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余功保院長主持</b></p><p class="ql-block"> 各地的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們,全國各地的老年體協的領導朋友們,還有我們啊世界太極拳網的廣大的觀眾朋友們啊,全國各地的太極拳機構愛好者們: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3年10月25號,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十點鐘。我們現在是在世界太極拳網的直播平臺進行一場公開的公益的直播講座,那么大家知道啊,我們經過國家體育總局批準。那么今年舉行了一次啊,非常規模盛大的啊,線上的運動會。那么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由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主辦,世界太極拳法和老年體協太極專業委員會來策劃來實行,我們進行了一次“2023年九九重陽全國網絡的系列活動”,在全國得到了熱烈的響應,直接參加我們的幾項啊,網絡競賽活動呢有數萬人,啊,幾千項,那么作為這個系列活動當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我們主辦的“太極科學健身指導的名家系列講座”。我們邀請太極拳的各個流派的代表性的名家、優秀傳承人、研究專家,還有我們一些大學的教授啊,一共是十講,邀請了十位十講,涵蓋了太極拳的各個傳統流派和推廣的套路,也包括了太極拳的理論啊,技法,練習方法等等啊,全國的老體協的朋友們也很多人在收看,我們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也收看,積極的收看參與。大家通過這些講座,在太極拳的認知、理解、習練等方面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提升。那么作為這個講座的一個重要的一次講座啊,一個內容,今天我們是邀請到武氏太極拳的名家翟世宗老師進行講座。他講座的主題是《關于太極拳的養生價值和修煉方法》,這個題目相信對于眾多的中老年人習練太極拳的朋友,以及各個階層,各個年齡層的習練太極拳的朋友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有實際的指導作用。因為我們習練太極拳啊,在當代社會來說,主要的這個是養生,延年益壽不老春。那么,翟世宗老師啊,是優秀的中青年太極拳的名家,優秀的武氏太極拳的傳承人,那么自幼隨著父親翟維傳老師習練太極拳啊,也是幾十年來研究、習練、傳播、教授太極拳在海內外,啊,這個我聽過他的講課,非常的系統,生動,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塊兒,也是作為年輕一輩里邊兒特別優秀的代表,所以我們這次啊要作為老中青幾代都有啊,那么,他在這個全國各地傳承太極拳,一開始啊協助父親,現在也是很多年以來,自己啊獨立的講學,也受到了海內外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們的喜愛,武氏太極拳是中國太極拳的一大流派。我們的《太極拳論》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武氏的前輩,像武禹襄、李亦畬呀,他們啊等等,來撰寫的流傳下來,他們不僅對于武氏太極拳,對于各個流派的太極拳,提煉各種套路來說,都有很好的指導借鑒的作用,所以今天的講座,我相信很多朋友聽了以后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的。好!那么,<b>下面我們就邀請翟世宗老師進入我們的直播間,來進行我們今天的專題講座《太極拳的養生價值和修煉方法》</b>,也歡迎大家把我們的直播間廣泛的分享出去啊,讓更多的人來聽,啊,來學習,來受益啊。<b>有請翟世宗老師!</b>??????</p> <p class="ql-block"><b>翟世宗老師講座: </b> </p><p class="ql-block">謝謝余老師!