,說到口沫四濺,說到飆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些年,各家都有了大大小小的電視,各人都有了電腦手機,但不是誰家都有露天劇場和電影院的。電視和電影的區別不只是屏幕尺寸和投影原理不同,一樣的片子,在家里看電視和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感覺卻不一樣,就像真球迷一定要去球場看球一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氛圍,那溫度,和許許多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家看電視劇能看出愛情來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看電影去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完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謝謝惠顧 歡迎斧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背景音樂:往日時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儋州市|
宣化县|
磴口县|
绥芬河市|
莱芜市|
永兴县|
南宁市|
名山县|
徐水县|
大港区|
来凤县|
商丘市|
桐柏县|
深泽县|
高邑县|
剑阁县|
枝江市|
孟州市|
广德县|
通化市|
搜索|
海晏县|
深水埗区|
麦盖提县|
定南县|
清水河县|
江口县|
潍坊市|
乌拉特后旗|
鄂托克前旗|
滕州市|
平乡县|
平顶山市|
泊头市|
遵义县|
成武县|
嫩江县|
思茅市|
古田县|
平凉市|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