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安行散記(四)大雁塔和明長城
久負(fù)盛名大雁塔,唐朝玄奘儲經(jīng)書。
一生執(zhí)念忠佛事,建塔留芳后世師。
大雁塔是西安的一個標(biāo)志性建筑。一部西游記令唐玄奘聞名天下,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成碩果。大雁塔的修建就是為了保存由玄奘經(jīng)天竺和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jīng)卷佛像。
大雁塔位于長安城的大慈恩寺院內(nèi),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經(jīng)多次變更最后定為現(xiàn)在的七層。塔內(nèi)游人可以沿旋梯層層登頂,登上塔頂可以俯瞰長安街區(qū)。
大雁塔名字的由來。相傳一只大雁投身至此以死來開悟小乘教徒。于是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取名雁塔。后來在塔名前加一“大”字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有大雁塔,當(dāng)然也有小雁塔。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郊的薦福寺內(nèi),與大雁塔東西相對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biāo)志。據(jù)說小雁塔內(nèi)藏有經(jīng)書400余本,舍利子300粒。而且更神奇的是小雁塔那“三震三合”的故事,(塔身三次裂開又合上)讓小雁塔顯得更神秘。大雁塔因唐玄奘的名聲而氣壓群雄。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在大雁塔南廣場中心屹立著玄奘的銅像,銅像與身后的大雁塔相呼應(yīng)。玄奘法師銅像端莊挺拔,莊嚴(yán)蒼勁,手持法杖,目視前方,心懷天下。
大雁塔,你是絲綢之路的使者,你是歷史的見證者。你雄偉壯觀,工藝精湛,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有詩贊美云“凌空雁塔聳云霄,設(shè)計匠工何巧雕。俯瞰平岡山海闊,仰瞻秦嶺路迢遙”。從大慈恩寺出來,我們來到了
西安的明長城。
明長城是西安的一部分城墻,它是一道古老的防線,用于保護(hù)城市不受外來入侵。它是中國歷代上最完整,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墻之一。明長城由墻體、城門、烽火臺和角樓組成。它不僅是西安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也是中國古代建筑和軍事工程的珍貴遺產(chǎn)。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xù)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特別是秦始皇以后,凡是統(tǒng)治著中原地區(qū)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筑長城。歷代修建與堅守的作用和代價如一首詩所說“千古胡兵屈仰止,萬重血肉鑄安寧”
保存完好的明長城墻有14公里長,地面寬度有5.8米。可以保證兩輛輜重馬車并行。登上長城,俯瞰城墻內(nèi)外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感受昔日那血雨腥風(fēng)的年代,一種別樣的情緒在胸中翻滾。城墻上人很多,年輕人騎著單車在城墻上游覽長城內(nèi)外的風(fēng)光,隨性愜意。一段長城,一段歷史,一種生活。<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泽县|
湖北省|
南投市|
梅河口市|
永平县|
夏邑县|
武功县|
白沙|
宁国市|
娄底市|
什邡市|
甘泉县|
新和县|
汉沽区|
石景山区|
武乡县|
扬中市|
拜泉县|
肇东市|
连江县|
桦川县|
达尔|
精河县|
措勤县|
城口县|
山东省|
奉化市|
彭水|
松潘县|
临沭县|
泰和县|
凌源市|
西乌|
东兰县|
巨野县|
东港市|
霍城县|
汤阴县|
甘谷县|
中牟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