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武氏太極拳傳承人翟世宗,準確的說,我是武氏太極拳第六代傳承人,首先我要感謝咱們世界太極拳網和中國老年體協,感謝世界各地的太極拳友,能把寶貴的時間給我,讓我來和大家分享武氏太極拳的修煉的一些方法和它的康養的價值。</p><p class="ql-block"><b> 一、武氏太極拳的發展狀況</b></p><p class="ql-block"><b> </b>太極拳在各個流派中,在各個健身、養生、體育鍛煉項目中,無疑大家對太極拳的康養價值是公認的,健身的效果也是很好的方法和路徑。那么我想說,太極拳在健身中的康養價值,大家已經很了解,很認同,那我今天呢,就在這里,不空談它的康養價值,哎,我想通過武氏太極拳的幾個功法和招式,來進一步來通過他的在健身上,在養生上,他的修煉的這些方法上,來和大家一塊兒來分享和共享咱們武氏太極拳的康養價值。剛才余老師也講了,武禹襄啊、李亦畬啊等等武氏的前輩的、歷代的拳心拳論,哎,每個流派,太極流派和廣大的武術愛好者,健身愛好者,已經是作為經典拳論,經典論著來奉為經典。那,我在這兒就首先我做一個自我的簡單的介紹,我是武氏太極拳的第六代弟子我從小跟隨我父親學習,同時呢,我從小最早的啟蒙老師,也是我的師爺姚繼祖先生,因為他以前在世的時候在文化站工作,他在文化站成立的太極拳的學校,專門兒教授小朋友們,我受到這個啟蒙階段的學習了這個太極拳。姚師爺是九八年故去的,我跟姚師爺接觸的十大幾年的這個過程中,不論他的拳藝、拳技,還是武德都深深的影響了我,逐漸的被師爺認同和喜歡,同時我也聽他講,他的師傅,也就是說武氏太極拳的第三代傳承人李遜之先生。同時他也在聽他的師傅李遜之先生來介紹和講一些武禹襄祖師、李亦畬宗師、李啟軒宗師等等,他們的一些故事和練拳心得和在太極拳方面的一些見地。所以,我深深的對歷代宗師的向往、崇敬,使我深深的一直在埋在心底,和同時也在傳播太極拳的道路上,也是深深的感恩歷代的宗師對武氏太極拳,對太極拳愛好者,對習練太極的朋友們,拳友們的貢獻。說這么多,我就想表達,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所以我也說話也會很謹慎,同時也會注意自己的修養。在這20多年專業傳播太極的路上,哎,也是遵循祖師教導,遵循宗師的教導,同時也是受我父親和我的師叔師伯,和我的師兄弟們的這個對我的影響和栽培,在這里啊,我對他們表示深深的緬懷和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b> 二、武氏太極拳是文化拳</b></p><p class="ql-block"><b> </b>武氏武氏太極拳它必定是一個拳,拳就是要主要是要靠練的,所以今天就通過拳招式上的功法上的習練,來帶給大家一些在體用結合上的一些感悟。武氏太極拳他特別注重的一些修煉,它的特點是從中架開始習練。 </p><p class="ql-block"> <b>何為中架?</b>就是它比大架,也就是開展的架子它要小,它比小架兒開展它要大,也就是說它占一個中字,同時這個中,也是咱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庸之道的一個精髓。那么武氏太極拳的拳架,他在練習上他有很多獨到的康養上的一些健身和技擊上的價值。因為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九九重陽”是為世界中老年朋友送健康,送養生,怎么樣能活的長,怎么樣能活的久,以太極拳的理念和方法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太極拳帶給人類的貢獻。 武氏太極拳首先它是文化太極,這是因為武禹襄和她的兩個哥哥武澄清大人、武汝清大人,他們弟兄三人都是有很高的學問,其中他兩個哥哥,都中進士,再清朝做官,他們都先后辭官回家,共同和武禹襄一起來深入研究太極拳,以前稱作粘拳、綿拳或者說長拳、十三式等等,來研究這個,也就是說從武氏太極拳第二代宗師李亦畬他的手抄的三本小書,也就是我們現在被奉為經典的,叫老三本的拳經上太極拳譜上,首次看到了“太極拳”三個字的出現,這也是迄今為止,“太極拳”三個字出現在書里面的首次。這是說“太極拳”這個名字的出現其時間要比以前的粘拳、綿拳的出現在后,哎,這個粘拳、綿拳,出現的會早。據我們歷代宗師在傳授上來講,“太極拳”應該是道家在道家的養生健身基礎上,逐漸的以道家養生功法和太極之理相結合而產生。