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源于一句諺語:“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所以這兩年一直想去潭柘寺看看。又源于潭柘寺的“帝王樹”,所以一定要深秋去看看。這不,我終于來啦!</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東南部潭柘山脊,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狀環(huán)護,絕佳風(fēng)水寶地。</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始建于西晉,距今已有1700年,初名“嘉福寺”,唐代時改稱龍泉寺,金代御賜寺名為大萬壽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復(fù)了龍泉寺和嘉福寺的舊稱,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雖有這些“官稱”,但因寺后、寺前有龍?zhí)度丸蠘淞郑耖g仍堅稱該寺為“潭柘寺”。</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內(nèi)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楞嚴壇、戒壇、財神殿、流杯亭、百事如意樹、二喬玉蘭、雙鳳舞塔松等名勝古跡,特別是金秋時節(jié),毗盧閣前那兩棵巨大的銀杏樹,金黃的銀杏葉掛在枝頭,厚厚的落葉似黃金滿地,盡顯王者之儀,使得整個庭院寶氣生輝。</p> <p class="ql-block"> 東側(cè)那棵銀杏相傳種植于唐貞觀年間,距今已經(jīng)有1400多年歷史,被乾隆皇帝冊封號為“帝王樹”,其高40余米,直徑4米多,比10層樓還要高,曾被評選為北京十大最美古樹。 </p> <p class="ql-block"> 西側(cè)的那棵銀杏配植于遼代,體量比東側(cè)的“帝王樹”矮小,但也很有神韻,當(dāng)年被乾隆帝御封為“配王樹”。</p> <p class="ql-block"> 這二棵銀杏樹是迄今為止皇帝對樹木御封的最高封號,其地位遠高于泰山上秦始皇所封的“五大夫松”和嵩陽書院里漢武帝所封的三棵“將軍柏”,也高于北海公園內(nèi)乾隆自己封的油松“遮蔭侯”。</p> <p class="ql-block"> 深秋時分,兩株古銀杏樹身披金甲,在陽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盡顯古剎神韻,凸現(xiàn)雄渾之美。</p> <p class="ql-block"> “帝王樹”南側(cè)不遠處是兩棵由印度移植而來的古娑羅樹,因其每片樹葉狀如掌形、分為七瓣,人稱“七葉樹”。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兩棵巨樹皆樹瘤累累,冠蓋似巨傘,宛若龍鱗的樹干雄健而滄桑。康熙皇帝曾有詩贊曰:娑羅珍木不易得,此樹唯應(yīng)月中有。</p> <p class="ql-block"> 北京紫禁城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是北京郊區(qū)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筑群,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dāng)中,左右兩側(cè)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筑群顯得規(guī)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p> <p class="ql-block"> 特別是康熙皇帝把潭柘寺定“敕建”,在佛門有著崇高的地位,再加上寺院龐大的規(guī)模,故而享有“京都第一寺”的美譽,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名揚京華。</p> <p class="ql-block"> 為什么說“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呢?這是因為,第一,潭柘寺的歷史確實比明清北京城早很多;第二,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據(jù)說當(dāng)年修建紫禁城的時候,總設(shè)計師姚廣孝大部分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來源于潭柘寺,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大雄寶殿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如今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墻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聯(lián)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p> <p class="ql-block"> 時間:2023年11月4日;</p><p class="ql-block"> 設(shè)備:索尼RX100M6。</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临城县|
石渠县|
花垣县|
时尚|
安国市|
黄冈市|
河东区|
辽宁省|
庆安县|
峨眉山市|
二连浩特市|
弋阳县|
石棉县|
克拉玛依市|
青川县|
曲麻莱县|
庄河市|
长白|
隆尧县|
庄浪县|
南投市|
阿鲁科尔沁旗|
贡山|
襄汾县|
盘山县|
宜兴市|
庆安县|
阜平县|
延庆县|
纳雍县|
志丹县|
顺平县|
富宁县|
西昌市|
屏南县|
通州市|
河西区|
张家界市|
赤峰市|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