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劉氏族歌》書法長卷封面、封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書壇快訊]</p><p class="ql-block">軍旅書法家、收藏家、趙樸初書藝傳承人李桂強先生2023年的最新力作,行書《劉氏族歌》書法長卷由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全國發行。</p><p class="ql-block">此《劉氏族歌》書法長卷,寬35厘米,長20米,全卷以行草書書寫,章法布局錯落有致,以分段式抄錄了劉氏族規家訓。全卷氣息貫通,筆斷意連,蔚為大觀。展卷欣賞,如樸老書風清和簡靜,筆精墨妙。</p><p class="ql-block">李桂強先生是軍中驕子,從軍二十余載,從基層連隊到師、集團軍、軍區機關,一直從事部隊文化宣傳工作,參加過越戰并榮立戰功,榮獲過解放軍總政治部頒發的“全國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和廣州軍區頒發的“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轉業地方從事文博工作后,又榮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共和國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國務院辦公廳授予“共和國十大功勛書法家“、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2012一廣東省優秀人物″等榮譽;2023年,中央電視臺授予他“CCTV.藝術傳承人″稱號。</p><p class="ql-block">榮譽等身、已過花甲之年的他,書藝上勇于探索和創新,在繼承樸老書藝的基礎上,采百家之長融會貫通,寫出如此古拙靈動、墨韻豐腴之長卷,可謂藝高膽大,令人贊嘆和佩服!</p><p class="ql-block">(硯山人)</p><p class="ql-block">2023-11-09 于古端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桂強行書《劉氏族歌》書法長卷</p><p class="ql-block">內頁欣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錄:《劉氏族歌》書法長卷 </p><p class="ql-block">后 記</p><p class="ql-block">傳承邦公精神,弘揚劉氏傳統</p><p class="ql-block">一一李桂強行書長卷《劉氏族歌》出版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國有史,家有譜。每個氏族的繁衍、遷徙、生息的歷史,構成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展史。族譜、族歌、家規和家訓是中華傳統文化代代相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華夏子孫,一脈相承,劉氏子孫,龍的傳人。泱泱中華,姓氏堂堂,劉氏文化,源遠流長,千古望族,劉氏家族。</p><p class="ql-block">一首《劉氏族歌》,見證千百年的輝煌,千百年的風雨,千百年的坎坷……。千百年后的今天,劉姓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耀耀奪目,燦爛輝煌。</p><p class="ql-block">巍巍神州,堂堂吾族。我能姓劉,夫復何求?大風兮兮云飛揚,劉氏家族揚四方!天下劉氏,王姓之首;四海一家,九州一劉。劉氏族人,將謹記先祖遺訓,傳承邦公精神,弘揚劉氏傳統,將劉氏文化不斷發揚光大。</p><p class="ql-block">最后,值《劉氏族歌》書法作品出版之際,感恩著名軍旅書法家、趙樸初書藝傳承人李桂強先生,用生花妙筆書寫長卷,為我劉氏家族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劉氏族人 后學松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圖片提供:廣州夢墨齋</p><p class="ql-block">責編:文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凤翔县|
会昌县|
洪泽县|
武宣县|
扎赉特旗|
东明县|
离岛区|
会昌县|
莱阳市|
南阳市|
宣化县|
阿尔山市|
龙江县|
集安市|
增城市|
潢川县|
富民县|
大悟县|
鄂州市|
成武县|
文水县|
体育|
同仁县|
都匀市|
江油市|
通山县|
乌拉特前旗|
南川市|
长垣县|
通辽市|
榆中县|
鄂州市|
清苑县|
聂拉木县|
揭东县|
常熟市|
乌什县|
张家界市|
唐河县|
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