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成 都 10月24日,我們在兒女的陪伴下,來到四川省會成都市,下榻在亞朵賓館。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化發祥地,是一座獨具魅力的旅游城。境內金沙遺址有3000多年歷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前不久第23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這里熱烈而緊張地進行著,給世人留下極其美好的印象。因時間關系,我們未能觀賞大運會的現代化設施和優美生動的環境,留下一道遺憾。</p> <p class="ql-block">位于成都市中心的一幢法式建筑小樓,婉約簡潔,富有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紅霓裝飾的高樓拔地而起,格外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為紀念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三國歷史人物而建立的寺廟,白天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火樹銀花不夜天,散步其間盡開顏。</p> <p class="ql-block">我們下榻的市中心位置的亞朵酒店附近的一條街飄散著各色香味,那名目繁多的小吃讓人垂涎欲滴,非得坐下來嘗它幾樣不可,以此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寬大的都江堰廣場,聚集著四面八方的游客,人們懷著無比好奇與期待的心情,要一睹都江堰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251年),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聞名于世,它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p> <p class="ql-block">古堰長流,逝者如斯。唯治水之功不朽。大道初成,景美情深。歷代先賢,彰明于此,百千堰功,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噴泉一年四季噴玉撒銀。</p> <p class="ql-block">兒子正與他媽在古代水利專家丁寶楨塑像前留影,傳說丁寶楨還是名菜“宮堡雞丁”的烹飪高手。</p> <p class="ql-block">捧一掌都江堰的水,喝進嘴里十分甘甜。</p> <p class="ql-block">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地走在晃蕩的鐵索橋上,心中不由自主地吟起“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詩句來。</p> <p class="ql-block">三大玄妙工程都蘊含著古代水利專家的聰明才智和為民造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離堆工程。</p> <p class="ql-block">寶瓶口泄洪工程。</p> <p class="ql-block">離開都江堰,我們乘車前往熊貓谷。成都熊貓谷承擔的任務是:進行大熊貓野化放歸培訓、大熊貓及伴生動物飼養管理、高端科普教育及教育旅游等。據介紹,此處熊貓谷擁有700余種動植物,是全球最大圈養大熊貓人工繁殖種群的基地。這里已經繁育大熊貓143胎、214仔、現存152只。</p> <p class="ql-block">一只大熊貓正探頭探腦地掃視著人群。</p> <p class="ql-block">牠端坐在那里,背對著大家,就是不愿意轉過身來回看大伙兒一眼。</p> <p class="ql-block">這只大熊貓正坐在大石旁津津有味地咀嚼著一根手指頭粗的竹子。</p> <p class="ql-block">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伸了一下大懶腰,無拘無束地躺在地上睡大覺。</p> <p class="ql-block">青城山風景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山路。一座屬道教發祥地之一的青城山寺坐落在青城山麓。這兒峰巒疊嶂,林木青翠,諸峰環抱,壯如城郭,故名青城。因時間有限,加之行走乏力,我們只在青城山寺廟前遛了一圈,便離開了。</p> <p class="ql-block">10月25日晚上,我們在一家小型劇場,觀看了一臺充滿蜀風雅韻的精彩演出。演出節目豐富多彩,既有樂器演奏,又有川劇折子戲表演,更令人叫絕的是眾多明星的變臉表演,把晚會推向高潮。我們一邊品嘗著清香的茉莉花茶,一邊嗑著脆脆的葵花子,一邊欣賞臺上的節目,倒也十分愜意。</p> <p class="ql-block">滿堂紅燈籠,氣氛猶喜慶。</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是到天府之國必須游覽的景點。“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樂山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歷時九十載才告完成。