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4號,華理民盟組織了2023年秋季考察活動,參觀魯迅故里和大禹陵。</p> <p class="ql-block">從上海到紹興,我們選擇經錢塘江隧道入,穿錢塘江大橋回的路線,領略一下中國近些年基礎建設的速度與現代化,真得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方便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每次出行都為之感慨</p> <p class="ql-block">藍天白云依舊,微風徐徐,雖說已進入了11月份,但仍舊是一片金燦燦十月的景象,車窗外一路上掠過的稻田里,有的稻子已經收割;有的稻田黃中還帶著些許的青色;沿途的綠樹林蔭也已經染上了秋的顏色。9點半左右我們的兩輛54坐的大巴車一路穿過錢江隧道,進入紹興境內</p> <p class="ql-block">三個小時便到達位于紹興鬧市區的魯迅先生故居景區</p> <p class="ql-block">認真聆聽導游的講解</p> <p class="ql-block">周家祖屋,周家老臺門。在一溜5間的坐樓中小堂前是用來會客用的,中間懸掛了先人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魯迅祖居,由魯迅七世祖周紹鵬于清乾隆19年(1754)購趙氏舊宅翻建,從此成為周氏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之地。整個宅院坐北朝南,白壁青瓦,墻高院深</p> <p class="ql-block">琴房,魯迅的爺爺是清朝的翰林,琴棋書畫這些雅趣在這個家中的常備</p> <p class="ql-block">繡房</p> <p class="ql-block">浴室</p> <p class="ql-block">錢花墻,預示家中世代有錢花</p> <p class="ql-block">進入后院,這里才家中女眷活動最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魯迅所說的先生的家,就是壽家臺門和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內一所頗負盛名的私塾,塾師壽鏡吾先生,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之人”。這里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壽鏡吾在這里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筑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p> <p class="ql-block">在三味書屋的牌匾下面擺著七八套桌椅,很多人都想找到魯迅先生曾在桌上刻的一個“早”字,只是出于保護的原因,參觀者已不能近距離地觀看實物了</p> <p class="ql-block">周末絡繹不絕的人們很多地方都擠不到近前,隔著窗欞拍個照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魯迅先生的家要比祖屋略顯得簡單一點</p> <p class="ql-block">但這樣的大的院落,氣派的硬木家具,100多年前江南富家的生活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一切都是按如魯迅回憶時寫的那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p> <p class="ql-block">禮佛。在這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步入其間,只見儀門上懸掛著魯迅祖父周福清的“翰林”匾,望著一進又一進的臺門,那個時代的建筑氣息迎面而來,走進一間又一間的廂房,在感受周氏家族龐大的同時,也不由得想象著遇到喜慶或者祭祀,少年魯迅拖著小長袍,一路行禮請安的場景來。</p> <p class="ql-block">認真讀說明的華理民盟老師</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女兒紅酒窖,酒窖就在閨房的地下</p> <p class="ql-block">廚房灶間,旁邊還有一個保存碳火的瓦崗</p> <p class="ql-block">戲臺</p> <p class="ql-block">囤糧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穿過廂樓和院內的天井,從魯迅的書房兼臥室一路向里,越過一窄長的過道便到了魯迅最鐘愛的百草園了</p> <p class="ql-block">富裕家人的生活的確不一般,貧窮限制了想象,自家的院落居然還有戲臺子,亭臺水榭花園,這樣的院落少了人手如何打理得好</p> <p class="ql-block">“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時值十一月了,百草園綠意也悄悄地進入了秋天,</p> <p class="ql-block">走出周家,來到街上</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間,魯迅先生那冷峻的、手夾香煙緊鎖眉頭、凝視遠方的經典形象出現眼前</p> <p class="ql-block">整個街道充滿了商業氣息,倒也十分熱鬧</p> <p class="ql-block">這是烏篷船,魯迅童年時代一種主要的交通工具,號稱“三烏”特色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烏氈帽和烏干菜(梅干菜)</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先生的下酒菜茴香豆,居然不是青豆或黃豆,而是蠶豆,這也大出我這個北方出生的人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我們繼續活動,參觀大禹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黄骅市|
察隅县|
那坡县|
宁德市|
出国|
龙陵县|
汝南县|
夏河县|
南平市|
什邡市|
根河市|
望谟县|
建昌县|
嵩明县|
鸡西市|
凤翔县|
栖霞市|
云林县|
三门峡市|
麦盖提县|
文昌市|
临猗县|
长汀县|
团风县|
息烽县|
泗阳县|
洛浦县|
松阳县|
西充县|
察哈|
张家口市|
射阳县|
新源县|
铜川市|
晋宁县|
噶尔县|
阳江市|
拉萨市|
潞西市|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