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壟壟新綠,把驚喜的視線豐盈,每一次耕耘,每一次播種,都有辛勞付出的感悟、感慨和感動。<br><div> ——-題記</div> 沐浴著冬日暖陽,徜徉在洞庭水鄉田野,放眼望去,田間地頭種滿了油菜、蔬菜,綠油油的長勢喜人,湊近仔細一看,葉上還掛著未褪去的露珠。大片的油菜田在陽光的照射下,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呈現出一抹別樣的冬日色彩,也昭示著來年春日的金花朵朵,又<br>是一年好收成。 這里雖是城市的邊緣,卻沒有凡塵的喧囂,顯得那樣的幽靜恬淡,給人以純凈安然。這里的主人攔住每一位路過的鄉親,無拘無束的交融,讓故鄉溫暖的情愫,在心靈中烙印合鳴。 <p class="ql-block"> 晨霧彌漫鄉村上空,屋舍、樹木、莊稼若隱若現,給水鄉小村增添了獨特的美麗與浪漫。</p> 鄉村里的“青”“綠”歷來深受農人的器重。同時,它“凌寒冒雪幾經霜”而頑強生長的精神也贏得人的稱贊。冬日的油菜、蔬菜,有雨雪的滋潤,有暖陽的哺育,向寒而生,凌寒而長,勃勃生機,一派盎然。待到春風春雨時,它將是“一簾春雨晴,滿地菜花吐。” <h1><b>一、操軍硯溪村:油菜移栽節本增效“機械化”</b></h1> 毯苗移栽、無人機飛播、稻套油飛播……11月7日上午,操軍鎮硯溪村十組,華容縣明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農田里,華容縣油菜全程機械化播栽現場觀摩與培訓會正火熱進行,現場展示的4種油菜機械化播栽技術,通過6臺機械一一演示,吸引了來自全縣的100多位戶種糧大戶、200多位鄉村干部、村民駐足圍觀。 我們在現場看到,一臺類似水稻插秧機的機械在田地里緩緩行駛,操作員站在機器上將一盤盤油菜苗源源不斷地“喂”到機器里,機器尾端6個插頭快速將一棵棵油菜苗準確地插到農田里,機器駛過,一壟壟整齊劃一的油菜苗便呈現在眾人眼前。 栽油菜跟機插水稻一樣,又快又好!這種將油菜苗培育成機插水稻一樣的毯狀苗,采用機械化移栽,改變了傳統油菜育苗和移栽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預計每畝增收200元以上,得到省、市、縣、鄉和種田大戶及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在現場會上,伴隨著農機前進,一株株鮮嫩的油菜苗被移栽到地里,據了解,這種油菜毯狀苗機械化高效移栽技術,是華容縣今年首次引進的新技術,只需將水稻育秧流水線和插秧機進行簡單升級改造,再配合育苗技術,就可以實現像種水稻一樣全程機械化。采用新技術后,農戶利用機械即可完成耕地、開溝、移栽工作,實現多種土壤條件下的油菜高密度高效率種植,讓稻谷、油菜兩種作物無縫銜接,產量效益雙提升。 <p class="ql-block"> “我們傳統移栽油菜,平均一畝地一個人要用兩天時間才能完成,現在使用油菜機械化移栽技術,二十分鐘就能完成一畝地的油菜移栽,從時間和投入上大大節約了成本。”華容縣明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裴文杰說。</p> <p class="ql-block"> “確實比傳統人工油菜種植方便多了,通過這種技術完全可以實現油菜全程機械化,一邊翻地、一邊種植和施肥,省時省工,還不挑時間段,從目前移植的效果看,除提高效率外,每畝還可節省約100元成本。”觀摩現場,操軍鎮怡美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偉笑著說道。</p> “這次觀摩會讓我們開了眼界,我們農民想在‘土里刨金’,還是得依靠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進行科學種田。現在科技給力、政府支持,我們種油菜的勁頭更足了!”操軍鎮硯溪村種糧大戶高助軍對編者說完,笑呵呵地去找無人機操作手“取經”了。 據悉,該培訓邀請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管理處、市、縣農業、農機領導、專家到場授課,通過理論、案例講解與實際操作,詳細介紹了油菜育苗流水線、油菜毯狀苗聯合移栽機的運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現場演示機械移栽。 在油菜機械化移栽現場演示場地,相關農業、農機專家還圍繞油菜毯狀苗培育技術,從播前準備、精量播種、擺盤補水、控水控苗、病蟲防治等環節進行了全面講解,并對移栽作業中的耕地質量、溝系配套、施肥促進、雜草控制等栽培環節需要注意的事項作做了強調。 據悉,明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10月份還進行了油菜種子飛播。