佛像高71米,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岷江東岸凌云寺側,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今天細雨綿綿,霧氣蒙蒙,大佛時隱時現,撲朔迷離,我們坐在畫坊上觀看大佛,那雄偉的姿態令人震撼。大家紛紛以大佛為背景,留下了一幅幅生動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朽有幸在大佛前雙手合十??,被攝入鏡頭,留下一份美好的紀念。</p> <p class="ql-block">江水簇擁著大佛,大佛俯瞰著江流,滾滾向前,奔騰不息。</p> <p class="ql-block">咸豐癸壬年五月,道州何紹基先生題詞“三蘇祠”,字體端莊、優雅、遒勁。</p> <p class="ql-block">三蘇祠簡介。</p> <p class="ql-block">蘇洵《管仲論》。</p> <p class="ql-block">蘇軾、蘇轍兩兄弟傾聽伯父蘇渙教導,並表示謹遵教誨。</p> <p class="ql-block">成都錦里古街,夜晚霓虹閃爍,燈光璀璨,民俗文化,風情濃郁。沿街商鋪,生意興隆。</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 閬 中 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閬水中路33號,地處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游,古代巴國、蜀國的軍事重鎮,有中國春節文化之鄉,中國四大古鎮之一的稱。(另3個古鎮為山西省的平遙、云南省的麗江、安徽省的徽州。)古城心區2平方千米,有張飛廟、滕王閣、大佛寺、川北道貢院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閬中文廟等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矗立在街道中段的中天樓宏偉壯觀。 </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四個女兒帶領著父母,外加王姐和健健哥哥,一共14人下榻在曉梅姐家的狀元閣里。閣內雕梁畫棟,古樸典雅。</p> <p class="ql-block">白塔高入云端。白塔為古城風水塔,又稱文筆塔,建于明代。塔高27.5米,塔座為石砌八邊須彌座,塔身以不同規格的青磚砌成,四面開窗。塔內有螺旋樓梯91級直上樓頂。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上半部被震斷傾塌,當年底即修復。是閬中人民抗震救災的一段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修復白塔功德銘。</p> <p class="ql-block">俯瞰閬中古城。</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圍坐一圈,在白塔旁一處“農家樂”津津有味地品嘗“一鍋柴火雞”,實際上就是一鍋大雜燴,豬肉、牛肉、土豆、蘿卜、胡蘿卜、青菜、豆腐、豆芽等,別有一番風味。</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四年(年1371年),閬中始設川北道臺,轄31州縣,作四川省會十余年。清乾隆18年,定制為“分巡川北兵備道”備道,轄25州縣。民國初年,先后設川北宣慰使署、川北觀察使署、川北邊署,轄26縣。川北道署設置閬中542年,是閬中歷史地位和政治文化最集中的體現。它反映了邊臺制度的發展演變,展示其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作用,再現古代閬中作為川東地區行政中心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川北道暑對面的照壁,雕刻的是神龍騰云,四海昌盛。所謂照壁,是中國建筑受風水觀念影響產生的獨特建筑形制。照壁是一座獨特的墻體,作為屏障的墻,又可以稱為“影壁”。</p> <p class="ql-block">漢桓侯祠(張飛廟),是紀念三國蜀漢名將張飛的祠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飛鎮守閬中7 年,死后葬于此地,被追謚為桓侯。漢桓侯祠迄今1800余年,建筑莊嚴厚重,匠心獨運,主體建筑均沿著中軸線布局,由山門、敵萬樓及左右廂房、大殿和墓冢等組成。是三國文化旅游線上的重要節點和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張飛塑像。俗話說,張飛一聲吼,橋水也斷流。足見他勇猛過人。</p> <p class="ql-block">袁天綱舊居。舊居位于閬中古城鐵五顯街錦元張飛國際酒店東北側。舊居,古色古香,十分雅致。據史料記載,袁天綱曾旅居閬中,並在蟠龍山前筑觀星臺從事天文考察和研究。因此他堪稱是一位天文學家。在閬中天宮,民間認為袁天綱乃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所以又稱其為袁天罡。</p> <p class="ql-block">閬中滕王閣,其位于閬中張飛北路,地處古城北嘉陵江邊玉臺山半山腰,因滕王李元嬰思念故地滕州而建。 滕王閣由玉臺山莊和主閣建筑而成。主閣建筑巋然屹立于疊級屋臺之上,在高3.6米的石基上,24根朱紅巨柱托舉層樓,是一座歇山式雙重崖屋頂的古建筑。