王宗岳拳論上,有這么一句話叫“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真的是這樣,我通過這么多年聽到的,看到的和練到的、體悟到的和教到大家的,深深的對這個詞有很大的感觸。 </p><p class="ql-block"> <b>懶扎衣應該怎么做呢?</b></p><p class="ql-block"><b> </b>武氏太極拳的母式叫“懶扎衣”,示范如下:把懶扎衣推出去,攻上去的這個懶扎衣,就是要到這兒以后要去再進一步的把它立掌舒指坐腕,也就是說要這樣。哎,意達指尖。外三合要保持好手腳齊,意要上手,哎,這才是標準。而大多數人到這兒這就沒有了,你這個意有沒有上來,哎,有沒有這個意和寓意有沒有上來,這是非常關鍵的。那好了,那現在就詳細的把武氏太極拳里面的代表的母式招式“懶扎衣”為代表示范講解。 </p><p class="ql-block"><b> 分享“懶扎衣”這個名字</b>:“懶扎衣”是武氏太極拳的母式,好多的招式都是從懶扎衣中生出來的,因此他這個名字的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懶扎衣的懶是哪個懶?豎心兒旁懶惰的懶;扎,提手旁一個豎折勾兒扎;衣,衣服的衣。字面的意思就是:懶人,疊衣服,哎,以前的這個疊衣服叫扎。我師爺姚繼祖先生,他很有文化,很有修為,他在給我們講的時候,他就是講以前人都是穿長袍馬褂的這件衣服,把領子踮起來,手一攬,這個長袍一攬,這個動作,這就叫懶扎衣。它的第一層,也就是說它的表層的意思,也就是外在的意思,就是這樣。那內在的意思呢,內在的意思,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內在的這個懶扎。這個懶扎衣,一是想說一種狀態,一種態度。狀態是什么呢?狀態就是懶人嘛,就是很懶散的,這種實際上是想說明一個什么,一個很放松的狀態,就像剛起床的人一樣很懶散,渾身很放松,哎,拿這個衣服一疊,哎,這就是這個進一步的意思,就是要把這種放松,還有一個什么意思呢?還有一個意思,和對敵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動作,同時這個動作也是現在武術或者是拳擊呀,散打呀,一個通用的動作,其實就是我們武氏太極的懶扎衣的一個動作,哎,就是這樣,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個在中間的一個動作,同時也是一種很不屑對方的一個動作,哎,同時還可以理解成我穿著長袍馬褂,哎,給別人要在說拳或者比拳的時候,就是把這個這衣服這個是防對方,把這個衣服一疊壓到腰里面,這種狀態,這就是懶扎衣更深層的這個意思,同時它也是變化多端的。 </p><p class="ql-block"> <b>懶扎衣在武氏太極拳稱之為文化拳</b>,它在練習上是怎么做的,對身體的好處是什么,怎么樣它不但健身還養生等等,我們通過一個動作把它分析好,分析透。甚至能讓大家,你在練習的過程中,能有新的體會,或者新的認知,新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b>三、用武氏太極拳一招四式體現起承轉合</b></p><p class="ql-block"> <b>以懶扎衣為例,動作示范</b>。剛才通過這完整的一個左懶扎衣的動作示范,這個動作,武禹襄、李亦畬等等歷代傳人把它賦予了一個文化的內涵。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它是武氏太極拳的一招要有四式充分體現出來(起、承、轉、合),何為轉?轉即開也!也就是小拇指往外旋為開。什么為合?就是這個動作,動作的結束,我們要把它合住。這就是武氏太極拳懶扎衣的外表上的動作——起承轉合,同時這也是武氏太極拳修煉的三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外表動作的到位,或者講外三合的合度。</p><p class="ql-block"> <b>那在懶扎衣上,我們怎么來定它的標準呢?</b>就可以這么定義:第一動,起手,兩手的位置,一帶位置,就是左手到了中線,右手外側,這就是這個“起”的動作,就要達到這樣的一個標準(見動作示范)。</p><p class="ql-block"><b> 何為承?承的標準在哪里?</b>就是外表上的動作,首先承接一合手,手往里一旋一合棚起來,左手中線上,右手外側棚起來,這就是它的承。