一臺大疆無人機在農機手的熟練操控下進行飛播作業,一顆顆混合著肥料的油菜種子通過無人機底部的旋轉噴頭均勻地播入田間——這種無人機飛播,播種效率可以達到80畝/小時,熟練的飛手甚至能達到100畝。 <p class="ql-block"> “油菜播種、栽植全程機械化是產業發展的趨勢。”操軍鎮分管農業的黨委委員、副鎮長徐友良表示,不久的將來,油菜播種、移植全程機械化將在操軍“遍地開花”。</p> <p class="ql-block"> 冬閑人不閑,人勤地生金。據悉,為保障糧油生產,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操軍鎮今年在秋收之后廣泛動員群眾種植“雙低”油菜,免費為農戶提供菜籽種子和技術指導,在全鄉范圍推廣種植面積達6萬余畝。入冬以來,氣候適宜,一畦畦油菜出苗整齊,長勢旺盛,葉片長得又嫩又綠,綠油油的油菜鑲嵌在平坦寬廣的農田中,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生機,也為來年的油菜高產打下良好基礎。</p> <h1><b>二、硯溪古應壇:鄉愁菜園余暉夕灑“田畦秀”</b></h1> 這是古老的硯溪渡,老家的村莊,平靜悠遠,無言卻似有聲聲召喚,那里有媽媽的菜園,蓬蓬勃勃,熱熱鬧鬧,即使在深冬,依然透著春天般的氣息。 在瓦舍土墻角下,是咱們硯溪渡河堤下的一方菜園,也是我們心中永遠不能淡漠的感懷。五顏六色的菜花兒葉兒,在陽光下絲絲脈絡清晰可見,偶有風來吹,綠葉搖動的摸樣著實可愛。農家的菜園,根植于泥土,以肥沃的養料越過歲月的背脊,蒼翠欲滴。 如果說春末夏初的菜園是活蹦亂跳、生機勃勃、開心玩鬧的孩子,冬日的故鄉菜園則是安靜美好的老人,白雪則是他的須眉,他是鶴發童顏的老者。 你看那一畦一畦菜地里,形態各異的蔬菜特別地養眼。最西邊是幾畦大白菜,個頭不高卻胖乎乎的精神抖擻地站在那兒,每一顆大白菜已經用繩子給攔腰綁扎了起來,好似束了漂亮的腰帶;旁邊是一垅大蒜,墨綠墨綠的,這可是冬天的好東西,可作主菜又可以當輔料,下面條的時候灑上點可是香極了。 還有那一顆一顆油綠油綠的青菜,看起來長得那么飽滿,膨脹得好像有油滴下來一樣。看到這,你一定以為我進了哪個農莊或者鄉村蔬菜園地了吧,其實這是硯溪五組古應壇屋場的閑置地,變身的一片小菜園地里。 蘿卜圓圓的,表面的皮白而帶青,幾片青綠青綠的葉子都向上豎長著,葉子下的蘿卜便“躲”在土里,仿佛一位害羞的胖娃娃似的。“心里美”的外表沒有什么動人之處,外皮淺綠泛著白,頭上頂著幾簇翠綠的葉子,圓鼓鼓的身子,但是它的內心是鮮紅鮮紅的。 最有特色的菜無疑就是黃心青菜了,它是青菜里的精品,為洞庭水鄉獨有,菜是青菜,心是黃心,一片一片的,像花一樣開滿了沿河兩岸,即使風吹雨打,雪壓冰欺,也無奈它何,它是獻給春節的特別禮物,是漂泊在外游子的鄉愁。試想,年里年外,春節會面,家人親朋好友團團圍坐,“咕嘟”“咕嘟”沸騰的火鍋里,黃心青菜夾上筷頭,送入口中,該是多么的溫暖和愜意啊! 當然,菜園猶如舞臺,是勤快人表演的天地,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一點不假。一季又一季,一茬又一茬,跟著節氣,隨著時令,需要不停的侍弄,不斷的翻新,才能享有四季的口福。妻在這方面既有悟性,又善于學習,什么時候下種,什么時候栽種,她都能拿捏得比較準時,“園里活,不用學,人家咋做俺咋做”,這句話常常掛在她的嘴上,三分地的菜園,在她手里被舞弄得風生水起。長年累月,在這塊“大紙”上,她揮毫潑墨,用心耕耘,寫出了一畦一畦的 篇章,一路一路的詩行。 不知是鄉親們喜愛菜園,還是菜園的魂拴住了鄉親。很多上年紀的老人,他們雖生活無憂,但也不愿閑坐于村頭,總喜歡到菜園走一走,看一看,或慢步菜畦埂壟之上,撥除幾棵雜草,或徘徊田頭路旁之間,扶正幾棵菜苗,任憑手上沾滿露珠,腳上踩上新泥。愉悅欣賞著菜園幽靜中的靈動,享受熱情中的內斂。這也應驗了當今世上,越來越不缺少繁華和熱鬧的地方,越是熱鬧的地方,越會讓人有一種身心無法融入,靈魂難以安放的感覺。 我比較偏愛綠色,故鄉的菜園,因為清新自然的綠,煥發著生機,充盈著亮麗,給人以無限的希望與遐想。獨自徜徉在那片輕靈的碧意里,會忘記塵世的一切繁雜,心靈亦會感觸到一份純然的靜謐。 喜歡綠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故鄉的菜園,不禁有蔬菜四季蔥綠;瓜果常年飄香的風景,還在于它風景里,郁郁蔥蔥的靈動,飄香四溢的內斂,以及處處蘊藏著鄉親們的智慧和勤勞。那一股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那一種互幫互敬的鄉風文明,那個追求美好生活的涵養力量。這才是故鄉菜園真正的美。 故鄉的菜園,至今還依然堅守在偏僻的水鄉。象忠誠的衛士,守護著村莊;如慈祥的老人,陪伴著鄉親,菜園,你是故鄉的風景,是故鄉的名片,更是故鄉的魂。 