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絳</span>(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絳,一個跨越民國直至現(xiàn)代的奇女子。她,才華橫溢,性情傲然。她的人生,素凈淡雅,雖無大風大浪,卻溫暖如春,潤物細無聲。</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下放至“五七干校”。</p><p class="ql-block">1978年,出版《堂吉訶德》中譯本。</p><p class="ql-block">1981年7月,出版散文集《干校六記》。</p><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出版散文集《將飲茶》。</p><p class="ql-block">1988年12月,出版長篇小說《洗澡》。2003年7月,出版散文集《我們仨》。</p><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p><p class="ql-block">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說《洗澡之后》。</p> <p class="ql-block">楊絳一生,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流離,承受過生離死別,亦體味過孤苦無依。生活的重擔一壓再壓,她卻以瘦弱之軀,扛下了所有苦難。</p><p class="ql-block">她總是用從容的筆觸,將自己一生的所感、所得,匯成文字,字字入心,喚醒無數(shù)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絳先生,有學識,德高望重,是繼葉嘉瑩先生之后,又一位有資格被人尊稱為“先生”的文學女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今中外,不乏許多<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傳奇的女子,用出眾的才華或傲然的性情活出絕世獨立的姿態(tài)。</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不是每一個女子都能將自己的人生演繹成傳奇,尤其是當青春不再,華發(fā)催生,那些轟轟烈烈的過往不過是埋進故紙堆,消逝在人們的記憶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唯有那些用</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淡然的姿態(tài)演繹著素凈人生的女子,才能在歷史車輪碾過的地方留下溫暖的痕跡。也許這樣的人生少了一些壯懷激烈,少了一些鮮衣怒馬,卻潤物細無聲地滋潤著人們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得不佩服楊絳,一百多年的風云變化,從未讓她更改過一顆淡雅的素心。也許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jīng)懂得了波瀾不驚的含義,如果說生命中僅有過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次心中泛起漣漪,也許就是那個草長鶯飛的春日,與錢鍾書在清華大學古月堂中對望的那一眼。</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可敬的父親</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楊絳的小名叫阿季,是楊家的第四個千金。阿季對父親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崇拜。父親楊蔭杭,留學多年,思想開明。對于家人,他做到平等對待;對于孩子,他絲毫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于阿季,視若掌上明珠。父親的愛情濃厚而不張揚。父親給了她一個能登大雅之堂的名字——須瑩。父親性格耿直,由于從事的是法律工作,所以無法容忍徇私枉法。父親總是說:要跟隨自己的心去選擇。所以當阿季讀大二的時候,面臨選擇專業(yè)的問題,她聽從了內心的選擇,最終選擇了政治系。<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父親是阿季幸福人生的引路人。父親的一舉一動,牽掛著阿季那顆始終樂觀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阿季的戲劇夢</span>。抗戰(zhàn)時期,在戲劇家好友的鼓勵下,她很快在戲劇方面嶄露頭角。她創(chuàng)作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個劇本——《稱心如意》</span>,在署名的時候,由于擔心該劇不受歡迎,她想出了自己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筆名:楊絳</span>。沒想到《稱心如意》大獲成功,專業(yè)人士認為,她對人情世故的描寫入木三分,細致入微。在同行的激勵下,她再次出手,又創(chuàng)作了《弄假成真》,連劇作家李健吾都一個叫好。他說:“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里面,《弄假成真》將是第二道里程碑。”一下子,她迎來了戲劇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第三部戲劇《游戲人間》,第四部《風絮》。《風絮》是一部悲劇,它揭示了人生的軌跡:人生,恍若風中飄舞的楊花,無論飄得多高多遠,終將落入塵土,落入現(xiàn)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可愛的丈夫</span>。遇見錢鐘書,是一種偶然。雖說是清華才子,實則其貌不揚,毫無風流倜儻可言。他戴著一副度數(shù)頗高的眼鏡。透過厚厚的鏡片,阿季卻看到了飽滿的深情。由于種種誤會,阿季被誤傳有了男朋友,而鐘書被誤傳已經(jīng)訂婚。后經(jīng)兩人親口澄清,真相天下大白<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鐘書:“我沒有訂婚”。阿季:“我沒有男朋友”。從此,兩個世界開始聯(lián)通。</span>阿季喜歡鐘書,因為他的執(zhí)著,因為他一心撲在學問的研究上。他的謙遜和溫存深深的打動了阿季。愛情剛剛開始,卻遭遇了異地戀。唯有鴻雁往來,方解相思之苦。才子的信幾乎每天一封,情意綿綿。愛情經(jīng)受住了歲月的變遷,他矢志不移。在一首首情詩的進攻下,阿季最后認可了他。阿季把他介紹給父親認識。父親在單獨與鐘書談話后,總結了一句:人是高明的。父親也認可了他。接著,訂婚儀式如期進行,阿季成了鐘書的未婚妻。訂婚后,兩人又面臨離別之苦。鐘書前往上海光華大學擔任英語教師,為兩年后的英國留學做好準備。<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才子與佳人的愛情,悄悄流淌在甜蜜的文字往來中。</span>憨厚的鐘書偶爾也會流露出幽默的一面。