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細品數朵朝花 感悟魯迅初心 ——讀《朝花夕拾》有感</p><p class="ql-block"> 總有這樣的時刻,讓我對新的學校、新的課程心生渴望,或在明亮的清晨,或在恬靜的黃昏,亦或在靜謐的子夜。渴望溫柔中略帶嚴厲的老師,帶我走進寬敞淡雅的閱覽室,感受那份內心的寧靜與濃濃的書香。(薛軼洋)</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書本中,猶如走進書中世界,與人物同悲同喜。徜徉在書本中,如同一杯濃香的美酒,時間越長久,味道就越發醇厚。尤其是在那靜靜地午后,沐浴在圖書室那片濃濃的暖陽里,我的心靈如秋風流水般沉靜,我的生活似彩色云霞般絢麗,我的人生像天際劃過的流星一般精彩……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受著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思念與美好,我不由自主的沉淪其中,細細品味。(龐又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中《父親的病》這篇文章讓我猶為觸動。文章中,魯迅講述了父親生病后的治療過程,從找名醫到看西醫,再到最后的失望和無奈。這一系列的故事情節,讓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普通百姓的困境。由于社會制度的限制和醫療條件的落后,許多病人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甚至有些人因為生病而傾家蕩產。因為“神醫”的荒誕言行最終導致父親逝世,但所謂的神醫卻拿著大筆的醫藥費在外逍遙快活,并且受到當時環境的熏陶,人們對“神醫”的話深信不疑,不惜花大價錢為些奇怪的藥方煞費苦心,最終看著一碗碗“良藥”下肚,父親的病卻依舊沒有好轉。看到這,我萬分痛恨,與其說是庸醫們喪盡醫德,草菅人命,不如說是當時人們的迷信思想已根深蒂固。(張雨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讀完《無常》之后,我對于“無常”的形象有了重新的定義。文中描述的“無常”“鬼而人, 理而情”。在勾魂的時候,看到一個母親在哭剛剛死去的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哭的特別悲傷,白無常被感動了,便決定放這個兒子“還陽半刻”。但事情卻被他的頂頭上司閻王爺知道了,罰了他四十大棒。魯迅將生活中的正人君子比作黑無常,用白無常爽直公正的的形象和閻王爺的昏庸與黑無常的可怕做對比,他認為:“活著的正人君子只能騙鳥,若問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訴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劉宏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品味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眼前不由得出現一幅幅令人向往的自然畫。“不必說碧綠的菜菜蛙,光滑的市井藍,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清潔的叫天子忽然從草直竄到云霄里去了……”(全體)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與昆蟲為伴,與伙伴一齊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我們的童年已經漸漸的離我們遠去,留下的只是些散鎖的記憶,倒不如仔細品味一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體驗一下那個不一樣時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齊熱愛自然、向往自由。(薛鈺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品味著作者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些曾經的逍遙日子。觀菜畦、吃桑葚;“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既有溫馨的回憶,又有理性的批判。相比而言,我們就幸運很多,沒有魯迅先生當時社會的黑暗。或許,我們也可能比較可惜,沒有魯迅當時童年那么多的歡樂。只是童年已經漸漸走遠,留下的只有一些零散的記憶。回過頭來,回味半學期沉浸在學校閱覽室的閱讀,我們記下循環日記,我們寫下讀書感悟,我們做好一本本讀書筆記……我們沉浸在其中,我越來越喜歡閱讀,越來越喜歡寫作,越來越喜歡語文,甚至越來越喜歡我的學校!我也堅信隨著雙減政策的全面踐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一定會找到我們遺失的記憶,一定會找到我們的歡聲笑語,也一定會喚醒我們學習的初心動力!(薛軼洋) </p> <p class="ql-block"> 朵朵朝花,你拾我拾;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感悟魯迅初心,喚醒學習動力。帶露折花,自是芬芳馥郁;朝花夕拾,卻更沁人心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饶平县|
龙游县|
麦盖提县|
宝兴县|
磐石市|
紫金县|
波密县|
盐池县|
平泉县|
逊克县|
贵溪市|
平顶山市|
囊谦县|
花莲县|
山东|
台中市|
靖安县|
泗洪县|
兴城市|
安泽县|
察雅县|
遵义市|
花垣县|
永城市|
泰和县|
汪清县|
阳城县|
扶风县|
百色市|
桂阳县|
武夷山市|
双鸭山市|
益阳市|
江山市|
肃北|
锦屏县|
登封市|
榕江县|
绥滨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