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腧穴的含義和分類</p><p class="ql-block"> 武俠中的各種“點穴手”,對于武俠迷來說應該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武林高手”們在對決的過程中,或優雅地輕輕一拍、或快速地隨手一點,便把對手的穴位給封住了,而穴位一旦被封,在兩個時辰內身體無法動彈,從而失去了反抗能力,就這樣輕松地將對手制服。</p><p class="ql-block"> 如金庸的《雪山飛狐》中就有一段這樣的描述:“寶樹笑吟吟的走上兩步,大袖微揚,已在苗若蘭頸口‘天突’與背心‘神道’兩穴上各點了一指。苗若蘭全身酸軟,癱在椅上……”</p><p class="ql-block"> 文中提到的“天突”和“神道”,就是中醫學中的穴位,它們被作家們杜撰出來的故事情節渲染得神秘莫測,但如果我們了解了什么是穴位,也就不覺得神秘了。那接下來咱們就一起探討一下穴位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穴位,在中醫學里又稱為腧穴,腧與“輸’通,即輸注、轉輸;穴即孔隙。腧穴,就是指人體臟腑和經絡之氣輸注在體表的特殊部位。它并不是孤立于體表的點,而是與深部組織器官有著密切聯系、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腧穴的“輸通”功能是雙向的,從內通向外,反應病痛;從外通向內,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腧穴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治病的刺激點。因此,通過針刺、推拿、點按、艾灸等方法刺激,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雖然腧穴遍布人體全身,但為了方便大家熟悉并認識腧穴,古代醫家把穴位大體分為三類:即經穴、奇穴和阿是穴。具體如下:</p><p class="ql-block"> 第一、經穴。又稱十四經穴,指分布于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如手太陰肺經上的少商穴、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合谷穴等。</p><p class="ql-block"> 第二、奇穴,又稱經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部位及治療作用,但尚未歸入十四經脈系統的腧穴,稱為奇穴。這些腧穴對某些病證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如治療哮喘、咳嗽的定喘穴,治療小兒疳積的四縫穴等。</p><p class="ql-block"> 第三、阿是穴。又稱壓痛點、不定穴、天應穴,它既無具體的名稱,又無固定的位置,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腧穴,用以治療病證。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多位于病變的附近,也可在與其距離較遠的部位,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多是“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p><p class="ql-block">阿是穴是醫生在臨床中根據按壓病人局部出現的酸、麻、脹、痛、重等感覺,以及皮膚的變化而予以臨時認定的。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腧穴雖然被分類,但它們不是孤立的、散亂的,而是與經脈,臟腑密切聯系,分布于全身,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規律性,從而指導著臨床實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海县|
定安县|
肥乡县|
原阳县|
罗江县|
钦州市|
岢岚县|
石棉县|
象山县|
永州市|
侯马市|
余江县|
宜兰市|
天柱县|
松滋市|
西乌|
当阳市|
洱源县|
克山县|
犍为县|
广平县|
梨树县|
微山县|
井陉县|
玉龙|
三门县|
确山县|
古丈县|
彝良县|
桃园市|
都江堰市|
河间市|
临安市|
襄城县|
云龙县|
惠东县|
天全县|
诏安县|
尉氏县|
西华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