他把每日一封的書信命名為“奏章”,并把這兩個字寫在信封上,以博取阿季每天的會心一笑。兩年后,兩人終于踏上了留學英國的旅程。臨走前,兩人結為伉儷,阿季正式成為錢家的人。阿季作為自修旁聽生,陪伴丈夫來到了英國。讀書,成了兩人共同的愛好。牛津大學圖書館里五六百萬的藏書,足足讓兩人狂喜不已。鐘書沒課的時候,兩人就在圖書館相對而坐,手捧圖書,偶爾相視一笑,縱然沒有言語,內心滿是甜蜜。牛津的天氣,總是風和日麗。于是,兩人肩并肩外出散步,任憑暖暖陽光落在身上。鐘書,在阿季心里,就是這么可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乖巧的女兒</span>。阿季在巴黎生下了女兒圓圓。回想她的出生,阿季仍心有余悸。當時難產,要通過麻醉,再借助產鉗,才把孩子拉出來。其過程驚心動魄。鐘書把女兒的生日當作阿季的受難日,并決定此生不再讓阿季生產,不再讓她忍受分娩的痛苦。<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阿季和鐘書在圓圓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而圓圓確實是個招人喜歡的孩子,她繼承了父母強大的基因。小的時候,圓圓乖巧得很,從不打擾父母讀書,有時也學著大人的模樣,捧一本書,拿一支鉛筆,快樂地涂鴉。</span>看著女兒的乖巧,夫婦倆不禁相視而笑。回國后,圓圓開始嘗試說出人生的第一句完整的話:“外公說我大額頭”。學會說話,學會走路,慢慢長大。圓圓的聰慧酷似阿季,兩歲半的時候,已經(jīng)能夠把《看圖識字》的上下冊認個通透,簡直是過目不忘。媽媽很忙,圓圓卻很懂事。見媽媽又翻開了作業(yè)本,她默默地走開,眼中含著淚珠,小拳頭攥得緊緊的,恨不得一拳砸在作業(yè)本上。她真的很難理解媽媽為何這般忙碌。圓圓小的時候身體不好,隔三差五就生病,幸虧有媽媽的精心照料,竟奇跡般地恢復了健康。她的課業(yè)因此落下了許多,夫妻倆決定讓她在家自學,并親自輔導。爸媽從沒有動手打過女兒,唯一一次批評出現(xiàn)在12歲的時候。那一次,圓圓把批改過的舊字拿去充數(shù),結果被父親識破。父親大發(fā)雷霆,撕掉了圓圓的英文課本,還說不教她了。母親也十分生氣。父母生氣是因為她弄虛作假。從此以后,圓圓再也沒有撒謊,而將真誠作為做人的第一要義。<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父母,是圓圓的啟蒙老師,給予她最寶貴的東西,最美好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們仨的故事結局</span>。女兒品學兼優(yōu),長大之后也像爸媽一樣成為高等學府的老師。她永遠對自己嚴格要求,為了工作不顧一切,廢寢忘食,晚上經(jīng)常備課到深夜。而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外地出差。從來都沒有人看過她休息過。爸爸住院了,她還是太忙,想陪伴都是一種奢望。沒想到最先倒下的是自己。腰,劇痛。一查,肺癌晚期!所有人都不知道實情,除了主治醫(yī)師。</p><p class="ql-block">當楊絳最后看到女兒的時候,圓圓已經(jīng)面目全非。女兒最后對媽媽說:“娘,你從前有個女兒,現(xiàn)在她沒用了。”圓圓走了,遠遠地走了。</p><p class="ql-block">四個月后,阿季才把消息告訴鐘書,一聽到噩耗,鐘書立刻發(fā)起燒來。鐘書已經(jīng)動不了筆,阿季就以妻子的名義為他的書作序。沒有人能像她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序里的每一個字,都是阿季的心聲。鐘書還是走了,遠遠地走了。</p><p class="ql-block">阿季把他的骨灰靜靜的埋在北京的郊外。眼淚不是最好的懷念,楊絳收起悲<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傷,用一貫的冷靜與理性,用文字記錄了對丈夫和女兒的懷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們仨》</span>這本回憶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其中的點滴幸福,讓讀者感動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絳</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曾經(jīng)這樣說過,</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一生是錢鐘書生命中的楊絳</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錢鐘書</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評價她:</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賢的妻,最才的女</span>。感謝上蒼,讓她得以和錢鐘書相濡以沫,感情天荒地老。縱然生活有千般苦,她的內心始終波瀾不驚,一方天堂常在,一輩子感動不散。</p><p class="ql-block">當斯人已去,楊絳成為獨自留下來“打掃戰(zhàn)場”的人,在家的“驛站”中,她默默用文字記錄下一家人經(jīng)歷的風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百多年的人生,足以稱之為漫長,楊絳的漫長人生,充滿了愛和感動,因為心中有愛,她的人生,足以用來溫暖更多人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絳</span>的一生充滿溫暖,讀書中、親情里、愛情里無不包含溫潤、細膩。</p><p class="ql-block">她淡泊名利,善于發(fā)掘內心深處的快樂與幸福。<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即使走到了生命的邊緣,她還是淡定地說:“要好好兒活。”</span></p><p class="ql-block">歲月如歌,正像<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絳</span>所說:<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手持清風待明月,眉挑煙火過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原創(chuàng) 參考史料</p><p class="ql-block">圖片: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鹰潭市|
广汉市|
柳林县|
平阳县|
彰化县|
宣武区|
清河县|
始兴县|
高邑县|
报价|
鲁甸县|
灵台县|
靖安县|
湘潭市|
尼勒克县|
满城县|
临夏县|
宁化县|
苗栗县|
开江县|
漳州市|
武义县|
安泽县|
义马市|
梁河县|
石林|
敖汉旗|
万安县|
清丰县|
普格县|
黄冈市|
阿尔山市|
巧家县|
克山县|
河池市|
米林县|
安阳市|
长寿区|
福海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