<b>開? </b>旋掌開出去,立掌坐腕,手腳對齊,腳尖的方向和指尖的方向,鼻尖的方向,三尖相照,同時這也是你最佳的身體的進入的方向,這也是武氏太極拳,在第一個階段,就是在求外三合的階段,要去掌握的求什么,求順。手上要順,手畫的路徑要順,身體上的走向要順,腳底的蹬力,腳和地的反彈力上來,整個的勁路要順,節節貫穿,這就是武氏太極拳的第一個層次,就是求外三合。</p><p class="ql-block"> <b>外三合?</b>那我懶扎于我的左手,左腳齊,右手在中線,剛開始承的時候,是左手在中線,一開,變成左手到外側找腳尖,同時鼻尖和它相對,右手就到了中線,這就是武氏太極拳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就形成了。所以他在武氏太極拳特點里面叫動作緊湊。</p><p class="ql-block"> <b>緊湊指的什么?</b>就是他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和身體形成的,這個自己防御的范圍要合,同時這也是外三合的要求就形成了。再講第二層,第二層是什么?就是這一個動作里面的路徑和身體,手腿和身體的配合,這個配合,要叫什么,要叫它和平。和平以后才能對身體上才能起到很多的作用。我們慢慢依次來說一下。比如,在做這“懶扎衣”時。是這樣,我這樣做,首先我們首先說這個“起”的動作,手從起勢轉到起,這個過程中,身體的好多地方要和它配合。一是以腰為主宰,<b>太極拳論上專門兒講到的,拳經上專門兒講到的,身體是以腰為主宰,</b>身體上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腰,通過太極拳的練習,慢慢你就能找到腰。那我們就用具體動作來說一下。起勢好了以后。腰帶,你看腰,重心首先往右腿上一移,腰向右一轉,帶著手,兩手做捋帶的動作,這叫捋,往這一帶手過來,腳也過來,捋帶這個動作,首先我們腰在旋轉,腰在動了,這是橫向的。那我手在做捋帶的,我意識是往上領的,這是縱向的,這就形成了一個身體上的一個對拉拔長。這樣的做法,他對你的脊柱骨骼上,就有一個拔長,<b>拔長這樣的一個鍛煉,這是“起”</b>。</p><p class="ql-block"> <b>承呢? ,</b>一松,合的時候,合為松,或者叫松的時候是和,手合。<b>什么為合?</b>武氏太極拳在教學上講,是小拇指往你自己身體旋,這是為合!哦,放松,胳膊上一點兒勁兒不要有,然后沉到腳底,沉到右腳的涌泉,從涌泉往后,這是我們身體要立身中正的根本,沉到這兒,棚手邁步,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承的過程中,我們又要配合什么呢?第一,手往上,身體再往下,往下松。但是我們要有這個后腦領勁的這個勁兒,不是謝,松而不謝,同時身法上要做到含胸拔背,含胸,承,這就是擺好了,哎,這樣合的時候的手升,身體往下松。這就是我們的矛盾力,就形成了。<b>開呢?</b>開就是后腳跟兒發力往外走,哎,蓄,轉腰,旋掌,立掌坐腕,身體形成一個這樣的,它不光往前走,往下、往前、往上支撐八面都那合呢?<b>合怎么做呢?</b>合就是往前腳腳跟兒上,一沉,往前腳腳跟上一沉,從這首先打開畫弧,一松,現在的重心在前腳的腳跟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很關鍵的身法上講的立身中正。有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同時氣就沉到丹田去了,因為什么?<b>因為合是收、是松、是沉。這就是“開和合”為武氏太極拳一大特點。</b>“開和合”任何一個動作都是這樣。比如我們再用一個動作來把它給它起承轉合,<b>這就是第二層</b>。<b>第三層就是用氣</b>。用氣的時候怎么能用上氣,那用氣的關鍵在用意,哎,也就是說你這個拳式要用意去領的拳。所以我很欣賞就是形意拳,形意拳這個名字就是充分的把他這個拳很形象的就表達出來了,我們太極拳也一樣,首先是練形,形主要指的就是外在。意呢,逐漸就是往內走,那我們練太極拳我們知道了,最終我們練太極是養的先天之氣,或者叫丹田之氣。我們知道了這個目的了,養氣的目的了,那我們怎么練,就是要再往回找,就是說先是行,再是意,形配上意,就要產生氣。</p><p class="ql-block"><b> 什么是太極?太極就是陰陽,每一動我們都要找到陰陽</b>。