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31日下午,語文組全體教師齊聚,開展新學期教研組啃讀活動。本次啃讀的書目為《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體教師先集體閱讀了其中《生活即教育》篇章,然后開展自由討論,最后齊海婧老師談了自己對這一篇章的認識。</p> 齊海婧老師發言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問題的實現,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兩者是分離而沒有關系的。第二個時期是教育即生活,兩者溝通了,而學校社會化的議論也產生了。第三個時期,是生活即教育,也是社會即學校。這一時期也是教育進步到最高度的時期。</p><p class="ql-block"> “生活”與“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1.“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涵蓋所有社會生活的,教育也是貫穿整個人生歷程的,陶行知先生突破了學校教育的有限范疇,認為無論是誰,無論在哪里,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開展教育。教育是要教人們更好地生活,教人們一切對實際有用的東西。2.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這是生活中的矛盾使然。“生活即教育”是人類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看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生活即教育是人類共始終的教育;3.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意為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受教育,也就是說現實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與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個過程;另外,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來看,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原則、內容、方法都為生活所決定,是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要改造生活,推動生活進步。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是陶行知先生結合我國時代、文化背景,在行動當中不斷調整認知的精煉成果。師從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并在實踐中得出新結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套理論的誕生也正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佐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盖州市|
大理市|
互助|
佛冈县|
泾源县|
大城县|
新营市|
密云县|
鲁山县|
合江县|
华坪县|
澄城县|
喀什市|
杂多县|
库车县|
曲麻莱县|
双牌县|
揭西县|
万安县|
高州市|
阳江市|
铁岭县|
大化|
库尔勒市|
承德市|
新竹市|
策勒县|
上栗县|
芮城县|
察隅县|
康定县|
菏泽市|
平遥县|
汶川县|
洞头县|
三原县|
新密市|
江川县|
芦山县|
太保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