主閣左側矗立著一尊蜀漢大將張飛的武身青銅雕像。 滕王亭:亭內摩崖石刻是杜甫所寫的滕王亭子二首,其中一首為“君王臺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春日鶯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間。”</p> <p class="ql-block">一葉扁舟正蕩漾在平靜的小湖面上。</p> <p class="ql-block">石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為唐代建筑,雕刻精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座塔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傾斜的,因此,文物專家稱其為“唐代斜塔”。</p> <p class="ql-block">碑林。閬中碑林為閬中文化的一個縮影,里面儒、釋、道三教文化齊集,仙凡傳說眾多,讓人嘆為觀止。有佛教的觀音碑,道教的龜蛇玄武碑,呂洞賓之壽字碑,瓜皮詩碑,竹葉詩碑和造型奇特、寓意深長的魁星點斗碑。 在碑林中,還有諸多現代書法大家和革命前輩留下的墨寶。</p> <p class="ql-block">喬人:騰飛。</p> <p class="ql-block">胡耀邦:飛身可奪天塹,健步定攀高峰。</p> <p class="ql-block">舒同:求知。</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 重 慶 重慶市人民大會堂。門樓端莊厚重,令人心動尊重。大會堂位于渝中區人民路173號,于1951年6月破土動工,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中國傳統民族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結構巧妙結合的杰作,也是重慶標志建筑之一。大禮堂由大廳和東、南、北樓四大部份組成,圓形大廳四周環繞四層挑樓,可容納3400余人參加活動。我們一行,分別以閃爍民族建筑光彩的重慶人民大會堂作背景,留下珍貴的鏡頭,也留下了美好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外形酷似北京天壇,民族風貌優雅。</p> <p class="ql-block">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這座雄偉的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后方抗戰文化、移民文化、統戰文化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博物館2005年6月18日,新館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98平方米,年均接待海內外觀眾200萬人次。歷經幾十年發展,本館現有藏品11.5萬件/套(27.9萬單件),涵蓋35個文物門類,逐步形成了“古人類標本、三峽文物、巴渝青銅器、漢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戰文物、瓷器、書畫、古琴”等特色藏品系列。常設11個展覽,年均推出臨展20余個,加以《重慶大轟炸》半景畫演示和《大三峽》環幕電影兩大展示亮點。本館經濟技術開發區過不斷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現已成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青瓷珍品。</p> <p class="ql-block">青瓷珍品。</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大足石刻寶頂山入口處的大樓十分氣派的,而造型又十分簡潔,顏色也十分溫暖。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代、五代、宋代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也續有開鑿。大足石刻以寶頂山摩巖造像規模最大、最精美。除佛教、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豐碑。1999年12月,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進入寶頂山,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殿,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雕刻精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佛像,氣宇軒昂。</p> <p class="ql-block">睡佛形態格外慈祥。</p> <p class="ql-block">九龍噴水,拋金撒銀。</p> <p class="ql-block">荷香莊園巍然聳立的兩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重慶大圓祥搏物館位于重慶市璧山區健龍鎮龍江新石村5社,成立于2013年4月,2014年正式入駐。