這也是它為什么叫太極的一個關鍵,怎么找到陰陽,具體的就是外面的肢體的平衡叫陰陽,內在的和外在的配合協調叫陰陽,這就是說同時陰陽的產生,又要外在的和諧平衡,又要內在的平衡,所以拳論<b>上有這么一句話,要叫一處有一處陰陽,多處有多處陰陽。混元體一樣,它是一個立體的一個球體,那我們打太極就要把它練成一個立體的球體</b>,如果大家不好理解,就可以這么講,哎,如果你打了拳,別人看著像紙片一樣,很單薄,哎,那就遠遠不夠了,哎,就是你的動作再準確再到位,也沒有達到立體的感覺,也就是說你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一個混元。<b>什么叫混元?混元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二氣和合以共。</b>還有一點,在氣上面,也就是說,打拳你能配上氣了,能用上氣了,<b>能以氣來行拳了,那你這就是真正的登堂入室啦。武禹襄宗師和李亦畬宗師等等武氏的歷代傳人,在氣方面的論述可以說是特別特別豐富。哎,他們不止多少次的在他們的著述里面提到了氣。比如:以心行氣,氣以止癢而無害,既以氣虛而有余,比如行氣,如九曲珠等等。</b></p><p class="ql-block"> <b>練氣應該分三步走</b>。第一步就是你動作必須到位,就叫和平,合拍、合度。第二,需要互相的配合,要好。第三,才有可能用氣。那武氏太極拳講到氣上面,我們的<b>一招四式里面為三吸一呼,這也是在養生上它的價值所在</b>,你比如現在這個競技體育,哎,比如長跑短跑。</p><p class="ql-block"> <b>氣在懶扎衣里面的體現</b>:完整的武氏太極拳練功的三個階段,我所說的呼吸是武氏太極拳講的腹式呼吸了,就不是胸式呼吸了,也就是說,這就是逆呼吸了,一定要去練的,因為你練胸式呼吸,這就是你的自然呼吸,練功不能光以自然呼吸來衡量,一定是要用先天,也就是說逆式呼吸,也就是丹田的呼吸來相配,這樣才是真正能起到康養價值的一個關鍵。太極拳主要就是練松,所以哪都要松,思想上也要放松,身體上也要去放松,再一個,我們一遍一遍的打套路,是為了練什么?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練身法,練身形,哎,就是你將來站到這兒,別人就能看到你是練什么的,是不是練太極的,甚至,你練的再好一點,你的一出手別人就會看到你是武氏太極拳的身體框架。這是我們練太極的一遍一遍打的一個基礎。</p><p class="ql-block"> <b>沉氣(動作示范),</b>這一合一放松往丹田沉,意一下到腳底,氣沉到丹田,沉好了,虛實分清了,把腳放到這兒。這就是武氏太極的虛實分清,這也是武氏太極13條身法之一,叫虛實分清。虛要虛透,實要實足,這就是實足,這就是虛透,哎,這就是承,哎,這就是合,哎,這就是沉氣到丹田。以后,我們在往外走的時候吧,一部分還要沉到丹田去,一部分是讓他通過你的行拳路徑,放出來哪里,放就是勞宮,通過勞宮、丹田、涌泉這些重要的節點上,把它放出來打包等等,身體上的這些關鍵的部位,要讓他都做到位,然后才能配上這個氣。</p><p class="ql-block"> <b>意念在這個上面怎么配呢</b>。我在教這個招式的時候,要去做的時候兒的動作描述。重心右移,轉腰捋帶,意向上升,拔起來,身體松沉,合手沉于右腳腳底,屈腳邁出去。兩手棚圓,哎,棚圓就是氣勢,這就叫膨脹,哎,這要棚圓,處處有棚勁,畫圓。利用地面的反彈力,轉腰旋掌,立掌坐腕兒,通過腿到腰,脊柱行于肩,肩催肘,肘催手腕,腕上的掌心,哎,這就是它的整個的這個路徑,那再松沉,再往下一沉,手往下,身體往上開。哎,合的時候,合手跟步一松,又是氣沉丹田,又都要有,哎,所以我們這一招四式里面。<b>關于沉氣,這就叫三息一呼,</b>懶扎衣我就和大家闡述到這里。就是以心行氣,就是這個用意上就是,比如這個懶扎衣往外走,哎,這就是意,意要什么?意要上手,意要放遠,這就是這個意念,意念是哪兒來的?在歷代宗師在這個拳論上的闡述。我們不講腦是怎么怎么樣,我們都是講心,EF都是心法后使定的,這就是武氏的心法。 </p><p class="ql-block"> <b>四、太極陰陽矛盾樁</b></p><p class="ql-block">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在推廣的叫“太極陰陽矛盾樁”,我們簡稱它是矛盾樁。這個具體怎么做呢,同時也是讓大家通過我剛才講的,練功的三個層次來體悟這個矛盾樁(示范),因為這個矛盾樁你不管練什么拳。