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間幽雅清寂的茶室,懸上一幅好的茶掛,整個空間便仿佛注入了靈魂。</p><p class="ql-block">《南方錄》第十九章寫道:“諸般茶道具中,當以掛物為首要,是主客同修以窮諸茶道究竟、通達要妙的指歸。”</p><p class="ql-block">這里說的掛物即是茶掛。“茶掛”,又稱“掛軸”、“掛物”。它可能是一幅字,也可能是一幅畫。茶掛是一種文化現象,不僅在茶道中體現,也在香道、花道、琴道環境中出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都說宋代是文化登峰造極的一個朝代,難怪現代很多建筑、飾品、家具都以宋代為藍本,創造現代的生活美學。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意思就是,宋代是千百年來華夏文化的巔峰。</p><p class="ql-block">宋代生活有四藝,包括了點茶、插花、焚香和掛畫。點茶品茗重在味覺之美,插花重在色彩之美,焚香重在香氣之美,而掛畫則重在境之美。</p> <p class="ql-block">最早時期的“掛畫”是指懸掛在茶會座位旁關于茶的相關畫作,演變到宋代,掛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茶文化中的茶會。茶會是當時文人雅士們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他們常常在茶室中舉行茶會,品茗、吟詩、賞畫,享受著文化的樂趣。掛畫作為茶會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是指掛在茶室或茶席旁的關于茶的畫作,以茶事為表現內容。這些茶畫通常是山水、花鳥或人物等題材,以靜態的畫面表現茶事情景和茶文化內涵,讓茶客們在品茗的同時,感受到文化和情感的融合。</p><p class="ql-block">這些茶畫也可以作為茶客們的話題,引發茶客們的討論和賞析,增強了茶會的文化氛圍和趣味性。可以說,宋代的掛畫文化與茶文化密切相關,掛畫不僅僅是裝飾墻面的藝術品,更是茶文化的一部分,通過掛畫的形式傳達茶文化的內涵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茶掛文化就這么從古代流傳下來,自有“坐臥高堂,而盡泉壑”之說。茶肆掛書畫或茶前掛畫是對品茗環境的營造,使人們在飲茶之時能平靜下來,于畫中世界,尋乾坤日月之趣。釋放心中的郁積不快,以自然之心,品啜茶的真味。茶掛是茶事中的第一道具,這源于掛物本有的文化藝術價值外,在茶會中茶掛也示意茶會的主題,體現茶人的用意。</p><p class="ql-block">茶掛,融于空間,有添韻升格之用。形制不一,規格多樣:或懸曠室之內,飄然而秀;或倚素墻之旁,寂然而森;或展凈壁之表,蔚然而緲;或架清案之上,晏然而靜。</p> <p class="ql-block">茶室之美,在于簡樸,在于素雅,張掛的字畫宜少不宜多,應重點突出。如果茶室不是很大,一幅精心挑選的主題字畫就足夠了。畫是境,茶是意,茶掛配茶室,得一隅美景、一抹茶意、一片靜心、一處安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鸡泽县|
临桂县|
丰镇市|
淮北市|
北川|
枣庄市|
山丹县|
南江县|
循化|
固镇县|
阜宁县|
藁城市|
苏尼特左旗|
安新县|
马龙县|
罗定市|
桦川县|
宝丰县|
名山县|
项城市|
民乐县|
嵊泗县|
阿勒泰市|
阿坝|
杭州市|
云霄县|
扬州市|
武平县|
平昌县|
潼南县|
东光县|
原平市|
益阳市|
灌南县|
东乡县|
和平区|
曲沃县|
芜湖县|
平度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