博物館是在有近兩百年的鄉村工業遺址及古構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民間博物館,也被稱為“重慶祖屋”博物館。其收藏主要來源于巴渝境內漢代至民國的各類古建筑構件及其陳設、器具等。我們參觀過后,心靈震撼,這些純粹而精美的老物種,不正在尋找老祖宗的傳承記憶么!呵,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p> <p class="ql-block">多么漂亮的窗戶!</p> <p class="ql-block">多么神奇的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多么慈祥的觀音菩薩!</p> <p class="ql-block">曾家巖書院。曾家巖書院始建于清朝末年,是中山四路上的一座多功能、多主題的文化空間,也是重慶圖書館的分館。曾家巖書院保留著民國建筑與法式建筑風格混搭的風貌。從這里可以俯瞰嘉陵江和腳下的輕軌二號線以及曾家巖大橋。曾家巖書院在一百多年前是重慶市本地望族書院,和著名的“周公館”僅有一墻之隔。經過修繕,現已對外開放。我們的茶話會就是在曾家巖書院茶樓里舉辦的。有幸參觀書院,從中大開眼界。</p> <p class="ql-block">由曉梅精心安排的茶話會正在準備之中。</p> <p class="ql-block">周公館的入口廳堂。</p> <p class="ql-block">周公館,即當年周恩來同志在重慶的辦公場所,坐落在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街(曾家巖50號)周公館為一棟中西合壁式帶有大小兩個天井的磚木結構建筑。二樓一底,一樓有房間17間,二樓有10間房間,並有閣樓5大間。 民國27年(1938年)中共代表團由武漢遷移重慶后,為便于工作,周恩來同志以個人名義租賃下這幢房子,作為中共南方局在市內的一個主要辦公地點。民國二十八年(年1939年),在周恩來同志領導下,鄧穎超、董必武、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重要機構入駐這里,周公館成為黨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前沿陣地之一。 196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周公館在內的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周公的會客室。</p> <p class="ql-block">周公的寢室。</p> <p class="ql-block">周公的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1941年2月1日,葉劍英離渝返延,在機場與前來送行的周恩來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公館?旁。</p> <p class="ql-block">周公館工作人員辦公室兼臥室。 有幸參觀周公館,並在留言簿上寫道:寫道“重慶談判,渝延之間,毛周偉人,功高于天。”</p> <p class="ql-block">霓虹閃爍的大橋,嘉陵江上的衛兵。</p> <p class="ql-block">今天農歷九月十五日,我們一行由閬中坐高鐵去重慶。晚上,我們在位于嘉陵江邊的一家餐廳就餐。今天恰逢健健48歲生日,大家舉茶祝福,胡淳、曉梅姐分別買了生日蛋糕。胡淳還特地將奶油凃到妹妹的臉頰上,引起大伙兒一陣哄笑,氣氛熱烈快樂。老爸我覺得機會難得,即席賦了一首打油詩,祝健健生日快樂。詩文為:“四女陪伴父母游,天府美景眼底收。今日驅車玩重慶,恰逢健健生日秀。一杯清茶情義盛,兩盒蛋糕愛心留。雖屆中年業未竟,壯志未酬不停休。”</p> <p class="ql-block">明天就要返程了。今天晚上東道主、思維活躍、行為縝密的曉梅姐除給大家饋贈閬中特產的禮品外,還特地在霧都賓館B樓三樓多倫多廳,備了一桌豐盛的餞行宴席,她還盛邀了幾位好師長、好朋友蒞臨宴席。席間,大家相互祝福!臨結束時,大家共唱一首歌曲《難忘今宵》,以表達對此次旅游活動的難忘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月1日,歷時七天的四女陪伴父母的旅游活動結束了,大家就要乘高鐵回到家鄉昆明,臨行前,曉梅姐還特地前來送行。看得出來她的眼眶濕潤了,這是多么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深情厚誼啊!</p> <p class="ql-block">再見了,重慶!再見了,曉梅一家親!</p> <p class="ql-block">天倫樂旅行團一行在閬中下榻的狀元閣門前合影。(時間:2023年10月29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31日晚上—— 難忘今宵餞行宴 旅友賓朋濟一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望都县|
兴安县|
桓仁|
东兰县|
临沂市|
玉龙|
兴山县|
区。|
晋中市|
上犹县|
鄂尔多斯市|
阳泉市|
分宜县|
广水市|
祁连县|
山东省|
邛崃市|
封丘县|
西充县|
武山县|
吉木乃县|
太仆寺旗|
连城县|
浮梁县|
信阳市|
武陟县|
龙岩市|
台州市|
灵川县|
偃师市|
平邑县|
库伦旗|
印江|
大化|
碌曲县|
保山市|
新丰县|
莱阳市|
营口市|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