不一定武氏太極拳,你練哪一種太極拳,首先說都很好,只要是你能找到明師,就是明白的老師去教你,只要你在練的過程中身體沒有傷害都叫好,矛盾樁你可以練作為養生和療病上。</p><p class="ql-block"> <b>矛盾樁是怎么產生的?</b>它的產生就是在我父親70年的練功體會中悟出來的。通過他的身體力行表現給大家了,特點是什么,就是,手往上,身體往下,這就叫陽,一動有陰有陽,哎,手往下,身體往上,這個正好它是相反的,所以我們叫它和頻,頻率的頻,哎,頻率要和。第二,在這個過程中,手的過程中,手在走這樣的一個弧形,也就是說太極拳的特點行弧劃圓,你的動作為什么不那么行云流水?那就是不夠遠,要配松緊,也就是說武氏太極拳的開合就是松緊。開就是緊,開就是發,開就是放,開就是吐,這就叫開。那合呢,合就是松,合就是納,吐納的納,和就是收。</p><p class="ql-block"> <b>以“尾閭正中”動作為例</b>。武氏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的同時,還要講一個“尾閭正中”。就是我們武氏太極拳的第一個層次就是外在,就是外表,很簡單,就是外表要直,要正。<b>什么叫尾閭正中呢?</b>就是我們脊柱的最下面尾椎骨,要做到尾椎骨上翹,這樣做溜臀,這樣做讓它形成一個托住丹田,也就是茅盾樁的這個地方,托住丹田,這就叫尾閭正中。同時這個中,就是不偏移的意思,就是又要在中線上,又要在身體的重心上,同時,怎么就做到了小竅門兒,你意念這就叫心法。什么是心法?學拳的時候兒都要這樣去問,老師你講的這個為什么要這樣,這樣做是要干什么?哎,這就是說學問,學問,一部分學一部分要問,你才能有學問。比如把命門打開了,這也是武氏太極拳以前不傳的秘密,命門,命門,生命之門,命門打開,上下就貫穿了。你一開,一合,一松沉就到了腳底了,上下就貫穿了。意就到了丹田了,氣就收入丹田了,就丹田這兒就是我們的核心,哎,這里穩,這就好像是我們的這個不倒翁,它為什么能不倒?是因為它的核心沉穩,這最終就是我們要求的下文。上面輕下,下面沉穩,上面才能輕靈,哎,所以矛盾樁上講撐命門,這是胳膊上的第一個層次。表象要撐圓。層次呢,最終是要讓氣催命門把它打開撐圓,這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到這樣的功法上的應用。同時我們往上拔,就是拔的脊柱,整個脊柱上,有問題,我們就可以把它治愈,同時我們在做這個的循環的時候,通過大包經大包穴,深入到體內,讓自己的五臟六腑都能起到一個按摩的作用,哎,它的升降促使橫膈膜的這種上棚、下墜。這樣他就會起到一個深度按摩,讓他復位。所以通過太極拳健身得到按摩,讓他歸位了,也就是我們道家的歸元,歸到他該歸的地方,形成一個整體的運動模式。同時加上舌頂上顎,后腦領意,不是頭頂啊,是后腦領意,拔長,這樣就好像有一個鉤。把你脊柱就給你吊起來,吊起來復位,這樣這個身體上的改觀就會你幾分鐘下來手心就熱了。</p><p class="ql-block"> <b>為什么手會脹?</b>這就是氣感的產生,通過習拳,真正的能練到了從外練到了內,從內發出到外,這樣就達到了內外相合的作用,這就是武氏太極拳的功效。同時這也是歷代宗師智慧的結晶。感恩中國老年體協,感恩世界太極拳網,感恩世界各地的拳友,能和武氏太極拳結緣,讓我們從結緣開始,一直修行在路上,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p><p class="ql-block"><b> </b>感謝崔世宗老師的精彩講座,由于美篇系統對文字數量所限,不能以視頻講解原版的形式展現,只好摘取重要內容分享至美篇。望觀眾朋友以視頻觀摩為主,更加形象生動地了解武氏太極拳的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整理:白秀玲</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清远市|
锦屏县|
城市|
利辛县|
桐梓县|
闻喜县|
鸡东县|
漳平市|
伊川县|
浦北县|
黄平县|
临高县|
永川市|
广安市|
奉节县|
武隆县|
彭州市|
沙洋县|
新安县|
涟水县|
尚志市|
抚宁县|
元朗区|
客服|
绥江县|
青河县|
祥云县|
合山市|
民县|
平凉市|
丹江口市|
高青县|
浑源县|
蓝田县|
浦北县|
赤峰市|
八宿县|
新余市|
外汇|
江油市|