堅持微小的改變,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明天和希望,就是生活給予我們最大的饋贈。愿你和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h1> <b>三、明杰合作社:蔬菜大棚田園牧歌“新畫卷”</b></h1> 在華容縣操軍鎮藕池----硯溪河河畔,有一家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4000畝土地,科學規劃產品創新,實現了水稻、蔬菜種植高質量發展,不僅叫響了自己的專屬水稻、蔬菜品牌,還走出了一條產業增效、群眾增收、村莊受益的發展路徑。 初冬的早晨,當薄霧漸漸散去,硯溪村十組南角垸的鄉村美景一幀幀浮現眼前—— 紅瓦白墻的居民樓聚攏在村子中央,裊裊炊煙從民居房頂升起,四周是望不到邊的田野,田野上有一個的蔬菜大棚格外引人注目。 一路平坦,駛入華容縣明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生態農業寬敞整潔的機耕道,看到村民三三兩兩走在水泥鋪就的干凈整潔的田間小道上,有說有笑朝著蔬菜大棚走去,一幅幸福和諧的鄉村晨圖在田野間展開…… 果然,走進辣椒種植大棚,一股辣椒的濃香撲面而來,一壟壟綠油油的辣椒長勢喜人,莖稈粗壯、葉片青嫩滑亮,青翠欲滴的辣椒綴滿了枝頭。密密匝匝。社員們穿梭其間,手腳麻利地采摘辣椒,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湖南本地培優出來的湘研系列辣椒品種,皮薄肉厚,畝產可達4000-5000斤,每畝產值可破1萬元。”合作社社員太仙村梁正喜欣喜地說,去年合作社大棚全部種的黎蒿,今年改種辣椒,每個大棚產量大約2000多斤,收入可觀。</p> 為提高蔬菜品質,合作社還聘請技術員,為種植戶提供指導和產品質量檢測等服務,實現增產增收。今年,合作社還引進新品種進行試種,比如這種“螺新”螺絲椒,就是合作社的最新產品。 看著一箱接一箱色澤鮮亮、又大又飽滿的五彩辣椒排列在壟頭,裴文杰的臉上洋溢著自豪和欣喜之色。一直以來,他們以培育高品質、安全可靠的稻、油、蔬產品為核心,堅持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質量管理,從土壤、水源維護,到選種、田間管理、產品采收,均嚴格遵循綠色有機生產標準。目前,合作社菜籽油、辣椒已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優質水稻獲得有機產品認證。 2021年,華容縣明杰水稻專業合作社大棚,水稻集中育秧、蔬菜基地投入使用后,每年一到冬季蔬菜采收時,基地會雇傭村里大量農閑在家的農戶務短工,直接帶動50多戶村民增收,年均增收每人10000元左右。 水稻集中育秧、蔬菜種植基地成了當地村民致富的“香饃饃”,“去大棚上班”成了村民口頭禪。正如社員們說的,大伙不出村就賺鼓了腰包,而且還能照顧好家庭,家門口的蔬菜基地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生活希望,如今家家的生活好起來了,日子也是越過越有奔頭了。 大棚產業旺,群眾生活美。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操軍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振興需要特色產業作支撐。只有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小作坊”到“大產業”,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發揮特色產業激活鄉村發展的“造血”功能,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才會越來越強。 初綻的色彩,展露的朝霞,漸濃的激情紅,向日照沖天。“芙蓉國里盡朝暉”。愿鄉村的每一粒種子,每一粒晶瑩,在每一寸土地上蔥蘢...... 2023年11月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湖南省|
确山县|
巴里|
平山县|
诸暨市|
称多县|
右玉县|
翼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库车县|
营山县|
日土县|
阿合奇县|
芜湖市|
宜城市|
沐川县|
富阳市|
渝北区|
无极县|
淮滨县|
广灵县|
合阳县|
中江县|
上虞市|
柘城县|
奉节县|
莱州市|
科尔|
合山市|
鞍山市|
通州区|
新泰市|
广南县|
泽州县|
鹿邑县|
新绛县|
新野县|
府谷县|
永靖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